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灰色系统预测模型与定额法预测模型的辽宁省中长期需水预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福林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1-494,共4页
为实现辽宁省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和定额法对辽宁省2020年和2030年中长期需水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定额法更适合于短期需水预测,而灰色系统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中长期需水趋势,可以为辽宁... 为实现辽宁省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和定额法对辽宁省2020年和2030年中长期需水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定额法更适合于短期需水预测,而灰色系统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中长期需水趋势,可以为辽宁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定额法 需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经济灰色系统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树 曹颖琦 张增臣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4X期43-45,共3页
本文依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我国农业的GM(1,1)模型并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农业的发展态势,提出了保证农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中国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GM(1 1)模型 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 农产品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我国木材产品产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3
作者 黄文学 刘凌 +1 位作者 季梅 泽桑梓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我国包括木材、竹材、锯材和人造板在内的主要木材产品产量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可直接用于预测我国在未来年份的木材、竹材、锯材和人造板等产品的产量。
关键词 木材产品 产量 预测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预测模型与浮选动力学多重模型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德四 施爱加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7-39,共3页
阐述了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过程 ,通过试验方式 ,对比分析了灰色预测模型与浮选动力学多重预测模型的实践应用效果 ,表明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的优越性。
关键词 灰色预测系统模型 浮选动力学多重模型 回收率 浮选 矿物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剑麻生产发展趋势的灰色预测
5
作者 刘长全 《福建热作科技》 1992年第3期7-11,共5页
本文利用华中工学院邓聚龙教授首创的灰色系统理论中GM(1,1)模型对我国剑麻生产的主要指标:纤维总产量、纤维平均亩产量、收获面积、年未到达面积进行科学的预测.结果表明,使用 GM(1,1)模型的精度很高,误差百分率都在±5%之内,十分... 本文利用华中工学院邓聚龙教授首创的灰色系统理论中GM(1,1)模型对我国剑麻生产的主要指标:纤维总产量、纤维平均亩产量、收获面积、年未到达面积进行科学的预测.结果表明,使用 GM(1,1)模型的精度很高,误差百分率都在±5%之内,十分接近我国剑麻生产发展趋势的实际,可为各级有关领导宏现控制、制定剑麻生产方针、政策,辅助剑麻经营管理决策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剑麻生产 发展趋势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纤维总产量 纤维平均亩产量 收获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1)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蚕茧价格预测方法
6
作者 周逸斌 黄凌霞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2-1107,共6页
应用灰色系统中的GM(1,1)模型预测蚕茧价格趋势,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基于蚕茧产量波动预测蚕茧价格波动,建立组合2种模型预测蚕茧价格的方法,为蚕桑生产计划及蚕茧收售提供参考。应用该方法分别对2011—2014年各年度的蚕茧价格进行... 应用灰色系统中的GM(1,1)模型预测蚕茧价格趋势,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基于蚕茧产量波动预测蚕茧价格波动,建立组合2种模型预测蚕茧价格的方法,为蚕桑生产计划及蚕茧收售提供参考。应用该方法分别对2011—2014年各年度的蚕茧价格进行预测与检验,预测价格与实际价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4.17%、5.01%、2.84%和1.25%;应用该方法预测2015年的全国家蚕鲜茧销售均价为38.21元/kg,比上年度小幅增长。预测及检验结果表明,组合2种模型的蚕茧价格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适用于市场经济规律调控下的蚕茧价格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 价格预测 GM(1 1)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生态安全评价及预测模型评价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建伟 钱秀杰 《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2期15-18,共4页
以2001~2006年郑州市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原始数据,运用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与改进了的灰数等维递补动态预测模型分别对郑州市生态安全进行短期和较长期的预测和分析.结果认为,未来几年郑州市生态安全状况仍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 以2001~2006年郑州市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原始数据,运用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与改进了的灰数等维递补动态预测模型分别对郑州市生态安全进行短期和较长期的预测和分析.结果认为,未来几年郑州市生态安全状况仍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灰数等维递补动态预测模型弥补了灰色系统只适用于短期预测的缺陷,可做较长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评价 预测模型评价 灰色系统GM(1 1)预测模型 灰数等维递补动态预测模型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农业旱灾的时间分布规律及重灾年份预测 被引量:34
8
作者 梁红梅 刘会平 +1 位作者 宋建阳 刘江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83,共5页
广东是华南农业旱灾较严重的省份,几乎年年都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过去55 a间,农业旱灾波动性加重发展,大致以10 a为周期,轻重灾害期交替出现。在重灾期内,受灾率和成灾率都很高。广东农业旱灾的受灾率异常指数和成灾率异常指... 广东是华南农业旱灾较严重的省份,几乎年年都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过去55 a间,农业旱灾波动性加重发展,大致以10 a为周期,轻重灾害期交替出现。在重灾期内,受灾率和成灾率都很高。广东农业旱灾的受灾率异常指数和成灾率异常指数变化较大,据此建立了农业旱灾灰色灾变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今后20 a将出现3个重灾年份,即2010-2011年,2015-2017年和2022-2024年期间,后两个年份极有可能发生特大旱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灾 异常指数 时间分布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松材线虫病持续控制技术效果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8
9
作者 杜瑞卿 张华峰 +2 位作者 张征田 许章华 王彩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5-139,共5页
为了监测厦门市松材线虫病发生趋势,建立有效的防控技术措施体系。2011—2020年采用5种防控技术措施(喷施噻虫啉化学防治、释放管氏肿腿蜂或白绿僵菌生物防治、清理枯死松树、设置立式诱木和挂设松墨天牛诱捕器)进行松材线虫病防治和监... 为了监测厦门市松材线虫病发生趋势,建立有效的防控技术措施体系。2011—2020年采用5种防控技术措施(喷施噻虫啉化学防治、释放管氏肿腿蜂或白绿僵菌生物防治、清理枯死松树、设置立式诱木和挂设松墨天牛诱捕器)进行松材线虫病防治和监测,并统计了诱捕松墨天牛数量和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应用判别分析和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单一的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措施及诱捕松墨天牛数量因素与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无显著相关性,但多个技术措施综合作用对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因素重要性依次为挂设诱捕器数量、喷施噻虫啉化学防治面积、管氏肿腿蜂或白绿僵菌生物防治面积、清理枯死松树数量、诱捕松墨天牛数量、设置立式诱木数量。(2)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呈现出一定周期性和阶段性(每5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内变化幅度又分为2个阶段,从第二周期内变化幅度开始收窄。(3)通过建立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预测模型,预测2021年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为267.956 hm^(2),比2020年有所增加,符合第三个周期起始年的特征。因此,厦门市松材线虫病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综合防控技术措施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防治措施 判别分析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1)模型的改进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7
10
作者 许秀莉 罗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1-63,共3页
考虑外界环境对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精确度的影响 ,对GM(1,1)模型进行了改进———用序列算子和影响因子来对原始序列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 ,提高了GM(1,1)模型的精度。通过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及宁夏的农业总产值进行预测 。
关键词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系统科学 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水环境容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党志良 吴波 +1 位作者 冯民权 胡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0-666,共7页
目的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目前现状,对水环境容量进行科学预测。方法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一维水质预测模型和水环境容量预测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汉、丹江流域陕西段水环境容量进行预测。结果预测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等各行业的发... 目的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目前现状,对水环境容量进行科学预测。方法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一维水质预测模型和水环境容量预测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汉、丹江流域陕西段水环境容量进行预测。结果预测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等各行业的发展,水源区汉、丹江流域陕西段的水环境容量在逐年减少。结论加强水污染治理、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丹江流域陕西段 水环境容量预测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未来人口趋势预测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梁林 曾建丽 刘兵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9-67,共9页
科学预测雄安新区人口有利于落实规划纲要以及配套政策的制订。参考深圳建设发展速度,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分阶段预测了雄安新区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基于深圳发展速度的判断,未来雄安新区人口规模前期与后期存在较大差距,人口... 科学预测雄安新区人口有利于落实规划纲要以及配套政策的制订。参考深圳建设发展速度,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分阶段预测了雄安新区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基于深圳发展速度的判断,未来雄安新区人口规模前期与后期存在较大差距,人口增速在不同发展时期可能呈现“慢-快-慢-快”的趋势,2030年人口规模预计达到400万左右,而至2050年人口规模预计将突破1200万。为避免雄安人口过快增长成为超大人口规模城市,保障新区人口高质量增长,结合预测结果,从科技产业、城市服务、普惠民生、生态环境和政府服务五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人口预测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气象微地形的北京地区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技术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睿哲 周恺 +6 位作者 赵留学 谭磊 李鸿达 王雅妮 蔡瀛淼 李春生 陈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3期14744-14751,共8页
实现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是保障北京地区输电线路在覆冰季正常运行的关键技术。针对北京地区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技术研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利用历史数据研究覆冰厚度与微气象微地形的相关性,得出湿度、坡向、风... 实现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是保障北京地区输电线路在覆冰季正常运行的关键技术。针对北京地区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技术研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利用历史数据研究覆冰厚度与微气象微地形的相关性,得出湿度、坡向、风向和高程对覆冰厚度影响程度较高;通过多种环境特征要素组合构建基于极限随机树模型和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的覆冰预测模型,对比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得出由湿度和风向组合构建的灰色系统覆冰预测模型效果最佳。研究结果表明,与同类预测方法相比考虑了微地形对覆冰厚度预测的影响,得到北京地区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相关性较高的环境因素为湿度、坡向、风向和高程;对比多种环境要素构建的覆冰预测模型,湿度和风向组合的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明显优于其他组合,可以有效实现北京地区输电线路覆冰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覆冰 微气象 微地形 相关性分析 极限随机树预测模型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碳足迹与碳承载力变化特征及趋势预测
14
作者 陈川 谢世友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257-1261,共5页
为了全面了解重庆市碳排放状况,通过碳足迹相关研究方法测算了重庆市1997-2013年的碳足迹和1999-2013年植被碳承载力,通过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2014-2018年重庆市的碳足迹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7-2013年重庆市碳足迹总量从6 320.4... 为了全面了解重庆市碳排放状况,通过碳足迹相关研究方法测算了重庆市1997-2013年的碳足迹和1999-2013年植被碳承载力,通过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2014-2018年重庆市的碳足迹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7-2013年重庆市碳足迹总量从6 320.41万t增加到21 199.82万t,化石能源碳足迹是整个碳足迹的主要构成部分;1999-2013年,碳承载力从3 304.63万t增加到3 827.59万t,森林碳承载力是碳承载力主要构成部分;1999-2013年,人均碳足迹从2.49 t/人增加到6.31 t/人,单位面积碳足迹也由9.28 t/hm^2上升到25.73 t/hm2;万元GDP碳足迹下降到1.67 t。通过GM(1,1)模型预测到2014-2018年重庆市碳足迹将进一步增加,预计在2018年碳足迹将达到36 646.181 7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碳承载力 灰色系统GM(1 1)预测模型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左市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丽萍 周寅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4379-4381,4383,共4页
以广西崇左市为例,对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过程和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00年前后崇左土地利用变化存在差异,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控制下,近年来耕地数量在减少,林地数量增加,... 以广西崇左市为例,对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过程和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00年前后崇左土地利用变化存在差异,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控制下,近年来耕地数量在减少,林地数量增加,交通用地迅速增加;土地利用过程变化主要表现为未利用地向农用地转化和农业用地内部调整;预测建设用地比例2010和2015年将分别达到3.13%、3.69%。为促进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应科学规划、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调整农业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开发未利用地,发展生态用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土地环境的整治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崇左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半荒漠区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效益评价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孙德祥 钱拴提 +4 位作者 周广阔 问建军 汶录凤 李少雄 杨飞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0-83,共4页
讨论了半荒漠区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建设的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综合评价方法对生态工程的这4种效益以及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评价,并建立灰色系统模型,预测了工程建设的延续效益,取得了... 讨论了半荒漠区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建设的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综合评价方法对生态工程的这4种效益以及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评价,并建立灰色系统模型,预测了工程建设的延续效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荒漠区 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综合效益评价 灰色系统预测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