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气旋灾害指数的估算与应用方法 被引量:48
1
作者 钱燕珍 何彩芬 +1 位作者 杨元琴 王继志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8,24,共6页
根据 1949~ 1999年共 5 0年资料 ,对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所造成的灾情特点作了评估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 ,进行定量的计算 ,按登陆和外围影响两类主要方式建立灾情指数序列 ,并在此基础上 ,客观地划分了灾情等级 ,用来表示受灾的程度... 根据 1949~ 1999年共 5 0年资料 ,对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所造成的灾情特点作了评估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 ,进行定量的计算 ,按登陆和外围影响两类主要方式建立灾情指数序列 ,并在此基础上 ,客观地划分了灾情等级 ,用来表示受灾的程度。还采用独立于本资料源的 Suffir- Simpson热带气旋灾害指数评估方法和资料进行对比验证。最后提出了一套台风灾害预评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灾情评估 灾害指数 数理统计 热带风暴 灾情等级 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凝冻气候变化特征及灾害指数评估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顾欣 梁平 周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658-17661,17699,共5页
使用1961~2008年1~2月黔东南地区16个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黔东南凝冻时空分布和凝冻灾害指数进行诊断分析。采用层次和回归方法对凝冻灾害指数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特重级凝冻灾害有2年,重级凝冻灾害主要分布在西部的丹... 使用1961~2008年1~2月黔东南地区16个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黔东南凝冻时空分布和凝冻灾害指数进行诊断分析。采用层次和回归方法对凝冻灾害指数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特重级凝冻灾害有2年,重级凝冻灾害主要分布在西部的丹寨、麻江、凯里、黄平和东部的三穗、黎平、锦屏;2008年黔东南有4个重级凝冻灾害区域,为东北部、东部、南部的月亮山附近、西部苗岭山区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凝冻 层次评判 回归分析 灾害指数分析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灾害指数的芮城县连阴雨分析
3
作者 臧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期120-122,共3页
利用芮城县1961—2014年3—11月份的逐日降水量,找出近54年芮城县的连阴雨过程,计算出每次连阴雨过程的灾害指数,依据指数等级,同时对照同期灾情普查数据,对连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4年芮城县共出现了158次连阴雨天气过程,呈... 利用芮城县1961—2014年3—11月份的逐日降水量,找出近54年芮城县的连阴雨过程,计算出每次连阴雨过程的灾害指数,依据指数等级,同时对照同期灾情普查数据,对连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4年芮城县共出现了158次连阴雨天气过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变化倾向率为-0.35次/10 a;9月份出现连阴雨天气的次数最多,3和11月份出现连阴雨次数最少。近54年来连阴雨灾害指数最大为12,最小为1.2;连阴雨灾害指数(LYRI)主要集中在LYRI<3.0(V级,占比74.7%);其次是Ⅳ级(轻度),占比13.9%;Ⅲ级占比9.5%;而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的占比不到2%。近54年芮城县Ⅳ级以上连阴雨灾害等级主要出现在秋季,占比50%;其次是夏季,占比35%;而春季出现很少,仅占15%。在芮城县只有8.3%的连阴雨过程会造成灾害,且发生在秋季的连阴雨更易发生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指数 连阴雨 灾害等级 芮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黄淮海夏玉米光温水资源适宜度及灾害风险演变特征
4
作者 赵秀兰 吕厚荃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0-219,232,共11页
为探索气候变化对北方夏玉米气候适宜性及灾害的影响,基于1961—2020年黄淮海地区84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要素、5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夏玉米生育时期观测资料,分析黄淮海地区光温水资源演变特征,建立黄淮海夏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灾害风险指... 为探索气候变化对北方夏玉米气候适宜性及灾害的影响,基于1961—2020年黄淮海地区84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要素、5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夏玉米生育时期观测资料,分析黄淮海地区光温水资源演变特征,建立黄淮海夏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灾害风险指数模型并对其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生长季热量资源呈明显增加趋势,降水和光照资源均呈波动减少趋势。夏玉米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总体呈平稳上升、后期略有下降的波动趋势,阶段性特征突出,其中1987—2000年持续上升达13 a;温度适宜度总体呈稳定的波动上升趋势,水分适宜度和光照适宜度总体均为前期波动上升、中期平稳、后期波动下降的趋势。不同生育时期光温水及气候适宜度年际趋势存在一定差异且适宜性和灾害风险年代特征明显。温度适宜度1970s最差,低温灾害等风险最高,而2010s达到最高值83.7,为各年代最好;1960s和2010s水分适宜度为各年代最差,旱涝灾害风险最高,而1980s和2000s均为最好。1960s气候适宜度为71.8,为各年代最差;1990s最好,达到最高值75.7,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最低。成熟期遭受各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最高,其次为播种出苗期;抽雄吐丝期气候适宜性在全生育期中最好,灾害风险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气候适宜度 农业气象灾害指数 黄淮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综合降水指数的安徽省暴雨灾害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4
5
作者 黄进 张方敏 胡正华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基于安徽省77个气象站点1973—2017年件暴雨事件的雨量、频次、强度、贡献率、持续性等特征,通过与实际灾情比对构建了的多指标综合降水指数,以此探求了研究区暴雨灾害的时空演变。主要结果表明:鉴于大暴雨累积量、暴雨最长持续日数、... 基于安徽省77个气象站点1973—2017年件暴雨事件的雨量、频次、强度、贡献率、持续性等特征,通过与实际灾情比对构建了的多指标综合降水指数,以此探求了研究区暴雨灾害的时空演变。主要结果表明:鉴于大暴雨累积量、暴雨最长持续日数、最大过程降水量与实际雨涝灾情统计数据的线性关联最好,由其构建了适用于研究区风险评估的暴雨灾害指数(RDI);基于RDI空间分布的年代际变化,安徽省暴雨灾害的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江淮之间的大别山地区、长江以南的皖南地区、沿淮地区的西部;安徽省暴雨灾害呈现出一定的增强趋势,特别是呈现显著增加趋势的站点主要集中在沿淮地区;暴雨灾害等级与环流指数呈现出显著的时滞相关性,特别是前冬期西半球暖池指数的数值偏高表征着来年汛期安徽省高危害的暴雨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暴雨 暴雨灾害指数 西半球暖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洪涝灾害风险的小样本应急避难所选址模型
6
作者 李娜 吴怀石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0-1101,共12页
探索应急避难所的选址合理性,对于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和城市居民生命财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从洪涝灾害的视角出发,构建以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为选址要素的洪涝灾害指标体系,并采用信息量模型,在选址要素的基础上... 探索应急避难所的选址合理性,对于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和城市居民生命财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从洪涝灾害的视角出发,构建以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为选址要素的洪涝灾害指标体系,并采用信息量模型,在选址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地图代数计算洪涝灾害风险指数;然后,通过元学习算法,设计一种适用于小样本应急避难所选址的组合元模型。结果显示:对比天津市蓟州区现有避难所分布与优化方案,候选点的平均洪涝灾害风险指数分别下降61.52%,39.13%和24.95%;以洇溜镇为例,发现元模型候选点具有较为集中的避难资源且更加符合避难需求。此外,为验证模型的整体有效性,通过对比其他数据集,展现了元模型在小样本应急避难所选址场景中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应急避难所 选址优化 洪涝灾害风险指数 元模型 小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物生育期灾害敏感指数的旱灾粮食减产量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江丽 薛翠翠 安萍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3-187,191,F0003,共7页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自然灾害造成不同程度的粮食减产,是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源。该文以旱灾为主,将全国各地区作物生育期、不同旱灾强度、发生时间及发生次数进行耦合分析,研究其耦合规律及主要粮食作物在各生育期对灾害的敏...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自然灾害造成不同程度的粮食减产,是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源。该文以旱灾为主,将全国各地区作物生育期、不同旱灾强度、发生时间及发生次数进行耦合分析,研究其耦合规律及主要粮食作物在各生育期对灾害的敏感性,并据此计算我国不同地区旱灾减产量并进行风险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冬小麦的返青、乳熟和成熟期,春小麦的分蘖、乳熟和成熟期,玉米的三叶、七叶和成熟期以及水稻的返青、孕穗、乳熟和成熟期均是防灾减灾的关键期,应该加强农田管理,减少灾害损失。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影响较大,粮食减产风险防范关键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 作物生育期 灾害敏感指数 粮食减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气象灾害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崔维军 巩在武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60,共3页
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构建了气象灾害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3-2005年我国气象灾害数据评价了各年份气象灾害指数。研究表明,13年间,气象灾害程度最严重的是1998年、1996年和1994年,气象灾害程度最轻的是2000... 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构建了气象灾害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3-2005年我国气象灾害数据评价了各年份气象灾害指数。研究表明,13年间,气象灾害程度最严重的是1998年、1996年和1994年,气象灾害程度最轻的是2000和2001年。其研究对于探讨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指数 评价 农业灾害指数 工业交通灾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汶川地震地质灾害活动强度分析评价 被引量:53
9
作者 吴树仁 石菊松 +2 位作者 姚鑫 王涛 汪华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00-1906,共7页
为了探索区域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以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为例,在简单分析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宏观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高精度遥感解译资料和GIS技术,计算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分布最大面密度,结合对近年来... 为了探索区域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以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为例,在简单分析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宏观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高精度遥感解译资料和GIS技术,计算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分布最大面密度,结合对近年来陕西宝鸡市地质灾害调查统计的历史资料分析,提出以地质灾害分布最大面密度为衡量区域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标的基本思路和分级标准,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数8级划分标准,并计算出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数最高为7级,属于极端强烈活动。其中,地质灾害活动最强地段(7级活动区)位于强震震中区映秀镇附近的岷江两岸和绵竹汉旺镇银厂沟上游发震断裂两侧;次强地段(6级活动区)位于北川县城湔河两岸和平武县南坝镇北东小流域两岸。初步揭示:地质灾害活动强度从发震断裂带向两侧具有明显衰减的趋势。最后,简要讨论了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活动如此强烈的主要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汶川地震 地震地质灾害 最大面密度 地质灾害活动强度 地质灾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侵蚀灾害评估方法探讨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文海 吴桑云 陈雪英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71-77,共7页
探讨了海岸侵蚀灾害的评估方法,以及评估指标的选取和灾级的划分,特别提出了利用综合指数进行灾害评估的建议.采用1992年山东省海岸侵蚀灾害的有关资料和1991年有关区县的经济指标,对海岸侵蚀灾害进行了评估.采用经济总损... 探讨了海岸侵蚀灾害的评估方法,以及评估指标的选取和灾级的划分,特别提出了利用综合指数进行灾害评估的建议.采用1992年山东省海岸侵蚀灾害的有关资料和1991年有关区县的经济指标,对海岸侵蚀灾害进行了评估.采用经济总损失量、单位岸线损失量、人均损失量、国民生产总值损失率、国民收入损失率、预算内收人损失率、受灾率和土地损失率等指标作为评估参数,将海岸侵蚀灾害分为特大灾、大灾、中灾、小灾和轻灾五种,依次给出评估指数,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综合指数P=Pi对各市区海岸侵蚀灾害等级进行了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侵蚀灾害 评估方法 灾害指数 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云南鲁甸M_S6.5地震灾害区域等级划分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军 宋立军 +3 位作者 卢永坤 孙甲宁 张方浩 谭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6-431,517,共6页
对地震灾害区域等级划分模型进行了分析,并以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为例,对此次地震的地震灾害指数进行计算。讨论不同震害特征地震如何选取相应震害因素,能够充分的反映出灾区区域灾害等级差异。
关键词 灾害区域 等级划分 灾害指数 鲁甸Ms6.5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气象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赵思健 张峭 +1 位作者 聂谦 郑茗曦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57,共7页
以安徽省来安县水稻和萧县玉米为例,通过构建气象灾害指数和异常优化匹配技术量化气象灾害与产量损失之间关系,进而实现作物气象灾害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考虑到作物产量存在年趋势,利用直线滑动平均法(LMA)法进行产量年趋势剔除,获得产... 以安徽省来安县水稻和萧县玉米为例,通过构建气象灾害指数和异常优化匹配技术量化气象灾害与产量损失之间关系,进而实现作物气象灾害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考虑到作物产量存在年趋势,利用直线滑动平均法(LMA)法进行产量年趋势剔除,获得产量年际波动率数据;根据研究区及作物生长期特征,用三种气象要素(降水、温度和光照)构建研究区长江的五种气象灾害(干旱、洪涝、高温、冻害、寡照)指数,并利用逐日气象要素值计算气象灾害指数的年极值与年累计值,获得气象灾害指数时序数据;基于气象灾害属于异常天气事件,导致作物产量异常的原理,采用气象灾害指数异常与产量损失异常匹配的方法来识别气象灾害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调整异常阈值标准来逐步寻找最优的气象灾害指数与产量损失关系模型。借助关系模型,可对来安县水稻和萧县玉米的各种气象灾害风险进行模拟,获得各种气象灾害风险曲线和期望减产率,并据此对各气象灾害风险大小进行排序。农作物气象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监测及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的开发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气象灾害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气象灾害指数 异常优化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估的原理、方法和实例 被引量:21
13
作者 吴树仁 石菊松 +1 位作者 王涛 汪华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27-1137,共11页
为了探索区域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指标体系,从地质灾害强度的基本涵义和快速测量的技术要求2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了影响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和参数,并参考地震震级计算和划分的(宏观)依据,初步提出了以地质... 为了探索区域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指标体系,从地质灾害强度的基本涵义和快速测量的技术要求2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了影响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和参数,并参考地震震级计算和划分的(宏观)依据,初步提出了以地质灾害分布最大面密度为衡量区域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标的基本思路和分级标准,建立了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数(GHI—geohazard index)8级划分标准;初步提出了快速统计估算地质灾害最大面密度的2种基本方法,即栅格法和自然斜坡(流域)统计法。结合汶川Ms8.0级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陕西省宁陕县城2003年暴雨诱发地质灾害和宝鸡市地质灾害活动强度分析评价,简要地讨论了在地质灾害强度评价指标、最大面密度统计测量方法及其代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强调地质灾害强度(GHI)指标评价分级还处于探索研究的开始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强度指数 最大面密度 滑坡 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决策法在地震灾害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丽萍 王文科 马蓉擘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7,共5页
为了更好地评价和比较城市的地震灾害风险,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新的地震灾害风险指数(EDRI)模型。在地震灾害风险指数的建立过程中,根据信息熵理论计算熵权,采用熵权与专家意见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风险指数的综合权重,从而使模型权重的确定更... 为了更好地评价和比较城市的地震灾害风险,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新的地震灾害风险指数(EDRI)模型。在地震灾害风险指数的建立过程中,根据信息熵理论计算熵权,采用熵权与专家意见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风险指数的综合权重,从而使模型权重的确定更加合理。通过算例分析,新的计算模型可以降低城市地震灾害风险指数对专家主观意见的依赖,从而使计算变得更加客观、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地震灾害风险指数 熵权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以辽河中下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177
15
作者 张会 张继权 韩俊山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146,共6页
目前,对洪涝灾害风险的评价方法虽然不少,但还没有能提出一个集成化的指数来对其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了形成我国东北地区洪涝灾害风险的4个因子,以辽河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 IS技术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从气象学、地理学、灾害... 目前,对洪涝灾害风险的评价方法虽然不少,但还没有能提出一个集成化的指数来对其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了形成我国东北地区洪涝灾害风险的4个因子,以辽河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 IS技术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从气象学、地理学、灾害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观点出发,提出了洪涝灾害风险指数,用其来评估不同县相关损失风险及各因子对风险的贡献,并绘制出了辽河中下游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风险 辽河中下游地区 GIS技术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洪涝灾害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灾害学视角的中国农村水贫困测度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才志 董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92,共10页
在对水贫困相关理论理解的基础上,以灾害风险管理作为研究切入点,构建中国农村水贫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经济、社会、生态和资源4个子系统共44个指标组成。对2000-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地区农村水贫困风险进行测算的情况下,将... 在对水贫困相关理论理解的基础上,以灾害风险管理作为研究切入点,构建中国农村水贫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经济、社会、生态和资源4个子系统共44个指标组成。对2000-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地区农村水贫困风险进行测算的情况下,将各省份4个子系统风险得分与农村水贫困风险得分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不同地区子系统发展状况,为降低水贫困风险状况,实现子系统的适应性发展寻找方向。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水贫困风险的空间分布状况,利用有序聚类,对31个地区进行分类,将农村水贫困状况分为3类:高度风险水贫困、中度风险水贫困、低度风险水贫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水贫困状况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地区不断加剧的发展趋势,大部分省(市)农村地区属于中高度风险水贫困状况,低度风险水贫困多为东部沿海省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村地区社会配套设施完善,水贫困风险压力较小,但应积极协调各系统综合发展,降低子系统灾害风险,实现农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贫困 灾害风险指数 主客观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晓 励臣儒 +1 位作者 林宏伟 杨栋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505-508,共4页
基于浙江省67个基本气象站1971—2019年的观测资料,构建浙江地区梨生长发育期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指数,对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以宁波余姚区梨为例,利用灾害指数构建气象产量预报模型,进而对灾害指数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 基于浙江省67个基本气象站1971—2019年的观测资料,构建浙江地区梨生长发育期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指数,对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以宁波余姚区梨为例,利用灾害指数构建气象产量预报模型,进而对灾害指数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近年梨的花期和成熟期的大风灾害风险显著上升,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生长季高温、生长—成熟期连阴雨和强降水风险高,且呈明显上升趋势。本文基于灾害指数构建的气象产量预报模型预报精度高,构建的灾害指数可信度高,对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指数 气象产量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暴雨-突发地质灾害量化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海芝 许冰 +1 位作者 翟淑花 张翊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89,共9页
强降雨是突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不同特点的强降雨诱发不同数量的突发地质灾害,研究暴雨强度与突发地质灾害之间的数量关系,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突破点之一。采用典型案例对比分析方法,在对北京3场典型特大暴雨及其激发的突发... 强降雨是突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不同特点的强降雨诱发不同数量的突发地质灾害,研究暴雨强度与突发地质灾害之间的数量关系,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突破点之一。采用典型案例对比分析方法,在对北京3场典型特大暴雨及其激发的突发地质灾害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暴雨强度指数和突发地质灾害响应指数,初步研究了降雨强度与突发地质灾害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暴雨强度指数越高,暴雨的致灾能力越强;暴雨强度与突发地质灾害数量存在指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突发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和应急救灾部署提供参考,为有效提高防灾减灾的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地质灾害 降雨强度指数 突发地质灾害响应指数 案例对比分析法 指数关系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1990-2009年森林火灾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华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72-76,共5页
用灾害风险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及加权综合评价法对福建省1990—2009年森林火灾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福建省森林火灾灾害风险发生可能性表现稳定并有缓慢下降趋势;火灾潜在损失指标增势明显,震动中稳步上升;森林火灾灾害指数个别... 用灾害风险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及加权综合评价法对福建省1990—2009年森林火灾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福建省森林火灾灾害风险发生可能性表现稳定并有缓慢下降趋势;火灾潜在损失指标增势明显,震动中稳步上升;森林火灾灾害指数个别年份波动剧烈,总体成单调递增趋势;福建省森林火灾发生次数,特别是重大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剧增以及单位森林面积价值量不断提升是致使火灾风险不断增大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风险评估 灾害风险指数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信息下干旱灾害风险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罗党 张曼曼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5期82-87,共6页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距离的关联度分析模型,讨论了分辨系数的大小对模型的影响,证明了模型的平行保序性、一致保序性及仿射保序性,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干旱灾害风险影响因子的识别中,理清了干旱灾害风险指数与...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距离的关联度分析模型,讨论了分辨系数的大小对模型的影响,证明了模型的平行保序性、一致保序性及仿射保序性,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干旱灾害风险影响因子的识别中,理清了干旱灾害风险指数与其12个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模型可行且有效,可为旱灾风险评估与调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参数区间灰数 灰色关联分析 干旱灾害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