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张铁路沿线强降雨灾害的风险评估与区划
1
作者 施林龙 行鸿彦 赵晖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16,共8页
针对京张铁路沿线频繁遭受强降雨灾害的问题,本文使用了层次分析法与随机森林相结合的组合权重分析法来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与区划,以方便设立灾害预警。基于铁路沿线雨量传感器网获得的数据集,对包括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 针对京张铁路沿线频繁遭受强降雨灾害的问题,本文使用了层次分析法与随机森林相结合的组合权重分析法来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与区划,以方便设立灾害预警。基于铁路沿线雨量传感器网获得的数据集,对包括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易损性三类指标进行权重的分配来建立铁路沿线受强降雨灾害的风险模型。结合雨量和地质数据计算出风险性大小,结果通过ArcGIS软件绘图示意,实验结果表明风险最高的地区分布于八达岭至南口段,青龙桥段等地,基本符合受灾实况。相比单一的层次分析法拥有更高的准度,为更好的建立灾害预警与完善救援系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灾害 铁路沿线 ARCGIS 组合权重分析 风险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邵佳丽 郑伟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3,共6页
为改进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精度,利用洪涝灾害前期土壤湿度和未来24 h降雨预测数据作为致灾因子,结合河湖网络、地形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孕灾因子,基于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研究了洪涝灾害评估方法中致灾因子评估指标的作用,以2013... 为改进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精度,利用洪涝灾害前期土壤湿度和未来24 h降雨预测数据作为致灾因子,结合河湖网络、地形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孕灾因子,基于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研究了洪涝灾害评估方法中致灾因子评估指标的作用,以2013年8月中旬松花江流域洪涝灾害为例,利用土壤湿度和前3 d降雨量数据两种不同因子危险性评估方法结果比较,以及风云气象卫星洪涝灾害监测结果对危险性评估结果的验证,表明了利用洪涝灾害前期土壤湿度和未来24 h降雨预测数据作为致灾因子得到的危险性评估结果与实际灾情吻合效果较好,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土壤湿度 24h降雨预测数据 危险性 层次分析 松花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百分位数法的中国不同强度小时降雨频次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变化模态研究(1961-2013) 被引量:2
3
作者 孔锋 乔枫雪 王瑞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7-48,共12页
高分辨率的降水数据有助于科学认识全球增暖背景下不同强度降雨事件的空间分异特征。采用1961-2013年中国545个气象观测站的小时降水数据,基于50%和90%分位数,将小时降水事件分为弱降雨、中等强度降雨、强降雨和总降雨四类事件,从气候... 高分辨率的降水数据有助于科学认识全球增暖背景下不同强度降雨事件的空间分异特征。采用1961-2013年中国545个气象观测站的小时降水数据,基于50%和90%分位数,将小时降水事件分为弱降雨、中等强度降雨、强降雨和总降雨四类事件,从气候态特征、波动特征、变化趋势和时空变化模态四个方面诊断了上述四类小时降雨频次的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基于50%和90%分位数阈值的方法表明中国小时降雨阈值具有明显的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空间分异特征。(2)中国不同强度小时降雨频次在1961-2013年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从东北至西南存在一个介于东南和西北之间的过渡带,其不同降雨频次介于东南和西北之间。(3)中国不同强度小时降雨频次波动特征首先呈现出东南波动小,西北波动大;其次呈现出南方波动小,北方波动大的空间分异特征。中国不同强度小时降雨频次均在长江流域呈现出增加趋势,强降雨和总降雨频次在京津冀地区也明显趋于增加。(4)基于EOF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强度小时降雨频次在长江流域趋于增加是最主要的模态特征,该模态小时弱降雨、中等强度降雨、强降雨和总降雨频次的方差解释率分别达62.49%、59.41%、46.26%和6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时降雨数据集 降雨频次 百分位数 空间格局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全球气候变化 水文气象 暴雨内涝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暴雨-突发地质灾害量化关系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海芝 许冰 +1 位作者 翟淑花 张翊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89,共9页
强降雨是突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不同特点的强降雨诱发不同数量的突发地质灾害,研究暴雨强度与突发地质灾害之间的数量关系,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突破点之一。采用典型案例对比分析方法,在对北京3场典型特大暴雨及其激发的突发... 强降雨是突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不同特点的强降雨诱发不同数量的突发地质灾害,研究暴雨强度与突发地质灾害之间的数量关系,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突破点之一。采用典型案例对比分析方法,在对北京3场典型特大暴雨及其激发的突发地质灾害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暴雨强度指数和突发地质灾害响应指数,初步研究了降雨强度与突发地质灾害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暴雨强度指数越高,暴雨的致灾能力越强;暴雨强度与突发地质灾害数量存在指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突发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和应急救灾部署提供参考,为有效提高防灾减灾的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地质灾害 降雨强度指数 突发地质灾害响应指数 案例对比分析 指数关系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缺资料小流域临界雨量计算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慧妍 瞿思敏 +2 位作者 单帅 李大辰 林源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17,40,共5页
小流域因缺乏长期监测的降雨径流资料,临界雨量的计算是其山洪灾害防治面临的难题之一。针对云南省山洪灾害特征,以典型资料匮乏小流域为基本单元,采用水位流量反推法、频率曲线法、灾害与降雨频率分析法3种方法分析临界雨量,并通过适... 小流域因缺乏长期监测的降雨径流资料,临界雨量的计算是其山洪灾害防治面临的难题之一。针对云南省山洪灾害特征,以典型资料匮乏小流域为基本单元,采用水位流量反推法、频率曲线法、灾害与降雨频率分析法3种方法分析临界雨量,并通过适用于资料匮乏地区的地貌瞬时单位线模拟流域汇流过程。结果表明,3种方法计算的临界雨量值较为接近,其中结合了地貌瞬时单位线的水位流量反推法更适用于计算分析云南地区临界雨量;可见在推求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时采用地貌瞬时单位线模拟云南省流域汇流过程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降雨 水位流量反推 频率曲线 灾害与降雨频率分析法 地貌瞬时单位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ula在水文极限事件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许月萍 李佳 +1 位作者 曹飞凤 冉启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19-1122,共4页
为改善水文极限频率分析中出现的不同历时降雨深的交叉等异常现象,考虑水文多元变量之间的相依性,利用Copula联结函数来有效地描述多元联合分布和各边缘分布之间的耦合关系.主要介绍了Gumbel-Hougaard联结函数,并使用模拟方法来生成具... 为改善水文极限频率分析中出现的不同历时降雨深的交叉等异常现象,考虑水文多元变量之间的相依性,利用Copula联结函数来有效地描述多元联合分布和各边缘分布之间的耦合关系.主要介绍了Gumbel-Hougaard联结函数,并使用模拟方法来生成具有特定相依关系的不同历时的降雨深.结果表明,使用Gumbel-Hougaard联结函数得出的降雨深比传统的不考虑变量相依关系的频率分析结果小,此联结函数能很好地反映多元水文数据之间的相依结构,并改善了不同历时降雨深的交叉现象,使得降雨极限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的水文物理过程,可有效地应用于水文极限频率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频率分析 降雨深度 COPULA 极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雨资料的雨量预警指标阈值求解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龚云柱 周兰庭 柳志坤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9,26,共8页
为保证雨量预警指标阈值在有效周期范围内发挥预警作用,通过分析现有雨量预警指标阈值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基于区域临界雨量法-降雨灾害同频率法-R/S分析法的雨量预警指标阈值求解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江苏省泰兴市降雨时间序列的分析,对... 为保证雨量预警指标阈值在有效周期范围内发挥预警作用,通过分析现有雨量预警指标阈值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基于区域临界雨量法-降雨灾害同频率法-R/S分析法的雨量预警指标阈值求解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江苏省泰兴市降雨时间序列的分析,对最大日降水量时间序列进行阈值确定、趋势分析,并用指标阈值进行预警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雨量预警指标阈值确定结果相较单一模型更为准确,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可为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量预警指标阈值 趋势分析 区域临界雨量 降雨灾害频率 R/S分析 泰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无资料地区山洪泥石流临界雨量推求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德 陈广才 +3 位作者 谢平 陈曦 杨德刚 钱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确定暴雨山洪、泥石流临界雨量对于受影响地区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暴雨山洪、泥石流的成因,计算乌鲁木齐山洪、泥石流临界雨量。有资料地区通过分析整理雨量资料来确定临界雨量;无资料地区假定灾害与降雨同频率,分析灾... 确定暴雨山洪、泥石流临界雨量对于受影响地区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暴雨山洪、泥石流的成因,计算乌鲁木齐山洪、泥石流临界雨量。有资料地区通过分析整理雨量资料来确定临界雨量;无资料地区假定灾害与降雨同频率,分析灾害次数,确定灾害发生频率,从而求出临界雨量。乌鲁木齐雨量站较少,无法绘制临界雨量的等值线。根据计算临界雨量值,利用反距离加权距离法进行研究区临界雨量空间插值,从而得出各小流域的临界雨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雨量 山洪 泥石流 降雨频率分析 反距离加权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洪涝风险的组合赋重方法研究与应用:以淮安市为例
9
作者 王金虎 张东晖 王钰尧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8期91-104,共14页
【目的】城市洪涝灾害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客观、准确的对该灾害进行定量风险评估,对提高城市韧性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以淮安市为研究对象,从IPCC采纳的城市洪涝风险评估框架“危险性(Hazard)-暴露性(Expo... 【目的】城市洪涝灾害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客观、准确的对该灾害进行定量风险评估,对提高城市韧性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以淮安市为研究对象,从IPCC采纳的城市洪涝风险评估框架“危险性(Hazard)-暴露性(Exposure)-脆弱性(Vulnerability)”即“H-E-V”的框架出发,建立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的指标体系,基于随机森林算法计算洪涝因子对洪涝灾害的相对重要性,并以此作为客观权重,融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洪涝因子的主观权重。最后利用Kendall系数进行一致性检验并计算最优组合权重。使用优化后的新型指标赋权对淮安市的洪涝灾害风险进行精细化评估。【结果】结果表明:(1)利用Kendall法进行验证,协调系数W=0.1456,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客、主观权重存在一定的一致性。(2)暴露性和脆弱性的影响显著高于危险性,尤其在主要河流水系和高人口密度区域,两者贡献更加突出。(3)淮安市中高风险区与洪泽湖、高邮湖、淮河及三河等主要河流水系分布关系密切,受人口密度、地均GDP等因素的影响,清江浦区、涟水县西北、东部地区和淮安区的东南部也位于中高风险区。【结论】利用网络爬取近年的极端灾害点进行验证,88%的极端灾害点位于较高及高等级规划的组合风险等级图中。研究成果对未来城市应对洪涝灾害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灾害 随机森林 层次分析 风险评估 淮安市 韧性城市 极端天气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