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易华 汪盛贤 +1 位作者 王庆堂 罗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848-851,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膀胱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2瘤3~的4临7床岁资,平料均、病年理龄形34态岁学。、临免床疫症组状织主化要学是染血色尿进。行肿观瘤察细,并胞对呈3梭例形均或进星行芒了... 目的:探讨膀胱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膀胱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2瘤3~的4临7床岁资,平料均、病年理龄形34态岁学。、临免床疫症组状织主化要学是染血色尿进。行肿观瘤察细,并胞对呈3梭例形均或进星行芒了状随,访束。状结排果列:,男间性质黏1例液,变女性性,2伴例有,年混合龄性炎细胞浸润。肿瘤细胞表达ALK、SMA和Vim,2例表达AE1/AE3,不表达CD34、CD31、MyoD1、S-100和CD117。3例随访结果均无复发。结论:膀胱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是一种少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中间性肿瘤。鉴别诊断包括膀胱平滑肌肉瘤、肉瘤样癌、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以及黏液样纤维肉瘤等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炎症性 肌纤维母细胞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尖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超声表现1例
2
作者 张才智 汪彩英 +1 位作者 林来红 金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51-1551,共1页
患者男.23岁.因“小便刺痛.偶伴肉眼血尿20余天”就诊。泌尿系超声示双肾及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于膀胱顶部可探及一个4.03cm×3.65cm的类阋彤稍强回声包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同声分布欠均匀(图1)。CDFI:肿块周边... 患者男.23岁.因“小便刺痛.偶伴肉眼血尿20余天”就诊。泌尿系超声示双肾及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于膀胱顶部可探及一个4.03cm×3.65cm的类阋彤稍强回声包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同声分布欠均匀(图1)。CDFI:肿块周边可见环状虹流信号(图2)。超声诊断:膀胱顶部实性肿块(性质待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诊断乳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3
作者 罗季平 周桃 +1 位作者 唐博 岳文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65,170,共2页
1病例简介女,32岁,主诉:右乳包块1年。体格检查:右乳3点钟方向距乳头约4 cm处扪及长径约1.0 cm包块,质硬、边清,活动度尚可,双侧腋窝及锁骨上下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二维超声检查(图1A、B)示:右乳3点钟方向距乳头约4 cm处探及大小约1.... 1病例简介女,32岁,主诉:右乳包块1年。体格检查:右乳3点钟方向距乳头约4 cm处扪及长径约1.0 cm包块,质硬、边清,活动度尚可,双侧腋窝及锁骨上下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二维超声检查(图1A、B)示:右乳3点钟方向距乳头约4 cm处探及大小约1.1 cm×0.4 cm不均质低回声结节;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图1C)提示:结节血流信号不丰富,Alder血流分级I级;频谱多普勒超声呈高阻血流频谱(图1D),超声诊断为BI-RADS 4a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模态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疗分析
4
作者 郑楠楠 彭雪华 +3 位作者 甘桐嘉 匡后芳 孙烜 闫学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0-576,共7页
目的探究儿童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 并分析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在腹部IM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2010年8月... 目的探究儿童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 并分析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在腹部IM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2010年8月至2023年9月期间,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儿童腹部IMT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年龄2个月至6岁, 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 检查设备为SOMATOM公司的CT机, 管电压设定为80~100 kV, 并采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以确保扫描质量。CT机的旋转速率设置为0.8 s/360°, 螺距为0.984, 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上缘。采用碘海醇注射液(浓度为350 mg/mL)作为对比剂, 原始图像以0.6 mm层厚进行重建, 并利用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结果 13例患儿中, 12例根治性手术切除成功, 1例进行了组织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肿瘤发病部位:胃肠道8例, 系膜/大网膜6例(其中1例与胃肠道重叠), 膀胱1例, 肝脏2例(其中1例与其他部位重叠)。单发10例, 多发3例。术前实验室检查显示, 白细胞升高5例,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升高9例。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降低8例, 13例血小板(platelet, PLT)呈升高趋势。MSCT平扫结果显示肿瘤形态多样, 包括分叶状5例、类圆形7例、斑片状1例。边界清楚10例, 边界不清3例。病灶内可见钙化3例。密度均匀5例, 密度不均8例。9例增强扫描显示渐进性强化特征。延迟期均匀强化4例, 不均匀强化9例。按强化程度划分, 明显强化11例, 轻度强化2例。术前正确诊断6例, 误诊或诊断不明确7例。结论儿童腹部IMT具有多部位发病的特点, MSCT表现呈现多样化, 采取临床特征结合影像学特点的诊断模式, 有助于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肌组织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 腹部 成像 三维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5
作者 宫丽华 刘巍峰 +3 位作者 孙晓淇 张铭 丁宜 黄啸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4-538,共5页
目的探讨骨内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染色对4例骨内I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 目的探讨骨内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染色对4例骨内I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IMT中女性1例,男性3例,发生于胫骨、股骨各2例,其中3例同时累及骨及软组织。组织学上由肌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增生伴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免疫表型:vimentin、SMA、actin、H-caldesmon、CD34均呈阳性,部分细胞表达CD68。结论 IMT是具有局部侵袭性的交界性肿瘤,临床较罕见,应与一些良性及恶性的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免疫表型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6
作者 李丹 谭利华 +1 位作者 伍玉枝 郭杨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77-778,共2页
患者男,42岁,主因“有下腹疼痛5天”急诊入院。专科检查:腹部平软,右侧腹股沟区压痛、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正常。CT(图1)及MRI(图2):
关键词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肉芽肿 细胞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及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 被引量:36
7
作者 林建韶 张建民 +1 位作者 惠京 仇晓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5-388,共4页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肌纤维母细胞 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爱丽 战忠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8-180,共3页
关键词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 真性肿瘤 肌纤维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肌纤维性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华 庄恒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探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2002年1月以来诊治的8例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1~73岁,平... 目的探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2002年1月以来诊治的8例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1~73岁,平均年龄36岁。主要症状为肿物。4例位于颈或胸腹壁软组织,2例位于右肺,另2例位于肠系膜或网膜。8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复发2例,转移1例。病理表现:肿瘤大部分有包膜,镜下肿瘤细胞呈梭形,囊状或编织状排列,背景为大量炎症细胞,伴胶原纤维增生。免疫组化大部分vimentin、SMA、desmin呈阳性,部分ALK呈阳性。结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具有一定的恶性倾向,目前尚无其恶性表型及预后的预测指标。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对患者需要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 肌纤维母细胞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例报告
10
作者 丁雪勇 丁煜恒 +3 位作者 陈波涛 解庆骐 陈静 伍建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0-480,共1页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变[1],由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和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构成,主要发生于儿童和年轻人软组织和内脏的肿瘤(ICD-O编码:8825/...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变[1],由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和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构成,主要发生于儿童和年轻人软组织和内脏的肿瘤(ICD-O编码:8825/1)。但患者的年龄范围可为整个成人期,平均年龄10岁,最常发生于20岁以内,女性稍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胞 肌纤维 炎症性 肿瘤 嗜酸性粒细胞 平均年龄 梭形细胞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您诊断》病例23答案:咽旁间隙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红 马景旭 +1 位作者 王皓 王仁法(专家点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 咽旁间隙 病例 诊断 间叶性肿瘤 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中耳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百成 陈兴健 +2 位作者 边盼盼 丁界先 郭玉芬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5-557,共3页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属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在头面部更为罕见。诊治一例双侧先后发生的中耳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经过手术治疗病情恢复,随访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肌纤维母细胞 右耳听力 软组织肿瘤 住院情况 颞顶部 乳突腔 耳流脓 外耳道后壁 鼓室导抗图 纯音测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多灶性低度恶性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13
作者 李惠民 邵景元 王永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164-2164,共1页
患者男,66岁。10d前受凉后出现胸背痛伴发热,体温达37.5℃,伴盗汗.偶咳嗽,无咯血。血常规示:WBC4.1×10^9/L、N 0.88。查体:双侧颈前、颏下、下颌下、颈后、腋窝、腹股沟均出现肿大淋巴结.呈串珠样,每处均为3-7个,约... 患者男,66岁。10d前受凉后出现胸背痛伴发热,体温达37.5℃,伴盗汗.偶咳嗽,无咯血。血常规示:WBC4.1×10^9/L、N 0.88。查体:双侧颈前、颏下、下颌下、颈后、腋窝、腹股沟均出现肿大淋巴结.呈串珠样,每处均为3-7个,约蚕豆大小。质硬,无压痛,边界清楚,活动度差,无粘连。胸部平片示:两侧肺门阴影增大、变浓,边缘呈分叶状(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 低度恶性 多灶性 全身 肺门阴影增大 肿大淋巴结 胸部平片 胸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肠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
14
作者 谭敏华 陈威 +5 位作者 郭锦辉 周泳健 雷伟华 刘慕诗 申动 申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肠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urs,IMT)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中老年肠道IMT的临床、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随访结果。结果4例IMT发生在右半结肠,1例在回肠。3/5患者有肠... 目的探讨中老年肠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urs,IMT)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中老年肠道IMT的临床、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随访结果。结果4例IMT发生在右半结肠,1例在回肠。3/5患者有肠道损伤史,首发消化道症状且白细胞增高。瘤组织由梭形肌纤维母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构成,席纹状排列,浸润性生长,伴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见胶原化及黏液水肿。其中一例异型性明显,核大且畸形。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5例)、SMA(5例)、desmin(3例)、ALK(3例)、CK(2例)阳性,Caldesmon、CD34、β-catenin、MC、CD117、DOG1、S-100、BCL-2、CD99、CD68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28%~10.01%。5例均完整切除肿瘤,随访53~137.5个月,其中1例83岁患者,于术后27个月影像学考虑肿瘤复发;另一例术后无瘤生存122个月,因其他原因去世;其余均无瘤生存,基本状况良好。结论(1)本组中老年肠道IMT多见于右半结肠,多有肠道损伤史,多首发消化道症状,白细胞多升高;(2)Vimentin和SMA同时阳性,多伴ALK阳性;(3)4/5的患者手术切除治疗效果好,1/5的患者术后2~3年可复发;高龄且ALK阳性、Ki67达10%、异型性明显很有可能是中老年肠道IMT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ALK阳性者复发的风险或许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肿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 临床 病理 中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及多排螺旋CT表现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立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和多排螺旋CT(MSCT)表现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肝脏IMT的临床表现和MSCT表现特征。结果:8例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左叶;圆形和卵圆形7例,分叶形2例;... 目的:探讨肝脏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和多排螺旋CT(MSCT)表现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肝脏IMT的临床表现和MSCT表现特征。结果:8例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左叶;圆形和卵圆形7例,分叶形2例;MSCT平扫均表现为低密度,2例病灶内有斑片状钙化;增强后动脉、门脉期及延迟期均无明显强化2例,分隔状强化3例,边缘不规则强化4例;MSCT多平面重建有助于全面地显示肝脏IMT的生长方式、病灶与周围肝组织、胆道和血管的关系。结论:肝脏IMT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性,MSCT影像特征有助于肝脏IM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雪莉 史青 +2 位作者 孙和国 奚政君 张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儿童IMT进行了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检查,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其中例1、2症状均为反复咳嗽、发... 目的探讨儿童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儿童IMT进行了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检查,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其中例1、2症状均为反复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年龄分别为8岁、5岁,胸片均为支气管旁实性肿块。例3年龄为11岁,因乏力、食欲不振、贫血就诊,B超示盆腔实质性肿块。镜下可见肿瘤由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构成。免疫表型:梭形细胞胞质内vimentin、desmin、MSA、SMA灶性或弥漫性阳性,myogenin、myoglobin、S-100和CD117为阴性,其中1例ALK阳性。结论 IMT是一种罕见的中间型肿瘤,原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软组织和内脏,需与肉芽组织、结节性筋膜炎、平滑肌瘤、纤维组织细胞瘤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儿童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雷伟华 邹绮嫦 +7 位作者 郭锦辉 陈威 石智杰 邓超桦 谭敏华 胡志雄 周泳健 欧瑞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22-1426,共5页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s,I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与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不同部位IM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s,I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与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不同部位IM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IMT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0~66岁,平均42.27岁。肿瘤部位:肠、肾脏肿瘤各2例,胆囊、肺部和颈、肩、背、上肢、臀部软组织肿瘤各1例。镜下见瘤组织均以增生的梭形细胞为主,间质伴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并有不同程度纤维胶原化和水肿背景。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SMA阳性(11/11),ALK、desmin、HHF-35、CK阳性(2/11),CD34、CD68(1/11)。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1例手术切口瘢痕增生,疑似术后肿瘤复发,8例均无瘤生存。结论 IMT可多部位发病,瘤组织形态特征以梭形细胞密集型为主,部分为黏液型。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炎症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毅强 徐丹 +2 位作者 黄小征 周立新 薛卫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胃IMT进行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胃IMT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21~51岁,肿瘤直... 目的:探讨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胃IMT进行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胃IMT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21~51岁,肿瘤直径1.5~6.5 cm。镜下见肿瘤由多少不等的梭形肿瘤细胞及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构成,伴有黏液样或胶原化间质,甚至可出现钙化及骨化。大部分肿瘤细胞形态温和,部分细胞轻度不典型性,核分裂象1~2个/10 HPF。免疫表型:4例SMA均阳性,2例ALK阳性,1例CD34局灶阳性,S-100、desmin、CD68、CD117和DOG1均阴性。4例胃IMT患者随访24~66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胃IMT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具有独特病理学改变的交界性肿瘤,需与多种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少数病例具有复发倾向及恶变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中的IgG4+浆细胞是炎症反应还是致病因素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琦 樊祥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87-887,共1页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较少见的间质肿瘤,多数病例显示ALK基因重排。组织学上该肿瘤由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和明显浸润的慢性炎症细胞(尤其是浆细胞)组成。近年来才被报道的I...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较少见的间质肿瘤,多数病例显示ALK基因重排。组织学上该肿瘤由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和明显浸润的慢性炎症细胞(尤其是浆细胞)组成。近年来才被报道的IgG4相关性硬化性疾病(IgG4一related sclerosing disease,IgG4SD)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免疫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 细胞 致病因素 炎症反应 免疫性疾病 间质肿瘤 基因重排 炎症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红 谢荣庆 +1 位作者 肖坚 张尚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16-119,共4页
背景与目的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myof-broblastic tumors,IMTs)是近年认识到的一种较少见的软组织肿瘤,肺是其好发部位之一。本观察旨在研究肺IMTs有诊断价值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9例肺IMTs的临床病理资料并... 背景与目的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myof-broblastic tumors,IMTs)是近年认识到的一种较少见的软组织肿瘤,肺是其好发部位之一。本观察旨在研究肺IMTs有诊断价值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9例肺IMTs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对切除标本进行HE染色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 9例患者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7例为良性,2例为恶性。良性IMTs的瘤细胞呈梭形,体积较大,胞质弱嗜酸性,核圆形或椭圆形,核分裂0~2个/50HPF,恶性IMTs在良性IMTs的基础之上表现为瘤细胞排列较紊乱,细胞异型性大,核仁明显,核分裂〉25个/50HPF,IMTs组织内均可见神经节样肌纤维母细胞和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免疫表型检测显示全部病例瘤细胞呈波形蛋白、肌特异性肌动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4-),部分病例的部分瘤细胞呈结蛋白、间变性淋巴瘤激酶1(4-),p53均呈(-)。结论 肺IMTs临床表现无典型性,肿瘤由大量具有肌纤维母细胞特征的瘤细胞构成,伴有较多炎细胞浸润,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的首选方法,良性者预后好,恶性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