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丰蜜橘高接金秋砂糖橘冻害的致灾机制与灾害等级指标
1
作者 金国花 涂婷 +1 位作者 李翔翔 杨军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71-75,共5页
为了探究南丰蜜橘高接金秋砂糖橘冻害的致灾机制及灾害等级指标,以越冬期金秋砂糖橘嫁接枝条为试材,利用人工控温箱进行不同夜间低温处理(-5、-6、-7、-8、-9℃),以外界温度为对照,结合金秋砂糖橘形态特征观察和果园灾害调查结果,研究... 为了探究南丰蜜橘高接金秋砂糖橘冻害的致灾机制及灾害等级指标,以越冬期金秋砂糖橘嫁接枝条为试材,利用人工控温箱进行不同夜间低温处理(-5、-6、-7、-8、-9℃),以外界温度为对照,结合金秋砂糖橘形态特征观察和果园灾害调查结果,研究金秋砂糖橘冻害的致灾机制和灾害等级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温处理的金秋砂糖橘叶片发生卷曲,发黄、掉落、严重的干枯死亡;枝梢颜色变深、萎蔫、甚至干枯死亡。金秋砂糖橘冻害等级指标为:-6℃<日最低气温(Td)≤-5℃或≤-5℃(2 d)属轻度冻害;-7℃<日最低气温(Td)≤-6℃属中度冻害;-8℃<日最低气温(Td)≤-7℃属偏重冻害,-9℃≤日最低气温(Td)≤-8℃属严重冻害。根据冻害等级指标可评判冻害程度,研究结果可为柑橘灾害区划、预警、评估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丰蜜橘高接金秋砂糖橘 低温冻害 致灾机制 灾害等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晚稻洪涝过程等级指标构建与演变特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汪天颖 霍治国 +3 位作者 杨建莹 李旭辉 吴立 张桂香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48,共14页
以湖南晚稻为研究对象,基于1961—2010年双季晚稻种植区68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17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生育期观测资料,采用历史灾情反演方法,构建晚稻大田生长期3个生育时段、3个洪涝等级的洪涝灾害样本125个,应用Q-Q图拟合、W检验和t分... 以湖南晚稻为研究对象,基于1961—2010年双季晚稻种植区68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17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生育期观测资料,采用历史灾情反演方法,构建晚稻大田生长期3个生育时段、3个洪涝等级的洪涝灾害样本125个,应用Q-Q图拟合、W检验和t分布区间估计方法,计算晚稻分生育期(移栽-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成熟期)不同洪涝致灾等级(轻、中、重)的过程降水量临界值,构建晚稻洪涝过程等级指标,并进行独立样本验证检验;应用M-K检验等方法分析1961-2010年湖南晚稻洪涝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指标验证与历史记录有较高一致性;同一洪涝等级的指标阈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抽穗-成熟期、拔节-孕穗期、移栽-分蘖期;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是湖南晚稻洪涝发生最严重的年代,总洪涝次数在1994年发生突变;晚稻轻涝在抽穗-成熟期发生率最高,中涝和重涝在拔节-孕穗期发生率最高;总洪涝的高发地区位于郴州、岳阳地区;随年代推移,晚稻各等级洪涝和总洪涝高发区均呈现由北向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洪涝 生育期 灾害等级指标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和江南西部春玉米涝渍指标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27
3
作者 杨宏毅 霍治国 +3 位作者 杨建莹 张桂香 吴立 范雨娴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7-246,共10页
以江汉和江南西部地区春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研究区域内57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春玉米生育期资料和春玉米涝渍灾情资料,筛选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涝渍灾害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当前过程降水量和... 以江汉和江南西部地区春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研究区域内57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春玉米生育期资料和春玉米涝渍灾情资料,筛选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涝渍灾害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当前过程降水量和前期降水量对春玉米涝渍灾害的影响,并据此构建当量降水量。基于正态分布的Lilliefors检验和t-分布区间估计方法,计算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等级涝渍灾害的当量降水量指标阈值,由此构建该区域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涝渍灾害等级指标并进行独立样本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扩散理论风险评估方法,计算各站点的春玉米涝渍致灾风险指数。结果表明:当前过程降水量和前2旬降水量对该区域春玉米涝渍灾害有显著性影响;构建的区域春玉米涝渍等级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受灾情况,指标验证结果与历史记录有较高一致性;出苗-拔节期和拔节-抽雄期发生春玉米涝渍灾害的风险相对较低,抽雄-成熟期为春玉米涝渍灾害的高风险时期,高风险区域主要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宜昌市西南部、荆州市西南部以及湖南省张家界市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和江南西部 春玉米 当量降水量 涝渍灾害等级指标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小麦青干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静 马力文 +3 位作者 张晓煜 刘玉兰 武万里 孙银川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65-67,共3页
利用20年小麦青干观测资料和50年产量统计年鉴,结合民政部门的50年灾害历史资料,运用产量逐级分离模拟和给定初始聚类中心的逐步筛选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了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青干灾害等级判别指标,即在抽穗~扬花、灌浆~乳熟、乳熟~成... 利用20年小麦青干观测资料和50年产量统计年鉴,结合民政部门的50年灾害历史资料,运用产量逐级分离模拟和给定初始聚类中心的逐步筛选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了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青干灾害等级判别指标,即在抽穗~扬花、灌浆~乳熟、乳熟~成熟阶段,均以降水量作为1级判别指标,降水日数为2级判别指标,降水过程结束后2d内的最高气温为辅助判别指标。历史回代检验结果表明,准确率在67%~80%之间,判别效果比较理想。这些基于产量损失的指标,达到了开展小麦青干监测服务的要求,也为进一步开展青干灾害产量损失评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小麦 青干 灾害等级判别指标 聚类分析 产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