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炉渣α-sialon粉的高温自蔓延燃烧合成及炉渣α-sialon陶瓷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蒋久信 陈卫武 +3 位作者 王佩玲 程一兵 庄汉锐 严东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53-957,共5页
以高炉炉渣为原料,用高温自蔓延燃烧工艺合成了较为纯净的单相(Ca,Mg)α-sialon粉料(简称炉渣α-sialon粉),并用无压和热压烧结工艺将炉渣α-sialon粉烧结成了炉渣α-sialon陶瓷。对炉渣α-sialon陶瓷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以高炉炉渣为原料,用高温自蔓延燃烧工艺合成了较为纯净的单相(Ca,Mg)α-sialon粉料(简称炉渣α-sialon粉),并用无压和热压烧结工艺将炉渣α-sialon粉烧结成了炉渣α-sialon陶瓷。对炉渣α-sialon陶瓷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炉渣α-sialon陶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优良的抗冲刷性能和抗酸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自蔓延燃烧合成(SHS) 炉渣α-sialon陶瓷 抗冲刷性能 抗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添加Y_(2)O_(3)‒Al_(2)O_(3)‒ZrO_(2)复合烧结助剂的β-Sialon陶瓷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忠伟 尹丽 +3 位作者 徐志刚 彭健 沈强 王传彬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7-524,共8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了含质量分数10%Y_(2)O_(3)‒Al_(2)O_(3)‒ZrO_(2)复合烧结助剂的β-Sialon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该陶瓷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0~1800℃下,β-Sialon陶瓷的相对密度...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了含质量分数10%Y_(2)O_(3)‒Al_(2)O_(3)‒ZrO_(2)复合烧结助剂的β-Sialon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该陶瓷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0~1800℃下,β-Sialon陶瓷的相对密度、维氏硬度、断裂韧性和磨损率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1700℃时达到最大值。在烧结温度为1500、1600和1800℃时,样品中出现了ZrN杂质相,相对密度较低。当烧结温度为1700℃时,样品中仅观察到β-Sialon相,晶粒分布均匀,孔洞显著减少,β-Sialon陶瓷的综合性能最佳,相对密度为98%,维氏硬度为15.15 GPa,断裂韧性为5.55 MPa·m^(1/2),磨损率为3.75×10^(-6)mm^(3)·(N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sialon陶瓷 复合烧结助剂 烧结温度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烧结制备ZrN(ZrON)-SiAlON复合陶瓷 被引量:5
3
作者 马北越 厉英 +1 位作者 卢忠鑫 于景坤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6-169,共4页
以粉煤灰(≤74μm)、锆英石(≤44μm)和活性炭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在1 550℃保温6 h合成了ZrN-SiAlON复合材料。以加工成的ZrN-SiAlON复合微粉为主原料,加入聚乙烯醇结合剂,分别在1 450、1 500和1 550℃下埋炭粉常压烧结1 h制备Zr... 以粉煤灰(≤74μm)、锆英石(≤44μm)和活性炭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在1 550℃保温6 h合成了ZrN-SiAlON复合材料。以加工成的ZrN-SiAlON复合微粉为主原料,加入聚乙烯醇结合剂,分别在1 450、1 500和1 550℃下埋炭粉常压烧结1 h制备ZrN(ZrON)-SiAlON复合陶瓷,研究了烧成温度对复合陶瓷相组成、显微结构和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控制烧成温度可以制备出不同组成的β-SiAlON基复合陶瓷;在1 550℃保温1 h制备的复合陶瓷的主晶相为ZrN、ZrON和β-SiAlON(z=2,Si4Al2O2N6);2)从不同温度烧后试样的微观结构中均能观察到ZrN(ZrON)、β-SiAlON和一种铁硅系化合物存在,且ZrN(ZrON)颗粒均匀地分布于β-SiAlON基质中;3)提高烧成温度会使复合陶瓷的收缩率增大,当烧成温度由1 450℃升至1 550℃时,试样的体积收缩率由19.4%增加至4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N(ZrON)-sialon 复合陶瓷 常压烧结法 粉煤灰 锆英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炉渣玻璃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唐绍裘 梁忠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24,共7页
本文研究了锑炉渣玻璃陶瓷的组成、热处理工艺对其微晶化过程、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论述了Cr_2O_3、ZrO_2、P_2O_5及TiO_2四种氧化物晶核剂的微晶化作用机理,并测定了所研制的锑炉渣玻璃陶瓷的主要性能.研究表明,TiO_2为该玻璃陶瓷的最有... 本文研究了锑炉渣玻璃陶瓷的组成、热处理工艺对其微晶化过程、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论述了Cr_2O_3、ZrO_2、P_2O_5及TiO_2四种氧化物晶核剂的微晶化作用机理,并测定了所研制的锑炉渣玻璃陶瓷的主要性能.研究表明,TiO_2为该玻璃陶瓷的最有效的晶核剂.当添加10%时,按本研究确定的原始玻璃配方及热处理工艺获得了一种熔制温度为1360~1380℃、易实现微晶化且材料性能好的锑炉渣玻璃陶瓷.该材料以硅灰石、榍石及钙斜长石为主晶相,配料中锑炉渣的用量高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渣 玻璃陶瓷 组成 微晶化 结构 性能 晶核剂 TI02 核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Y_(2)O_(3)对复相Sm-Sialon陶瓷反应过程和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莉萍 孙兴伟 +1 位作者 蒋薪 陈菊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63-367,共5页
在有关相关系研究基础上,设计和制备具有不同α-Sialon/β-Sialon比例的单稀土Sm复相Sialon陶瓷材料.研究Y2O3的添加对Sin-Sialon复相陶瓷反应生成过程和致密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Y2... 在有关相关系研究基础上,设计和制备具有不同α-Sialon/β-Sialon比例的单稀土Sm复相Sialon陶瓷材料.研究Y2O3的添加对Sin-Sialon复相陶瓷反应生成过程和致密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Y2O3能促进α-Sialon生成及反应过程中间产物(Y,Sm)-黄长石消失,有利于材料的致密化和机械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sialon Β-sialon 复相陶瓷 反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稀土掺杂α-sialon陶瓷的透光性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新禄 王佩玲 +1 位作者 陈卫武 程一兵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38-742,共5页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及1700℃高温热处理7和17h,研究了组份为R0.33Si9.3Al2.7O1.7N14.3(R=Gd,Y和Er)的α-sialon在4000-1500cm-1(2.5-6.6μm)范围的光学透过率。结果表明,经SPS烧结的样品不但达到致密化,且样品中α-sialon晶粒的尺...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及1700℃高温热处理7和17h,研究了组份为R0.33Si9.3Al2.7O1.7N14.3(R=Gd,Y和Er)的α-sialon在4000-1500cm-1(2.5-6.6μm)范围的光学透过率。结果表明,经SPS烧结的样品不但达到致密化,且样品中α-sialon晶粒的尺寸分布均匀。在SPS样品中,以Y2O3掺杂α-sialon的透光性最好。样品厚度为0.5mm时最高透过率达到56%.热处理7h由于第二相的形成导致透过率下降,但合适的热处理条件能提高样品的透过率,例如Gd117的红外最高透过率从SPS后的47%提高到5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sialon 多晶陶瓷 透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炉渣为助烧剂制备ZTA/TiC复合陶瓷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卢红霞 高凯 +1 位作者 李明亮 王海龙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4,共7页
以3μmα-Al2O3为主要原料,辅以纳米Al2O3、ZrO2和TiC等原料,工业废渣——高炉渣为助烧剂,热压烧结制备ZTA/TiC复合陶瓷。利用XRF、XRD、DSC、SEM、三点弯曲试验和维氏压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原料组成和烧结温度对复合陶瓷物相组成、微... 以3μmα-Al2O3为主要原料,辅以纳米Al2O3、ZrO2和TiC等原料,工业废渣——高炉渣为助烧剂,热压烧结制备ZTA/TiC复合陶瓷。利用XRF、XRD、DSC、SEM、三点弯曲试验和维氏压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原料组成和烧结温度对复合陶瓷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5%(质量分数,下同)纳米Al2O3及5%纳米TiC的加入有利于复合陶瓷力学性能的提升,烧结温度为1650℃时,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510 MPa和6.58 MPa·m^1/2,沿晶断裂与穿晶断裂同时存在,使复合陶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添加质量分数为4%的高炉渣,1550℃热压烧结30 min,得到的ZTA/TiC复合陶瓷相对密度为99.5%,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555 MPa和5.20 MPa·m^1/2,比相同温度下未添加高炉渣时的性能优良。烧结时高炉渣产生的液相可促进Al2O3棒晶生长并降低烧结温度;同时由于其析晶特性,陶瓷基体中的玻璃相减少,陶瓷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A/TiC复合陶瓷 炉渣 析晶 低温烧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钛渣制备TiN/β′-Sialon复相导电陶瓷及其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姜涛 薛向欣 +1 位作者 李江 段培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863-2868,共6页
以高钛渣合成出的TiN/β′-Sialon粉体作为原料,常压烧结制备了TiN/β′-Sialon复相导电陶瓷。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材料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材料的致密化行为、力学性能及常温导电性能。结果表明:烧结产物主... 以高钛渣合成出的TiN/β′-Sialon粉体作为原料,常压烧结制备了TiN/β′-Sialon复相导电陶瓷。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材料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材料的致密化行为、力学性能及常温导电性能。结果表明:烧结产物主晶相为β′-Sialon和TiN。其中β′-Sialon多呈板条状,TiN为细小粒状,粒度多小于0.5μm。烧结温度为1 530℃、初始原料中TiO2加入量为35%(质量分数)时,材料的体积密度为3.01 g/cm3,硬度为9.62 GPa,抗弯强度为120.07 MPa。30%TiO2加入量是决定材料能否形成TiN导电网络的最低TiO2加入量,此时材料的电阻率为1.3×10-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渣 TiN/β′-sialon 复相导电陶瓷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α-sialon陶瓷透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罗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1-494,共4页
以Si3N4粉、AlN粉、Al2O3粉、Dy2O3粉为原料,在1900℃和N2气氛保护的条件下,通过热压烧结制备了Dy-α-sialon陶瓷,研究了其透光性能,并对不同厚度的Dy-α-sialon陶瓷的单色透光率进行了拟合、分析了最大透光率。结果表明:制得了具有较... 以Si3N4粉、AlN粉、Al2O3粉、Dy2O3粉为原料,在1900℃和N2气氛保护的条件下,通过热压烧结制备了Dy-α-sialon陶瓷,研究了其透光性能,并对不同厚度的Dy-α-sialon陶瓷的单色透光率进行了拟合、分析了最大透光率。结果表明:制得了具有较好透光性能的Dy-α-sialon陶瓷,厚度为1.0mm样品实际最大透光率为50%,拟合得到Dy-α-sialon在1500nm,2000nm,2500nm波长的相对折射率分别为2.15、2.06、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α-sialon陶瓷 透光性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O′-sialon复相陶瓷的常温导电性能研究
10
作者 姜涛 薛向欣 +2 位作者 刘然 段培宁 杜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5-137,141,共4页
对原位TiN/O-′sialon纳米复相陶瓷(NTS)和采用“二步法”制备的TiN/O-′sialon复相陶瓷(TS)的常温导电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材料TS进行了放电加工。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原料中20%(质量分数)和25%(质量分数)左右的TiO2加入量是决定材料... 对原位TiN/O-′sialon纳米复相陶瓷(NTS)和采用“二步法”制备的TiN/O-′sialon复相陶瓷(TS)的常温导电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材料TS进行了放电加工。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原料中20%(质量分数)和25%(质量分数)左右的TiO2加入量是决定材料NTS和TS中TiN能否形成导电网络的最低TiO2加入量,该导电临界值同基相O-′sialon与导电相TiN的颗粒尺寸比有关,此时相应材料的电阻率为1.6×10-2和1.8×10-2Ω.cm,满足放电加工的需要。烧结温度升高,两种材料的电阻率略有降低。随放电加工速度的增加,材料TS加工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O′-sialon 复相陶瓷 导电性能 放电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Sialon透明陶瓷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章富 李利敬 +3 位作者 张力强 胡艺群 董玉凤 商青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9-22,共4页
α-Sialon透明陶瓷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以及抗热震性,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光学材料。综述了各种稀土离子以及碱(土)离子Li+、Mg2+、Ca2+稳定的α-Sialon透明陶瓷的研究现状,介绍了α-Sialon透光性的影响因素及最... α-Sialon透明陶瓷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以及抗热震性,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光学材料。综述了各种稀土离子以及碱(土)离子Li+、Mg2+、Ca2+稳定的α-Sialon透明陶瓷的研究现状,介绍了α-Sialon透光性的影响因素及最新进展,最后对α-Sialon透明陶瓷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sialon透明陶瓷 力学性能 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β-SiAlON多孔陶瓷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光 单英春 徐久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220-7224,共5页
采用无压烧结技术,以Si3N4、AlN和Al2O3为基体原料,淀粉为造孔剂,外掺5%(质量分数)Y2O3作为烧结助剂,研究淀粉掺量对β-SiAlON(z=2)多孔陶瓷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造孔剂掺量≤60%(质量分数)时... 采用无压烧结技术,以Si3N4、AlN和Al2O3为基体原料,淀粉为造孔剂,外掺5%(质量分数)Y2O3作为烧结助剂,研究淀粉掺量对β-SiAlON(z=2)多孔陶瓷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造孔剂掺量≤60%(质量分数)时,所制备多孔陶瓷的主相均为β-SiAlON,且当淀粉掺量在20%~40%(质量分数)时,气孔内壁形成柱状15R,而当淀粉掺量增加到60%(质量分数)时,气孔内壁则为致密的交错生长的层状12H;β-SiAlON多孔陶瓷的气孔形貌为椭球形,当淀粉掺量为20%(质量分数)时,以独立气孔为主,长轴约为30~80μm,而当淀粉掺量为60%(质量分数)时,以连通型气孔为主;当气孔率约为40%(淀粉掺量60%(质量分数))时,β-SiAlON多孔陶瓷的抗弯强度为117.3 MPa,是气孔大小相近氮化硅多孔陶瓷抗弯强度的1.5倍。高强度的基体、椭球形的气孔以及致密的交错生长的15R或12H孔壁是使β-SiAlON多孔陶瓷具有高强度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陶瓷 Β-sialon 物相组成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水淬渣制备(Ca/Y)-α-Sialon陶瓷材料及其显微组织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喆 茹红强 +2 位作者 常青 喻亮 王华川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研究了以高炉水淬渣合成的Ca-α-Sialon粉体为原料制备Ca,Y复合掺杂α-Sialon陶瓷的无压烧结工艺及Y2O3加入量对显微组织及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中Ca-α-Sialon呈等轴晶粒,(Ca/Y)-α-Sialon呈柱状晶粒.晶粒形状受控于Y3+的固溶量... 研究了以高炉水淬渣合成的Ca-α-Sialon粉体为原料制备Ca,Y复合掺杂α-Sialon陶瓷的无压烧结工艺及Y2O3加入量对显微组织及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中Ca-α-Sialon呈等轴晶粒,(Ca/Y)-α-Sialon呈柱状晶粒.晶粒形状受控于Y3+的固溶量与烧结温度.随着Y2O3含量增加,柱状晶数量增加.随着烧结温度提高,α-Sialon柱状晶出现粗化和等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材料 (Ca/Y)-α-sialon 无压烧结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i_(2)添加量对放电等离子烧结α-Sialon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展 谭大旺 +2 位作者 罗嗣春 郭伟明 林华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2,57,共7页
以Y_(2)O_(3)为烧结助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以MoSi_(2)为第二相的α-Sialon陶瓷,研究了MoSi_(2)添加量(0~10%,质量分数)对陶瓷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MoSi_(2)后,陶瓷中α-Sialon晶粒从等轴状变为长棒状,且随着... 以Y_(2)O_(3)为烧结助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以MoSi_(2)为第二相的α-Sialon陶瓷,研究了MoSi_(2)添加量(0~10%,质量分数)对陶瓷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MoSi_(2)后,陶瓷中α-Sialon晶粒从等轴状变为长棒状,且随着MoSi_(2)添加量的增多,长棒状α-Sialon晶粒显著增多,长径比增大,当MoSi_(2)质量分数为10%时,晶粒尺寸呈现显著的双峰分布;当MoSi_(2)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10%时,陶瓷的相对密度由99.0%增加到99.7%,硬度由21.12 GPa降低到20.44 GPa,断裂韧度由4.80 MPa·m^(1/2)增加到6.13 MPa·m^(1/2);在干切削镍基高温合金时,添加质量分数10%MoSi_(2)的陶瓷刀具在达到磨损标准时的切削长度是未添加MoSi_(2)陶瓷刀具的1.5倍,可见该刀具切削性能优异,其主要磨损形式为后刀面磨损和沟槽磨损,主要磨损机理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sialon陶瓷 MoSi_(2) 力学性能 切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陶瓷杯用β-Sialon结合刚玉砖的研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莎莎 曲殿利 《冶金能源》 2011年第2期55-58,共4页
采用Si粉、Al粉、α-Al2O3粉、棕刚玉颗粒料和细粉、广西粘土等于1450℃保温3h,通氮气下氮化反应合成了β-Sialon,制备了β-Sialon结合刚玉砖。研究结果表明:目标Z值取2.75~3.00范围内可制备合成率较高的β-Sialon;氮化烧结温度在1500... 采用Si粉、Al粉、α-Al2O3粉、棕刚玉颗粒料和细粉、广西粘土等于1450℃保温3h,通氮气下氮化反应合成了β-Sialon,制备了β-Sialon结合刚玉砖。研究结果表明:目标Z值取2.75~3.00范围内可制备合成率较高的β-Sialon;氮化烧结温度在1500~1600℃,采用密封烧结时,广西粘土适合加入量在2%左右;当采用埋碳烧成时,广西粘土适合加入量在1%~1.5%,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高炉陶瓷杯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sialon结合 刚玉砖 烧结剂 高炉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铝热还原金属铬炉渣制备彩色氧化锆陶瓷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玉洪 尹春林 +4 位作者 马顺友 颜欣 袁小超 冷建军 张进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83,共6页
为提升氧化锆陶瓷的使用性能,采用氧化钇稳定的四方氧化锆为基体(yttria stabilized tetragonal zirconia,3Y-TZP),将铝热法生产金属铬所得炉渣(铝铬渣)按照不同比例(质量分数为5%~15%)加入,利用无压烧结在1400℃保温2 h制备出彩色氧化... 为提升氧化锆陶瓷的使用性能,采用氧化钇稳定的四方氧化锆为基体(yttria stabilized tetragonal zirconia,3Y-TZP),将铝热法生产金属铬所得炉渣(铝铬渣)按照不同比例(质量分数为5%~15%)加入,利用无压烧结在1400℃保温2 h制备出彩色氧化锆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计及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试样的物相、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掺杂铝铬渣可以制备出粉红色系氧化锆复合陶瓷,其物相主要为四方氧化锆、单斜氧化锆和含铬的氧化铝,并且铝铬渣的加入促使更多的四方氧化锆保留到室温。铝铬渣的加入不利于试样的烧结致密性,随着其含量增加复合陶瓷烧结后的体积收缩率降低,基体内出现部分孔隙。但是,铝铬渣的加入提升了试样的力学性能,当其加入量为5%(质量分数)时,氧化锆复合陶瓷的显微硬度和抗折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755.3 HV和421.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氧化锆陶瓷 铝热还原 炉渣 陶瓷增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成工艺制度对含钛高炉渣制备发泡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梁宗宇 张华 +2 位作者 马明龙 班劭璞 杨合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27-1632,共6页
以页岩、含钛高炉渣为主要原料,碳化硅为发泡剂,在不同的烧成工艺制度下制备发泡陶瓷。实验采用XRD及SEM等测试方法,对试样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页岩含量为62wt%,含钛高炉渣为15wt%,同时添加二氧化硅粉、球粘土为辅料,在... 以页岩、含钛高炉渣为主要原料,碳化硅为发泡剂,在不同的烧成工艺制度下制备发泡陶瓷。实验采用XRD及SEM等测试方法,对试样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页岩含量为62wt%,含钛高炉渣为15wt%,同时添加二氧化硅粉、球粘土为辅料,在烧成温度1070℃,保温时间60 min,高温区(900℃~烧成温度)的升温速率3℃/min的条件下制得的发泡陶瓷体积密度为0.316 g/cm3,导热系数为0.15 W/(m·K),发泡陶瓷的主晶相为斜长石相、石英相和辉石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含钛高炉渣 烧成工艺 发泡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硼砂为助熔剂使用含钛高炉渣制备发泡陶瓷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嘉昊 梁宗宇 +1 位作者 杨合 马明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077-4083,4101,共8页
以紫色页岩、含钛高炉渣为原料,硼砂为助熔剂,碳化硅为发泡剂制备发泡陶瓷,通过对气孔率、闭孔率、孔径分布、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进行测量,研究了原料配比和硼砂添加量对发泡陶瓷气孔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原料... 以紫色页岩、含钛高炉渣为原料,硼砂为助熔剂,碳化硅为发泡剂制备发泡陶瓷,通过对气孔率、闭孔率、孔径分布、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进行测量,研究了原料配比和硼砂添加量对发泡陶瓷气孔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原料中含钛高炉渣比例增加时,试样的平均孔径增加,气孔均匀性下降;硼砂的加入会使试样抗压强度降低,孔隙率增大,导热系数变小。当发泡陶瓷原料配比(质量分数)为高炉渣30%,页岩70%,添加4%的硼砂和0.2%的碳化硅时,制备出的发泡陶瓷的表观密度为0.374 g·cm^(-3),导热系数为0.121 W·m^(-1)·K^(-1),抗压强度为2.59 MPa,满足建筑外墙保温发泡陶瓷的要求。发泡陶瓷主要晶相为斜长石,同时伴有部分透辉石、石英和少量的铁板钛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含钛高炉渣 硼砂 发泡陶瓷 热导系数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Sialon的含量对β-Sialon/SiC复相陶瓷热膨胀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劳新斌 江伟辉 +3 位作者 梁健 吴倩 徐笑阳 李亚格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1-685,共5页
以SiC、Si粉、Al粉和a-Al2O3为原料,经1550℃氮气氛烧成制备了β-Sialon/SiC复相陶瓷,并研究了β-Sialon的含量对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P-Sialon的含量对降低热膨胀系数(室温~1000℃)的效果十分显著,其中β-Sialon/SiC质量比... 以SiC、Si粉、Al粉和a-Al2O3为原料,经1550℃氮气氛烧成制备了β-Sialon/SiC复相陶瓷,并研究了β-Sialon的含量对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P-Sialon的含量对降低热膨胀系数(室温~1000℃)的效果十分显著,其中β-Sialon/SiC质量比为70:30的样品获得了最低的热膨胀系数,为3.49×10^-60℃;样品的吸水率、气孔率也随着β-Sialon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体积密度逐渐上升;随着β-Sialon含量的提高,β-Sialon晶粒由颗粒状转变为棒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sialon SIC 复相陶瓷 热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烧结添加剂对α-sialon陶瓷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对比
20
作者 黄金昌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1999年第9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陶瓷 α-sialon 稀土烧结添加剂 高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