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古代一个以农业生产为题材的大型舞蹈——汉代《灵星舞》考述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逵夫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9,共6页
我国古代文献和汉代画像砖记载与刻画的《灵星舞》,是迄今所知在北宋以前,唯一以农业劳动为题材的大型舞蹈。根据钩沉考索,这个舞蹈产生于东汉章帝以前。它场面宏大,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目前的舞蹈史在论述汉代舞蹈时,都没...
我国古代文献和汉代画像砖记载与刻画的《灵星舞》,是迄今所知在北宋以前,唯一以农业劳动为题材的大型舞蹈。根据钩沉考索,这个舞蹈产生于东汉章帝以前。它场面宏大,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目前的舞蹈史在论述汉代舞蹈时,都没有提到它。根据这种情况,结合追溯我国自西周以来农业舞蹈的发展过程对《灵星舞》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灵星
舞》
以农业生产为题材的舞蹈
汉代画像砖
灵星
之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灵星祭祀:中国古代农业祭祀文化兴衰的一个考察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恒
李荣华
《农业考古》
2019年第4期247-253,共7页
灵星祭祀是中国古代农业祭祀之一,其主要祈愿在于求雨,乃西汉以降一直延续至明代的农神祭祀。它源自周朝的郊祀祖先之礼,汉高祖八年,令郡国县设立灵星祠,并以后稷配享祭祀。该种祭祀主要通过呈献血祭、表演舞蹈来愉悦神灵,以达到祈农报...
灵星祭祀是中国古代农业祭祀之一,其主要祈愿在于求雨,乃西汉以降一直延续至明代的农神祭祀。它源自周朝的郊祀祖先之礼,汉高祖八年,令郡国县设立灵星祠,并以后稷配享祭祀。该种祭祀主要通过呈献血祭、表演舞蹈来愉悦神灵,以达到祈农报功之目的。两汉时期的灵星祠祀十分兴盛,表现为分布范围广、祭祀规格高;及至南北朝以降则渐趋式微,呈现为祭祀规格不断降低且不被重视;至明代洪武三年最终被废止,存续时间约十六个世纪。灵星祭祀在西汉初年的兴起与昌盛,反映出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风调雨顺的祈盼。而灵星祭祀的衰微则与被同类祭祀活动替代有关,至明清时期,先农、社稷、雩礼等成为主流的农事祭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祠祀
灵星
农业
农神
后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祭祀灵星舞的画象砖质疑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文杰
余德章
《农业考古》
198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一九五六年第六期《文物参考资料》的封面,刊登了一幅四川汉代画象砖图象(图一)。从图象上可见,六个农夫装束的人在田畦中活动;前面四人手执长条弯头农具(其中后排一人所执农具当和前排三人同,但已漫漶不清),高扬于身后;他们的后面紧跟...
一九五六年第六期《文物参考资料》的封面,刊登了一幅四川汉代画象砖图象(图一)。从图象上可见,六个农夫装束的人在田畦中活动;前面四人手执长条弯头农具(其中后排一人所执农具当和前排三人同,但已漫漶不清),高扬于身后;他们的后面紧跟着大小各一人,正持圆形器物,似作施播状。田畦阡陌清晰,整齐划一,后有三株树立于田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星
舞
祭祀
画象
汉代
四川
农具
舞蹈
动作
画面
出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朱载堉《灵星小舞谱》的俗乐性质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晓静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5-128,124,共5页
本文引用大量确凿的古籍记载,以辩证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去理解《灵星小舞》雅俗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灵星小舞》的内容、表演形式及其"今之音节"、"今之腔调"的曲牌音乐和所...
本文引用大量确凿的古籍记载,以辩证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去理解《灵星小舞》雅俗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灵星小舞》的内容、表演形式及其"今之音节"、"今之腔调"的曲牌音乐和所用俗舞"村田乐"的舞队形式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了《灵星小舞》的雅与俗。从其祭祀内容看,它应是"雅"的;从其音乐看,它却是"俗"的。从而得出《灵星小舞》雅俗兼备,雅俗共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朱载堉
灵星
小舞
雅乐
俗乐
律学
明清俗曲
艺术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星辰祭祀观念源流考辨——以秦汉时期“祠灵星”为中心
被引量:
3
5
作者
于洪涛
《农业考古》
2019年第3期225-231,共7页
灵星祭祀在先秦时期主要与后稷和农业有关,是周人祖先祭祀的一部分,最早见于《诗经·周颂·丝衣》中的'灵星之尸'。汉初高祖颁布诏书将灵星祭祀正式列入官方祭祀,祈谷求雨的含义是武帝之后对灵星祭祀的层累迭加,而非祭...
灵星祭祀在先秦时期主要与后稷和农业有关,是周人祖先祭祀的一部分,最早见于《诗经·周颂·丝衣》中的'灵星之尸'。汉初高祖颁布诏书将灵星祭祀正式列入官方祭祀,祈谷求雨的含义是武帝之后对灵星祭祀的层累迭加,而非祭祀的原始含义,而祈雨的含义主要源于'辰''龙'与雨水之间的联系。东汉时期,虽然官方承认灵星祭祀,但是已经无从得知其具体含义,《论衡·祭义》中对灵星的解释也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辰
灵星
祭祀
祈雨
农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古代一个以农业生产为题材的大型舞蹈——汉代《灵星舞》考述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逵夫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9,共6页
文摘
我国古代文献和汉代画像砖记载与刻画的《灵星舞》,是迄今所知在北宋以前,唯一以农业劳动为题材的大型舞蹈。根据钩沉考索,这个舞蹈产生于东汉章帝以前。它场面宏大,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目前的舞蹈史在论述汉代舞蹈时,都没有提到它。根据这种情况,结合追溯我国自西周以来农业舞蹈的发展过程对《灵星舞》进行研究。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灵星
舞》
以农业生产为题材的舞蹈
汉代画像砖
灵星
之祀
分类号
J709 [艺术—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灵星祭祀:中国古代农业祭祀文化兴衰的一个考察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恒
李荣华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农业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考古》
2019年第4期247-253,共7页
文摘
灵星祭祀是中国古代农业祭祀之一,其主要祈愿在于求雨,乃西汉以降一直延续至明代的农神祭祀。它源自周朝的郊祀祖先之礼,汉高祖八年,令郡国县设立灵星祠,并以后稷配享祭祀。该种祭祀主要通过呈献血祭、表演舞蹈来愉悦神灵,以达到祈农报功之目的。两汉时期的灵星祠祀十分兴盛,表现为分布范围广、祭祀规格高;及至南北朝以降则渐趋式微,呈现为祭祀规格不断降低且不被重视;至明代洪武三年最终被废止,存续时间约十六个世纪。灵星祭祀在西汉初年的兴起与昌盛,反映出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风调雨顺的祈盼。而灵星祭祀的衰微则与被同类祭祀活动替代有关,至明清时期,先农、社稷、雩礼等成为主流的农事祭祀。
关键词
祠祀
灵星
农业
农神
后稷
Keywords
sacrifices
Lingxing
agriculture
god of agriculture
Houji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祭祀灵星舞的画象砖质疑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文杰
余德章
机构
四川大学
四川省博物馆
出处
《农业考古》
198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文摘
一九五六年第六期《文物参考资料》的封面,刊登了一幅四川汉代画象砖图象(图一)。从图象上可见,六个农夫装束的人在田畦中活动;前面四人手执长条弯头农具(其中后排一人所执农具当和前排三人同,但已漫漶不清),高扬于身后;他们的后面紧跟着大小各一人,正持圆形器物,似作施播状。田畦阡陌清晰,整齐划一,后有三株树立于田边。
关键词
灵星
舞
祭祀
画象
汉代
四川
农具
舞蹈
动作
画面
出土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朱载堉《灵星小舞谱》的俗乐性质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晓静
机构
山东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5-128,124,共5页
基金
"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明清俗曲研究与整理"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本文引用大量确凿的古籍记载,以辩证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去理解《灵星小舞》雅俗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灵星小舞》的内容、表演形式及其"今之音节"、"今之腔调"的曲牌音乐和所用俗舞"村田乐"的舞队形式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了《灵星小舞》的雅与俗。从其祭祀内容看,它应是"雅"的;从其音乐看,它却是"俗"的。从而得出《灵星小舞》雅俗兼备,雅俗共赏的结论。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朱载堉
灵星
小舞
雅乐
俗乐
律学
明清俗曲
艺术文献
Keywords
Music Art
Zhu Zaiyu
Lingxing Dance
Court Music
Ballad
Study of Rhythm
Ballad in Ming andQing Dynasties
分类号
J60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星辰祭祀观念源流考辨——以秦汉时期“祠灵星”为中心
被引量:
3
5
作者
于洪涛
机构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2019年第3期225-231,共7页
基金
201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两汉器物铭文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ZDA201)
文摘
灵星祭祀在先秦时期主要与后稷和农业有关,是周人祖先祭祀的一部分,最早见于《诗经·周颂·丝衣》中的'灵星之尸'。汉初高祖颁布诏书将灵星祭祀正式列入官方祭祀,祈谷求雨的含义是武帝之后对灵星祭祀的层累迭加,而非祭祀的原始含义,而祈雨的含义主要源于'辰''龙'与雨水之间的联系。东汉时期,虽然官方承认灵星祭祀,但是已经无从得知其具体含义,《论衡·祭义》中对灵星的解释也是值得商榷的。
关键词
星辰
灵星
祭祀
祈雨
农祥
Keywords
star
spiritual star
sacrifice
rain-praying
farming auspiciousness
分类号
K232 [历史地理—中国史]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古代一个以农业生产为题材的大型舞蹈——汉代《灵星舞》考述
赵逵夫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灵星祭祀:中国古代农业祭祀文化兴衰的一个考察
张恒
李荣华
《农业考古》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祭祀灵星舞的画象砖质疑
刘文杰
余德章
《农业考古》
198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朱载堉《灵星小舞谱》的俗乐性质研究
刘晓静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古代星辰祭祀观念源流考辨——以秦汉时期“祠灵星”为中心
于洪涛
《农业考古》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