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增强CT灰度共生矩阵预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
王晨
李庆
师毅冰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图像纹理的灰度共生矩阵计算问题的分析 |
薄华
马缚龙
焦李成
|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05
|
|
3
|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木材纹理分类方法的研究 |
白雪冰
王克奇
王辉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88
|
|
4
|
织物折皱纹理灰度共生矩阵分析 |
汪黎明
陈健敏
王锐
姜红
|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
2003 |
34
|
|
5
|
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和模糊核聚类的振动图形识别方法 |
丛蕊
高光甫
樊瑞筱
乔磊
张威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6
|
应用空间灰度共生矩阵定量分析木材表面纹理特征 |
于海鹏
刘一星
张斌
李永峰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2
|
|
7
|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织物组织结构差异分析 |
常利利
马俊
邓中民
蒋蕾
|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8
|
基于CT技术和灰度共生矩阵理论研究不同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细观损伤演化过程 |
朱琳
党发宁
丁卫华
薛熠
张乐
|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
9
|
河道纹理属性分析中的灰度共生矩阵参数研究 |
王治国
尹成
雷小兰
古发明
吴晓华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9
|
|
10
|
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
陈后金
许文达
郝晓莉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11
|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乳腺钼靶图像分析 |
杨韬
夏建国
缪锦林
王娟
汤乐民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2
|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激光散斑评价方法 |
白可
贺锋涛
张敏
孙力
|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3
|
一种多尺度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提取算法 |
王民
王静
王羽笙
|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5
|
|
14
|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理论的PVA纤维分散评价法 |
曹源文
吴春洋
郑婷婷
肖伟
夏柱林
郑南翔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5
|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
宁顺刚
白万民
喻钧
|
《电子科技》
|
2009 |
12
|
|
16
|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梯度相位互信息的医学图像检索 |
支力佳
张少敏
赵大哲
赵宏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7
|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煤与矸石自动识别研究 |
吴开兴
宋剑
|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
2016 |
24
|
|
18
|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神经网络的Si_3N_4陶瓷推挤加工表面纹理分析 |
田欣利
王龙
王望龙
唐修检
吴志远
|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9
|
利用SVM和灰度基元共生矩阵进行图像数据库检索 |
王亮申
欧宗瑛
苏铁明
杨鑫华
曾好平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20
|
综合BTC颜色矩和灰度共生矩阵的图像检索算法 |
龚淼
付正
张尤赛
|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
201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