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0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巯基取代三聚氰酸键合硅胶的合成及其在金的在线预浓集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鹏 吴雄志 +1 位作者 蒲巧生 苏致兴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59,共4页
制备了二巯基取代三聚氰酸键合硅胶,并以其为微柱填料应用于金的在线预浓集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当介质为0.2mol/L盐酸,上样流速为4.6mL/min,0.1μg/mL的Au预浓集时间为60s时,检出限为0.94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8%.利用本实验... 制备了二巯基取代三聚氰酸键合硅胶,并以其为微柱填料应用于金的在线预浓集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当介质为0.2mol/L盐酸,上样流速为4.6mL/min,0.1μg/mL的Au预浓集时间为60s时,检出限为0.94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8%.利用本实验方法成功实现了合金和阳极泥标准样品中金的在线预浓集分离、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巯基取代三聚氰酸键合硅胶 在线预浓集分离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增感效应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九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1983年第2期101-108,共8页
在用原子吸收方法时发现;某些物质存在时,能提高待测元素的灵敏度。这一现象称为增感效应,能够产生增减效应的物质,称为增感剂。本文论述了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增感剂的分类,增感效应的机理及其应用。
关键词 增感效应 火焰原子吸收分析 增感剂 摄影乳剂补加剂 待测元素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在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上的干扰效应 1.考察铝对贵金属的干扰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志军 林铁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0-53,4,共5页
一、前言贵金属在催化领域用处极为广泛,大多数贵金属在催化剂中都是主要的活性成分。特别是以可溶性氧化铝为担体的催化剂种类繁多。我们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到:金属铂担在γ-氧化铝,η-氧化铝上,用王水分解样品时,氧化铝也同时被溶解。... 一、前言贵金属在催化领域用处极为广泛,大多数贵金属在催化剂中都是主要的活性成分。特别是以可溶性氧化铝为担体的催化剂种类繁多。我们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到:金属铂担在γ-氧化铝,η-氧化铝上,用王水分解样品时,氧化铝也同时被溶解。实验证明铝的存在对铂的测定产生干扰。其干扰程度随铝的含量不同差别较大。基于这一实验事实,我们考察了铝对贵金属铂、铱、铑、钯、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 原子吸收光谱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镍(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增感及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秀媚 李占双 赵凤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8-52,共5页
通过研究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元素Ni的增感行为,发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增感效果最佳.在所拟定的实验条件下,增感效应高达107%,实验方法用于合成试样的分析,结果满意.并对增... 通过研究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元素Ni的增感行为,发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增感效果最佳.在所拟定的实验条件下,增感效应高达107%,实验方法用于合成试样的分析,结果满意.并对增感机理做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 原子吸收光谱 表面活性剂 增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金元素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鹏 何涛 +7 位作者 白金峰 冯小娟 寇少磊 吕明超 赵浩 邓一荣 范慧 甘黎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5-1051,共7页
国内新一轮战略找矿行动全面启动,金矿产资源以其独特的稀有性和战略性具有特殊意义,其分析检测技术直接影响金元素的准确测试。以矿石中金元素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对实验要素中的王水浓度、振荡时间和硫脲浓度进行方法测试... 国内新一轮战略找矿行动全面启动,金矿产资源以其独特的稀有性和战略性具有特殊意义,其分析检测技术直接影响金元素的准确测试。以矿石中金元素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对实验要素中的王水浓度、振荡时间和硫脲浓度进行方法测试,测定结果相对误差为量化指标;按照层次分析法(AHP)中确定要素指标、建立矩阵、一致性判断步骤计算要素权重为(0.252,0.159,0.589),通过客观赋权(CRITIC)法计算正交试验数据的对比强度和冲突性,计算要素权重为(0.452,0.172,0.377),提出基于AHP-CRITIC混合加权算法对要素权重综合分析,其结果为(0.314,0.075,0.611);利用粒子群算法构建粒子多维空间,通过粒子的速度和方向属性迭代位置设计算法流程图,在迭代过程中结合混合加权算法结果通过线性递减的方式校正惯性权重,优化粒子在迭代初期和末期的学习因子,结合正交试验结果利用粒子群算法建立目标适应度函数,改进算法流程,应用MATLAB软件仿真模拟粒子群迭代过程,从全局各位置和方向逐渐向最优组合收敛,得到优化后的粒子群算法寻找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金元素的最佳条件参数为王水浓度10.62%、振荡时间32.8 min、硫脲浓度9.5 g·L^(-1)。粒子群优化算法验证结果表明,在分析条件最优化参数下对金标准分析物质GAu-15a、GAu-16b、GAu-17b、GAu-18b、GAu-19b、GAu-22a进行11次平行性试验测试,计算其平均值、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偏差指标,均满足《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表明基于正交试验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于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金元素参数的优化问题科学可行,验证了该优化算法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对国内新一轮战略找矿事业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该方法提出混合加权算法结合进化计算技术对多目标参数寻求最优解,有望拓展于分析实验室其他领域的测试环境,更展望应用于寻求参数优化方向的科学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 CRITIC 混合加权 粒子群算法 原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法测定锂辉石中锰含量的对比
6
作者 姚洵 秦立俊 +3 位作者 顾强 王恒 丁志平 卢志琴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51-1660,共10页
锰是锂辉石中常见的杂质,它的存在会直接影响锂辉石的提取效率和产品品质。选择3种锂辉石标准物质,通过比较酸溶和碱熔两种前处理方式,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法各自方法的干扰来源和消除方... 锰是锂辉石中常见的杂质,它的存在会直接影响锂辉石的提取效率和产品品质。选择3种锂辉石标准物质,通过比较酸溶和碱熔两种前处理方式,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法各自方法的干扰来源和消除方法,比较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探讨锂辉石样品中锰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锂辉石标准物质经氢氟酸+硝酸+硫酸的混酸体系前处理,可以消解完全,在后续的测定中,ICP-AES法和FAAS法对混酸处理消解液的干扰较小,测定结果与标准认定值吻合。采用氢氧化钾碱熔也可以消解锂辉石标准物质,但消解所用的碱熔剂会引入大量的碱金属盐,采用ICP-AES法测定锰含量会有严重的基体效应,信号下降明显,幅度主要受碱熔剂用量的影响。这种基体效应可以通过配制碱熔剂基体匹配标准系列来消除。采用FAAS法测定,受碱熔消解液中共存离子硅的影响,锰的原子吸收信号会大幅下降,在消解液中加入1000 mg/kg氯化锶可以使信号完全恢复。相较于FAAS法,ICP-AES法的检出限略低。采用酸溶和碱熔前处理,分别用ICP-AES法和FAAS法测定,四种方法测定锂辉石中锰含量的结果与标准方法使用的分光光度法结果一致,3种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均在认定值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对锂辉石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2.0%~106%。四种检测方法都可以满足锂辉石中锰含量的测定要求。相较于碱熔,酸溶前处理操作更简单,后续测定干扰更少,对于仪器配件的损伤更小,更适合于锂辉石中锰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 锰含量 酸溶 碱熔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氟钛酸钾、氟硼酸钾、氟锆酸钾中钠含量
7
作者 王芳 周明俊 王津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27,共7页
钠的含量是评价氟钛酸钾、氟硼酸钾、氟锆酸钾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但目前无相关标准方法对氟钛酸钾、氟锆酸钾中钠的含量进行检测。针对此问题,本研究进行了多种酸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的试验,并考察了钛基体和锆基体对钠测定的影响。结果表... 钠的含量是评价氟钛酸钾、氟硼酸钾、氟锆酸钾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但目前无相关标准方法对氟钛酸钾、氟锆酸钾中钠的含量进行检测。针对此问题,本研究进行了多种酸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的试验,并考察了钛基体和锆基体对钠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硫酸溶解+硫酸冒烟赶氟”的方法对氟钛酸钾、氟硼酸钾、氟锆酸钾样品进行预处理,三个样品均可以溶解完全;在选定的条件下,钛和锆基体对钠元素测定无影响;测定过程无需加入消电离剂氯化铯和氯化锶;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84.0%~113.9%之间,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测定结果一致;本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5.39%~9.5%之间,能够满足快速准确测定氟钛酸钾、氟硼酸钾、氟锆酸钾中钠含量的需要,测定范围为0.0050%~0.5000%。本研究结果对于现有标准关于氟化盐中钠的测定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盐 钠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硫酸溶解+硫酸冒烟赶氟 氟钛酸钾 氟硼酸钾 氟锆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动态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矿石中金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何涛 王鹏 +4 位作者 门倩妮 甘黎明 张晓星 宋永涛 程毅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9-435,共7页
金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矿产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活性炭动态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岩石矿物样品中金的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应用。然而其分析条件的影响因素较多,在测定过程中活性炭的用量、灰分的大小、吸附层的设计以及... 金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矿产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活性炭动态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岩石矿物样品中金的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应用。然而其分析条件的影响因素较多,在测定过程中活性炭的用量、灰分的大小、吸附层的设计以及洗涤液溶液温度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分别以活性炭用量、不同灰分值、吸附层数以及洗涤溶液的温度为变量,对金分析标准物质GBW(E)070013b、GBW07297a、GBW07299a、GBW07810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金的回收率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而不断提升,在0.5 g后趋于稳定;活性炭灰分值越大,金元素损失越多,当灰分值小于0.05%时,回收率趋于稳定,接近99%;活性炭吸附层设计为双层和三层时,测定值的平均值与认定值的相对偏差(RE)和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为0.14%~3.2%和0.040%~3.7%,优于混合层和单层,满足岩石矿物质控标准规范中正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抽滤洗涤热溶液(70~80℃)时,金矿石标准物质金元素的平行样的准确度和相对标准标准偏差最小,均小于2.1%,通过方法验证,测定金的正确度精密度(RSD,n=6)分别小于0.76%和3.8%,满足DZ/T 0130.3—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中岩石矿物样品化学成分分析的质量要求。优化了活性炭吸附测金的实验条件,方法的正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要求,能满足金矿石中金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富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活性炭用量 洗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游离铁含量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随安 杨中瑞 +4 位作者 段玉宇 杨凯淇 胡智杰 杨春 侯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4-621,共8页
土壤游离铁是成土母质风化、迁移转化的产物,其形态和活化、老化程度能够反映成土过程和成土环境,可以直接反映土壤的形成环境、形成过程和气候变化。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游离铁含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土壤游离铁是成土母质风化、迁移转化的产物,其形态和活化、老化程度能够反映成土过程和成土环境,可以直接反映土壤的形成环境、形成过程和气候变化。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游离铁含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游离铁实验流程长,需要将高价铁还原为低价铁,加之需要显色时间24h,耗费时间长,检测效率较低。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土壤中的游离铁含量,系统研究了实验条件对游离铁测定的影响,通过优化样品测定过程中碳酸氢钠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清洗次数,确定了称样量为0.5g,加入柠檬酸钠溶液20mL和碳酸氢钠溶液2mL,反应温度75~80℃,反应时间15~30min,再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和2mL 1mol/L氯化钠溶液清洗各一次为最佳实验条件。经验证,该方法检出限(3σ)为0.05g/kg,定量限为0.20g/kg,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方法精密度(RSD,n=6)为1.95%~3.76%,标准样品测定误差小于5%,符合土壤调查样品分析测试要求,可推广应用于土壤调查中土壤和沉积物样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游离铁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柠檬酸钠溶液 碳酸氢钠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香青兰中微量元素的溶出特性及化学形态 被引量:34
10
作者 郭春梅 武荣兰 +1 位作者 封顺 王吉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6,共5页
结合香青兰的药用功效,对其铜、锌、锰、铁、镁、镍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分别用0.45 μm滤膜、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将香青兰水煎液中铜、锌、锰、铁、镁、镍分为悬浮态和可溶态、有机态和无机态;并采取正辛醇-水分配体系... 结合香青兰的药用功效,对其铜、锌、锰、铁、镁、镍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分别用0.45 μm滤膜、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将香青兰水煎液中铜、锌、锰、铁、镁、镍分为悬浮态和可溶态、有机态和无机态;并采取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模拟水煎液中铜、锌、锰、铁、镁、镍在人体胃肠中的分配情况,建立了上述6种元素的4种形态分离分析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出特性和化学形态.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率在92%~106%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均在3.8%以下,铜、锌、锰、铁、镁、镍是各以某种形态为主的多种形态共存的混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微量元素 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药中锌的形态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顺兴 邓南圣 刘肇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5-148,共4页
采取正辛醇 -水分配体系模拟中药水煎液中锌在人体胃肠中的分配情况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十二味中药药材及其水煎液中锌的含量、水煎液中水溶态锌、醇溶态锌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 ,中药中锌的水煮溶出率较低 ,中药中锌的形态与中药... 采取正辛醇 -水分配体系模拟中药水煎液中锌在人体胃肠中的分配情况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十二味中药药材及其水煎液中锌的含量、水煎液中水溶态锌、醇溶态锌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 ,中药中锌的水煮溶出率较低 ,中药中锌的形态与中药成分、配伍情况及作用靶位 (胃肠 )的酸度有关 ,酸度及配伍对中药中锌的溶出率及水煎液中锌的形态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中药 形态分析 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精矿中锑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广东 洪博 +5 位作者 王新 周旭亮 钟英楠 李彦红 葛仲义 杨凤萍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85-1690,共6页
金矿常伴生锑元素,准确测定金精矿中锑含量对选矿工艺和矿产交易价格具有重要意义。金精矿经硫酸和硝酸溶解,加入的酒石酸与锑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酒石酸-盐酸溶液替代纯水稀释样品,可有效防止锑的水解,在10%的盐酸介质中,火焰原子吸收光... 金矿常伴生锑元素,准确测定金精矿中锑含量对选矿工艺和矿产交易价格具有重要意义。金精矿经硫酸和硝酸溶解,加入的酒石酸与锑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酒石酸-盐酸溶液替代纯水稀释样品,可有效防止锑的水解,在10%的盐酸介质中,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在217.6 nm波长下测定金精矿中锑。通过考察样品处理方法、加酸量、溶液酸度、酒石酸用量对锑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硫酸-硝酸-酒石酸消解样品,硝酸加入量10 mL、硫酸加入量5 mL、10%的盐酸介质中、酒石酸(100 g/L)加入量5 mL时,锑的方法检出限为0.004%,方法精密度(RSD,n=11)为0.78%~3.5%,加标回收率为96.2%~101%,经国家标准样品验证,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1.1%~0.80%,方法适合金精矿中0.050%~5.00%锑的测定,为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精矿 酒石酸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小麦粉中的滑石粉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叶丽 董梅 +1 位作者 武鑫 强鑫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152,157,共4页
建立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小麦粉中滑石粉含量的方法。通过对消解系统酸用量和释放剂氯化锶加入量的优化,最终确定选用硝酸-氢氟酸体积比5∶1作为消解用酸,以每100 mL试样溶液中加入2.0 mL 15 g/L氯化锶溶液来达到消除干扰... 建立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小麦粉中滑石粉含量的方法。通过对消解系统酸用量和释放剂氯化锶加入量的优化,最终确定选用硝酸-氢氟酸体积比5∶1作为消解用酸,以每100 mL试样溶液中加入2.0 mL 15 g/L氯化锶溶液来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经过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在0.2~1.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354;在加入镁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153.8、2884.6、7692.3μg/g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102.0%和102.3%,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4%,检出限为0.0040 g/kg,定量限为0.0134 g/kg,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滑石粉 小麦粉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傣药灯台叶中八种金属元素进行形态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叶艳青 吴娜 +3 位作者 杨丽娟 念晓 张代云 高云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416-3419,共4页
照传统煎煮法对中药灯台叶中铜、锌、铁、镁、钙、铬、锰和镉8种元素进行提取;用微孔滤膜分离提取液中的可溶态与悬浮态,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对可溶态中的有机态与无机态进行分离;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各种形态中的8种元素进行测定... 照传统煎煮法对中药灯台叶中铜、锌、铁、镁、钙、铬、锰和镉8种元素进行提取;用微孔滤膜分离提取液中的可溶态与悬浮态,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对可溶态中的有机态与无机态进行分离;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各种形态中的8种元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灯台叶中8种元素的总提取率为9.84%~89.07%,浸留比为10.96%~903.4%,悬浮态颗粒吸附率为3.44%~23.37%。该法对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4.5%~111.6%;相对标准偏差在0.29%~2.47%之间,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台叶 金属元素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铋精矿中银含量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卓葵 张胜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59,共6页
由于铋精矿中含有大量的硫元素和硅元素,测定铋精矿中银的含量时,王水无法将其完全消解,导致样品溶解不完全,使得测量结果偏低。本研究采取在样品前处理加入高氯酸与氟化氢铵的方法来消解硫元素和硅酸盐化合物,然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由于铋精矿中含有大量的硫元素和硅元素,测定铋精矿中银的含量时,王水无法将其完全消解,导致样品溶解不完全,使得测量结果偏低。本研究采取在样品前处理加入高氯酸与氟化氢铵的方法来消解硫元素和硅酸盐化合物,然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测定铋精矿中银的含量,有效解决了铋精矿中较高的硫含量和硅含量对样品溶解及测定过程中的影响。试验过程中,采用2.0 mL高氯酸、0.2 g氟化氢铵、王水体系溶解铋精矿,在体积比20%HCl介质条件下,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得铋精矿样品中的银含量,结果表明,本试验方法检出限为0.0066μg/mL,低于测定下限0.022μg/mL,表明本试验方法可行,能够满足铋精矿中银含量的测定要求;利用该方法测定样品中银含量,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0.20%~1.95%,加标回收率为97.7%~105.0%;综合元素干扰测定过程中没有产生明显的基体效应干扰。该方法适用于铋精矿中50.0~10000.0 g/t银的测定,为企业和检测机构开展铋精矿中银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实用性更强的分析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高硅铋精矿 银含量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氟化氢铵 高氯酸 消解完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水溶肥料铬形态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岩松 黄均明 +3 位作者 保万魁 刘红芳 刘蜜 王旭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8-314,共7页
研究了采用阴离子交换柱吸附Cr^(6+),使之与Cr^(3+)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溶肥料中水溶态Cr^(3+)及总铬含量,差减法测得Cr^(6+)含量。分析了仪器工作条件、试液上柱流速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水溶态... 研究了采用阴离子交换柱吸附Cr^(6+),使之与Cr^(3+)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溶肥料中水溶态Cr^(3+)及总铬含量,差减法测得Cr^(6+)含量。分析了仪器工作条件、试液上柱流速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水溶态总铬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2%~3.13%,水溶态Cr^(3+)测定值的RSD为1.93%~2.93%;Cr^(3+)的加标回收率为98.8%~104.0%,Cr^(6+)吸附率为97.0%~102.0%,固相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可用于水溶肥料中铬形态的检测,且具有成本相对较低、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形态分析 水溶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砂岩型铀矿中的CaO和MgO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艳妮 陈俊魁 +1 位作者 张蓓蓓 杨珍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50-1655,共6页
岩石矿物中CaO、MgO含量的测定在国家标准方法中前处理主要使用高温碱熔处理,但碱熔分解试样后,测量时记忆效应严重,重复性差。通过选用氢氟酸、硝酸和高氯酸三酸作溶剂,在电热板上加热对砂岩型铀矿样品进行分解,在盐酸介质中,以SrCl_(2... 岩石矿物中CaO、MgO含量的测定在国家标准方法中前处理主要使用高温碱熔处理,但碱熔分解试样后,测量时记忆效应严重,重复性差。通过选用氢氟酸、硝酸和高氯酸三酸作溶剂,在电热板上加热对砂岩型铀矿样品进行分解,在盐酸介质中,以SrCl_(2)和EDTA作为释放剂,选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aO和MgO含量。分别对介质酸度、SrCl_(2)和EDTA用量进行考察,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在2%的盐酸介质中,SrCl_(2)加入量为2 mg/mL,EDTA加入量为0.372 mg/mL时,方法检出限分别为CaO 0.02μg/mL,MgO 0.004μg/mL,CaO和MgO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1.8%和2.4%,CaO和MgO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9%~95.3%和92.3%~94.5%。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性好、成本低,经砂岩型铀矿标准物质和实际样品验证,能进行砂岩型铀矿中CaO、MgO连续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砂岩型铀矿 CAO M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Cr(Ⅲ)和Cr(Ⅵ)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蒋育澄 张志琪 庞奖励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9-72,共4页
在单阀流动注射系统中 ,分别以串联在阀体流路中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微型柱分离富集 ,两种洗脱剂逆向洗脱 ,实现了Cr(Ⅲ )和Cr(Ⅵ )的在线分离富集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 .当富集 2min时 ,分析速度为 1 8样 /h ,测定Cr(Ⅲ )和Cr... 在单阀流动注射系统中 ,分别以串联在阀体流路中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微型柱分离富集 ,两种洗脱剂逆向洗脱 ,实现了Cr(Ⅲ )和Cr(Ⅵ )的在线分离富集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 .当富集 2min时 ,分析速度为 1 8样 /h ,测定Cr(Ⅲ )和Cr(Ⅵ )的特征浓度分别为 1 0 .1 2 μg/L和 1 4.43μg/L ( 1 %吸收 ) ,线性范围分别为0~ 1 0 μg/mL和 0~ 1 5 μg/mL ,对浓度分别为 1 μg/mL的Cr(Ⅲ )和Cr(Ⅵ )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1 .6 2 %和 3.94% .该法应用于实际水样分析 ,加标回收率在90 .9%~ 1 0 4 5 %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在线富集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灯台叶中钙铜铁锌的形态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广求 叶艳青 +2 位作者 宋爽 钟佳 郭俊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2-273,共2页
采取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模拟中药灯台叶水煎液中钙、铜、铁、锌在人体胃肠中的分配情况,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灯台叶及其水煎液、水煎液中水溶态、醇溶态中钙、铜、铁、锌的含量。结果表明,灯台叶中钙、铜、铁、锌的水煮溶出率在55.34%... 采取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模拟中药灯台叶水煎液中钙、铜、铁、锌在人体胃肠中的分配情况,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灯台叶及其水煎液、水煎液中水溶态、醇溶态中钙、铜、铁、锌的含量。结果表明,灯台叶中钙、铜、铁、锌的水煮溶出率在55.34%~95.47%之间,该方法对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86.5%~104.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3.48%;钙、铜、铁、锌在正辛醇-水分配体系中受酸碱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灯台叶 形态分析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竹筷中铜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涛 李建强 辛钧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06-1307,1310,共3页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竹筷中铜的化学形态及其分布。从不同使用阶段(分未用过的,用过10d及用过20d 3个阶段)的竹筷中采样,经预处理后分别称取一定量试样,置于1.0 mol.L-1盐酸溶液中浸泡5 h,过滤。所得滤液调节至pH6.0并使其通...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竹筷中铜的化学形态及其分布。从不同使用阶段(分未用过的,用过10d及用过20d 3个阶段)的竹筷中采样,经预处理后分别称取一定量试样,置于1.0 mol.L-1盐酸溶液中浸泡5 h,过滤。所得滤液调节至pH6.0并使其通过阳离子交换柱,收集柱中流出溶液,用于测定稳定态铜。然后用1.0 mol.L-1盐酸溶液淋洗交换柱,在所得洗脱液中测定可交换态铜。将滤器上的残渣用硝酸-高氯酸(3+1)混合酸处理并蒸发至不再冒白烟,用稀盐酸溶解残渣,所得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测定残渣态铜。文中给出了不同使用阶段竹筷中3种不同形态铜的含量和分布以及在使用中不同形态铜的积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筷 形态分析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