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秀华诗歌命名“一”的发生学考察
1
作者 姜佳瑶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226-229,共4页
余秀华以其具有强烈身体欲望的诗作飓风般地使沉寂多年的中国当代诗坛掀起巨浪,而诗歌命名作为诗歌的核心要素成为创作者与接受者共通的首要关注点,作用不凡。但有关余秀华诗歌命名的探究却少有涉及,更值得注意的是余秀华诗歌对量词的... 余秀华以其具有强烈身体欲望的诗作飓风般地使沉寂多年的中国当代诗坛掀起巨浪,而诗歌命名作为诗歌的核心要素成为创作者与接受者共通的首要关注点,作用不凡。但有关余秀华诗歌命名的探究却少有涉及,更值得注意的是余秀华诗歌对量词的频繁运用以及由此生发的意象成为其抒发情感的个性化方式。基于此,将以量词“一”的发生为切入点,结合诗人所展露的人与植物合二为一及灵肉一元的生存状态,对“一”的命名文本进行解析,以量词视角关注余秀华诗歌命名的发生,从中管窥她在诗歌的治愈与刺痛中所带来的孤寂感,此种孤寂正是借助“一”的使用直接穿透至余秀华残疾身体内部的一种隐形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秀华 诗歌命名 量词“一” 灵肉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大新乡土小说中的灵肉关系论
2
作者 王振滔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9-104,共6页
一周大新于1952年生于河南邓州,1970年从军,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他的第一篇正式见刊的小说《前方来信》于1979年3月25日发表于《济南日报》,创作生涯由此开始,至今笔耕不辍。周大新的文学创作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划分,第一个是体裁角度(... 一周大新于1952年生于河南邓州,1970年从军,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他的第一篇正式见刊的小说《前方来信》于1979年3月25日发表于《济南日报》,创作生涯由此开始,至今笔耕不辍。周大新的文学创作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划分,第一个是体裁角度(1),第二个是题材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土小说 周大新 灵肉一元 乡土题材 乡土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