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畔旭 阳晓娟 +5 位作者 李晓婉 徐文琪 李思思 安详 王培席 聂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0-295,共6页
目的系统检索和评价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维普期刊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目的系统检索和评价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维普期刊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纳入关于心脏手术患者POD的风险预测模型临床研究。研究人员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按照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涉及15个POD风险预测模型,建模样本量范围为130~5718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80~0.932。纳入模型中最常见的预测因子为:年龄、射血分数、ICU住院时间、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BMI、出血量、术中输血、脑血管疾病史。其中9篇文献整体适用性较好,均具有偏倚风险,偏倚风险主要源于部分文献存在样本量较小、不恰当的变量选择方法、未报道缺失数据处理、缺乏内部验证或外部验证等因素。结论心脏手术患者POD风险预测模型整体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校准性和区分度,但也存在显著的方法学缺陷和高偏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术后谵妄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2
作者 单娇 怀伟 +3 位作者 包小源 金梦 曹煜隆 李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6-1074,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全关节置换手术(TJ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全关节置换手术(TJ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8月31日。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采用CHARMS清单提取数据,并使用PROBAST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项研究,涉及17个预测模型。最常见的预测因子包括糖尿病史、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MI)≥30 kg/m 2]、高龄(≥65岁)、创伤性骨折史及手术时间延长(≥2 h)等。所有纳入研究均存在较高偏倚风险,主要源自研究对象选择偏倚(如单中心样本)及统计分析偏倚(如未校正混杂因素)。结论当前已发表的TJA术后PJI风险预测模型多数展现出良好的预测效能,但研究设计存在显著局限性,特别是偏倚风险控制不足。未来研究需重点改进方法学设计,包括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标准化预测变量定义及充分校正混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关节置换术 假体周围感染 风险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PJ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3
作者 高成菲 顾婕 +3 位作者 张文辉 高佩 高旭 曹洁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9-636,共8页
目的 系统性评价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性能和方法学质量,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 系统性评价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性能和方法学质量,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4年1月23日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应用预测模型偏倚风险工具评估所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采用MedCalc软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验证组的AUC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发表偏倚评估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样本量共7 216例,6个模型报告了AUC值,7个模型报告了校准度。2项研究的适用性较好,6项研究的适用性较差。最常用的预测模型类型为logistic回归模型,剔除极端AUC值的模型后,随机效应meta分析结果为0.840(95% CI 0.786~0.895),异质性检验I^(2)=0%(P=0.737)。8项研究的偏倚风险均较高,偏倚来源主要为数据来自回顾性队列研究、部分连续性变量转化为二分类变量、缺失数据未处理、基于单因素分析筛选预测因子、未完整报告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及缺乏模型的外部验证等。Egger检验结果提示研究无显著发表偏倚。结论 现有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开发和验证过程尚不完善,未来研究应构建基于多中心、大样本数据的风险预测模型,加强对模型的临床适用性评估,并严格遵循预测模型报告规范与流程,从而建立可用于临床实践的高质量风险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测模型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尿失禁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4
作者 黎芮彤 岳玉川 +1 位作者 谷续洁 熊玲玲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05-1114,共10页
背景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容易发展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RMPP患儿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且伴有多种严重并发症。儿童RMPP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医务人员早期识别RMPP高危患儿并及时提供治疗对策。目的 系... 背景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容易发展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RMPP患儿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且伴有多种严重并发症。儿童RMPP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医务人员早期识别RMPP高危患儿并及时提供治疗对策。目的 系统评价儿童RMPP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检索2024-02-20以前发表的有关儿童RMPP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使用Stata 18.0软件对儿童RMPP发生率和预测因子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17个风险预测模型。有10篇文献进行了内部验证,仅4篇文献进行了外部验证,其中风险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0.7。偏倚风险评估工具(PROBAST)评估结果显示,纳入的14篇文献均为高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儿童RMPP发生率为28.2%(95%CI=21.2%~35.1%),高热、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年龄、中性粒细胞比例、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是儿童RMP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儿童RMPP风险预测模型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但整体偏倚风险较高,且缺乏外部验证,未来风险预测模型研究可重点关注高热、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年龄、中性粒细胞比例、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预测 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5
作者 曹颖 廖玲 谭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309,共7页
术后急性疼痛是临床最常见和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伤害性疼痛,主要集中在术后24~72小时,常持续1周左右,短于1个月[1]。术后疼痛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健康问题,国内外调查结果均显示术后急性疼痛控制现状不容乐观,中重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 术后急性疼痛是临床最常见和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伤害性疼痛,主要集中在术后24~72小时,常持续1周左右,短于1个月[1]。术后疼痛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健康问题,国内外调查结果均显示术后急性疼痛控制现状不容乐观,中重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或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4分[2]发生率高。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约有54%的病人在出院时经历了“中度到极端”的疼痛[3]。西班牙的一项多中心调查结果显示,73%的病人报告经历了术后急性疼痛,其中48.7%在术后72小时内经历过中重度疼痛[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评价 成人 预测模型 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心肺复苏患者继发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6
作者 唐林霞 周春清 +2 位作者 林伊慧 裘云霞 马小琴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4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心肺复苏患者住院期间继发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心肺复苏患者住院期间继发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体外心肺复苏患者继发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4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涉及18个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0~0.945;模型重复报告前5位的预测因子为年龄、ECMO前乳酸水平、可电击心律、CPR到ECMO治疗的时间、ECMO前的pH值;乳酸水平的测量时间尚存在争议;纳入17项研究均为高偏倚风险,主要原因是数据来源不合适、变量事件数<20、缺乏模型性能评估以及模型过度拟合等;14项研究总体适应性较好。结论针对体外心肺复苏患者住院期间继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尚不完善。在后续的研究与模型开发中,应尽可能避免偏倚,同时重点关注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优化患者的治疗计划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心肺复苏 神经系统并发症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林令君 郭俊 +3 位作者 王俊伟 高杨 陈惠盈 万永丽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7-363,380,共8页
背景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多数患者病情重,疾病进展快。性能良好的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识别高危患者,尽早采取干预措施。目的系统评价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为模型的构建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 背景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多数患者病情重,疾病进展快。性能良好的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识别高危患者,尽早采取干预措施。目的系统评价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为模型的构建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发表的关于糖尿病足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文献,检索期限为建库至2023-05-15。由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文献数据,使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PROBAST)对模型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7.0软件对模型中预测因子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含13个模型,其中12个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0.7。7个模型进行了模型校准,8个模型进行了验证。PROBAST评估结果显示,纳入的13篇文献中有1篇为低偏倚风险,其余12篇均为高偏倚风险;模型适用性方面,1篇为低适用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3,95%CI=1.04~1.24)、糖化血红蛋白(OR=1.56,95%CI=1.26~1.94)、足溃疡史(OR=5.93,95%CI=2.85~12.37)、足截肢史(OR=7.79,95%CI=2.74~22.17)、单丝试验敏感性减弱(OR=1.59,95%CI=1.42~1.78)、足真菌感染(OR=6.14,95%CI=1.71~22.04)、肾病(OR=2.09,95%CI=1.65~2.65)是糖尿病足发病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足风险预测模型仍存在不足,未来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可重点关注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足溃疡史、足截肢史、单丝试验敏感性、足真菌感染、肾病等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足溃疡 危险性评估 预测 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期刊发表的预测模型系统评价文献调查与评价: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子怡 卢存存 +8 位作者 黄家艺 张晶磊 尚文茹 崔璐 刘文迪 邓秀秀 赵晓晓 杨克虎 李秀霞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7-935,共9页
目的评价中文期刊发表的预测模型系统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为提高我国预测模型系统评价的整体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获取自建库至2023年7月20... 目的评价中文期刊发表的预测模型系统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为提高我国预测模型系统评价的整体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获取自建库至2023年7月20日发表的预测模型系统评价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AMSTAR(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Systematic Reviews)和PRISMA 2020(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2020)分别评价纳入的系统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结果共纳入发表于2015—2023年的55篇系统评价文献,其中12篇为Meta分析,最常见的研究主题为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糖尿病。预测模型系统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需改进的内容主要涉及AMSTAR的条目1、4、5、6和10,报告质量需提高的内容主要涉及PRISMA 2020的条目7、10a、12、13a-f、14、15、16a-b,17、20b-d、21、22、23d、24a-c、25和26。纳入的系统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与报告质量具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性(r=0.58,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较长的篇幅、近期发表和受到基金资助与更高的方法学质量相关(P<0.05);较长的篇幅、近期发表、发表为定性系统评价和受到基金资助与更高的报告质量相关,但更多的作者却与更低的报告质量相关(P<0.05)。结论当前中文期刊发表的预测模型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整体较低,尚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报告质量 方法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晓欣 张向毅 +6 位作者 崔盈佳 裴志怡 林佳艺 岳雯静 王子涵 康晓凤 祝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0-377,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CIED)植入术后设备感染(DRI)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与CIED植入术后... 目的:系统评价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CIED)植入术后设备感染(DRI)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与CIED植入术后DRI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3年12月2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完成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与适用性评价。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模型总体适用性较好,但偏倚风险较高,ROC曲线的AUC为0.67~0.96。11项研究完成了内部验证,5项研究进行了外部验证。囊袋和(或)电极重置/装置升级、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年龄、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使用抗凝药是DRI的预测因子。结论:目前CIED植入术后DRI风险预测模型整体性能较好,适用性较好,但偏倚风险较高。需在数据来源、变量筛选、模型评价等方面提高研究质量,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完善现有模型的外部验证,并积极研发适用于我国人群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 设备感染 风险评估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小颉 段霞 +1 位作者 郑微艳 陶丽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目的:系统分析了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现况,为医务工作者选择、应用及校正模型,或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 目的:系统分析了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现况,为医务工作者选择、应用及校正模型,或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发表的关于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文献,并限定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2月2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查阅文献、提取相关信息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性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包括14个模型。纳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70~0.889。纳入模型的前3位预测因子依次为年龄、机械通气和白蛋白水平,其中白蛋白水平为保护性因素。结论: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与病人高龄、行机械通气治疗、白蛋白水平较低有关。现有风险预测模型的偏倚风险较高,未来应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以构建具有普适性的FI风险预测模型,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FI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不耐受 风险预测 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浩宇 候琳琳 +2 位作者 蒋秋焕 卢颖 郑文静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性能,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相关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 目的系统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性能,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相关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5月。由2位评价员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16个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整体偏倚风险较高;其中5个模型适用性较好,11个模型适用性较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8~0.913。常见的预测因子为年龄、受教育水平、NIHSS评分、梗死分区等。纳入模型主要的高风险偏倚在研究对象和统计分析方面。结论现有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整体预测性能较差,模型的临床适用价值需要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脑卒中 认知障碍 风险预测 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30天非计划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嘉伟 柳琳 +4 位作者 刘瑞 高永娥 李春玉 曹孟娇 沈玮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3-168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分析脑卒中患者30天非计划再入院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2月17日收录的关于脑卒中患者30天非计划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文章。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并使... 目的:系统评价、分析脑卒中患者30天非计划再入院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2月17日收录的关于脑卒中患者30天非计划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文章。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并使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PROBAST分析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10项脑卒中患者非计划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开发研究;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2~0.955;10项研究整体偏倚风险较高,适用性较好,性能不一,各有优缺点。结论:脑卒中患者30天非计划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预测性能有待提高。同时,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高龄、住院时间长、留置管道及存在多种慢性合并症者,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再入院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梦圆 秦梦真 +1 位作者 王海燕 董钰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预测模型,为相关预测模型的构建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发表的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3年4月1日。由2名研究人员严格按照纳入与... 目的:系统评价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预测模型,为相关预测模型的构建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发表的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3年4月1日。由2名研究人员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并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筛选出的预测因子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10个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其中9个是模型开发,1个是模型更新。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88,95%CI(1.66,2.13),Z=9.84,P<0.001]、D-二聚体升高[OR=2.13,95%CI(1.51,3.00),Z=4.30,P<0.001]、既往有近端深静脉栓塞病史[OR=1.64,95%CI(1.35,2.00),Z=4.87,P<0.001]和既往有肺血栓栓塞症病史[OR=2.69,95%CI(1.98,3.65),Z=6.36,P<0.001]是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预测模型仍需继续发展,未来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或开发一种偏倚风险低、适用性高的预测模型,应用并监测其预测效果。同时,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男性、D-二聚体升高、既往有近端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病史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复发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和灰色预测模型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20
14
作者 孟展 张锐 +1 位作者 刘友兆 钱旭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6-231,共6页
在界定土地生态系统健康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灰色预测模型,对四川省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999—2010年四川省土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在界定土地生态系统健康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灰色预测模型,对四川省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999—2010年四川省土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总体不断提高,综合指数从0.481 3增加到0.637 2,健康等级经历了"临界状态—亚健康"的演变过程;(2)压力指数和状态指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响应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3)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水土流失程度、单位耕地化肥负荷、单位耕地农药负荷等是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等级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4)2011—2015年四川省土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 灰色预测模型 熵值法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预测 被引量:9
15
作者 罗鹏 谈存峰 齐婷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89,共10页
[目的]开展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评价研究,为该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1年面板数据,采用PSR模型构建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和GM-ARIM... [目的]开展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评价研究,为该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1年面板数据,采用PSR模型构建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和GM-ARIMA预测模型,对该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结果](1)2011—2021年,各市/州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具体来看,甘南州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劣等”;临夏州生态系统健康等级由“劣等”向“差等”转变。在黄土高原区,兰州市生态系统健康等级由“中等”提升至“良好”,而天水市、定西市和平凉市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从“劣等”转变为“差等”;白银市和庆阳市的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仍处于“劣等”。在风沙综合防治区,武威市的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劣等”;(2)2022—2031年,生态环境综合指数预测结果呈上升趋势,但生态系统健康等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论]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整体不高,当前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措施尚未完全解决该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管理,提高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甘肃段 生态系统健康 PSR模型 评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功能下降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16
作者 陈潇潇 陆静 施小青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8-56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老年住院患者功能下降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用于预测老年住院患者功能下降风险的多变量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3年8月31日。由2名研究人员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应... 目的:系统评价老年住院患者功能下降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用于预测老年住院患者功能下降风险的多变量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3年8月31日。由2名研究人员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应性。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涉及9个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或C指数为0.650~0.801,8个模型大于0.7。最常见的预测因子是年龄、认知障碍、入院前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和跌倒史。14项研究为高偏倚风险,1项为不清楚,所有研究适应性较好。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功能下降风险预测模型整体预测性能良好,偏倚风险较高,为未来临床选择模型或开发新模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住院 功能下降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永刚 黄雨佳 +2 位作者 刘庚 刘周周 吴荣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2,共5页
目的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风险预测评估模型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实践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有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机械通... 目的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风险预测评估模型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实践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有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数据,并采用预测模型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和适用性评价。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5项预测模型开发研究和3项预测模型效能验证研究。结论 风险预测模型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预测效能一般,且整体偏倚风险较高。未来可基于大样本数据,构建低偏倚风险、高适用性的本土化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机械通气 通气时间 风险预测模型 偏倚风险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18
作者 赵顺莹 沈斌 +1 位作者 邢韦韦 高艳秋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9-1245,共7页
目的:系统检索并评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选择及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有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 目的:系统检索并评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选择及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有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11日。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使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和适用性评价。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涉及15个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15个模型的AUC或C指数为0.67~0.930;5个模型进行了内部验证,8个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16篇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均为高偏倚风险、低适用性风险。出现频次较高的预测因子包括:肠外营养、糖尿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重症监护室患者或住院史、管腔数、使用抗生素、股静脉置入、恶性肿瘤。结论:现有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预测因子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偏倚风险高,未来应对模型进行进一步验证,为制订有效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19
作者 杨嘉欣 何春渝 +2 位作者 刘蕾 陈文博 谢艳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6,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预测模型的特征,为静脉溶栓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急性缺血性... 目的系统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预测模型的特征,为静脉溶栓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预测模型相关研究信息,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18日。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偏倚风险后对纳入模型的基本特征和方法论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纳入20项研究,共30个预测模型。纳入模型ROC曲线的AUC值范围为0.42~0.94。24个(80%)预测模型的整体预测性能较好,模型对不同结局的定义和算法的区分度有明显差异。最常见的预测因子包括NIHSS评分、年龄、梗死的影像学征象或评分、血糖、收缩压和抗血小板药物。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预测模型呈现出建模算法多样化、模型性能更佳化、预测因素多元化等特点,但总体偏倚风险较高,未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校准模型。此外,应更加关注模型的更新与外部验证,提高其外推性及临床效用,从而发挥模型更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症状性颅内出血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森林火灾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傅泽强 孙启宏 +1 位作者 蔡运龙 戴尔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5-100,共6页
依据灰色系统建模的基本理论 ,在系统分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基础上 ,建立了森林火灾高火险及重灾年景灰色灾变GM(1,1)预测模型。模型模拟检验精度达到I级水平 ,发展系数 -α小于 0 3,可用于该地区森林火灾灾变中长... 依据灰色系统建模的基本理论 ,在系统分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基础上 ,建立了森林火灾高火险及重灾年景灰色灾变GM(1,1)预测模型。模型模拟检验精度达到I级水平 ,发展系数 -α小于 0 3,可用于该地区森林火灾灾变中长期预测。预测结果显示 ,2 0 0 1~ 2 0 10年间 ,该林区将出现 3个森林火灾高火险年 ,5个森林火灾重灾年 ,二者出现的间隔期均为 2~ 3a ,平均相对精度达 98%以上 ;预测 2 0 0 7年将是高火险、重灾年份 ,前者预测精度为 98 0 5 % ,后者预测精度为 99 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理论 森林火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