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晚清黄河尾闾河道变迁的人文驱动及生态影响
- 1
-
-
作者
贾国静
-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2025年第5期187-196,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3&ZD254)。
-
文摘
咸丰五年黄河改道后,利津尾闾河道频繁摆动,在短短50余年间即冲淤出面积广阔的大扇形河口三角洲。其原因不只在于黄河水沙特性、海洋动力顶托以及新河道所处地势南高北低等自然因素,更与晚清政局急剧动荡之下清政府采取的新河道治理方式,特别是对尾闾河段屡议不举有密切关系。其影响深远,此前大清河汇入渤海造就的水资源环境发生巨变,河口三角洲形成灾害性生态系统,黄河作为其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不断改造水土环境并使其呈现新的同质化特征,官绅百姓不得不在应对水患的同时从物质、精神与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调适。受灾害不确定性与地域文化传统的影响,新区域社会发展的内部存在一定的动态差异。
-
关键词
尾闾河道
河患治理
晚清政局
河口三角洲
灾害性生态系统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