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箭撬试验长直轨道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昊 熊芝 +3 位作者 赵子越 钟陈小鹏 李春森 翟中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96,共9页
火箭撬试验在航空航天、兵器、电子、核武器研制中具有重要的试验价值,为了建立轨道测量控制网、实现火箭撬试验中时空位置参数的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角混合交汇平差模型的组合测量方法。首先,构建了基于全站仪测角信息与激光跟... 火箭撬试验在航空航天、兵器、电子、核武器研制中具有重要的试验价值,为了建立轨道测量控制网、实现火箭撬试验中时空位置参数的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角混合交汇平差模型的组合测量方法。首先,构建了基于全站仪测角信息与激光跟踪仪测距信息的混合交汇平差模型,定义了构建测量误差矩阵的原则,并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全局坐标进行了最优估计;其次,采用蒙特卡洛法对测量设备布局和混合交汇平差模型的精度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测量设备布设在测量范围内的中间位置,可使整体位置标坐标测量误差达到最小,进一步减小平差模型中初始值误差,提高模型解算精度;最后,在某火箭撬试验场地进行了实验验证,在669 m的测量范围内,整个轨道测量控制网的位置标距离标准差为0.19 mm,验证了长直导轨测量中边角混合平差模型的可行性,该方法对全量程测量任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撬试验 轨道测量控制网 平差模型 最小二乘 激光跟踪仪 全站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头体火箭撬试验地面效应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2
作者 肖虹 高超 孙良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2-104,共3页
建立基于混合网格的流场求解方法模拟钝头体双轨双排火箭撬试验粘性流场,并与钝头体自由流状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下表面由于地面效应作用压力大于自由流状态;随着马赫数增大,高压区范围变大,压力最大点位置向后移动,与自由流状态对比的... 建立基于混合网格的流场求解方法模拟钝头体双轨双排火箭撬试验粘性流场,并与钝头体自由流状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下表面由于地面效应作用压力大于自由流状态;随着马赫数增大,高压区范围变大,压力最大点位置向后移动,与自由流状态对比的增压现象越来越明显。钝头体底部受地面效应和其他试件的影响,一对尾涡出现强烈的不对称性引起压力不对称分布。因此,建议将传感器布置在远离地面的钝头体上部0.2<x/L<0.4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撬试验 地面效应 数值模拟 钝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落伞火箭撬试验开伞动载计算模型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从磊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574-4579,共6页
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并结合质量阻尼弹簧模型,建立了降落伞火箭撬试验中,开伞动载的计算模型。研究表明,模型能够反映出开伞动载在放伞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能准确预测开伞峰值的大小和出现的时刻,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分析了前置体... 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并结合质量阻尼弹簧模型,建立了降落伞火箭撬试验中,开伞动载的计算模型。研究表明,模型能够反映出开伞动载在放伞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能准确预测开伞峰值的大小和出现的时刻,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分析了前置体质量和放伞速度等因素对开伞动载的影响,分析表明,在200~450 km/h的放伞速度范围内,开伞动载峰值随放伞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增加幅度随伞系统阻力特征的增大而增大;前置体质量的增大,会造成开伞峰值的增大,尤其在前置体质量较小的情况下。该研究可为降落伞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落伞 火箭拖曳试验 开伞动载 多体模型 放伞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