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色识别法在单井流动单元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吉 张烈辉 +1 位作者 郭建新 唐静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6-38,共3页
以华北油田岔 39断块油藏为例 ,在流动单元取心井划分、建立各类标准流动单元的基础上 ,运用灰色关联识别方法 ,回判取心井流动单元类型。研究表明 ,该识别方法判识精度较高 ,且方法简易 。
关键词 流动单元 灰色识别法 特征参数 预测 岔河集油田 岔39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改进的灰色识别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袁秀娟 毛显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1-73,共3页
改进的灰色识别法以灰色关联法为基础,针对灰色关联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不足,引入关联离散度和隶属度算法加以改进,并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级就其相应的隶属度加权平均求得更为精确的大气环境质量级别,提高了分辨率和实用性。在简要论... 改进的灰色识别法以灰色关联法为基础,针对灰色关联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不足,引入关联离散度和隶属度算法加以改进,并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级就其相应的隶属度加权平均求得更为精确的大气环境质量级别,提高了分辨率和实用性。在简要论述利用改进的灰色识别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计算原理、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研究对象,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确定质量等级及其变化趋势,为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识别法可比性强,分辨率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识别法 灰色关联 关联离散度 隶属度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品种山茱萸药材的化学质量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随清 王利丽 +1 位作者 扬晋 冀春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2期68-73,共6页
目的:以化学成分为指标评价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药材的质量。方法:测定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药材中的熊果酸、马钱苷、总多糖、总鞣质、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采用灰色模式识别法对山茱萸的不同栽培品种药材进行综合质量评价... 目的:以化学成分为指标评价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药材的质量。方法:测定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药材中的熊果酸、马钱苷、总多糖、总鞣质、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采用灰色模式识别法对山茱萸的不同栽培品种药材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评价了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药材质量的优劣。结论:初步建立了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药材化学质量评价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栽培品种 化学质量评价 灰色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含水量对地黄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杜真辉 董诚明 +2 位作者 朱畇昊 魏硕 姚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7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评价土壤含水量对地黄产量及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地黄生长期的不同阶段调整土壤的含水量,收获后测定不同含水量土壤所产地黄药材的产量、浸出物和梓醇、毛蕊花糖苷及多糖的含量,使用灰色模式识别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土壤... 目的:评价土壤含水量对地黄产量及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地黄生长期的不同阶段调整土壤的含水量,收获后测定不同含水量土壤所产地黄药材的产量、浸出物和梓醇、毛蕊花糖苷及多糖的含量,使用灰色模式识别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土壤含水量影响为中水分(M2)>高水分(M3)>低水分(M1)>空白(M4)。结论:地黄栽培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在苗期应保持在40%-50%,块根形成期和块根膨大期应为50%-60%,收获期应为20%-30%,合理调节土壤含水量能够显著提高地黄的产量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地黄 产品及质量 灰色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