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系统特征点推阻特性初探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蒙正
路媛媛
+1 位作者
杜泉
杨建文
《火箭推进》
CAS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推阻力是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系统的重要特性,研究推阻特性及影响因素对动力系统研发极为重要。对模型动力系统在高空高速点下的推阻力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获得了动力系统在火箭发动机模态、火箭/冲压发动机模态及冲压模态、不同余气系...
推阻力是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系统的重要特性,研究推阻特性及影响因素对动力系统研发极为重要。对模型动力系统在高空高速点下的推阻力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获得了动力系统在火箭发动机模态、火箭/冲压发动机模态及冲压模态、不同余气系数下的推阻力。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模型在火箭发动机模态下,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在动力系统内产生的推力大于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推力;火箭/冲压发动机共同工作条件下,推力大于火箭发动机设计推力与同一余气系数冲压发动机模态推力之和;冲压模态下,动力系统的推力随余气系数减小而增大;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冲压组合动力
系统
推阻特性研究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
18
2
作者
王亚军
何国强
+2 位作者
秦飞
魏祥庚
张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25-1133,共9页
对国内外火箭冲压组合动力(RBCC)研究现状与发展路线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各国主要研究计划和取得的重要成果。系统地总结了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在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完成了从发动机理论分析与原...
对国内外火箭冲压组合动力(RBCC)研究现状与发展路线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各国主要研究计划和取得的重要成果。系统地总结了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在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完成了从发动机理论分析与原理验证、部件设计与试验到小尺度发动机地面集成验证,初步突破和掌握了宽域全流道设计、宽来流高效燃烧与火焰稳定以及模态过渡等多项关键技术,具备了开展飞行演示验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冲压组合动力
研究进展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模态RBCC主火箭室压对引射流动燃烧影响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潘宏亮
林彬彬
+3 位作者
何国强
秦飞
魏祥庚
石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8-1114,共7页
为了研究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循环(RBCC)发动机主火箭室压对引射模态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针对宽范围飞行的二元中心支板式构型,分析了引射模态亚声速飞行阶段发动机工作特点,采用发动机与飞行器前后体集成的全流道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主...
为了研究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循环(RBCC)发动机主火箭室压对引射模态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针对宽范围飞行的二元中心支板式构型,分析了引射模态亚声速飞行阶段发动机工作特点,采用发动机与飞行器前后体集成的全流道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主火箭室压对RBCC亚声速飞行阶段燃烧室流动燃烧及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火箭室压增至26MPa时,由于主火箭喷管面积扩张比相应增大,使得主火箭喷管出口射流欠膨胀程度没有增大,避免了Fabri壅塞现象的产生,同时增大的主火箭射流马赫数使主火箭射流对第一级凹腔下游二次流道的挤压作用明显减弱,综合作用使得Ma=0和Ma=0.8条件下引射比分别提高了22.4%和40.0%;全流道计算结果表明在亚声速飞行阶段,提高主火箭室压一方面提升了主火箭推力,另一方面提升了燃烧室及后体推力,综合作用使得发动机比冲分别提高了11.5%和25.3%。提高主火箭室压有利于提升宽范围飞行RBCC发动机亚声速飞行阶段发动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冲压组合动力
循环
引射模态
主
火箭
引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模态RBCC主火箭混合比对引射流动燃烧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林彬彬
潘宏亮
+2 位作者
叶进颖
邹祥瑞
王超月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4-810,共7页
针对宽范围飞行的二元中心支板式构型,采用发动机与飞行器前后体集成的全流道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主火箭混合比对RBCC引射模态超声速飞行阶段燃烧室流动燃烧及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火箭混合比为2.4无二次燃料喷注时,燃烧...
针对宽范围飞行的二元中心支板式构型,采用发动机与飞行器前后体集成的全流道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主火箭混合比对RBCC引射模态超声速飞行阶段燃烧室流动燃烧及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火箭混合比为2.4无二次燃料喷注时,燃烧室出口气流平均总温最高,恰当比和贫燃主火箭可通过二次燃烧组织获得高于主火箭富燃工作情况下的总温,主火箭混合比影响主火箭射流温度,并通过与引射空气的掺混燃烧,与二次燃烧共同决定着燃烧室内的释热区间和压强分布情况,进而影响引射比及发动机性能;引射比随混合比的增大而增大,Ma=1.5、2时,引射比最大相差比例可达77.3%和109.0%,二次燃烧组织使得燃烧室下游压强迅速升高并前传,导致引射比迅速降低,主火箭混合比仍对引射比产生重要影响;在以亚燃和超燃模态为设计重点的受限流道内,主火箭恰当比工作可兼顾主火箭推力及燃烧室推力,进而获得更高的发动机性能,Ma=1.5、2时,推力增益分别达到22.0%和36.6%,发动机比冲分别为3 696 N·s/kg和4 136 N·s/kg,主火箭混合比对提升引射模态超声速段引射比及发动机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冲压组合动力
循环(RBCC)
引射模态
主
火箭
混合比
引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系统特征点推阻特性初探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蒙正
路媛媛
杜泉
杨建文
机构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出处
《火箭推进》
CAS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863项目(2012AA705302)
文摘
推阻力是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系统的重要特性,研究推阻特性及影响因素对动力系统研发极为重要。对模型动力系统在高空高速点下的推阻力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获得了动力系统在火箭发动机模态、火箭/冲压发动机模态及冲压模态、不同余气系数下的推阻力。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模型在火箭发动机模态下,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在动力系统内产生的推力大于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推力;火箭/冲压发动机共同工作条件下,推力大于火箭发动机设计推力与同一余气系数冲压发动机模态推力之和;冲压模态下,动力系统的推力随余气系数减小而增大;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相符。
关键词
火箭冲压组合动力
系统
推阻特性研究
仿真试验
Keywords
rocket ramjet combined cycle dynamic system
thrust drag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simulation test
分类号
V434-3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
18
2
作者
王亚军
何国强
秦飞
魏祥庚
张铎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25-1133,共9页
文摘
对国内外火箭冲压组合动力(RBCC)研究现状与发展路线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各国主要研究计划和取得的重要成果。系统地总结了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在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完成了从发动机理论分析与原理验证、部件设计与试验到小尺度发动机地面集成验证,初步突破和掌握了宽域全流道设计、宽来流高效燃烧与火焰稳定以及模态过渡等多项关键技术,具备了开展飞行演示验证的基础。
关键词
火箭冲压组合动力
研究进展
关键技术
Keywords
Rocket based combined cycle
Research progress
Key technology
分类号
V43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模态RBCC主火箭室压对引射流动燃烧影响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潘宏亮
林彬彬
何国强
秦飞
魏祥庚
石磊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重点实验室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8-1114,共7页
文摘
为了研究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循环(RBCC)发动机主火箭室压对引射模态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针对宽范围飞行的二元中心支板式构型,分析了引射模态亚声速飞行阶段发动机工作特点,采用发动机与飞行器前后体集成的全流道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主火箭室压对RBCC亚声速飞行阶段燃烧室流动燃烧及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火箭室压增至26MPa时,由于主火箭喷管面积扩张比相应增大,使得主火箭喷管出口射流欠膨胀程度没有增大,避免了Fabri壅塞现象的产生,同时增大的主火箭射流马赫数使主火箭射流对第一级凹腔下游二次流道的挤压作用明显减弱,综合作用使得Ma=0和Ma=0.8条件下引射比分别提高了22.4%和40.0%;全流道计算结果表明在亚声速飞行阶段,提高主火箭室压一方面提升了主火箭推力,另一方面提升了燃烧室及后体推力,综合作用使得发动机比冲分别提高了11.5%和25.3%。提高主火箭室压有利于提升宽范围飞行RBCC发动机亚声速飞行阶段发动机性能。
关键词
火箭冲压组合动力
循环
引射模态
主
火箭
引射比
Keywords
Rocket based combined cycle
Ejector mode
Primary rocket
Bypass ratio
分类号
V43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模态RBCC主火箭混合比对引射流动燃烧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林彬彬
潘宏亮
叶进颖
邹祥瑞
王超月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4-810,共7页
文摘
针对宽范围飞行的二元中心支板式构型,采用发动机与飞行器前后体集成的全流道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主火箭混合比对RBCC引射模态超声速飞行阶段燃烧室流动燃烧及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火箭混合比为2.4无二次燃料喷注时,燃烧室出口气流平均总温最高,恰当比和贫燃主火箭可通过二次燃烧组织获得高于主火箭富燃工作情况下的总温,主火箭混合比影响主火箭射流温度,并通过与引射空气的掺混燃烧,与二次燃烧共同决定着燃烧室内的释热区间和压强分布情况,进而影响引射比及发动机性能;引射比随混合比的增大而增大,Ma=1.5、2时,引射比最大相差比例可达77.3%和109.0%,二次燃烧组织使得燃烧室下游压强迅速升高并前传,导致引射比迅速降低,主火箭混合比仍对引射比产生重要影响;在以亚燃和超燃模态为设计重点的受限流道内,主火箭恰当比工作可兼顾主火箭推力及燃烧室推力,进而获得更高的发动机性能,Ma=1.5、2时,推力增益分别达到22.0%和36.6%,发动机比冲分别为3 696 N·s/kg和4 136 N·s/kg,主火箭混合比对提升引射模态超声速段引射比及发动机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火箭冲压组合动力
循环(RBCC)
引射模态
主
火箭
混合比
引射比
Keywords
rocket based combined cycle (RBCC)
ejector mode
primary rocket
mixture ratio
bypass ratio
分类号
V43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系统特征点推阻特性初探
张蒙正
路媛媛
杜泉
杨建文
《火箭推进》
CAS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研究进展
王亚军
何国强
秦飞
魏祥庚
张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模态RBCC主火箭室压对引射流动燃烧影响研究
潘宏亮
林彬彬
何国强
秦飞
魏祥庚
石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模态RBCC主火箭混合比对引射流动燃烧影响
林彬彬
潘宏亮
叶进颖
邹祥瑞
王超月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