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烯亚胺配合灭活禽流感病毒口服免疫对鸡免疫反应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晶晶 刘瑞瑞 杨倩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2-307,共6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聚乙烯亚胺(PEI)配合灭活H5N1禽流感病毒口服免疫对鸡免疫反应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1日龄雏鸡35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7只。根据免疫方法分为口服生理盐水0.3 m L组(CK)、口服灭活禽流感病毒0.25 m L组(IAIV)、口服...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聚乙烯亚胺(PEI)配合灭活H5N1禽流感病毒口服免疫对鸡免疫反应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1日龄雏鸡35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7只。根据免疫方法分为口服生理盐水0.3 m L组(CK)、口服灭活禽流感病毒0.25 m L组(IAIV)、口服0.08 g聚乙烯亚胺配合0.25 m L灭活禽流感病毒组[IAIV+PEI(0.08)]、口服0.02 g聚乙烯亚胺配合0.25 m L灭活禽流感病毒组[IAIV+PEI(0.02)]和皮下注射灭活禽流感油乳佐剂疫苗组(i H)。分别在首次免疫后第3、5、7周通过检测口腔棉拭子、肠道和气管涮洗液中特异性Ig A、血清中特异性Ig G和HI抗体水平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然后称体质量,检测空肠和回肠绒毛长度以对生长发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0.02 g聚乙烯亚胺配合0.25 m L灭活禽流感病毒口服免疫雏鸡的口腔棉拭子和肠道涮洗液中特异性Ig A水平显著高于单独口服灭活病毒雏鸡组(P<0.05);0.08 g和0.02 g聚乙烯亚胺分别配合0.25 m L灭活禽流感病毒口服免疫雏鸡后第7周,血清中特异性Ig G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0.02 g聚乙烯亚胺配合0.25 m L灭活禽流感病毒口服免疫雏鸡后,其空肠、回肠绒毛长度比单独口服灭活病毒极显著增长(P<0.01)。[结论]0.02 g聚乙烯亚胺配合0.25 m L灭活H5N1禽流感病毒口服免疫雏鸡,不仅增强免疫反应,提高免疫力,还能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口服免疫 灭活禽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脱氧胆酸钠和CpGDNA对灭活H9N2禽流感病毒鼻腔免疫鸭的呼吸道抗体分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康海泓 申育萌 +1 位作者 王红丽 杨倩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1-766,共6页
运用牛磺脱氧胆酸钠和CpG DNA配合鸭源禽流感H9N2灭活病毒滴鼻免疫雏鸭,通过检测鸭呼吸道各组织中IgA和IgG抗体分泌细胞面积的变化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应用牛磺脱氧胆酸钠和CpG DNA配合H9N2灭活病毒鼻腔免疫后3、5和7周,鼻腔... 运用牛磺脱氧胆酸钠和CpG DNA配合鸭源禽流感H9N2灭活病毒滴鼻免疫雏鸭,通过检测鸭呼吸道各组织中IgA和IgG抗体分泌细胞面积的变化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应用牛磺脱氧胆酸钠和CpG DNA配合H9N2灭活病毒鼻腔免疫后3、5和7周,鼻腔、气管和气管叉组织中的IgA和IgG分泌细胞面积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单独H9N2灭活病毒免疫后的水平;应用CpG DNA配合H9N2灭活病毒鼻腔免疫后鼻腔和气管组织中IgA和IgG分泌细胞的面积有部分提高(P<0.05);而单独运用H9N2灭活病毒鼻腔免疫后IgA和IgG分泌细胞面积同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在牛磺脱氧胆酸钠和CpG DNA的配合下,禽流感H9N2灭活病毒鼻腔免疫能够提高雏鸭呼吸道组织中IgA分泌细胞和IgG分泌细胞的面积,有效地增强呼吸道局部的免疫应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免疫 呼吸道 禽流感病毒 抗体分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鸡法氏囊病防治措施
3
作者 高亮 赵德升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第6期137-138,共2页
2016年2月16日,微山县欢城镇李集村丁某引进蛋鸡苗6000只,采取地面平养方式饲养,2月24日,育雏鸡群2倍量中等毒力法氏囊疫苗饮水,3月3日注射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3月7日早雏鸡开始发病,约20%雏鸡出现腹泻症状,继而排... 2016年2月16日,微山县欢城镇李集村丁某引进蛋鸡苗6000只,采取地面平养方式饲养,2月24日,育雏鸡群2倍量中等毒力法氏囊疫苗饮水,3月3日注射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3月7日早雏鸡开始发病,约20%雏鸡出现腹泻症状,继而排白色或黄绿色稀粪,部分粪便有泡沫,病鸡羽毛蓬乱,精神萎靡,不愿走动,采食饮水急骤减少,偶尔有雏鸡啄咬自己的泄殖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氏囊疫苗 法氏囊病 采食饮水 欢城镇 中等毒力 腹泻症状 免疫程序 传染性法氏囊炎 禽流感病毒 母源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江津动物免疫的发展变化
4
作者 王秋 《畜禽业》 2017年第6期87-88,共2页
1动物免疫历史 江津动物免疫起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免疫对象主要为生猪和耕牛;免疫病种主要是猪瘟(俗称“烂肠症”“烂肠瘟”)、牛炭疽。采取以县为单位组织“防疫队”、乡村社三级干部带队的方式分片集中到户免疫。当时组建不久... 1动物免疫历史 江津动物免疫起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免疫对象主要为生猪和耕牛;免疫病种主要是猪瘟(俗称“烂肠症”“烂肠瘟”)、牛炭疽。采取以县为单位组织“防疫队”、乡村社三级干部带队的方式分片集中到户免疫。当时组建不久的畜牧兽医站员工是“防疫队”主力队员,其他自愿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并经临时短期培训的其他人员也可成为“防疫队”的组成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免疫 防疫队 兽医工作 畜牧兽医站 口蹄疫疫苗 猪肺疫 禽流感病毒 猪瘟免疫 免疫疫苗 蓝耳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