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河南小麦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及区划
被引量:97
- 1
-
-
作者
陈怀亮
邓伟
张雪芬
邹春辉
-
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5-143,共9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性研究项目(2001DIB10089)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05EFN217400415)
-
文摘
根据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理论,以河南省小麦生产为例,在辨识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要素和风险源的基础上,通过构造灾度函数,运用EOF和概率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生产中的3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麦播旱涝、晚霜冻、干热风与青枯雨的发生规律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定量影响程度与风险概率。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因子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对河南省小麦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区划,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探讨了一条新的定量分析及区划技术体系。分析发现,干热风与青枯雨是影响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灾害,其次是晚霜冻危害,第三是麦播时旱涝灾害,但总体上河南省小麦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并不算太高,只要采取一定的防御措施,不会在根本上影响小麦的高产稳产。
-
关键词
小麦
农业气象灾害
灾度函数
风险
区划
-
Keywords
wheat
ag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risk degree function
risk
zoning
-
分类号
S162.3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
-
题名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害风险区划
被引量:23
- 2
-
-
作者
顾万龙
姬兴杰
朱业玉
-
机构
河南省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
出处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44,共6页
-
基金
河南省气象局科研项目"河南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Z201105)
-
文摘
基于河南省冬小麦遥感种植面积数据、DEM数据和111个气象站1971-2010年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基于GIS的逐日最低气温空间插值技术,根据冬小麦晚霜冻灾度指标及其等级划分标准,计算各空间单元轻霜冻、中霜冻和重霜冻日数,综合考虑霜冻害日数和冬小麦实际种植面积比例因素,构建冬小麦晚霜冻害风险评价指数,分析河南省冬小麦不同等级晚霜冻害日数及其风险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轻霜冻日数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北部、东部和西部丘陵山区,中霜冻和重霜冻高值区以分布在西部丘陵山区为主,霜冻日数最大值分别为67 d、48 d和120 d;轻霜冻风险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南省除郑州地区以外的驻马店和南阳盆地以北地区,中霜冻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丘陵山区,重霜冻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西部丘陵地区,风险指数最大值分别为28%、18%和17%。总体上看,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害日数和风险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轻霜冻日数及其风险的覆盖面积最大,其次为中霜冻,重霜冻最小;河南省的东部、北部和西部丘陵山区为晚霜冻害的主要防御区域,各级霜冻之间以防御轻霜冻为主。
-
关键词
冬小麦
晚霜冻害
灾度函数
风险区划
河南省
-
Keywords
winter wheat
late freezing injury
the indexes of frost damage
risk regionalization
Henan Province
-
分类号
X4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