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灾安全科学——一个新兴交叉的工程科学领域 被引量:46
1
作者 范维澄 刘乃安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第1期6-14,共9页
火灾安全科学致力于揭示火灾过程的机理和规律 ,并且为火灾防治提供技术原理。 2 0世纪后期以来 ,火灾安全科学的发展令人瞩目。文章介绍了火灾安全科学兴起的背景和发展史 ,论述了这门学科的任务 。
关键词 火灾 火灾安全科学 空叉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火灾安全学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程晓舫 范维澄 王清安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7年第1期16-20,71,共6页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火灾安全学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程晓舫范维澄王清安大家一定还对1987年5月大兴安岭森林大火记忆犹新。研究火灾问题的科学就是火灾安全科学。那时,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刚刚涉足“火灾安全科学”这个学科领域。大...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火灾安全学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程晓舫范维澄王清安大家一定还对1987年5月大兴安岭森林大火记忆犹新。研究火灾问题的科学就是火灾安全科学。那时,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刚刚涉足“火灾安全科学”这个学科领域。大火不仅引起我国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火灾安全科学 创新能力培养 学科建设 火灾科学 新兴学科 探索和实践 森林火灾 科学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新兴学科 培养高层次人才——火灾安全学科建设及研究生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晓舫 王清安 范维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31,共3页
当今新兴学科的创建,必须以人类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积累为基础。以研究生培养作为切入点,是建设和发展新兴学科的一种重要形式。“学术交流、学科交叉、理实交融”的开放型培养模式,经实践证明,不仅可以迅速地培养出一批从事新兴学科... 当今新兴学科的创建,必须以人类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积累为基础。以研究生培养作为切入点,是建设和发展新兴学科的一种重要形式。“学术交流、学科交叉、理实交融”的开放型培养模式,经实践证明,不仅可以迅速地培养出一批从事新兴学科研究的高层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安全科学 研究生培养 新兴学科 学科建设 硕士研究生 高层次人才 探索和实践 火灾科学 工程热物理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二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
4
作者 李国辉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35,共1页
国际火灾科学安全协会(IAFSS)宣布第十二届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大会将于2017年6月12-16日在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Swe—den)召开。国际火灾科学安全大会从1985年开始,每三年举办一次。第十二届会议议程将根据同行评审的论文... 国际火灾科学安全协会(IAFSS)宣布第十二届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大会将于2017年6月12-16日在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Swe—den)召开。国际火灾科学安全大会从1985年开始,每三年举办一次。第十二届会议议程将根据同行评审的论文情况设置分会场,其中包括火灾科学专家的特邀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科学 国际 火灾安全科学 同行评审 特邀报告 Swe 会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火灾灰色回归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慧 王晓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39-41,共3页
文章根据组合预测的理论和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性和良好的函数逼近特性,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灰色幂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的中国火灾组合预测模型。此模型综合了各单一模型的有效信息,同时也融合了人工神经网络在不确定因素预测领域的... 文章根据组合预测的理论和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性和良好的函数逼近特性,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灰色幂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的中国火灾组合预测模型。此模型综合了各单一模型的有效信息,同时也融合了人工神经网络在不确定因素预测领域的优势,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火灾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火灾预测提供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安全科学 组合预测模型 GM(1 1)幂模型 回归模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应用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进军 张永明 +3 位作者 刘炳海 刘申友 祝玉泉 蒋亚龙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6年第5期610-612,共3页
讨论了在我国推进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性能化 防火设计 火灾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