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成分替代(GCR)与底色去除(UCR)彩色复制的新趋势
1
作者 陈士文 《广东印刷》 1996年第6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彩色复制 印刷复制 灰成分替代 底色去除 U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成分影响煤灰烧结温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勤辉 景妮洁 +2 位作者 骆仲泱 李小敏 揭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5-1020,共6页
利用压差法煤灰烧结温度测量装置,通过用化学纯试样替代煤中灰成分来改变煤灰不同组分的含量,研究了在典型燃烧反应气氛和气化反应气氛下SiO2、Fe2O3、Al2O3、CaO、Na2O、K2O等灰中化学成分对煤灰烧结温度的影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与... 利用压差法煤灰烧结温度测量装置,通过用化学纯试样替代煤中灰成分来改变煤灰不同组分的含量,研究了在典型燃烧反应气氛和气化反应气氛下SiO2、Fe2O3、Al2O3、CaO、Na2O、K2O等灰中化学成分对煤灰烧结温度的影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与燃烧气氛下SiO2成分一般提高烧结温度不同,气化气氛下添加的SiO2会与氧化物结合生成的硅氧化物和硅酸盐矿物群产生低共融现象,导致在一定含量范围内降低烧结温度;添加Fe2O3在气化气氛下能显著降低煤灰的烧结温度,在燃烧气氛下对烧结温度的影响不大;在燃烧气氛或气化气氛下,添加Al2O3和K2O对烧结温度影响较复杂,随着其加入会适当降低煤灰烧结温度,当其含量超过一定比例后又会提高煤灰烧结温度;无论在燃烧还是气化气氛下添加MgO都会降低煤灰烧结温度,但当其含量超过一定比例后对煤灰的烧结温度的影响不大;在煤灰中添加CaO和Na2O无论在燃烧气氛下还是气化气氛下都可以明显降低煤灰的烧结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 烧结温度 压差法 低温共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灰成分和煤灰熔融性的关系 被引量:49
3
作者 陈文敏 姜宁 《洁净煤技术》 CAS 1996年第2期34-37,共4页
系统地研定了中国煤的灰熔融性软化温度ST和流动温度FT与煤灰中Si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Fe<sub>2</sub>O<sub>3</sub>、CaO等主要成分间的关系。... 系统地研定了中国煤的灰熔融性软化温度ST和流动温度FT与煤灰中Si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Fe<sub>2</sub>O<sub>3</sub>、CaO等主要成分间的关系。并推导出了利用煤灰成分计算煤灰熔融性ST和FT的一组多元回归式。这些回归式的精度达到较高的水平,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 熔融性 软化温度 流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灰成分对CO还原NO反应影响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竞岌 张翼 +1 位作者 杨海瑞 杨燕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48-2453,共6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内以CO为主的还原性气体,在大量灰的催化下对NO具有显著的还原作用。针对NO-CO反应动力学进行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灰的存在及其成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中选取5个典型煤种制取灰样,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分析灰成分... 循环流化床锅炉内以CO为主的还原性气体,在大量灰的催化下对NO具有显著的还原作用。针对NO-CO反应动力学进行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灰的存在及其成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中选取5个典型煤种制取灰样,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分析灰成分,并利用小型固定床实验测量不同温度、不同反应物浓度下的NO还原比例,进而拟合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灰中各主要成分对NO-CO反应的催化活性排序为Fe_2O_3>CaO/MgO>Al_2O_3>SiO_2,且Fe_2O_3的作用显著偏高,而SiO_2和Al_2O_3可以视作惰性成分。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灰中各主要成分影响权重,引入基于灰成分质量份额加权和的指数γash,以修正Arrhenius形式的NO-CO反应动力学公式。该公式的计算结果较好地预测了人为配制灰催化条件下的NO-CO反应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 成分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质灰成分的灰软化温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余亮英 王琳玮 +1 位作者 李培生 孙路石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7-412,共6页
燃料的灰熔融性是判断其结渣性能的主要指标,是锅炉燃料的重要参考性质.燃料灰熔点的特性,与其灰成分中各氧化物含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大量生物质燃料进行分类处理及相应的氧化物含量分析,找到普遍规律,建立燃料灰熔融性特征温度... 燃料的灰熔融性是判断其结渣性能的主要指标,是锅炉燃料的重要参考性质.燃料灰熔点的特性,与其灰成分中各氧化物含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大量生物质燃料进行分类处理及相应的氧化物含量分析,找到普遍规律,建立燃料灰熔融性特征温度与成分的经验公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此预测模型能对木质类和草本类生物质灰熔点进行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成分 熔点 经验公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灰成分催化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8
6
作者 梁建华 史世庄 +3 位作者 张康华 彭靖 雷耀辉 吴琼 《洁净煤技术》 CAS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总结国内外不同方法的煤中灰成分催化指数定义的基础上,对10种配合煤进行了试验,探讨了不同方法的催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MBI,MCI,MMCI,MCIy四者之间的相关性良好,MBI和MCI之间相关性系数为0.9905,MCIy和MBI之间相关性系数为0.... 总结国内外不同方法的煤中灰成分催化指数定义的基础上,对10种配合煤进行了试验,探讨了不同方法的催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MBI,MCI,MMCI,MCIy四者之间的相关性良好,MBI和MCI之间相关性系数为0.9905,MCIy和MBI之间相关性系数为0.9821,MCIy和MCI之间相关性系数为0.9986。在一定程度上,四者可以互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 催化指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种及灰成分对燃煤固硫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任艳娇 杨巧文 +4 位作者 赵璐炜 杨金华 陈思 赵昕伟 李靖涛 《新型工业化》 2014年第5期35-40,共6页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燃煤固硫技术是控制SO2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燃煤灰渣的产量逐年增加,其利用率却较低,因此,对煤灰的研究利用刻不容缓。本文总结了不同煤种及煤灰成分对燃煤固硫效果的影响,指出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固硫 固硫剂 综述 煤种 成分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主成分分析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姜春燕 林和平 +2 位作者 刘丁慧 付希金 纪永凤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510-517,共8页
针对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于具有时间序列数据的处理存在的不足,根据灰系统中数据具有时间序列的特性,将灰色系统思想与经典主成分分析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模型,即灰主成分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不仅可以从数量上揭示某一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 针对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于具有时间序列数据的处理存在的不足,根据灰系统中数据具有时间序列的特性,将灰色系统思想与经典主成分分析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模型,即灰主成分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不仅可以从数量上揭示某一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还可从动态的角度刻画某一现象与其他现象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序列的生成和开发,致力于现实规律的探讨,而数理统计则致力于统计历史规律的研究。将两种方法的优点结合到一起,用于解决时间序列问题,并利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实现。将该方法应用到我国国债风险指标的综合评价中,突出了新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整个数据的影响性,分析结果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灰主成分分析的效果更优越,能较真实地反映出时间对于样本数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 序列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灰成分对建立灰熔点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赵俊梅 卢财 +1 位作者 荣令坤 贾凤军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4期302-303,共2页
针对鄂尔多斯地区煤样,对其做灰成分分析,并测得其灰熔融温度,根据其灰成分建立灰熔融点预测模型,采用MATLAB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对煤灰成分及灰熔融温度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依据预测模型得出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成分 熔融点预测模型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府谷煤灰成分对其灰熔融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袁宝泉 陶秀祥 蒋松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84,共5页
采用控制变量法逐个改变模拟灰中各化学组成含量,通过灰熔融性试验来研究府谷煤灰中SiO2、Al2O3、Fe2O3、MgO和CaO对灰熔融性的影响,并利用XRD图谱对添加不同含量CaO的府谷煤灰中物相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e2O3和MgO能降低灰的熔... 采用控制变量法逐个改变模拟灰中各化学组成含量,通过灰熔融性试验来研究府谷煤灰中SiO2、Al2O3、Fe2O3、MgO和CaO对灰熔融性的影响,并利用XRD图谱对添加不同含量CaO的府谷煤灰中物相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e2O3和MgO能降低灰的熔融温度,SiO2、Al2O3和CaO对灰熔融点的具有双重影响性。CaO在一定范围内可显著降低府谷煤灰的熔融温度,在加热过程中与莫来石、SiO2等反应生成多种高含钙化合物,各物质之间会形成低温共熔化合物,造成灰熔点降低;当钙含量过高时,CaO与方石英、钙长石反应生成假硅灰石、钙黄长石,使灰熔点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温度 模拟 成分 助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灰成分对灰熔融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60
11
作者 戴爱军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3-26,共4页
通过对154个煤样的灰成分进行分析,探讨了煤灰主要成分及煤灰中酸碱比对灰熔融性的影响,并回归出了酸碱比与灰熔融性的关系式,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成分 熔融性 酸碱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生物质燃料灰成分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邢秀云 张克芮 《煤质技术》 2010年第5期18-21,共4页
基于固体生物质燃料灰成分组成与煤灰成分相类似的特点,参照国家标准GB/T 1574并结合欧盟标准DD CEN/TS 15290,提出固体生物质燃料灰成分测定的试验方案,对选择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和精密度评估,为制定固体生物质燃料灰成分测定的国... 基于固体生物质燃料灰成分组成与煤灰成分相类似的特点,参照国家标准GB/T 1574并结合欧盟标准DD CEN/TS 15290,提出固体生物质燃料灰成分测定的试验方案,对选择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和精密度评估,为制定固体生物质燃料灰成分测定的国家标准作技术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生物质燃料 成分分析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煤灰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冰 王嘉瑞 +3 位作者 陈凡敏 王小悦 覃涛 李小江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5年第5期67-70,8,共4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试煤灰中9种常量元素,提出了标准溶液和标准灰样两种工作曲线测定方法,对两种方法的检出限、重复性(精密度)、准确度比较的结果显示,由于后者与待测样品有相似的主体或成分特性,减少了因主体成分差异...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试煤灰中9种常量元素,提出了标准溶液和标准灰样两种工作曲线测定方法,对两种方法的检出限、重复性(精密度)、准确度比较的结果显示,由于后者与待测样品有相似的主体或成分特性,减少了因主体成分差异引起的谱线干扰等带来的系统误差,因此在准确度和精密度上更有优势,更适合于煤灰成分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成分 发射光谱法 测定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利用灰成分计算灰熔点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筱华 李晋文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第12期51-52,共2页
煤的灰熔点是动力用煤的重要指标,根据前人经验,在已知灰成分的前提下,可以推测其灰熔点,但经过实验发现,许多情况下利用该公式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际温度偏差较大。文章对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得到初步结论。
关键词 成分 熔点 动力用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密度计测量油墨的色相偏差与灰成分 被引量:3
15
作者 雷海东 《印刷杂志》 2003年第6期62-62,共1页
测量并控制印刷油墨颜色与色相偏差在印刷颜色再现中非常重要,也是印刷中达到颜色一致的第一步.油墨制造商及大型的印刷厂都使用分光光度计与色度计通过对油墨印迹反射光线的测量来表示其色相、明度、饱和度.
关键词 密度计 测量 油墨 色相偏差 成分 印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煤灰成分测定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6
作者 贺慧彤 《煤质技术》 2009年第6期27-29,共3页
探讨了在煤灰灰成分测定中易忽视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灰样熔融的方法、二氧化硅测定法、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铝调节酸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成分 熔融 二氧化硅 硅钼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强度与灰成分元素含量的线性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倪琳 李衍方 +3 位作者 崔小峰 倪浩然 王化勇 刘喆 《煤质技术》 2020年第6期47-51,57,共6页
通过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对不同元素含量的煤样进行成分定量计算,重点验证其光谱强度与灰成分元素含量的线性程度,可促进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煤质分析领域的实际应用。对硅、铝、铁、钙、镁5种煤灰中的常见元素进行光谱拍摄并计算... 通过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对不同元素含量的煤样进行成分定量计算,重点验证其光谱强度与灰成分元素含量的线性程度,可促进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煤质分析领域的实际应用。对硅、铝、铁、钙、镁5种煤灰中的常见元素进行光谱拍摄并计算,分析其光谱强度与元素含量浓度相对比例。实验结果表明,在采用同一种煤中不同量的灰作为添加物并保证相同基底的前提下,5种元素的光谱峰面积与元素实际含量大部分具有非常好的线性相关性,即硅、铝、铁、钙4种元素的谱线强度与元素含量的线性程度的平方达至0.99以上,具有很好的线性。在同一基底条件下,光谱强度与灰成分元素含量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通过光谱强度计算元素含量,且可在煤炭、钢铁以及矿石等分析检测领域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 光谱强度 线性关系 成分 元素含量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机矿物演变机理构建飞灰软化温度预测模型
18
作者 李珍兴 裴江 +2 位作者 刘宝满 邬幸哲 肖海平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29-134,共6页
煤的不同灰成分影响高温下无机矿物的演变规律,从而导致灰熔融温度变化。开展灰熔融温度测定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灰样中的无机矿物,结合热力学平衡计算,对比阐述了典型煤种高温无机矿物演变对灰熔融温度的影响,并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 煤的不同灰成分影响高温下无机矿物的演变规律,从而导致灰熔融温度变化。开展灰熔融温度测定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灰样中的无机矿物,结合热力学平衡计算,对比阐述了典型煤种高温无机矿物演变对灰熔融温度的影响,并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算法构建软化温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煤B中硅铝质量分数高、碱酸比低,其灰熔融温度比煤A高200℃。飞灰中的Al_(2)O_(3)、SiO_(2)在高温下易生成莫来石、石英等高熔点矿物,致使灰熔融温度较高;而当飞灰碱酸比相对较高时,飞灰易发生铝硅酸化反应生成大量低熔点矿物(如碱金属长石、辉石等),其助熔共晶效应导致灰熔融温度降低。以不同灰成分的质量分数和综合评价指标(硅铝比、碱酸比)为输入量,基于LSSVM算法构建软化温度预测模型,其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仅1.51%。因此,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高温下飞灰的熔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温度 成分 无机矿物 热力学平衡计算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南湖二矿煤灰成分表征燃煤结渣特性试验研究
19
作者 杨益 陈珣 +1 位作者 王敦敦 姚斌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7-231,共5页
针对灰熔融温度无法准确预测大南湖二矿原煤实际结渣的问题,利用微波消解法对大南湖二矿原煤和按GB/T 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制得的灰(称为国标灰)进行分析,得到其金属元素含量。试验结果显示:在国标法制灰过程中,煤中的主要金... 针对灰熔融温度无法准确预测大南湖二矿原煤实际结渣的问题,利用微波消解法对大南湖二矿原煤和按GB/T 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制得的灰(称为国标灰)进行分析,得到其金属元素含量。试验结果显示:在国标法制灰过程中,煤中的主要金属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逃逸,用金属氧化物逃逸率表征金属元素的逃逸特性,熔点比较高的K_2O和Al_2O_3的逃逸率高达47.92%和42.48%,熔点比较低的CaO的逃逸率达到36.50%,Fe_2O_3逃逸率最小,但也达到10.60%,导致国标法制灰灰熔融温度升高,与煤实际的结渣特性耦合性差。灰化温度从国标要求的815℃降低到500℃后制得灰样的软化温度为1 200℃,比国标法制得灰样的软化温度低70℃。因此,与灰熔融温度相比,灰成分综合预测指数更能体现大南湖二矿煤实际燃烧的结渣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温度 结渣特性 碱金属 成分综合预测指数 高钠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绿色”煤灰的成分深入分析及成因判定
20
作者 郭玉红 《山东煤炭科技》 2014年第4期157-158,共2页
本文从成份定性、成因分析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某一勘探区块勘探煤样的灰成分结果明显异常的原因,对今后该勘探区的煤质评价,综合利用都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成分 异常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