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地震风险评估中灾害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凡 汪明 刘宁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介绍了以美国地震灾害模型为例的地震风险评估在金融保险业和土木工程两大领域的应用,回顾了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发展的历史背景,其中,金融保险业的模型更测重于对历史理赔数据的分析,土木工程业的模型则注重于对工程结构的分析。着重探讨... 介绍了以美国地震灾害模型为例的地震风险评估在金融保险业和土木工程两大领域的应用,回顾了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发展的历史背景,其中,金融保险业的模型更测重于对历史理赔数据的分析,土木工程业的模型则注重于对工程结构的分析。着重探讨了评估模型中地震灾害部分的建立,其中包括致灾因子模块及孕灾环境模块。针对建模中致灾因子、孕灾环境等的关键要素,如地震源及震级、地震衰减方式、场地土壤土质条件、地震复发率等,作了分析及归纳总结,并系统地介绍了所涉及要素的数据信息获取过程及对应的建模方法,进一步探讨了相应的风险量化的步骤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风险评估 地震灾害模型 致灾因子 孕灾环境 地震复发率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数据融合的山洪灾害模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涌波 陈实 +2 位作者 陈敏 林禹 潘颖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97,共6页
山洪灾害预测是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实时、准确得到灾害数据并进行关联分析,是灾害调查中的一个难点。研究了洪涝与地质灾害多方数据的感知与融合,通过结合多方数据融合组件、天-空-地的立体网格体系、数据分析引擎与算... 山洪灾害预测是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实时、准确得到灾害数据并进行关联分析,是灾害调查中的一个难点。研究了洪涝与地质灾害多方数据的感知与融合,通过结合多方数据融合组件、天-空-地的立体网格体系、数据分析引擎与算法模型、数据同化技术、核心专业模型以及人工智能分析等关键技术,搭建出轻量版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大数据平台。平台囊括了山洪水情预报模型和小型可视化灾情信息系统,可灵活呈现监测分析结果;耦合二维、三维GIS,实现微观-局部-整体、过去-现在-未来的多方位、高频自动监测-遥感影像解译-流域水文模拟、多视角、多维度展示。此平台内置的数据分析引擎与算法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形成虚拟监测数据,采用熵值法、热点技术、机器算法等对水位、流量、流速等数据构建统计预测模型,并实现多源数据验证,有助于大幅度减少监测点与运维成本。平台还可将灾害数据关联分析平台与人工指挥决策系统打通,为预测、决策、指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调查 山洪灾害模型 数据融合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灾害智能监测平台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钮涛 张铁聪 董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为了提高矿井灾害监测报警能力与效率、降低矿井灾害事故的发生率,研究了一种以水灾、火灾、瓦斯灾害、粉尘灾害和顶板灾害为监测对象的矿井灾害智能监测平台。介绍了该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详细阐述了灾害监测数据分布采集技术,并结合... 为了提高矿井灾害监测报警能力与效率、降低矿井灾害事故的发生率,研究了一种以水灾、火灾、瓦斯灾害、粉尘灾害和顶板灾害为监测对象的矿井灾害智能监测平台。介绍了该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详细阐述了灾害监测数据分布采集技术,并结合监测数据构建了灾害预警模型。该平台通过智能传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将采集参数进行分析并结合矿井实际情况进行分级预警,实现矿井灾害智能化监测。通过在金凤煤矿现场试验应用表明,该智能化监测平台能够精确地对工作面各项参数进行测量,实现灾害有效监测报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灾害 煤矿安全 灾害预警模型 智能监测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滑坡灾害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54
4
作者 兰恒星 王苓涓 周成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421-427,共7页
运用GIS等技术手段 ,集成相关模型对滑坡变形失稳危险性进行分析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进行有效的滑坡灾害分析的关键是采取适当的分析模型及模型单元。通过对已有的基于GIS的分析模型的综合论述 ,对各种分析模型及模型单元的特点及其局... 运用GIS等技术手段 ,集成相关模型对滑坡变形失稳危险性进行分析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进行有效的滑坡灾害分析的关键是采取适当的分析模型及模型单元。通过对已有的基于GIS的分析模型的综合论述 ,对各种分析模型及模型单元的特点及其局限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取得一些重要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分析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变形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移动储能的风雨灾害配电网弹性提升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笑雪 迟林林 陈海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9,89,共12页
以台风和暴雨为代表的极端自然灾害会导致配电网大规模故障。为减小故障损失,提出一种计及风雨联合灾害下考虑移动储能的配电网弹性提升方法。首先,量化台风和暴雨灾害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构建风雨联合灾害下的配电网故障率模型并基于... 以台风和暴雨为代表的极端自然灾害会导致配电网大规模故障。为减小故障损失,提出一种计及风雨联合灾害下考虑移动储能的配电网弹性提升方法。首先,量化台风和暴雨灾害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构建风雨联合灾害下的配电网故障率模型并基于系统信息熵筛选典型故障场景;其次,以灾害期间切负荷经济损失最小为目标,建立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提出计及弹性提升的移动储能运行调度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有效提升配电网弹性,减少停电带来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弹性提升 移动储能 台风暴雨灾害模型 配电网故障率 柔性多状态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洪水诱发地下钨矿灾害链式演化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邵彦斌 陈尚波 +3 位作者 王清和 刘珮勋 虞松涛 李佳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0-757,共8页
暴雨洪水常导致矿山发生一系列灾害,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暴雨洪水诱发地下钨矿山灾害链式演化及风险特征,识别其中灾害事件,建立灾害链式演化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含47个节点和176条边的灾害网络模型,随后分析节点... 暴雨洪水常导致矿山发生一系列灾害,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暴雨洪水诱发地下钨矿山灾害链式演化及风险特征,识别其中灾害事件,建立灾害链式演化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含47个节点和176条边的灾害网络模型,随后分析节点度值、节点子网数、边脆弱性等参数,识别了灾害网络的关键点和关键边。结果表明:淹井、厂房冲毁、工业场地浸水、工业场地掩埋和工业场地破坏的重要度分别是0.3283、0.1154、0.1099、0.0845和0.0845,是灾害网络的关键节点;地表水→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泥石流、矿井突涌水→淹井、地表径流→崩塌滑坡和地表径流→山洪的边脆弱性分别是373.7151、354.7824、346.1536、336.1222和335.8385,是灾害网络的关键边,据此提出了断链减灾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暴雨洪水诱发地下钨矿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山 灾害 灾害网络模型 关键节点 关键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弱性与自然灾害灾情分析——以2011—2020年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袁定欢 罗钧悦 +2 位作者 郭君 陈安滢 林文亿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01,共8页
加强脆弱性和自然灾害的灾情评估对实现国家应急减灾目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文基于地方灾害脆弱性模型,揭示广东省近10年脆弱性与自然灾害灾情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广东省社会脆弱性指数在2011—2013年呈波动上升的状态,而在2014年... 加强脆弱性和自然灾害的灾情评估对实现国家应急减灾目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文基于地方灾害脆弱性模型,揭示广东省近10年脆弱性与自然灾害灾情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广东省社会脆弱性指数在2011—2013年呈波动上升的状态,而在2014年后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并于2020年达到研究期内最小值。空间分布来看,东莞、深圳和汕头市的社会脆弱性指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珠三角和潮汕地区为人口脆弱性较高的地区,广州、深圳和珠海市的经济脆弱性一直为较低水平,清远和梅州市的社会建设脆弱性常年较低;广东省绝对灾情指数在2011—2013年呈现较快的上升趋势,但此后逐年稳步下降。相关性分析验证了自然灾害灾情受自然脆弱性与社会脆弱性的共同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位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自然灾害损失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社会脆弱性 自然脆弱性 地方脆弱性 灾害损失 地方灾害脆弱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汕头市洪涝灾害分析、评估和决策综合系统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思健 熊利亚 +3 位作者 陈志远 杨友龙 徐鹏 项彦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28-232,共5页
洪涝灾害已经成为了城市灾害中一种常见的综合性灾害。这种灾害给沿海城市汕头市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地抵御洪涝灾害并缓解由洪涝灾害带来破坏和影响,文章利用GIS技术构建了汕头市洪涝灾害分析、评估和决策综合... 洪涝灾害已经成为了城市灾害中一种常见的综合性灾害。这种灾害给沿海城市汕头市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地抵御洪涝灾害并缓解由洪涝灾害带来破坏和影响,文章利用GIS技术构建了汕头市洪涝灾害分析、评估和决策综合系统。这篇文章将对该系统的构建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内容包括了防灾基础数据库的构建描述,综合系统三个子系统的模型构成分析以及对系统实现技术的叙述。该系统能够全面、有效地实现对城市洪涝灾害模拟、分析、评估和抗灾决策的目的。此外,该系统还被用于多发洪涝灾害的汕头市并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城市洪涝灾害 数据库系统 灾害模型 评估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霜冻害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曦 杜克明 +4 位作者 魏湜 孙忠富 郑飞翔 李晶 顾万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5-291,共7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物模拟模型作为综合学科的代表已成为农业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突出,国内外关于小麦模型的研究尤为深入,小麦生育期模拟、产量预测和评估等方面的作物模型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相比之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物模拟模型作为综合学科的代表已成为农业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突出,国内外关于小麦模型的研究尤为深入,小麦生育期模拟、产量预测和评估等方面的作物模型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相比之下,小麦灾害模拟模型的研究较少。我国小麦低温灾害模型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在该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仍显不足。本文综述了我国小麦低温灾害模型的研究进展,对国外可应用于我国小麦低温灾害研究的模型进行适用性分析,并对模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低温灾害模型 灾害预测与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OA的城市风暴潮灾害评估GIS系统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宗生 黄冬梅 +2 位作者 张建新 何世钧 刘志国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31-935,共5页
为有效整合多源异构行业系统减少信息孤岛,提出了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设计并实现了城市风暴潮灾害评估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水动力学模型对风暴潮增水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综合考虑受灾区的人口、房屋面积、重要企事单位、风暴... 为有效整合多源异构行业系统减少信息孤岛,提出了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设计并实现了城市风暴潮灾害评估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水动力学模型对风暴潮增水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综合考虑受灾区的人口、房屋面积、重要企事单位、风暴潮增水等信息,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灾害评估体系及评估模型。依据上述模型利用领域工程方法进行服务构件提取,通过服务的组合与编排实现了风暴潮洪水淹进过程及灾害评估的业务流程,以上海地区为例进行了原型系统实现。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对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风暴潮灾害进行快速评估,系统设计为解决系统重复开发、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面向服务架构 洪水模型 灾害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依据探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王绍玉 唐桂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38,共6页
自然灾害风险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之后国际社会灾害风险管理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而对自然灾害风险模型的深入探讨,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自然灾害风险影响因素的认识。在国际社会灾害风险管理学界对自然灾害风险模型的认识的基础上,力求... 自然灾害风险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之后国际社会灾害风险管理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而对自然灾害风险模型的深入探讨,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自然灾害风险影响因素的认识。在国际社会灾害风险管理学界对自然灾害风险模型的认识的基础上,力求对自然灾害风险模型做进一步的诠释,进而从自然灾害风险模型的再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致灾因素的强化以及自然灾害风险的系统结构三个方面,探讨了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依据,为制定科学的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风险模型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理论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结构在多灾害耦合作用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宏男 李钢 +4 位作者 郑晓伟 付兴 刘杨 董志骞 吕光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共14页
我国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且疆域辽阔、海岸线绵长,这就自然形成了我国地震、强风和降雨等自然灾害频发。工程结构,包括高层建筑、村镇低矮房屋建筑群、输电塔线体系等生命线工程,在其全寿命周期内会遭受地震、强... 我国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且疆域辽阔、海岸线绵长,这就自然形成了我国地震、强风和降雨等自然灾害频发。工程结构,包括高层建筑、村镇低矮房屋建筑群、输电塔线体系等生命线工程,在其全寿命周期内会遭受地震、强风和降雨等多种灾害的单独或同时作用。传统设计方法基于最不利荷载对结构进行设计,忽略了多种灾害耦合作用对结构全寿命周期抗灾性能的影响。文章总结了该课题组近年来在多灾害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根据中国强震台网中心和中国气象局数据中心提供的地震、风和降水数据,开展了极端事件单独作用和耦合作用的危险性分析;同时,提出了基于Copula函数的联合概率模型分析方法;(2)提出工程结构在多种灾害耦合作用下的性能评估和荷载修正系数计算方法;(3)开展了高层建筑在地震和强风单独作用以及同时作用下的风险分析及荷载修正系数计算;进行了村镇低矮房屋在地震和洪水耦合作用下的风险分析;对风雨耦合作用下的输电塔线体系进行了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1)在考虑灾害发生概率时,不同灾害(例如,地震、强风和降雨)同时作用对结构性能评估具有显著影响;(2)由本文方法计算的荷载组合系数均不小于规范值,建议对现行规范中地震和风荷载的设计强度进行适当修正。因此,在对工程结构进行抗多灾耦合作用的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研究时,应综合考虑多种灾害的耦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概率模型 COPULA函数 风险分析 荷载修正 高层建筑 低矮房屋 输电塔线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在海洋冰情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愉 谢飞 金菊良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6年第3期99-102,113,共5页
针对海洋冰情灾害的非线性复杂问题,目前已提出了多种模型对其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根据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和良好的函数逼近特性,提出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组合预测(NN-NLCF)模型来预测海洋冰情灾害。结果表明,NN-NLCF模型与海洋冰... 针对海洋冰情灾害的非线性复杂问题,目前已提出了多种模型对其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根据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和良好的函数逼近特性,提出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组合预测(NN-NLCF)模型来预测海洋冰情灾害。结果表明,NN-NLCF模型与海洋冰情的非线性特性相契合,它综合利用了参与组合的多种预测模型的有效信息,因而能更客观地反映海洋冰情的发展趋势,预测结果更为稳健、精度更高,在其它自然灾害时序预测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海洋冰情灾害组合预测模型 BP神经网络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金属矿采动灾害防控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74
14
作者 赵兴东 周鑫 +1 位作者 赵一凡 于文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22-2538,共17页
随着地球浅部矿产资源逐渐枯竭,深部矿产资源开采已成必然趋势。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外金属矿山对深部开采的界定与开采现状,重点关注深部高应力这一特殊环境条件下的采动灾害类型与致灾机理,提出深部金属矿采动灾害预... 随着地球浅部矿产资源逐渐枯竭,深部矿产资源开采已成必然趋势。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外金属矿山对深部开采的界定与开采现状,重点关注深部高应力这一特殊环境条件下的采动灾害类型与致灾机理,提出深部金属矿采动灾害预防与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国家对深部开采的界定有所差异,我国将开采深度超过800 m的金属矿山定为深部开采矿山;我国进入深部开采的矿山数量及规模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是从目前深竖井建设数量来看,短期内我国进入深部开采的矿山数量将会达到世界第一;深部由高应力引起的采动灾害主要包括由层裂、岩爆和挤压大变形导致的巷道或采场垮塌、冒落或变形;提出深部采动灾害预防与控制流程,在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基础上确定巷道及采场的布置位置,通过对回采顺序、隔离矿柱设置、充填采场及卸压爆破对深部采矿地压调控进而预防采动灾害的发生;岩爆是深部金属矿山在开采过程中最易发的采动灾害,研发能有效控制岩爆危害的矿山动力支护系统是深部开采未来必须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采动灾害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采矿地压调控 矿山动力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空间重构神经网络在洪水灾害损失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连海 曹波 +1 位作者 陈南祥 徐建新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89-92,共4页
在灾害领域中引入混沌理论,将相空间重构理论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洪灾成灾面积预测模型。通过相空间重构,把一维成灾面积时间序列拓展为多维序列,而多维序列包含着各态历经的信息,从而可挖掘更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神经网络的训练。... 在灾害领域中引入混沌理论,将相空间重构理论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洪灾成灾面积预测模型。通过相空间重构,把一维成灾面积时间序列拓展为多维序列,而多维序列包含着各态历经的信息,从而可挖掘更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神经网络的训练。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较好地求解非线性问题,因而使预测结果更符合实际。实例表明,该模型预报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空间重构 神经网络 洪水灾害损失 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AHP的南丰县山洪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珮勋 刘成林 +1 位作者 裘仕博 林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58,共4页
为防治和削减南丰县山洪灾害导致的重大损失,评估山洪灾害风险等级至关重要。首先,从致灾因子、下垫面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特征着手,利用GIS软件、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山洪灾害风险度模型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制作了山洪灾害风险度分布图... 为防治和削减南丰县山洪灾害导致的重大损失,评估山洪灾害风险等级至关重要。首先,从致灾因子、下垫面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特征着手,利用GIS软件、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山洪灾害风险度模型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制作了山洪灾害风险度分布图和风险等级图;其次,利用16个点位的实地调查数据对山洪风险划分等级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所得山洪风险等级图与实际的山洪灾害点具有较高的吻合度,但同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反映所构建的山洪灾害风险度模型及相应的指标体系适宜该区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但仍需进一步优化模型参数和改进危险度分级方法。研究结果可为相似区域山洪灾害风险的分析与决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GIS 层次分析法 山洪灾害风险度模型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忻州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申媚先 王文祥 +3 位作者 马子平 蒋云盛 杜爱兰 郑秀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4603-4603,4610,共2页
2003年通过对忻州市各县区的地质、地况、地貌及灾害发育程度等因素以及诱发地质灾害的降水因子(特别是暴雨、连阴雨)进行科学、客观的统计与分析,建立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数据库、... 2003年通过对忻州市各县区的地质、地况、地貌及灾害发育程度等因素以及诱发地质灾害的降水因子(特别是暴雨、连阴雨)进行科学、客观的统计与分析,建立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数据库、预报集成等先进技术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分为5级,1级为不可能发生,2级为可能性不大,3级为可能性较大,4级为可能性大,5级为可能性很大。2004年8月运用该系统向公众发布了2004年入汛以来第一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测忻州市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气象预报等级为3~4级,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的济南市城区洪涝灾害弹性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文泰 赵汝鹏 +5 位作者 徐震 李庆国 刘丰铭 胡玉超 刘杰 陈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3-41,共9页
为了通过研究洪水运移规律,评估洪涝破坏程度和把握主要致灾因子对洪涝灾害弹性的响应机制,并帮助提供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管理的生态化途径,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以济南市城区为研究区域,划分28个集水区,结合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的CADDIE... 为了通过研究洪水运移规律,评估洪涝破坏程度和把握主要致灾因子对洪涝灾害弹性的响应机制,并帮助提供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管理的生态化途径,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以济南市城区为研究区域,划分28个集水区,结合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的CADDIES洪涝模型,利用实际雨型和设计雨型来模拟济南市城区不同情景的洪涝情况,构建基于流域尺度变化下的洪涝灾害弹性评价模型,借助数据处理工具构建双迭代模型,并设计4种不同条件下的洪涝情景,对不同情景下的济南市城区洪涝灾害弹性结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C1~C4位于山区等地势较高区域的集水区在各情境下洪涝灾害弹性指数均较高;各集水区弹性指数随重现期增加而下降;大部分集水区弹性指数随降雨历时的增加而下降;集水区水深阈值越大,洪涝弹性指数也越大。并得到以下结论:通过运用实际雨型和设计雨型结合的方式,利用CADDIES模型模拟验证了济南市城区各时刻洪水淹没运移过程,表明了“南水北淹”现象发生的规律;重现期、降雨历时、水深阈值的大小均是影响集水区洪涝灾害弹性的重要因素;位于南部山区高程较高集水区在洪涝灾害弹性方面有明显地域优势,越靠近市区,草地、林地等利于雨水吸收和下渗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小,洪涝灾害则弹性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城区 元胞自动机 CADDIES模型 洪涝灾害弹性评价模型 城市防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在产量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晓冰 《广东蚕业》 2021年第11期44-45,共2页
文章对农业气象灾害与农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以单站模型、区域模型为切入点,说明了农业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模型的构建,提出了在农作物期望产量中剔除灾减产量这种实现农作物产量预报的方法。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灾害损失评估模型 产量预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人员疏散问题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任子晖 王坚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47-2852,2881,共7页
针对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的逃逸行为进行了研究,将智能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在人员逃逸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智能粒子群逃逸模型。将行人群比拟为粒子群,并将粒子赋予一定的维能力,此时的智能粒子将会具有类似行人的一些特征如行为... 针对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的逃逸行为进行了研究,将智能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在人员逃逸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智能粒子群逃逸模型。将行人群比拟为粒子群,并将粒子赋予一定的维能力,此时的智能粒子将会具有类似行人的一些特征如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智能粒子在受灾害模型与自身思维特征模型的影响下,确定其逃逸的速度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然后改变自己目前的位置。在建模的过程中,还考虑了智能粒子间的碰撞及建筑物内诱导信息的作用。最后通过应用智能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某一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人员逃逸行为的二维仿真实验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及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粒子群优化 建筑物火灾 逃逸行为 灾害模型 思维特征模型 碰撞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