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储能灵活性裕度的新能源微网智能优化运行方法
1
作者 郭天宇 钟瀚明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131,共10页
推动微网等新形态电网的建设发展,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储能灵活性裕度的微网日前智能优化运行方法,以实现对新能源微网经济运行与平抑源荷随机功率波动能力的兼顾。首先,... 推动微网等新形态电网的建设发展,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储能灵活性裕度的微网日前智能优化运行方法,以实现对新能源微网经济运行与平抑源荷随机功率波动能力的兼顾。首先,总结了微网中可再生电源、可控电源、储能、柔性负荷等设备的成本模型,并根据储能系统运行特性对现有电力系统灵活性指标进行拓展,提出了考虑充放电功率裕度和荷电状态裕度的储能灵活性裕度指标;然后,以微网日运行成本最低和储能灵活性裕度指标最高为目标,建立了考虑储能灵活性裕度的微网日前多目标优化运行模型;最后,结合混沌理论对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进行了改进,并对上述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了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障经济运行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储能的灵活性裕度,降低日内运行时微网与上层电网的联络线功率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微网 储能 灵活性裕度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源灵活性裕度的含风电电力系统多源协调调度方法 被引量:41
2
作者 苏承国 申建建 +2 位作者 王沛霖 周凌安 程春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11-119,共9页
多种类型电源协调互济是平抑风电随机波动、提高风电接纳能力的有效手段。从电源灵活性供需平衡的角度提出了电源上调和下调灵活性裕度指标,以优化分配有限的灵活性资源来应对大规模风电接入后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以此为约束构建了污染物... 多种类型电源协调互济是平抑风电随机波动、提高风电接纳能力的有效手段。从电源灵活性供需平衡的角度提出了电源上调和下调灵活性裕度指标,以优化分配有限的灵活性资源来应对大规模风电接入后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以此为约束构建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最小的风水气火多源协调优化模型。基于分层求解的思想,将模型分解为风电、水电、气电、火电4个优化调度层,并提出了集成变尺度优化方法、改进的日启停调峰运行方法和耦合启发式机组组合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总体求解框架,实现了多种电源的分层优化协调。某省级电网短期调度的模拟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风电完全消纳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系统的备用冗余和污染物排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灵活性裕度 风力发电 可再生能源 多源协调 污染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活性裕度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源荷储协调滚动调度 被引量:34
3
作者 黄鹏翔 周云海 +5 位作者 徐飞 崔岱 葛维春 陈晓东 李铁 姜枫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8-88,共11页
新能源渗透率提高增加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难度,电力系统灵活性不足严重影响了新能源消纳和电网安全运行。从灵活性资源出力特性和灵活性供给能力角度入手,基于电力系统灵活性裕度指标,以最大抽蓄调峰效益、最大风电消纳电量、最小机组... 新能源渗透率提高增加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难度,电力系统灵活性不足严重影响了新能源消纳和电网安全运行。从灵活性资源出力特性和灵活性供给能力角度入手,基于电力系统灵活性裕度指标,以最大抽蓄调峰效益、最大风电消纳电量、最小机组运行成本和最小可中断负荷调用成本为目标,计及电力系统运行约束,建立源荷储多种灵活性资源统一协调滚动调度模型。基于协调调度思想,优化日前每个调度时段各灵活性资源出力,然后利用日内超短期风电预测数据,滚动修正各灵活性资源出力状态。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及其调度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灵活性 灵活性裕度 新能源 协调调度 日内滚动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灵活性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分布鲁棒优化运行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振强 王宏波 +3 位作者 赵阳 范岳 李雪晴 艾欣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3,共10页
为适应未来配电网交直流混联的配电方式、应对新能源不确定性带来的运行灵活性调节量不足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灵活性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运行模型。首先,在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架构下,分析其灵活性资源供需关系,定义上调/... 为适应未来配电网交直流混联的配电方式、应对新能源不确定性带来的运行灵活性调节量不足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灵活性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运行模型。首先,在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架构下,分析其灵活性资源供需关系,定义上调/下调灵活性裕度指标;其次,综合考虑系统中各类约束,构建描述配电网经济性、新能源消纳性与灵活性的优化运行模型,结合数据驱动生成的风光典型场景,采用基于综合范数距离的分布鲁棒优化方法处理风、光出力不确定性,并根据优化变量的出力特性构建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运行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凸性转化与求解,通过修改的33节点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配电网 新能源不确定性 灵活性裕度指标 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