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夏佛教灵验记探微——以黑水城出土《高王观世音经》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赵阳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79,共11页
因作品稀少且翻译不易,西夏文学历来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西夏文学除传统意义上的作品外,在佛教文献中也有不少作品。如在《俄藏黑水城文献》中,有不少佛教灵验记作品均带有典型的文学属性。特别是黑水城出土的《高王观世音经》三种,其序... 因作品稀少且翻译不易,西夏文学历来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西夏文学除传统意义上的作品外,在佛教文献中也有不少作品。如在《俄藏黑水城文献》中,有不少佛教灵验记作品均带有典型的文学属性。特别是黑水城出土的《高王观世音经》三种,其序文作为典型的佛教灵应故事,虽与前代类似传说有所不同,但也有着传承自隋唐五代的痕迹,同时也对伪经的传播起到很大推动作用。这种灵验记作为佛教中国化的标志,不仅是对中原佛教文化的传承,也是佛教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同时,相比社会经济军事研究,西夏文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佛教文学作品则可为西夏文学研究另辟新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验记 观世音经 佛教文学 西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敦煌本佛教灵验记看佛教的传播技巧
2
作者 王晶波 朱国立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9-126,共8页
佛教自汉代入传中国以来,通过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期间,佛教弘法者针对不同阶层的受众采取了"分众传播"的策略。敦煌本佛教灵验记恰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传布佛法的"宣传案例集",一定程... 佛教自汉代入传中国以来,通过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期间,佛教弘法者针对不同阶层的受众采取了"分众传播"的策略。敦煌本佛教灵验记恰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传布佛法的"宣传案例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佛教传播的原貌、见证了佛教的传播过程。因此,以敦煌本佛教灵验记为核心分析佛教的传播技巧,或可有益于中国佛教传播史的研究,并有助于宗教传播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佛教灵验记 宗教 传播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佛教灵验记研究》出版
3
作者 陈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1,共1页
台湾学者郑阿财教授长期致力于敦煌学研究,成果颇丰。2010年,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了他的专著《敦煌佛教灵验记研究》。全书分绪论、分论、专论三部分。绪论对敦煌佛教灵验记的内容、特征、研究的意义等进行了阐述;分论则是关于《持诵... 台湾学者郑阿财教授长期致力于敦煌学研究,成果颇丰。2010年,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了他的专著《敦煌佛教灵验记研究》。全书分绪论、分论、专论三部分。绪论对敦煌佛教灵验记的内容、特征、研究的意义等进行了阐述;分论则是关于《持诵金刚经灵验记》、《忏悔灭罪金光明经传》、《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龙兴寺毗沙门天王灵验记》、《释智兴鸣钟感应记》、《道明和尚还魂记》等6篇灵验记的研究,为全书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学研究 出版公司 《龙兴寺毗沙门天王灵验记 佛教 2010年 观世音菩萨 台湾学者 金刚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记》的文本旅行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齐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7,166,共15页
随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在唐代的译出和流行,也出现了多种相关的灵验记,《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记》就是这些灵验故事的一部汇编。目前公布的日本石山寺本,显示出它在9世纪经由渤海国传入日本,并因此得以保存。此书虽然在中国古代... 随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在唐代的译出和流行,也出现了多种相关的灵验记,《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记》就是这些灵验故事的一部汇编。目前公布的日本石山寺本,显示出它在9世纪经由渤海国传入日本,并因此得以保存。此书虽然在中国古代大藏经中已经亡佚,但在唐、宋、辽代的多种经幢、塔铭上,还保留有其中部分篇章。此外,北宋之后,此书又被改编成《劝善书》得以流传,并被南宋中期的《玉皇本行集经》改造出了道教的版本。《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记》的传播不仅是跨载体的,也是跨地域的,同时还是跨宗教的,展示了8世纪以降《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在东亚世界多元多样的流布和演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经幢 灵验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敦煌文献论灵验故事在唱导活动中的运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郑阿财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2-148,共7页
灵验故事的记述是宗教的弘传文学,既是宗教的见证,也是宗教的宣传。汉魏六朝以来,道教流行,佛教传入中土,各类灵验事迹广为流传。此外,传统儒家忠孝感通的灵验故事,也每每见于各类史籍、载录。这些灵验故事在各种宣唱教化活动中作为宣... 灵验故事的记述是宗教的弘传文学,既是宗教的见证,也是宗教的宣传。汉魏六朝以来,道教流行,佛教传入中土,各类灵验事迹广为流传。此外,传统儒家忠孝感通的灵验故事,也每每见于各类史籍、载录。这些灵验故事在各种宣唱教化活动中作为宣教的重要材料被广为运用。本文以敦煌文献为核心,分别就灵应故事传播的途径、手段及其在佛教唱导活动、道教讲经及儒家宣讲等方面,论证灵验故事在高僧、道士、儒生宣唱教化,开导信众时运用之实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灵验故事 灵验记 唱导 俗讲 宣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见《佛堂铭》中舍宅为寺及佛教灵验叙事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傅清音 张安兴 《文博》 2013年第6期89-93,共5页
唐《佛堂铭》是清河崔氏刻石以记家族福祚的行为,述及舍宅为寺和《金刚经》灵验故事。历史行为的背后是宏阔的社会背景,《佛堂铭》中的舍宅为寺和刻石以记功德是基于不同时间维度的二重行为,两者之间因为佛教灵验事件而触发了微妙的因... 唐《佛堂铭》是清河崔氏刻石以记家族福祚的行为,述及舍宅为寺和《金刚经》灵验故事。历史行为的背后是宏阔的社会背景,《佛堂铭》中的舍宅为寺和刻石以记功德是基于不同时间维度的二重行为,两者之间因为佛教灵验事件而触发了微妙的因果关系,审视佛教政策的变化,才能深究行为发生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宅为寺 金刚经 灵验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音写本《心经序》与玄奘取经故事的演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石川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9-124,共6页
出自敦煌石室的音写本《心经序》是一篇稀见的原发性佛经灵验记文献,其编撰目的在于彰显《心经》之神异,以辅助本经流通。该序与本经在流布的过程中,所叙玄奘取经与《心经》的故事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并成为玄奘取经故事从历史叙述向文学... 出自敦煌石室的音写本《心经序》是一篇稀见的原发性佛经灵验记文献,其编撰目的在于彰显《心经》之神异,以辅助本经流通。该序与本经在流布的过程中,所叙玄奘取经与《心经》的故事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并成为玄奘取经故事从历史叙述向文学叙述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成为后代玄奘取经相关文学叙事之原型。而后代玄奘取经故事中有关传授《心经》的情节正是这一原型故事的历史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经故事 《心经》 佛经灵验记 《西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元明清时期《金刚经》的流传及其特点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文卓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34-139,共6页
《金刚经》自鸠摩罗什初译以来就对中国佛教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历来备受僧俗青睐,注疏不断,流传极广。但是以宋代为界,前后的流行有很大差异。宋代以来,《金刚经》流传的特点突出表现在注疏的庞杂、科仪的发展、仪轨的完善... 《金刚经》自鸠摩罗什初译以来就对中国佛教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历来备受僧俗青睐,注疏不断,流传极广。但是以宋代为界,前后的流行有很大差异。宋代以来,《金刚经》流传的特点突出表现在注疏的庞杂、科仪的发展、仪轨的完善、灵验记的编纂等几个方面,并由此而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信仰仪轨,完全突破了宋代之前仅限于义理层面探讨的界限,使得《金刚经》的影响扩展到中国社会、文化、信仰的方方面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经》 注疏 科仪 仪轨 灵验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土新创普贤信仰文献叙录
9
作者 张子开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65-70,共6页
普贤信仰在我国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乃至于民间信仰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而有关普贤文献向无清理。将有关汉文普贤文献区分为普贤类注疏、普贤类文物(普贤变)、中土普贤经、普贤类灵验记、碑文和寺院志等其他普贤文献共5类,作详细解题,纠正... 普贤信仰在我国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乃至于民间信仰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而有关普贤文献向无清理。将有关汉文普贤文献区分为普贤类注疏、普贤类文物(普贤变)、中土普贤经、普贤类灵验记、碑文和寺院志等其他普贤文献共5类,作详细解题,纠正历来著录之误、辨识之讹和定名之不妥;认为其中的《普贤菩萨说证明经》乃纯粹中土所造,民间信仰色彩浓厚,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贤菩萨 佛教文献 中国佛教 注疏 灵验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