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土夯扩挤密桩在小高层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冯芸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5-47,共3页
灰土夯扩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能有效的消除湿陷性,提高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量,而且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明显。论文着重介绍了灰土夯扩挤密桩在小高层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并对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体现它的经... 灰土夯扩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能有效的消除湿陷性,提高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量,而且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明显。论文着重介绍了灰土夯扩挤密桩在小高层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并对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体现它的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土夯扩挤密桩 小高层 自重湿陷性 检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夯扩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挤密效果和水平应力变化规律研究
2
作者 周勤帮 李建东 +2 位作者 段伟 王凯 王海宏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66-371,共6页
为研究灰土夯扩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公路路基时挤密效果和水平应力沿深度的变化规律,选用不同桩径、桩间距的灰土夯扩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分析处理前后深度范围内桩周土挤密系数、水平应力、超固结比、锥尖阻力和侧壁阻力变化规... 为研究灰土夯扩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公路路基时挤密效果和水平应力沿深度的变化规律,选用不同桩径、桩间距的灰土夯扩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分析处理前后深度范围内桩周土挤密系数、水平应力、超固结比、锥尖阻力和侧壁阻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灰土夯扩挤密桩可显著增大处理深度范围内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湿陷系数、水平应力、固结度、锥尖阻力和侧壁阻力,进而提高地基承载力。桩间距从1.0 m增大为1.2 m和1.5 m时,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分别增大了1.37%和4.11%,平均湿陷系数分别增大了1.75倍和2.79倍;桩间距为1.0 m、1.2 m和1.5 m时,400 mm桩径对应的平均水平应力比分别为3.23、2.47和1.92,超固结比分别为11.58、6.64和3.94,平均桩尖阻力分别增大了2.54倍、1.92倍、1.31倍,侧壁阻力分别增大了3.07倍、2.35倍、1.47倍。450 mm桩径对应的平均水平应力比分别为3.52、2.74和2.21,超固结比分别为13.80、8.26和5.27,平均桩尖阻力分别增大了2.77倍、2.03倍和1.39倍,侧壁阻力分别增大了3.40倍、2.59倍和1.66倍,且桩间距对上述桩间土参数的影响程度均大于桩径。实际工程中建议采用桩间距≤1.2 m的灰土夯扩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地基 灰土夯扩挤密桩 间土 系数 水平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