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及沥青砂浆盐冻性能的灰色关联熵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韩吉伟 崔亚楠 +2 位作者 王乐 张淑艳 李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9-3144,共6页
盐冻循环极易引起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破坏,影响行车质量,导致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对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胶粉改性沥青盐冻循环前后的3个基本指标(针入度指数、当量软化点和延度)进行了测试;对经历不同盐冻循环的基质沥青砂浆、SBS改性... 盐冻循环极易引起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破坏,影响行车质量,导致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对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胶粉改性沥青盐冻循环前后的3个基本指标(针入度指数、当量软化点和延度)进行了测试;对经历不同盐冻循环的基质沥青砂浆、SBS改性沥青砂浆和胶粉改性沥青砂浆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采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法对盐冻融循环前后影响沥青及沥青砂浆性能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冻循环各因素对沥青的基本指标有一定影响,但是沥青自身基本指标对沥青使用性能影响更大;盐冻循环对沥青砂浆的力学性能影响明显,其中融雪剂溶液浓度对沥青砂浆力学性能影响最大;因此,在昼夜温差大或者北方寒冷地区修建道路时,要严格控制沥青基本指标和融雪剂的使用量以减少对路面结构的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沥青砂浆 盐冻循环 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灰色关联熵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冻循环对沥青性能及其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崔亚楠 韩吉伟 +2 位作者 李震 张淑艳 刘振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8037-18042,共6页
对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胶粉改性沥青在盐冻循环前后的3个基本指标进行了测试,采用极差分析法和灰色关联熵分析法对盐冻融循环前后影响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各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冻融循环前后的3种沥青试样的微... 对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胶粉改性沥青在盐冻循环前后的3个基本指标进行了测试,采用极差分析法和灰色关联熵分析法对盐冻融循环前后影响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各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冻融循环前后的3种沥青试样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冰冻温度、盐溶液浓度和冻融循环次数都会影响沥青的温度敏感性,使沥青的高低温性能降低,并对沥青微观结构产生巨大影响,但是研究也发现沥青自身性能指标的影响更为显著,特别是沥青自身的针入度值。因此在寒冷地区修建道路时,沥青材料的选用要严格控制其基本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盐冻循环 灰色关联熵分析法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冻融循环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岚 弓宁宁 邢永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93,共6页
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及除冰盐溶液共同作用下的抗裂性能,在断裂力学理论基础上,采用半圆试件弯拉实验,并通过J积分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利用极差分析法原理和灰色关联熵分析法原理深入分析沥青种类、冻融循环次数和除... 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及除冰盐溶液共同作用下的抗裂性能,在断裂力学理论基础上,采用半圆试件弯拉实验,并通过J积分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利用极差分析法原理和灰色关联熵分析法原理深入分析沥青种类、冻融循环次数和除冰盐浓度对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冻融循环作用下,对断裂韧度影响程度的大小关系为沥青种类>冻融循环次数>除冰盐浓度;与基质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和复合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抗裂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及盐浓度的增加,混合料的抗裂性逐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盐冻融循环 极差分析 灰色关联熵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市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测度与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黄艳 王懿 +1 位作者 周洪宇 郝晓雯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3-53,共11页
城市高等教育竞争力是一座城市的高等教育体系面向新发展格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参与国内和国际其他城市的竞争时具有的综合优势。基于价值链模型构建城市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 城市高等教育竞争力是一座城市的高等教育体系面向新发展格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参与国内和国际其他城市的竞争时具有的综合优势。基于价值链模型构建城市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个城市的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展开测度研究。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城市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的空间分异性显著。下游的4个城市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力优势显著,中游的武汉和上游的成都分别成为所在流域的优势增长极,其余的省会城市发展一般。建议加强长江经济带区域高校合作,促进高校与城市发展之间的深度融合;建构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发展高等教育协同机制,建设一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合作体;加强以高等学校为依托的长江经济带高端智库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竞争力 长江经济带 评价指标体系 空间分异性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的云南省区域发展绩效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俊梅 何钰凌 +2 位作者 董森 吴正天 费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1-168,共8页
在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背景下,云南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努力实现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论文采用熵值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云南省昆明、德宏、普洱等16个州市发展现状进行绩效评价,旨在评价当前云南省主体功能区战略... 在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背景下,云南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努力实现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论文采用熵值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云南省昆明、德宏、普洱等16个州市发展现状进行绩效评价,旨在评价当前云南省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情况并由此提出合理建议。其中,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评分从高到低排名为楚雄、玉溪、昆明、曲靖,限制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评分从高到低排名为普洱、临沧、保山、红河、德宏、昭通,限制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评价评分从高到低排名为大理、丽江、文山、西双版纳、迪庆、怒江,并由此提出相关建议,即:重点开发区应借鉴国外发展经验,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产出,加强环境保护;农产品主产区应保持良好的发展方向,坚持基本农田不动摇的政策,发展特色农业;重点生态功能区应以改善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标,加强第三产业发展,发展生态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战略 绩效评价 云南省区域发展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