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乳铁蛋白对Tca8113细胞中促炎性反应细胞因子IL-6和IL-8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振波 张玉英 王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5-807,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中促炎症反应细胞因子IL-6和IL-8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用rhLF处理体外培养的Tca8113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 目的:研究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中促炎症反应细胞因子IL-6和IL-8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用rhLF处理体外培养的Tca8113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 mg·L-1rhLF和100 mg·L-1rhLF对Tca8113细胞分泌的IL-6和IL-8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随着rhLF浓度的增加,培养上清中的IL-6和IL-8含量逐渐下降;100 mg·L-1rhLF组培养上清中IL-6和IL-8水平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IL-6、IL-8在Tca8113细胞有表达,与对照组比较,50 mg.L-1rhLF组IL-6、IL-8在Tca8113细胞的表达明显下降,表现为弱表达或不表达。结论:rhLF在体外可以特异性地抑制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中IL-6和IL-8的生成,诱导肿瘤细胞炎症性环境的改变,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乳铁蛋白 口腔鳞状细胞 炎性反应细胞因子 细胞介素6 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祛瘀汤对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模型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成成 季晓黎 +2 位作者 文怡 尹小兰 杨伊斯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祛瘀汤对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模型大鼠的炎性反应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免疫分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Wistar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清热祛瘀汤组(包括低、中、高3种不同... 目的:探讨清热祛瘀汤对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模型大鼠的炎性反应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免疫分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Wistar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清热祛瘀汤组(包括低、中、高3种不同剂量),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均建立盆腔炎性疾病大鼠模型;于清热祛瘀方作用下对其炎性反应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粘连相关免疫分子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明显升高变(P<0.05);而经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下降,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血清IL-4、IL-10、TNF-α、IgA、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清热祛瘀方各剂量组各指标水平均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清热祛瘀汤对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模型大鼠的炎性反应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免疫分子、血液流变学均有较大影响,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祛瘀汤 慢性盆腔炎性疾病 炎性反应细胞因子 血液流变学 免疫分子 大鼠 粘连相关免疫分子 假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小鼠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守强 付艳霞 +3 位作者 毛科杰 张旭 张诚 彭秀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80-785,共6页
背景干眼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炎症反应参与干眼的发生和进展过程,而目前的治疗方法通常仅能缓解症状,而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已有研究将干细胞移植用于眼表损伤引起的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但干细胞是否可用于干眼及其作用... 背景干眼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炎症反应参与干眼的发生和进展过程,而目前的治疗方法通常仅能缓解症状,而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已有研究将干细胞移植用于眼表损伤引起的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但干细胞是否可用于干眼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可行性及治疗途径。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20只24周龄雄性NOD/Ltj小鼠分为尾静脉注射组、泪腺注射组、点眼组和模型组,分别采用HUCMSCs悬液尾静脉注射法、泪腺注射法和点眼法进行HUCMSCs移植,模型组小鼠不移植HUCMSCs,采用ICR雄性小鼠5只作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注射后1、2和3周采用酚红棉线法测量各组小鼠的泪液分泌量;采用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法对角膜上皮的缺损情况进行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质量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泪腺组织中p65、Stat3、Stat5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的相对表达量。对各组小鼠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组、泪腺注射组和点眼组NOD/Ltj小鼠干预后1、2和3周时组间泪液分泌量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1周:F=3.700,P=0.040;第2周:F=5.150,P=0.008;第3周:F=10.130,P〈0.001),其中注射后第1、2和3周尾静脉注射组、泪腺注射组小鼠的泪液分泌量均明显多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各时间点点眼组小鼠的泪液分泌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射后1周ICR小鼠对照组、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组、泪腺注射组和点眼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分别为3.00±0.63、9.40±1.62、5.20±1.17、4.20±1.17和7.20±0.98,其中尾静脉注射组、泪腺注射组和点眼组小鼠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值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0、0.033)。注射HUCMSCs后尾静脉注射组小鼠血清IL-6、IL-17a和TNF-α质量浓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0、3.46、11.00,均P〈0.01),而各组间小鼠血清IFN-γ质量浓度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40,P=0.170)。尾静脉注射组和泪腺注射组小鼠眶外泪腺中Stat5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OD/Ltj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全身和泪腺局部注射HUCMSCs能够分别抑制血清和泪腺中炎性相关因子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治疗干眼。HUCMSCs点眼法能够发挥润滑和营养角膜的作用,从而缓解干眼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细胞 细胞移植/方法 干燥综合征/治疗 炎性反应/免疫细胞因子 近交系NOD小鼠 泪器/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良附丸联合5-FU对荷人胃癌裸鼠血清TGF-β1、IL-1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林涛 宋延平 +2 位作者 侯丽 陈信义 吴晓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1305-1307,1310,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良附丸联合5-FU对荷人胃癌裸鼠血清TGF-β1、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裸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5-FU组、加味良附丸中剂量+5-FU组(联合给药组)及加味良附丸高、中、低剂量组。加味良附丸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 目的:观察加味良附丸联合5-FU对荷人胃癌裸鼠血清TGF-β1、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裸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5-FU组、加味良附丸中剂量+5-FU组(联合给药组)及加味良附丸高、中、低剂量组。加味良附丸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0 g/(d·kg)、5 g/(d·kg)、2.5 g/(d·kg);5-FU组给药剂量为17 mg/(d·kg);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联合给药组剂量为加味良附丸中剂量5 g/(d·kg)联合应用5-FU(17 mg/(d·kg)。连续给药10 d,眼球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IL-17含量。结果:联合给药组、5-FU组、加味良附丸高、中、低剂量组裸鼠血清中TGF-β1、IL-17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联合给药组血清TGF-β1含量与新加良附高丸剂量组、5-F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加味良附丸中、小大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干预组血清IL-17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性反应细胞因子TGF-β1、IL-17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加味良附丸联合5-FU具有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裸鼠血清中炎性反应细胞因子TGF-β1、IL-17的表达,其可能通过调节炎性反应细胞因子的表达来影响胃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良附丸 胃肿瘤 SGC-7901 炎性反应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辅助治疗对膝关节炎患者的预后影响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孙亚涛 冯淑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959-962,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辅助抗炎止痛药、软骨保护剂治疗膝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 目的:探讨温针灸辅助抗炎止痛药、软骨保护剂治疗膝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采用"扶他林+维固力"药物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扶他林+维固力"药物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关节滑液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关节积液深度及滑膜厚度、WOMAC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关节液中IL-1、TNF-α、MMP-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关节积液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滑膜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WOMAC总积分及各单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能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临床辅助药物治疗膝关节炎可以减轻炎性反应,促进关节积液吸收,有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炎性反应细胞因子 关节积液 骨关节炎指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