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度关联法分析冰温贮藏对鲜枸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齐 张鹏 +2 位作者 刘景超 李春媛 李江阔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64,共10页
目的比较不同贮藏方式下鲜枸杞果实的品质差异,探索冰温贮藏对鲜枸杞品质的调控效果,为鲜枸杞的贮藏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鲜枸杞为实验材料,将其置于冰温((−0.5±0.3)℃)与低温((2±1)℃)环境下贮藏,研究果实感官指标、理... 目的比较不同贮藏方式下鲜枸杞果实的品质差异,探索冰温贮藏对鲜枸杞品质的调控效果,为鲜枸杞的贮藏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鲜枸杞为实验材料,将其置于冰温((−0.5±0.3)℃)与低温((2±1)℃)环境下贮藏,研究果实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并采用灰度关联法分析各项指标的权重以及主要差异指标与不同处理间的关联度。结果冰温贮藏能有效抑制果实感官评分和硬度的下降,延缓果实腐烂率、褐变度、质量损失率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甜菜碱含量,同时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显著低于低温贮藏,而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明显。通过变异系数法权重分析可知,2个处理组的主要差异指标为腐烂率、相对电导率和呼吸强度,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冰温贮藏与主要差异指标的关联度高于低温贮藏。结论与低温贮藏相比,采用冰温贮藏技术能够更好地提升鲜枸杞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冰温贮藏 灰度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均值与灰度关联分析法筛选适宜德州种植的玉米新品种
2
作者 崔慧妮 郭智慧 +4 位作者 郭良海 郭建军 高建胜 李拥军 董国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9期29-31,34,共4页
[目的]筛选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后期玉米籽粒脱水快、适宜机械收获的玉米品种。[方法]通过利用双向均值法和灰度关联分析法对35个玉米新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分析与综合性评价。[结果]DH815、隆平208、滑玉168、秋乐218、... [目的]筛选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后期玉米籽粒脱水快、适宜机械收获的玉米品种。[方法]通过利用双向均值法和灰度关联分析法对35个玉米新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分析与综合性评价。[结果]DH815、隆平208、滑玉168、秋乐218、邦玉359和农星2209这6个品种的产量与综合评价均较高,可以进行大面积的试验示范,从而在德州地区推广。[结论]该研究为农民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降低种植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双向均值 灰度关联分析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应急救援站脆弱性分析
3
作者 廖勇 赵一阳 +1 位作者 吴红洪 张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569-10575,共7页
为提高区域应急响应速度,增强区域内医疗、消防和紧急物资运输等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航空应急救援站脆弱性分析方法。首先,构建航空应急救援场站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具体分析指标划分为三类:通过资料搜集直接获得的定量... 为提高区域应急响应速度,增强区域内医疗、消防和紧急物资运输等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航空应急救援站脆弱性分析方法。首先,构建航空应急救援场站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具体分析指标划分为三类:通过资料搜集直接获得的定量计算指标、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获得的定性评价指标以及借助Pajek工具进行计算得到的网络特性指标;其次,使用集成决策实验室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估计;最后,使用灰度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各节点的脆弱性指数。对某地区现有运输机场布局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充分考虑待选机场的自身应急救援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兼顾救援网络中各机场间的互补性和协同作用,为未来的航空应急救援站选址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评价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应急救援 复杂网络 脆弱性分析 灰度关联分析 集成决策实验室(DEMAT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网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培珍 杨根源 +2 位作者 张杨 徐圣良 刘志成 《舰船科学技术》 2010年第3期121-124,共4页
为了克服AHP法中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将基于熵权的FAHP算法用于雷达网效能评估中。通过对雷达网的因素分析,建立了雷达网效能评估结构层次模型,同时给出了雷达网效能评估步骤。最后利用2种算法对案例进行了实验分析。结... 为了克服AHP法中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将基于熵权的FAHP算法用于雷达网效能评估中。通过对雷达网的因素分析,建立了雷达网效能评估结构层次模型,同时给出了雷达网效能评估步骤。最后利用2种算法对案例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雷达网效能评估中,基于熵权的FAHP算法比AHP算法更科学,更合理。其评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雷达网的合理分配使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网 灰度层次分析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M和GAHP的武器系统选型评价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郝坤鹏 杨国来 +1 位作者 张磊 葛建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6-934,共9页
系统选型评价是武器装备综合论证、方案设计的重点工作内容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武器装备实现功能需求、层次管理和优化决策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武器系统选型评价需求,设计了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和灰度层次分析法(GAHP)的武器系统... 系统选型评价是武器装备综合论证、方案设计的重点工作内容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武器装备实现功能需求、层次管理和优化决策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武器系统选型评价需求,设计了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和灰度层次分析法(GAHP)的武器系统选型评价方法,通过构建系统结构有向图,定性描述了武器系统结构和性能的层次关系,通过确定系统元素间影响权重及其灰色评估向量,定量表征了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值;结合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给出了数学模型,并以某机载武器系统为例,对3种方案进行了择优,同时给出了理论依据;基于ISM和GAHP的武器系统选型评价方法,解决了武器系统从定性需求到定量决策的问题,对武器系统选型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系统 解释结构模型 灰度层次分析 可靠性 选型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章辉 吴柏均 杨上广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5-49,共5页
本文通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中具有区域性特征的3种动力机制:政府政策的自上而下推动效应、乡镇企业内源型扩张效应、经济全球化的外延型推拉效应;最后,本... 本文通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中具有区域性特征的3种动力机制:政府政策的自上而下推动效应、乡镇企业内源型扩张效应、经济全球化的外延型推拉效应;最后,本文分析了江浙沪之间城市化的路径演进与路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化 灰度关联分析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组网效能量化评估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培珍 杨根源 +1 位作者 张杨 徐圣良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0,共6页
针对雷达组网效能评估过程中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可能存在一定误差的情况,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组网雷达效能评估中。首先建立了组网雷达效能评估结构模型。其次结合案例构造了雷达组网效能评估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以及层次总排序和一致... 针对雷达组网效能评估过程中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可能存在一定误差的情况,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组网雷达效能评估中。首先建立了组网雷达效能评估结构模型。其次结合案例构造了雷达组网效能评估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以及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最后,利用灰度层次分析法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为雷达组网的合理分配使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组网 层次分析 效能评估 灰度层次分析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轨道除沙车抛沙板参数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郑明军 杨摄 +1 位作者 吴文江 赵晨磊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3,共7页
为了研究铁路轨道除沙车抛沙板参数对抛沙高度及抛沙距离的影响,提出一种离散元正交试验方法,用于优化抛沙板参数,以改善抛沙板的抛沙高度和抛沙距离。通过多因素正交试验和基于离散元法的仿真试验,分析抛沙板的转速、弯折角度、弯折位... 为了研究铁路轨道除沙车抛沙板参数对抛沙高度及抛沙距离的影响,提出一种离散元正交试验方法,用于优化抛沙板参数,以改善抛沙板的抛沙高度和抛沙距离。通过多因素正交试验和基于离散元法的仿真试验,分析抛沙板的转速、弯折角度、弯折位置以及前进速度对抛沙高度及抛沙距离的影响;通过灰度分析法与极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参数组合,并在试验平台进行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转速对抛沙高度及抛沙距离的影响最大;在抛沙板半径不变的情况下,最佳参数组合:转速为2 r/s,弯折角度为170°,弯折位置为5/6,前进速度为1 km/h。试验结果表明抛沙板参数优化后,除沙车的抛沙高度降低了8.64%,抛沙距离减小了32.3%,这说明优化后的除沙车在满足设计需求的同时既降低了能耗又减少了沙粒对挡沙板的冲击。研究结果可为轨道除沙车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除沙车 抛沙板 离散元 正交试验 灰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表面条纹效果的自动识别与定量评价
9
作者 陶晨 顾平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37,41,共3页
条纹是重要的织物表面效果之一。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定量评价织物表面条纹效果的方法——灰度偏移分析法,并展示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评价系统进行条纹效果评价的一些应用实例。
关键词 条纹 织物表面效果 图像处理 灰度偏移分析 条纹角 条纹显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损耗孔助光纤弯曲性能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佘雨来 周德俭 陈小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5-191,共7页
建立了弯曲光纤的二维轴对称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初始光纤弯曲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别计算其弯曲损耗,有效模场面积和连接损耗;选取芯层到下陷层距离b,下陷层宽度c,下陷层深度Δt,空气孔孔径r为设计变量,以弯曲损耗和连接损耗最小为目... 建立了弯曲光纤的二维轴对称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初始光纤弯曲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别计算其弯曲损耗,有效模场面积和连接损耗;选取芯层到下陷层距离b,下陷层宽度c,下陷层深度Δt,空气孔孔径r为设计变量,以弯曲损耗和连接损耗最小为目标,利用正交试验和灰度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光纤弯曲性能进行了多因素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光纤弯曲损耗从0.127 8 dB/m减小到1.749 8×10-4dB/m;有效模场面积从94.741μm2减小到82.37μm2;连接损耗由0.174 3 dB减小到5.805×10-4dB。与标准单模光纤对比发现,新型光纤在弯曲半径为3 mm的情况下,有效模场面积从209.21μm2减小到82.3μm2,连接损耗从7.535 8 d B减小到5.805×10-4dB,大大地降低了光纤的连接损耗。新型光纤在小半径弯曲情况下,也能保证系统的传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纤弯曲性能 灰度关联分析 弯曲损耗 连接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grayscale distribution and risk evaluation model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伟伟 宋晓琳 张桂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633-1642,共10页
A technology for unintended lane departure warning was proposed. As crucial information, lane boundaries were detected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grayscale distribution in search bars of given number and... A technology for unintended lane departure warning was proposed. As crucial information, lane boundaries were detected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grayscale distribution in search bars of given number and then each search bar was tracked using Kalman filter between frames. The lane detection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and demonstrated in ways of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 and real-time performance. For lane departure detection, a lane departure risk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lasting time and frequency was effectively executed on the ARM-based platform.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lgorithm generates satisfactory lane detection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traffic and lighting conditions, and the proposed warning mechanism sends effective warning signals, avoiding most false wa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 lane detection lane track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isk evaluation model ARM-based real-time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