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灰度特性的海天背景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16
1
作者 董宇星 刘伟宁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10年第3期252-256,共5页
针对复杂海天背景下的小目标检测存在海浪、云层干扰等问题,提出了先提取海天线,然后利用一维最大熵阈值分割法对出现在天空、海面或者海天线附近特定区域的目标进行检测的算法。该算法主要利用天空海面行灰度均值特性,结合梯度运算和... 针对复杂海天背景下的小目标检测存在海浪、云层干扰等问题,提出了先提取海天线,然后利用一维最大熵阈值分割法对出现在天空、海面或者海天线附近特定区域的目标进行检测的算法。该算法主要利用天空海面行灰度均值特性,结合梯度运算和形态学运算在海天线的潜在位置中检测边缘,进而用强鲁棒性的Hough变换直线检测法拟合海天线,实现对海天线的准确定位。实验处理分辨率为256 pixel×256 pixel的位图时,定位海天线需时4.1 ms,检测到目标需时5.3 ms,完全满足高帧频图像处理的实时性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小目标,大大降低了虚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海天线 灰度特性 背景分析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IVC模型和灰度特性的葵花籽缺陷检测
2
作者 徐灿 张秋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1-225,共5页
针对IVC模型分割灰度不均匀图像时存在误分割的不足,对其进行了改进,去除了驱动力中的梯度信息且将部分因子用常数代替,不仅减少了收敛时间而且对灰度不均匀图形可实现准确的分割。针对弱光照下葵花籽孔洞不明显的特点,对其灰度进行线... 针对IVC模型分割灰度不均匀图像时存在误分割的不足,对其进行了改进,去除了驱动力中的梯度信息且将部分因子用常数代替,不仅减少了收敛时间而且对灰度不均匀图形可实现准确的分割。针对弱光照下葵花籽孔洞不明显的特点,对其灰度进行线性增强,并用改进IVC模型分割目标;并结合局部灰度特性进行孔洞缺陷检测。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地分割孔洞区域并判断该区域是否为孔洞缺陷,平均处理时约为30 ms,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轮廓模型(ACM) 图像与视觉计算(IVC) 灰度增强 局部灰度特性 孔洞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呐图像背景灰度分布特性分析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田晓东 童继进 刘忠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8-472,共5页
在图像声呐滤波、分割以及目标识别中,像素灰度分布特性及其模型的选择与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声呐图像背景灰度分布模型研究尚不够深入的现状,分别采用威布尔分布和瑞利分布模型对声呐图像背景区域像素点灰度分布进行了仿... 在图像声呐滤波、分割以及目标识别中,像素灰度分布特性及其模型的选择与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声呐图像背景灰度分布模型研究尚不够深入的现状,分别采用威布尔分布和瑞利分布模型对声呐图像背景区域像素点灰度分布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威布尔分布较瑞利分布来说能够更好地逼近图像声呐灰度分布曲线,且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但在某些情况下,可采用瑞利分布替代威布尔分布,以提高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度分布特性 威布尔分布 瑞利分布 声呐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呐图像背景区域灰度统计特性分析与拟合 被引量:5
4
作者 夏平 伍呈呈 +1 位作者 刘小妹 雷帮军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5-319,共5页
利用声呐进行水下目标定位识别是当前水下目标识别与跟踪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声呐图像受噪声影响严重、分辨率低,对声呐图像的背景建模有助于其目标分割与识别。首先,分析声呐图像背景区域灰度的统计特性,结合其特点采用高斯分布、Gamm... 利用声呐进行水下目标定位识别是当前水下目标识别与跟踪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声呐图像受噪声影响严重、分辨率低,对声呐图像的背景建模有助于其目标分割与识别。首先,分析声呐图像背景区域灰度的统计特性,结合其特点采用高斯分布、Gamma分布、威布尔分布、瑞利分布模型对6类不同背景区域声呐图像统计特性进行拟合,构建声呐图像背景区域模型。最后,采用?2准则和Kolmogorov距离误差评价准则评估拟合效果。拟合结果表明,高斯分布、Gamma分布和威布尔分布均能较好地逼近声呐图像背景区灰度统计特性。为满足实时性的应用需求,选用高斯分布构建声呐图像背景灰度统计模型是可行、合理的方案,从而为声呐图像预处理和目标分割提供了背景模型建模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呐图像 背景区域 灰度统计特性 威布尔分布 高斯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silica fume on the multi-scal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Portland cement-based cutoff wall backfill
5
作者 ZHOU Tan HU Jian-hua +2 位作者 ZHAO Feng-wen GUO Meng-meng XUE Sheng-gu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1期205-219,共15页
Soil cement bentonite(SCB)is a common material for constructing vertical cutoff walls to prevent groundwater migration at contaminated industrial sites.However,site contaminants can degrade the durability of the cutof... Soil cement bentonite(SCB)is a common material for constructing vertical cutoff walls to prevent groundwater migration at contaminated industrial sites.However,site contaminants can degrade the durability of the cutoff wall.To enhance its performance,this study developed a silica fume-SCB(SSCB).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properties of SSCB were assessed by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variable head permeability test,X-ray diffraction(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spectroscopy.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ts multi-scale properties was analyzed based on pore characteristic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creasing the silica fume substitution ratio improved SSCB strength,especiall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curing stages.Moreover,increasing the substitution ratio decreased SSCB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with a more pronounced effect in earlier curing stages.Silica fume addition also refined SSCB pore structure and reduced its porosity.The fractal dimension was used to quantify SSCB pore structure complexity.Increasing silica fume content reduced small pore fractal dimension in SSCB.Concurrently,SSCB strength increased and SSCB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decreased.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will demonstrate the great potential of SSCB backfill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a fume SSCB cutoff wall multi-scale material properties engineering properties microscopic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特性曲线的非局域均值技术
6
作者 徐进 郑鹏程 吕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58-260,272,共4页
非局域均值(NLM)去噪算法假设图像噪声方差是定值,对于存在非线性噪声的图像处理效果不佳。像素滤波权重分配仅依赖像素块相似性,其准确性会受到噪声的干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灰度-信息方差特性曲线的改进算法CNLM。该算法利用离散余... 非局域均值(NLM)去噪算法假设图像噪声方差是定值,对于存在非线性噪声的图像处理效果不佳。像素滤波权重分配仅依赖像素块相似性,其准确性会受到噪声的干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灰度-信息方差特性曲线的改进算法CNLM。该算法利用离散余弦变换,计算选取出特征像素点的有用信息方差及噪声方差,得到图像的灰度-纹理方差(IIVC)和灰度-噪声方差(INVC)2条特性曲线。2个像素点之间的权重受到这2点灰度对应的IIVC值的约束,以降低噪声对该过程的影响,算法中固定的噪声方差被每个像素灰度对应的INVC值替代以更好地去噪。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对于加性和乘性噪声都有较好的噪声估计及去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局域均值 离散余弦变换 灰度方差特性曲线 噪声方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指纹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德刚 戴冠中 +2 位作者 刘航 郝兴茂 李美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39-1740,1749,共3页
在传统的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指纹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根据指纹与背景交接区域,以及指纹内部脊线太淡或脊线粘连的区域中图像的灰度统计特性,对此类区域采取逐点分割,从而以较低的计算代价消除了指纹图像分割... 在传统的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指纹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根据指纹与背景交接区域,以及指纹内部脊线太淡或脊线粘连的区域中图像的灰度统计特性,对此类区域采取逐点分割,从而以较低的计算代价消除了指纹图像分割后前景区域的边界方块效应。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对指纹的分割更加灵活准确,分割后的指纹前景边界也更加平滑细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 阈值 图像分割 灰度特性 块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应矩阵的直线匹配 被引量:11
8
作者 娄安颖 宋伟东 刘薇 《遥感信息》 CSCD 2011年第3期9-13,共5页
提出了在单应矩阵原理约束下进行直线匹配的算法。首先利用单应矩阵将从不同影像上提取出的直线集变换到同一影像坐标系下;然后结合直线自身的几何特性及其特性支持区域的灰度特性,初步确定同名直线;最后依据左右一致性准则,剔除错误匹... 提出了在单应矩阵原理约束下进行直线匹配的算法。首先利用单应矩阵将从不同影像上提取出的直线集变换到同一影像坐标系下;然后结合直线自身的几何特性及其特性支持区域的灰度特性,初步确定同名直线;最后依据左右一致性准则,剔除错误匹配。当引入直线特性支持区域的灰度测度时,只考虑几何变形和灰度畸变较小的一侧,提高了匹配的可靠性。实验表明,该算法简单、易行,并有效解决了部分被遮挡直线以及断裂直线的匹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应矩阵 直线匹配 几何特性 灰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不变量的直线匹配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林意 李进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465-3469,共5页
针对目前直线匹配算法大多基于直线段支持区域的几何特性、灰度特性,但这些特性又极易受外界因素干扰造成匹配失败的情况,提出了基于直线几何不变量的匹配方法,该方法在无任何已知条件的情况下,运用叉积符号、点的线束交比不变量进行直... 针对目前直线匹配算法大多基于直线段支持区域的几何特性、灰度特性,但这些特性又极易受外界因素干扰造成匹配失败的情况,提出了基于直线几何不变量的匹配方法,该方法在无任何已知条件的情况下,运用叉积符号、点的线束交比不变量进行直线匹配。对于各个视点图像,采用Hough变换提取直线间交点集,再采用Graham扫描法构造一个最小的凸包,并通过匹配凸包顶点的交比序列来建立点与点的对应关系,选取其中一个对应关系完成直线的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鲁棒性较好,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匹配 几何特性 灰度特性 几何不变量 叉积 凸包 顶点交比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图像的云分类和云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雪珺 杨晓非 姚行中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8-773,共6页
为了有效减小云层遮盖对遥感图像数据利用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特性的算法,实现了遥感图像高效自动的云分类及云检测。该方法首先将大幅遥感图像切分成小块子图,然后统计子图灰度值的均值和方差,在此基础上将云分成无云、薄云和... 为了有效减小云层遮盖对遥感图像数据利用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特性的算法,实现了遥感图像高效自动的云分类及云检测。该方法首先将大幅遥感图像切分成小块子图,然后统计子图灰度值的均值和方差,在此基础上将云分成无云、薄云和厚云三类,最后通过边缘检测算法,实现了对厚云影响范围的有效标记。对100幅典型水域遥感图像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正确云分类判别率达到97%,误判率小于4%,漏判率小于2%,基本满足实时性需求,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灰度特性 云分类 云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图像的一种混合二值化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庆 赵荣椿 池哲儒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6-399,共4页
二值化是 OCR系统的基础 ,受到了广泛重视 ,通常分为全局阈值方法和局部比较方法两类。文中提出了一种混合二值化方法 ,将全局阈值与邻域局部灰度信息相结合 ,构造了一种扩展的隶属函数 ,用于描述象素属于笔划或背景的程度 ,据此隶属测... 二值化是 OCR系统的基础 ,受到了广泛重视 ,通常分为全局阈值方法和局部比较方法两类。文中提出了一种混合二值化方法 ,将全局阈值与邻域局部灰度信息相结合 ,构造了一种扩展的隶属函数 ,用于描述象素属于笔划或背景的程度 ,据此隶属测度去自适应地改变象素阈值。实验证明 ,该方法抗噪声能力强 ,保持笔划连通性好 ,适合于文本图像的二值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图像 二值化 隶属函数 OCR系统 图像处理 全局阈值 局部灰度分布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多尺度分解子带主成份的特征提取
12
作者 王春光 高广珠 +1 位作者 余理富 何智勇 《兵工自动化》 2006年第9期4-4,共1页
论文在研究目标图像多尺度小波分解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取多个子带变换域中的主成份来构成目标综合特征的方法,这种特征不但包含目标的部分边缘特性和一些局部灰度分布特性,也包含目标的一些结构特性。实验结果证明这种特征可有效地... 论文在研究目标图像多尺度小波分解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取多个子带变换域中的主成份来构成目标综合特征的方法,这种特征不但包含目标的部分边缘特性和一些局部灰度分布特性,也包含目标的一些结构特性。实验结果证明这种特征可有效地用于目标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小波多尺度分解 主成份 灰度分布特性 分解特性 多尺度小波 目标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和卡尔曼滤波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窦永梅 冀小平 杜肖山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8期133-136,共4页
针对目前一些常用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存在跟踪精度不高、实时性低、对遮挡问题处理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粒子群算法与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新的运动目标跟踪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预测目标中心在下一帧图像中的位置,从而极大减少了搜索范围... 针对目前一些常用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存在跟踪精度不高、实时性低、对遮挡问题处理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粒子群算法与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新的运动目标跟踪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预测目标中心在下一帧图像中的位置,从而极大减少了搜索范围,并以该位置为中心建立目标搜索区域。然后以目标的灰度统计特征对目标模板和候选区域进行匹配,确保跟踪准确性。为了有效减少搜索匹配次数、提高实时性,利用粒子群算法在搜索区域找到和目标模板最相似的区域,从而找到最优中心位置,并以该位置作为卡尔曼滤波的观测值,进行下一帧跟踪。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显著提高了跟踪的实时性、精确性,并对部分遮挡能较好地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卡尔曼滤波 运动目标跟踪 灰度统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histogram descriptor for global feature extraction and description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刚 马宗民 +1 位作者 邓立国 徐长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580-586,共7页
A novel histogram descriptor for global feature extraction and description was presented. Three elementary primitives for a 2×2 pixel grid were defined. The complex primitives were computed by matrix transforms. ... A novel histogram descriptor for global feature extraction and description was presented. Three elementary primitives for a 2×2 pixel grid were defined. The complex primitives were computed by matrix transforms. These primitives and equivalence class were used for an image to compute the feature image that consisted of three elementary primitives. Histogram was used for the transformed image to extract and describe the features. Furthermore, comparisons were made among the novel histogram descriptor, the gray histogram and the edge histogram with regard to feature vector dimension and retrieval performan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vel histogram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effect of noise and illumination change, but also compute the feature vector of lower dimension. Furthermore, the system using the novel histogram has better retrieval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ture extraction and description histogram descriptor gray histogram edge histog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