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灰成分替代(GCR)与底色去除(UCR)彩色复制的新趋势 |
陈士文
|
《广东印刷》
|
1996 |
0 |
|
2
|
灰成分影响煤灰烧结温度的实验研究 |
王勤辉
景妮洁
骆仲泱
李小敏
揭涛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5
|
|
3
|
煤灰成分和煤灰熔融性的关系 |
陈文敏
姜宁
|
《洁净煤技术》
CAS
|
1996 |
49
|
|
4
|
煤中灰成分对CO还原NO反应影响的动力学研究 |
李竞岌
张翼
杨海瑞
杨燕梅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5
|
基于生物质灰成分的灰软化温度预测模型研究 |
余亮英
王琳玮
李培生
孙路石
|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6
|
煤中灰成分催化指数的相关性 |
梁建华
史世庄
张康华
彭靖
雷耀辉
吴琼
|
《洁净煤技术》
CAS
|
2011 |
8
|
|
7
|
煤种及灰成分对燃煤固硫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
任艳娇
杨巧文
赵璐炜
杨金华
陈思
赵昕伟
李靖涛
|
《新型工业化》
|
2014 |
6
|
|
8
|
灰主成分分析研究及其应用 |
姜春燕
林和平
刘丁慧
付希金
纪永凤
|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
2007 |
4
|
|
9
|
煤灰成分对建立灰熔点预测模型的研究 |
赵俊梅
卢财
荣令坤
贾凤军
|
《煤炭技术》
CAS
|
2018 |
6
|
|
10
|
府谷煤灰成分对其灰熔融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
袁宝泉
陶秀祥
蒋松
|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1
|
煤灰成分对灰熔融性影响研究 |
戴爱军
|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60
|
|
12
|
固体生物质燃料灰成分测定方法的研究 |
邢秀云
张克芮
|
《煤质技术》
|
2010 |
5
|
|
13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煤灰成分研究 |
赵冰
王嘉瑞
陈凡敏
王小悦
覃涛
李小江
|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
2015 |
4
|
|
14
|
浅谈利用灰成分计算灰熔点 |
刘筱华
李晋文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2009 |
6
|
|
15
|
用密度计测量油墨的色相偏差与灰成分 |
雷海东
|
《印刷杂志》
|
2003 |
3
|
|
16
|
探讨煤灰成分测定中的几个问题 |
贺慧彤
|
《煤质技术》
|
2009 |
2
|
|
17
|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强度与灰成分元素含量的线性关系 |
倪琳
李衍方
崔小峰
倪浩然
王化勇
刘喆
|
《煤质技术》
|
2020 |
2
|
|
18
|
基于无机矿物演变机理构建飞灰软化温度预测模型 |
李珍兴
裴江
刘宝满
邬幸哲
肖海平
|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大南湖二矿煤灰成分表征燃煤结渣特性试验研究 |
杨益
陈珣
王敦敦
姚斌
|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20
|
“墨绿色”煤灰的成分深入分析及成因判定 |
郭玉红
|
《山东煤炭科技》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