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花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的WC/Co纳米硬质合金 被引量:7
1
作者 谭兴龙 邱绍宇 +2 位作者 何文艳 雷代富 任大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01期276-279,共4页
研究了火花等离子烧结工艺与YG10、YG12两种纳米硬质合金性能的关系。然后采用火花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硬质合金功能梯度材料,该材料由纳米WC/10%Co、纳米WC/12%Co、微米WC/15%Co混合粉以及不锈钢圆片烧结而成。显微硬度压痕显示该材... 研究了火花等离子烧结工艺与YG10、YG12两种纳米硬质合金性能的关系。然后采用火花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硬质合金功能梯度材料,该材料由纳米WC/10%Co、纳米WC/12%Co、微米WC/15%Co混合粉以及不锈钢圆片烧结而成。显微硬度压痕显示该材料各层间的应力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等离子烧结 功能梯度材料 WC/CO 纳米硬质合金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花等离子烧结W—Ti—Cr—B的相反应合成
2
作者 亓家钟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1-371,共1页
关键词 相反应合成 火花等离子烧结 W-Ti-C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花等离子烧结制备超细晶WC-10Co-VC合金
3
作者 邓孝纯 周国治 张国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25年第4期527-535,共9页
以自制超细VC粉为晶粒抑制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 Spark Plasma Sintering)成功制备了超硬WC-10Co-VC合金,并详细研究了VC含量对合金致密化程度、晶粒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C的加入降低了合金的相对密度,但抑制了... 以自制超细VC粉为晶粒抑制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 Spark Plasma Sintering)成功制备了超硬WC-10Co-VC合金,并详细研究了VC含量对合金致密化程度、晶粒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C的加入降低了合金的相对密度,但抑制了晶粒长大。此外,随着VC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和韧性都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VC添加量为3%时,在固溶强化和细晶强化的作用下,合金的硬度达到了最大值2235 HV_(30)。小尺寸晶粒不仅增加了裂纹偏转频率,而且延长了裂纹扩展路径,这增加了裂纹扩展的能量消耗,从而提高了合金的断裂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Co硬质合金 细晶强化 固溶强化 增韧机理 火花等离子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莫来石复合物电火花等离子反应烧结
4
作者 武军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3年第1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氧化锆 莫来石 火花等离子反应烧结 陶瓷 S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含量对TiB_(2)/石墨-铜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钟斌 王元龙 +2 位作者 于正洋 李飞 丁春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3-191,共9页
目的针对铜基石墨复合材料强度低、界面结合弱等问题,采用TiB_(2)陶瓷颗粒作为增强体以改善基体缺陷并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方法以8%(质量分数)镀铜石墨粉、纯度99.99%电解铜粉和TiB_(2)陶瓷颗粒为原料,采用火花等离子烧结法(SPS)... 目的针对铜基石墨复合材料强度低、界面结合弱等问题,采用TiB_(2)陶瓷颗粒作为增强体以改善基体缺陷并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方法以8%(质量分数)镀铜石墨粉、纯度99.99%电解铜粉和TiB_(2)陶瓷颗粒为原料,采用火花等离子烧结法(SPS)制备了TiB_(2)/铜-石墨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EDS能谱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TiB_(2)/铜-石墨复合材料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TiB_(2)含量对TiB_(2)/石墨-铜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TiB_(2)在铜-石墨复合材料基体中的分布相对均匀,与铜基体形成致密结合。随TiB_(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持续增加,密度先增大后减小,电阻率先减小后增大。当TiB_(2)添加量为1.5%(质量分数)时,密度达到最大值8.02 g/cm^(3),电阻值达到最小值0.024μΩ·m。当TiB_(2)添加量为4.5%~6%(质量分数)时,TiB_(2)/铜-石墨复合材料耐磨性能显著提高,磨损率达到最低值1×10^(−6)mm^(3)/(N·m),与铜-石墨复合材料相比,降低了57%。结论TiB_(2)陶瓷颗粒可有效改善基体缺陷、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通过微观形貌分析可知,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并伴随轻微剥层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颗粒 火花等离子烧结(SPS) TiB_(2)/铜-石墨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陶瓷材料快速烧结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6
6
作者 谭划 南博 +11 位作者 马伟刚 郭新 刘晶 袁绮 杨廷旺 陆文龙 臧佳栋 李浩宇 鄢文超 张升伟 卢亚 张海波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64-3080,共17页
快速烧结技术在节省时间和能源方面的巨大优势使其成为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近几十年来,快速烧结技术(如火花等离子烧结、闪电烧结、选区激光烧结、感应烧结、微波烧结和传统烧结装置中的快速烧结等)的发展,使陶瓷材料的快速烧结成为可... 快速烧结技术在节省时间和能源方面的巨大优势使其成为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近几十年来,快速烧结技术(如火花等离子烧结、闪电烧结、选区激光烧结、感应烧结、微波烧结和传统烧结装置中的快速烧结等)的发展,使陶瓷材料的快速烧结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先进陶瓷领域中的快速烧结技术和烧结机理,并对火花等离子烧结中直流脉冲电流和机械压力对微观结构、材料性能和烧结机理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同时指出,快速烧结技术今后的发展一方面是对烧结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并应用到先进陶瓷材料的制备中,另一方面是解决快速烧结技术工业化生产中大尺寸、大批量生产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快速烧结 火花等离子烧结 烧结机理 闪电烧结 感应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涂层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冯忆艰 桂长林 +2 位作者 王虎 孙军 李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功能梯度材料(FGM)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文章综述了其特征和性能及其热——机械理论分析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一维稳态温度场的精确解、动态热载作用下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模型、热载作用下的裂纹问题。并综述了功能梯度材料目前常采用的... 功能梯度材料(FGM)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文章综述了其特征和性能及其热——机械理论分析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一维稳态温度场的精确解、动态热载作用下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模型、热载作用下的裂纹问题。并综述了功能梯度材料目前常采用的一些制备方法及使用情况,其中包括火花等离子烧结技术、粉末冶金法及离子结构工艺等,从而预见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涂层材料 火花等离子烧结 粉末冶金 离子结构 陶瓷/金属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Cr-Mn合金的组织结构与贮氢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武会 田保红 卢传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17,共4页
Mg的吸放氢条件苛刻、动力学性能差,只有对它进行合金化,才能得到贮氢性能优异的Mg合金。本研究尝试用Cr-Mn元素对Mg进行合金化,用不同工艺方法制备Mg-Cr-Mn合金,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合金进行了物相、形貌和成分表... Mg的吸放氢条件苛刻、动力学性能差,只有对它进行合金化,才能得到贮氢性能优异的Mg合金。本研究尝试用Cr-Mn元素对Mg进行合金化,用不同工艺方法制备Mg-Cr-Mn合金,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合金进行了物相、形貌和成分表征,利用Sieverts加氢装置对部分合金进行充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g-Cr-Mn没有形成Laves相,Mg只是少量地固溶在Cr Mn合金立方相中。Mg-Cr-Mn合金在107 k Pa、240℃下可少量吸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 Mg-Cr-Mn 等离子火花烧结 熔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spark plasma sintering of Al-Mg-Zr alloys 被引量:2
9
作者 N.Saheb A.S.Hakeem +2 位作者 A.Khalil N.Al-Aqeeli T.Lao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7-14,共8页
Although casting is commonly used to process aluminum alloys, powder metallurgy remains a promising technique to develop aluminum based materials for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pplications. The possibility to synthesi... Although casting is commonly used to process aluminum alloys, powder metallurgy remains a promising technique to develop aluminum based materials for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pplications. The possibility to synthesize Al-Mg-Zr alloys through mechanical alloying and spark plasma sintering techniques was explored. Al-10Mg-5Zr and Al-5Mg-1Zr alloyed 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wet ball milling the appropriate amount of elemental powders. The dried milled powders were spark plasma sintered through passing constant pulsed electric current with fixed pulse duration at a pressure of 35 MPa. The samples were vacuum sintered at 450, 500, 550, 600 and 620 ℃ for 10, 15 and 20 min. The Al-10Mg-5Zr alloy displays poor densification at lower sintering temperatures of 450, 500, 550 and 600 ℃. Its sinterability is improved at a temperature of 620 ℃ whereas sintering temperatures higher than 620 ℃ leads to partial melting of the alloy. It is possible to sinter the Al-5Mg-1Zr alloy at 450, 500 and 550 ℃. The increase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improves its densification and increases its hardness. The Al-5Mg-IZr alloy displays better densification and hardness compared to Al-10Mg-5Zr allo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alloys mechanical alloying spark plasma sintering powder metallur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