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序多指标决策的灰色关联分析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家学 《运筹与管理》 CSCD 1997年第3期6-10,共5页
本文对带有时间顺序的混合型多指标决策,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灰色关联决策模型,从而为时序多指标决策问题提供了又一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法。
关键词 时序多指标决策 灰色关联 灰色关联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国际BOT水电投资风险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吴业鹏 袁汝华 《水利经济》 2015年第5期24-28,56,共6页
通过建立国际BOT水电项目的 10个风险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定量确定指标权重,借鉴TOPSIS方法的思想,分别考察各项目与正、负理想方案间的关联程度并予以集成,构建基于熵权法和TOPSIS思想的灰色关联决策模型,对国际BOT水电项目投资风险进... 通过建立国际BOT水电项目的 10个风险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定量确定指标权重,借鉴TOPSIS方法的思想,分别考察各项目与正、负理想方案间的关联程度并予以集成,构建基于熵权法和TOPSIS思想的灰色关联决策模型,对国际BOT水电项目投资风险进行评价。选取了5个典型的国际BOT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客观有效地对国际BOT水电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国际BOT水电项目的风险指标中地质灾害风险、征地移民风险、施工风险和经济与合同风险的权重较大,而政府信用风险、基础设施风险对于都处于相对落后地区的项目影响较小。最后由灰色关联决策模型对5个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BOT项目 熵权法 灰色关联决策模型 水电投资 水电项目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综合决策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兴仁 邓友生 +2 位作者 李红敏 姚志刚 冯爱林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8-974,共7页
为合理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采用层次分析、熵计算及灰色关联度综合决策方法,从概念、特征、适应性等方面分析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磁悬浮、自动导向轨道、市域快轨7种制式的优缺点,将城市都市区分为不同圈层,进行客流走廊识别... 为合理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采用层次分析、熵计算及灰色关联度综合决策方法,从概念、特征、适应性等方面分析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磁悬浮、自动导向轨道、市域快轨7种制式的优缺点,将城市都市区分为不同圈层,进行客流走廊识别,依据各圈层的日常客流量和日后诱增客流量,考虑建设成本、运营质量、环境友好、客流量、运行速度、发车频率等技术指标,建立综合决策计算模型,分析各项指标对各轨道交通制式选择的权重影响,利用最小二乘法缩小主观和客观指标的参差权重差,计算各制式综合决策值,从而确定各线路的最佳交通制式。通过对天津都市区轨道交通线路进行比选,轨道交通制式决策值大小依次为地铁、轻轨、市域快轨、有轨电车,选取最适宜的轨道交通制式地铁,研究成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多制式 灰色关联决策模型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市域轨道交通系统制式方案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倩 倪少权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4-99,共6页
为了支撑京津冀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在分析京津冀地区市域轨道交通功能定位和性能要求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市域轨道交通系统制式选择的基本要求,结合线路规划要求、建设及维护成本、系统效益、社会及环境友好性等因素建立市域轨道... 为了支撑京津冀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在分析京津冀地区市域轨道交通功能定位和性能要求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市域轨道交通系统制式选择的基本要求,结合线路规划要求、建设及维护成本、系统效益、社会及环境友好性等因素建立市域轨道交通系统制式评价体系。在确定京津冀市域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理想方案后,对备选方案的各个指标进行评分,运用信息熵计算各指标客观权重,构建基于灰色关联度判别矩阵的制式方案优选决策模型,从而对市郊铁路、地铁和快速铁路3种制式与理想方案的关联度进行量化,最终得出快速铁路制式最适合京津冀市域轨道交通的结论,为京津冀城市群的轨道交通建设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市域轨道交通 系统制式 灰色关联决策模型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