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色优势分析在多雷达低空小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以安 陈松灿 杨华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4-358,共5页
在多部雷达同时跟踪低空 /超低空飞行的机动小目标时 ,因受低空杂波、电子干扰和雷达自身探测精度等因素影响 ,易使部分雷达探测的数据不完整、不精确、不可靠 ,甚至相互矛盾 ,结果造成融合中心数据处理精度下降。针对这一情况 ,本文应... 在多部雷达同时跟踪低空 /超低空飞行的机动小目标时 ,因受低空杂波、电子干扰和雷达自身探测精度等因素影响 ,易使部分雷达探测的数据不完整、不精确、不可靠 ,甚至相互矛盾 ,结果造成融合中心数据处理精度下降。针对这一情况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绝对关联度定义和性质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绝对关联度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将多部雷达经一次融合后的数据作为特征数据进行优势分析 ,把每时送入融合中心比较差的雷达数据用特征数据替换 ,再进行二次融合。仿真结果表明 ,应用改进的绝对关联度对雷达数据进行灰色优势分析和二次融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优势分析 目标跟踪 雷达跟踪 低空目标 绝对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优势分析在摇床操作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占岐 朱明 李萍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0-92,共3页
运用灰色优势分析法对摇床选矿过程中冲程、床面坡度、给矿浓度和给矿量等操作参数对选矿效果(精矿品位和精矿回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摇床选别细粒砂矿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序次:对精矿品位影响的显著性依次是冲程、床面坡度、... 运用灰色优势分析法对摇床选矿过程中冲程、床面坡度、给矿浓度和给矿量等操作参数对选矿效果(精矿品位和精矿回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摇床选别细粒砂矿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序次:对精矿品位影响的显著性依次是冲程、床面坡度、给矿量和给矿浓度;对精矿回收率影响的显著性依次是冲程、给矿量、床面坡度和给矿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优势分析 摇床 操作参数 最佳化 选矿 砂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波屏蔽织物服用性能影响因素的灰色优势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9-53,共5页
为探讨电磁波屏蔽织物服用性能,选取5种不同结构特征的金属纤维混纺织物,对其悬垂、耐磨、折痕回复、拉伸、透湿以及防电磁辐射性能进行测试。运用灰色系统控制理论方法,通过编程运算,得出灰色关联序,对金属纤维混纺电磁波屏蔽织物服用... 为探讨电磁波屏蔽织物服用性能,选取5种不同结构特征的金属纤维混纺织物,对其悬垂、耐磨、折痕回复、拉伸、透湿以及防电磁辐射性能进行测试。运用灰色系统控制理论方法,通过编程运算,得出灰色关联序,对金属纤维混纺电磁波屏蔽织物服用性能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的优势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纤维含量对屏蔽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织物紧度、织物面密度、组织系数、织物厚度、纱线线密度。该研究结果可为电磁波屏蔽织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屏蔽织物 金属纤维 服用性能 影响因素 灰色优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县(市)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灰色优势分析
4
作者 陆宇明 于平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87-893,共7页
以广西2011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的数据为基础,分为全区县(市)和不同区域类型县(市)两个层面,采用灰色优势分析方法,对广西县(市)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灰色关联优势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投入、科技实力和科技产出对广西县(市)... 以广西2011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的数据为基础,分为全区县(市)和不同区域类型县(市)两个层面,采用灰色优势分析方法,对广西县(市)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灰色关联优势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投入、科技实力和科技产出对广西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均有正相关关系。其平均综合关联度为科技产出r3=0.687,科技实力r2=0.575,科技投入r1=0.558,表明广西县(市)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影响广西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因素优先序为:科技产出>科技实力≥科技投入。不同类型县(市)相关因素优先序: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均为科技产出≥科技实力≥科技投入(与全区一致);桂西资源富集区为科技实力≥科技产出≥科技投入。受县(市)科技进步影响的第一、第二特征行为因素:全区、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主要为GDP和财政收入,桂西资源富集区则是农村和城镇人均收入。研究结果可为推动县(市)科技进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市科技进步 经济社会发展 灰色优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中香气指标的灰色优势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东亮 周学政 +2 位作者 戴亚 王鹏 许自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8-382,共5页
为了探讨烟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化学成分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采用优势分析法从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中香气的角度对化学成分的重要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应用灰色优势分析法并结合烟草化学分析可以找到与感官质量中香气关系最密切的一... 为了探讨烟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化学成分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采用优势分析法从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中香气的角度对化学成分的重要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应用灰色优势分析法并结合烟草化学分析可以找到与感官质量中香气关系最密切的一组化学成分指标.针对黄淮区川渝烟叶基地烤烟,选择施木克值、醚提物总量、绿原酸、己酸和苯乙醇作为其化学成分的评价指标,从而使原评价指标体系的65个指标缩减为5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烤烟 化学成分 香气 灰色优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烤烟化学成分与香气的灰色优势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东亮 戴亚 +2 位作者 李力 薛芳 邓发达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0-284,共5页
为了探讨烟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化学成分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采用优势分析法从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香气的角度对化学成分的重要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应用灰色优势分析法并结合烟草化学分析可以找到与感官质量香气关系最密切的一组化... 为了探讨烟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化学成分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采用优势分析法从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香气的角度对化学成分的重要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应用灰色优势分析法并结合烟草化学分析可以找到与感官质量香气关系最密切的一组化学成分指标,针对北方区川渝烟叶基地烤烟,选择蛋白质、pH值、柠檬酸、油酸、己酸、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D、苯乙醛和二氢大马酮作为烤烟化学成分的评价指标,从原评价指标体系的65个指标缩减为9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烤烟 化学成分 香气 灰色优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区川渝烤烟化学成分与香气特性的灰色优势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学政 李东亮 +2 位作者 何蓉 戴亚 唐士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792-17795,共4页
[目的]探讨烟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化学成分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方法]采用优势分析法从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香气特性的角度对烤烟化学成分的重要性进行评价。[结果]选择钾氯比、糖碱比、淀粉、糖蛋比、醚提物总量、苹果酸、芸香苷、绿... [目的]探讨烟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化学成分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方法]采用优势分析法从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香气特性的角度对烤烟化学成分的重要性进行评价。[结果]选择钾氯比、糖碱比、淀粉、糖蛋比、醚提物总量、苹果酸、芸香苷、绿原酸、柠檬酸、庚酸、糠醇、香叶基丙酮、二氢大马酮、苯甲醇、5-甲基糠醛和苯乙醛作为东南区川渝基地烤烟化学成分的评价指标。[结论]应用灰色优势分析法并结合烟草化学分析可以找到与感官质量香气特性关系最密切的一组化学成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烤烟 化学成分 香气特性 灰色优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优势评价模型视角下的旅游品牌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晓燕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68-69,共2页
在国内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对于区域旅游品牌竞争力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是引导区域旅游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世界各国在旅游品牌竞争力分析中,普遍采用较为先进的灰色优势评价模型,其具有适用范围广、... 在国内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对于区域旅游品牌竞争力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是引导区域旅游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世界各国在旅游品牌竞争力分析中,普遍采用较为先进的灰色优势评价模型,其具有适用范围广、结果精确,以及对于无规律性样本同样适用等特点,有利于对于旅游品牌整体竞争力和相关驱动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竞争力 主导因素 灰色优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聚类评估法的城市热环境空间分析
9
作者 柯锐鹏 陈蕾 张亦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5-192,共8页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热环境是无法精确预知与预测的灰色系统。文章以城市热环境为切入点,对影响热环境的各驱动因子进行灰色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理位置、日照、海拔、大气状况一定的条...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热环境是无法精确预知与预测的灰色系统。文章以城市热环境为切入点,对影响热环境的各驱动因子进行灰色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理位置、日照、海拔、大气状况一定的条件下,城镇化水平对热环境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城镇空间扩展面与热环境过载区域基本吻合,除此之外绿地指数、地表层湿度、工业用地率的灰色优势度也较高,而地区生产总值强度,工农业总产值强度,人口密度的灰色优势度较低。在灰色优势度分析基础上对灰色聚类方法进行优化,利用优化的灰色聚类方法对研究区进行热环境评估分级,其与遥感反演地温平均重合率83%,更能反映热环境的形成原因。由于灰色聚类评估还存在主观因素影响如白化权函数的确定等以及遥感数据的不确定性,模型中的定量精确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 灰色优势分析 灰色聚类评估 白化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旱塬两种类型农林复合经营生态系统环境效应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丽梅 邵明安 +2 位作者 郑纪勇 王忠林 李秧秧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40-944,共5页
为研究农林复合经营生态系统的营造及其人为管理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在实地监测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对渭北旱塬2种主要类型农林复合经营生态系统(以苹果-农作物间作为主的T1型和以花椒... 为研究农林复合经营生态系统的营造及其人为管理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在实地监测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对渭北旱塬2种主要类型农林复合经营生态系统(以苹果-农作物间作为主的T1型和以花椒-农作物间作为主的T2型)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径流水体、农副产品环境污染状况,T1、T2均为Ⅰ级;当前社会经济效益T1(Ⅱ级)高于T2(Ⅲ级);生态环境效应T2(Ⅱ级)优于T1(Ⅲ级);综合环境效应T1、T2均为Ⅰ级。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优势分析进一步区分T1、T2综合环境效应的优劣,T1、T2与理想状况参考数列的关联度分别为0.6670、0.6674,T2的综合环境效应优于T1。从综合环境效应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来看,以花椒-农作物间作为主的T2型优于以苹果-农作物间作为主的T1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复合经营生态系统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灰色关联优势分析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安徽马鞍山段水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阎伍玖 陈飞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4-107,116,共5页
根据对长江安徽省马鞍山市江段 1990~ 1994年连续水质监测资料的分析 ,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 ,全面细致地评价了长江马鞍山段水质状况。结果表明 :沿江中等城市排放的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虽然对长江... 根据对长江安徽省马鞍山市江段 1990~ 1994年连续水质监测资料的分析 ,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 ,全面细致地评价了长江马鞍山段水质状况。结果表明 :沿江中等城市排放的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虽然对长江局部江段的岸边水体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形成明显的岸边污染带 ,但这对于整个长江江段的水质影响并不显著 ,而且对照断面与控制断面之间的水质差异 ,也并非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灰色关联优势分析 水质评价 长江马鞍山段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模型法在景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运用——以江浦县旅游区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江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19-124,共6页
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方法进行景观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 ,以江浦县旅游区的三个景区做案例研究 ,并提出旅游区景观生态设计的思路 .
关键词 景观生态环境质量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 江浦县 旅游区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