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径级乔木主要部位灰分质量分数比较
1
作者 陈娟 刘雪峰 彭徐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66,共3页
采用外业调查和室内燃烧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大兴安岭林区3种主要树种的皮、干和枝的灰分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灰分对主要树种各部位的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比较分析发现,针叶树和阔叶树的干部灰分质量分数均为最低,树枝灰... 采用外业调查和室内燃烧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大兴安岭林区3种主要树种的皮、干和枝的灰分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灰分对主要树种各部位的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比较分析发现,针叶树和阔叶树的干部灰分质量分数均为最低,树枝灰分质量分数从树冠的上、中、下依次增大;2)相同树种的不同部位灰分质量分数由高到低排列,兴安落叶松为枝、皮、干,而白桦为皮、枝、干;3)樟子松的干的灰分质量分数最小,枝和皮灰分质量分数相差不大。基于灰分质量分数单因子考虑,3种树种的下部树枝的抗火性能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乔木灰分质量分数 乔木抗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5种优势树种的热值和能量现存量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英楠 张启昌 +1 位作者 其其格 李晶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共3页
采用快速灰化法、量热法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5种树种的灰分质量分数、热值、去灰分热值和能量现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器官的灰分质量分数为树叶2.12%~7.30%,树枝1.87%~7.45%,干0.52%~3.42%,根1.05%~6.53%,皮2.28%~6.87%;去... 采用快速灰化法、量热法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5种树种的灰分质量分数、热值、去灰分热值和能量现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器官的灰分质量分数为树叶2.12%~7.30%,树枝1.87%~7.45%,干0.52%~3.42%,根1.05%~6.53%,皮2.28%~6.87%;去灰分热值为树叶18.15~20.21kJ·g-1,树枝19.48~20.78kJ·g-1,干18.66~19.44kJ·g-1,根17.90~19.58kJ·g-1,皮17.14~20.05kJ·g-1。5种树种不同器官的灰分质量分数和去灰分热值差异均极显著(p<0.01)。红松阔叶林中5种树种能量现存总量为123.04×1011J·hm-2,其中红松最大,为67.16×1011J·hm-2,占总量的54.59%;其次为紫椴48.5×1011J·hm-2,占总量的39.42%;色木槭和蒙古栎分别为3.14×1011J·hm-2和2.99×1011J·hm-2,分别占整个林分总量的2.55%和2.43%;白桦最小1.25×1011J·hm-2,占总量的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灰分质量分数 灰分热值 能量现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初植杨树无性系间生物量及热值差异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杨艳 李永进 +2 位作者 唐洁 汤玉喜 李昌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34,46,共6页
为探讨高密度条件下,杨树无性系间生物量、灰分质量分数及热值差异,选用1年生的7个杨树无性系,对各组织器官以及单株的生物量及能量差异进行了测定及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高密度条件下,生长量和生物量均较优的无性系分别是I-69、XL-9... 为探讨高密度条件下,杨树无性系间生物量、灰分质量分数及热值差异,选用1年生的7个杨树无性系,对各组织器官以及单株的生物量及能量差异进行了测定及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高密度条件下,生长量和生物量均较优的无性系分别是I-69、XL-90和LA09-N56。其中I-69在常规造林条件下,生长一般,在高密度条件下却能表现出生长量和生物量较高的特性。7个杨树无性系中灰分质量分数与热值差异显著,I-69的灰分质量分数最低且单株平均热值最大,其次是XL-90,其灰分质量分数也较低,热值仅次于I-69。同一无性系不同组织器官的灰分质量分数和热值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且各无性系的叶片的灰分质量分数和热值均较高,其他器官因无性系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通过对供试无性系综合评价分析,初步得出,无性系XL-90、I-69和LA09-N56具有适合高密度栽培能源林的潜质,进一步丰富了杨树能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高密度 生物量 灰分质量分数 热值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