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灾害应急体制的完善与改进路径研究——基于河南强降雨灾情的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民权 华亮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1-51,共11页
各国的灾害应急体制可从风险集中—分散管控维度和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应急维度进行分析和比较。在集中—分散维度,相对于分散应急,集中应急有利于有效防控次生灾害,有利于整合利用应急物资和专业人员,有利于对“小概率、大影响”风险保... 各国的灾害应急体制可从风险集中—分散管控维度和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应急维度进行分析和比较。在集中—分散维度,相对于分散应急,集中应急有利于有效防控次生灾害,有利于整合利用应急物资和专业人员,有利于对“小概率、大影响”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在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维度,规模大、外部性强、时间紧的应急决策,应当由中央政府主导。政府要科学决策,就需要依靠有关专业机构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此次河南强降雨引发的灾害,反映出人们对技术复杂性和紧耦合的认识不到位,对于事前准备和事后应急的关系处理不到位。应当加强我国灾害应急体制中各类风险集中管控的程度,重视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提供的科学信息,完善应急资源调度机制,谨防次生灾害和疫情。最后指出,我国应在灾害应急体制的集中—分散维度进一步提高我国灾害应急体制的集中程度,而在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维度应继续发挥我国应急体制的优势,以更有效地防控各类“小概率、大影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强降雨灾情 灾害应急体制 集中型灾害应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美地震灾害紧急对应对中国灾害应急体制建立的启示 被引量:22
2
作者 滕五晓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323-328,共6页
通过对美国1994年洛杉矶北岭地震反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时日美政府的地震灾害紧急应对过程,尤其是地震后的24小时内政府的初期对应,分析了日美地震灾害应急体制的特征,并就如何建立和完善中国灾害应急体系做了探讨。日美政府之所以在... 通过对美国1994年洛杉矶北岭地震反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时日美政府的地震灾害紧急应对过程,尤其是地震后的24小时内政府的初期对应,分析了日美地震灾害应急体制的特征,并就如何建立和完善中国灾害应急体系做了探讨。日美政府之所以在大地震发生时能有效地进行了紧急应对,在于健全的灾害应急体制。中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高度发展时期,面对各种各样的灾害和事故,要真正将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必须尽快建立和健全以灾害应急规划体系、防灾情报系统、应急救灾指挥系统和专业化灾害援助队伍体系等为主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应急体制 灾害应急规划 灾害情报网络系统 应急指挥系统 紧急救援 洛杉矶地震 阪神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