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运行效果评价:以汶川震区平武县魏坝滑坡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郭长宝 张永双 +1 位作者 周能娟 张瑞端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9-428,共10页
2008年"5·12"汶川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汶川地震后,地震灾区危害性大的滑坡多采用截排水沟、挡土墙、抗滑桩、坡面减载和坡脚反压等措施进行了治理,总体防治... 2008年"5·12"汶川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汶川地震后,地震灾区危害性大的滑坡多采用截排水沟、挡土墙、抗滑桩、坡面减载和坡脚反压等措施进行了治理,总体防治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地震扰动区地质灾害特点,提出了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运行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地质灾害本体因子、防治工程技术因子和社会影响因子3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2个二级评价指标,并建议将防治效果(R)划分为4个等级:良好(R≥0.85)、较好(0.70≤R<0.85)、一般(0.6≤R<0.70)、差(过于保守或失败,R<0.6)。以汶川震区平武县魏坝滑坡为典型案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地震扰动区滑坡防治工程防治效果评价模型,计算获得魏坝滑坡防治效果R值为0.63,总体防治效果一般,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扰动区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评价指标体系 魏坝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灾害防治工程中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投资概算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屈晓红 邹艳琴 +1 位作者 门玉明 彭建兵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51-56,共6页
本文通过对具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投资概算之间关系分析 ,指出施工组织对工程投资概算的影响不小于工程设计和地质勘查资料的影响 ,施工组织设计对概算可靠度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灾害防治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投资概算 滑坡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3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8,共1页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持有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甲级)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甲级)资质证书。...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持有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甲级)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甲级)资质证书。在公路、铁路、矿建等大型建设工程的灾害防治领域有着高超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解决了大量的工程技术难题。多年来,我院相继承担了大量的地质灾害的评估、勘察、防治工程设计、施工与监理项目;拥有AD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防治工程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大型建设工程 监理项目 工程监理 资质证书 工程勘察 国土资源 AD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克里金代理模型的富水砂砾石层深基坑地表沉降预测 被引量:6
4
作者 丁超 汤卓 +3 位作者 彭君山 刘鑫鑫 罗正东 王江营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9-174,共6页
针对沉降监控预测等大型深基坑施工风险控制难点,为确保工程及周边环境安全,解决基坑监测中的空白现象和揭示基坑开挖监测点后期的沉降趋势,引入克里金代理模型预测深基坑开挖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以长沙晚报大道地铁站深基坑为例,基于M... 针对沉降监控预测等大型深基坑施工风险控制难点,为确保工程及周边环境安全,解决基坑监测中的空白现象和揭示基坑开挖监测点后期的沉降趋势,引入克里金代理模型预测深基坑开挖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以长沙晚报大道地铁站深基坑为例,基于MATLAB编制的Kriging工具箱DACE,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前期处理,采用相应的非线性克里金代理模型计算分析了两个监测点的沉降变形值。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预测结果能够满足工程要求,误差均在5%以内。随基坑开挖深度和监测数据样本量不断增加,相应计算结果的误差逐步降低,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能够以监测点数据对基坑监测盲点进行模拟预测,相对准确地计算出沉降变形。研究成果为高地下水位区域基坑、隧洞工程安全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沉降预测 克里金代理模型 DACE 富水砂砾石地层 深基坑开挖 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基坑降水 地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决型黏性泥石流冲击下大颗粒堰塞坝溃决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俊 陈宁生 赵苑迪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9-176,共8页
震后环境下大颗粒堰塞坝溃决流量是设计溃决型黏性泥石流防治工程的关键参数。在宽顶堰流量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结合水静力学和流体力学,建立估算大颗粒堰塞坝溃决流量的堵溃模型。为解决如何确定堵溃模型中堵塞系数ω这一难点,通过多处... 震后环境下大颗粒堰塞坝溃决流量是设计溃决型黏性泥石流防治工程的关键参数。在宽顶堰流量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结合水静力学和流体力学,建立估算大颗粒堰塞坝溃决流量的堵溃模型。为解决如何确定堵溃模型中堵塞系数ω这一难点,通过多处溃决型黏性泥石流典型案例,回归分析堵塞系数ω与最大颗粒直径D的相互关系。最后采用2013年7月13日汶川县七盘沟溃决型黏性泥石流案例检验大颗粒堰塞坝堵溃模型适用性。结果表明:溃决流量堵溃模型中堵塞系数与最大颗粒直径成正比,在泥石流实地调查中,仅需确定泥石流携带的最大颗粒尺寸、潜在堰塞坝宽度和泥石流平均流速,即可快速预测潜在泥石流堵溃点处的溃决流量;七盘沟泥石流的溃决流量估算结果误差较小,为12%,说明大颗粒堰塞坝堵溃模型可用于估算震后地区溃决型黏性泥石流中大颗粒堰塞坝的溃决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决型黏性泥石流 溃决流量 堵溃模型 大颗粒堰塞坝 震后地区 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山地灾害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TU在跨海高速铁路大桥浅层气勘察中的应用
6
作者 产运节 张建 张鹏 《中国铁路》 2022年第6期43-48,共6页
浅层气地质是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工程建设遇到的难题之一。以杭州湾某跨海高速铁路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采取孔压静力触探技术(CPTU)作为工程地质勘察手段,查明工程沿线浅层气地质情况的时空分布规律,获取桥址区域含气土的工程力学特性,探... 浅层气地质是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工程建设遇到的难题之一。以杭州湾某跨海高速铁路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采取孔压静力触探技术(CPTU)作为工程地质勘察手段,查明工程沿线浅层气地质情况的时空分布规律,获取桥址区域含气土的工程力学特性,探究海底浅层气地层对桥梁设计、施工和运营造成的潜在影响,提出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对策。研究结果表明:CPTU可精确探测出海底浅层气的分布范围,指导海上大型桥梁设计与施工。存在浅层气区域,建议采用打入桩施工工艺;当采用钻孔桩施工时,施工前应提前积极主动采取控制性放气措施,同时增大桩端阻力或侧阻力,以增加桩基的承载力,确保工程安全。项目运营期间应建立运营安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和评估桥梁状态,为桥梁运营维护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高速铁路特大桥 浅层气 孔压静力触探技术(CPTU) 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