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昆钢2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 1
-
-
作者
李信平
胡玉清
卢郑汀
段贵军
-
机构
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
-
出处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4,19,共6页
-
文摘
对昆钢2号高炉2023年4月8日发生的炉况失常的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认为这次炉况失常的直接原因是风口小套长时间漏水和炉墙黏结,间接原因是高炉计划检修周期过长、烧结矿冶金性能劣化、熔剂质量波动造成渣相波动和炉顶洒水效果不好。从装料制度、送风制度、造渣制度、热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调整,主要通过采取缩矿批退负荷、集中加焦、调整布料矩阵、增加水量提高冷却强度等措施,炉况实现快速恢复。4月12日,2号高炉焦炭负荷提升至4.54,日产量恢复到7058.789t/d,燃料比稳定在516kg/t。
-
关键词
高炉
炉况失常
炉墙黏结
操作制度
焦炭负荷
-
Keywords
blast furnace
furnace condition
wall accretion
operating system
coke load
-
分类号
TF54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
-
题名迁钢1号高炉炉况失常恢复实践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建民
马金芳
马国梁
王凤
程洪全
-
机构
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37,共3页
-
文摘
对迁钢1号高炉炉况失常恢复实践进行总结。认为入炉原燃料质量逐步下降是失常的主要因素,设备故障原因增加了高炉的恢复难度。通过精心操作与调整,炉况逐步恢复。
-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况失常装料制度送风制度
-
分类号
TF54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
-
题名首钢3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贺顺
王春生
王刚毅
鲁俭
-
机构
首钢总公司
-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4,共3页
-
文摘
首钢3号高炉由于外围原料条件恶化、高炉设备故障以及操作制度的调剂不及时造成了炉况失常,对炉况失常原因、前期表现和恢复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况
装料制度
煤气流
-
分类号
TF549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
-
题名马钢3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聂长果
彭鹏
王志堂
-
机构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38,共3页
-
文摘
马钢3号高炉中修后,由原来完全依靠发展边缘煤气流、严重依赖边缘的操作思路,转变为发展两道煤气流的操作模式,高炉取得了一段时间的稳定顺行,但之后炉况再次出现波动并最终失常。比较这次3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与近年来炉况波动的处理,有如下三点体会:一是炉况出现波动后的处理力度和对进程的把握很关键,二是炉况波动产生的原因分析是引导炉况处理方向的关键,三是炉热、渣系和风量的使用关系是高炉炉况处理进程的关键环节。
-
关键词
高炉
炉况失常
煤气流
上部制度
-
分类号
TF549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
-
题名马钢B高炉大修后提产降耗生产实践
- 5
-
-
作者
张越强
高鹏
郝团伟
黄震环
沈龙龙
马昭斌
-
机构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
-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14,共5页
-
文摘
马钢B高炉大修投产后炉况波动大,稳定性欠佳,主要表现为崩料频繁、日产量偏低、燃料比偏高。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质量管理、优化装料制度、活跃炉缸,以及强化设备管理制度等措施,B高炉炉况逐步改善,提产降耗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3-12月,B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提升,燃料比降低到500kg/t以下,煤比突破150kg/t,焦炭负荷达到4.60以上,最高日产量突破10700t/d。认为在当前布料模式下,煤气流的调整要优先保证中心气流充足,在此基础上适当疏松边沿,找到两道气流分布的平衡点。
-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况
原燃料质量
装料制度
炉缸活性
-
Keywords
large-sized blast furnace
furnace condition
quality of raw materials and fuel
charging system
hearth activity
-
分类号
TF538.1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
-
题名莱钢1号1880m^3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
- 6
-
-
作者
罗登武
孙建设
郭怀功
李贡生
-
机构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3,共3页
-
文摘
莱钢1号1880m3高炉采用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陶瓷杯等先进技术。开炉后,由于设备故障、原燃料变差、操作制度调剂不及时以及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炉况失常。采用洗炉、合理装料制度、改善原料、抓管理等措施后,炉况得到好转。
-
关键词
高炉
炉况
装料制度
-
分类号
TF548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
-
题名湘钢新3号高炉炉况波动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4
- 7
-
-
作者
程勇
王周勇
周国民
-
机构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0,共3页
-
文摘
对湘钢新3号高炉炉况波动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总结。高炉炉况波动的主要原因一是原燃料质量劣化,二是块状带气流分布异常,三是操作炉型不合理。结合新3号高炉采用非中心加焦模式生产的状况,上部以调整气流为重点,下部以活跃炉缸为重点,通过不断优化上下部操作制度,高炉炉况逐渐恢复稳定。认为高炉要保持长期稳定,需要下部送风制度和上部装料制度合理匹配。
-
关键词
高炉
炉型
炉况
煤气流分布
装料制度
-
分类号
TF54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
-
题名京唐1号高炉炉况频繁波动的治理措施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郑玉平
-
机构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炼铁作业部
-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39,共4页
-
文摘
受采暖季环保限产、送风制度调整未奏效、炉缸侧壁温度高加钛矿护炉等影响,京唐1号高炉稳定性变差,炉况波动频繁。通过采取优化送风制度、调整装料制度、强化冶炼、护炉常态化等措施,1号高炉炉况开始恢复,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恢复至较好水平。经验表明,短期加钛矿可以控制炉缸侧壁温度,但维持时间不长且易反复,采用常态化加钛矿护炉可以有效地对炉缸高温点进行控制,综合效益明显。
-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炉缸
炉况波动
钛矿护炉
装料制度
送风制度
-
分类号
TF54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
-
题名马钢3号高炉低燃料比操作技术研究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彭鹏
高广静
陈军
余长有
王平
-
机构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
出处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2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4005)。
-
文摘
马钢3号高炉第二代炉役前期,过于依赖边沿气流,中心气流严重不足,存在燃料消耗偏高、产量偏低等问题。通过调整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优化料面形状和煤气流分布、修正操作炉型等,3号高炉中心气流被逐步引导出来,炉缸活跃度逐渐加强,边沿气流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炉身热负荷大幅下降,高炉炉温稳定性增强。在此基础上进行低硅冶炼,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明显改善,2020年10月,燃料比逐步下降至494kg/t,利用系数达到3.200。
-
关键词
高炉
送风制度
装料制度
操作炉型
燃料比
-
Keywords
blast furnace
blasting system
charging system
operating furnace profile
fuel rate
-
分类号
TF54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
-
题名马钢2号高炉提高煤比的攻关措施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解成成
马琦琦
左俊
梁晨
王志堂
赵世丹
尤石
-
机构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
-
出处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5,共4页
-
文摘
马钢2号高炉进行了多次提高煤比的专题攻关,然而2021年1—11月,2号高炉的平均煤比仍只有149kg/t,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耗,提出了煤比达到165 kg/t的攻关目标。基于2号高炉原燃料条件及设备运行能力,分析了影响煤比提升的限制性因素,确定了攻关方向。通过调整上部装料制度及下部送风参数,得到了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形成了稳定合理的操作炉型;通过调整热制度及造渣制度,得到了均匀活跃的炉缸工作状态。攻关后,2号高炉生产指标大幅提升,煤比由149kg/t提升至169kg/t,燃料比降至505kg/t,利用系数提升至2.83t/(m3·d)。
-
关键词
高炉
煤比
装料制度
送风制度
操作炉型
-
Keywords
blast furnace
coal rate
charging system
blasting system
furnace operating profile
-
分类号
TF54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
-
题名马钢2号高炉活跃炉缸的措施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左俊
尤石
赵世丹
-
机构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
-
出处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共4页
-
文摘
马钢2号高炉自2018年以来炉缸工作状态持续下降,2019年8月炉芯温度一度下降至300℃以下。炉缸工作状态差的原因主要是铁水钛含量高、装料制度不合理和鼓风动能偏低。通过采取优化铁水成分改善流动性、调整装料制度优化两道气流、积极用风提高鼓风动能等技术措施,高炉两道气流趋于稳定,炉缸工作状态逐步好转。2020年5月炉芯温度明显回升,持续保持在400℃以上。随着炉缸的活跃,炉况明显改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提升,10月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54(m^(3)·d)、燃料比522kg/t、焦炭负荷4.40。
-
关键词
高炉
炉况波动
炉缸工作状态
装料制度
鼓风动能
-
Keywords
blast furnace
fluctuations of furnace condition
hearth working state
charging system
blast kinetic energy
-
分类号
TF54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
-
题名酒钢高炉冶炼方针探索
- 12
-
-
作者
赵建国
-
机构
酒泉钢铁公司
-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9-32,共4页
-
文摘
分析了酒钢高炉在送风制度、装料制度及护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得出结论:冶炼方针是否正确取决于各种操作制度的合理组合,而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通过采取加强护炉、扩大进风面积、抑制中心过吹、适当发展边缘煤气流、选择较大的批重、四环大角差布料等措施,使高炉冶炼能稳定顺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关键词
高炉
护炉
熔炉高炉
操作
送风制度
装料制度
-
Keywords
blast furnace,smelting,lining protection,batch weight
-
分类号
TF544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
-
题名酒钢2号高炉炉役后期强化冶炼实践
- 13
-
-
作者
张营川
-
机构
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
-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00年第A02期62-65,共4页
-
文摘
由于原燃料质量差,操作制度不合理,酒钢2号高炉长期炉况不顺,技术经济指标较差。1996年后,通过加强精料工作,采用合理的装料制度和送风制度,加强中部调剂,合理控制喷煤量等措施,并坚持采用钒钛矿护炉,在入炉品位只有50%左右和炉役进入后期的情况下,成功地实现了高炉的强化冶炼,高炉各项技术指标得到改善,利用系数达到2.364,焦比降到551 kg/t,煤比达70.81 kg/t。
-
关键词
高炉
强化冶炼
精料
护炉
装料制度
送风制度
-
分类号
TF548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