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铅火法冶炼及其废渣综合利用现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凯茂 崔雅茹 +1 位作者 王尚杰 何江山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2年第2期70-73,共4页
概述了铅火法冶炼工艺的特点、发展,以及主要渣型和研究方向。介绍了液态高铅渣直接炼铅新工艺,分析了铅渣综合利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火法炼铅 渣型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铅锌冶炼工艺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60
2
作者 李若贵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20,共8页
综述了我国铅锌冶炼的现状,主要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湿法 火法炼铅 富氧直接浸出 综合利用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熔盐炼铅产物在热态熔盐中的沉降分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宇杰 陈艺锋 +3 位作者 王宇菲 周正华 唐志波 夏中卫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19,共6页
研究了低温熔盐炼铅产物中固态物颗粒和液态铅珠在Na2CO3热态熔盐中的重力沉降规律,优化了固态物和熔盐的沉降分离条件。结果表明:液态铅珠、ZnS和ZnO固态物颗粒在热态熔盐中的沉降速度顺序为Pb>ZnS>ZnO,且温度升高沉降速度加快... 研究了低温熔盐炼铅产物中固态物颗粒和液态铅珠在Na2CO3热态熔盐中的重力沉降规律,优化了固态物和熔盐的沉降分离条件。结果表明:液态铅珠、ZnS和ZnO固态物颗粒在热态熔盐中的沉降速度顺序为Pb>ZnS>ZnO,且温度升高沉降速度加快。但温度超过900℃后,ZnS和Na2CO3反应生成ZnO的趋势增大,不利于ZnO的固硫,因此沉降温度不宜超过900℃。在盐固比为2.8、温度900℃和保温3h的条件下,熔盐渣中超过80%的ZnS和ZnO固态物颗粒可沉降到反应器底部,实现与熔盐的热态分离;92%以上的液态铅能在较短时间内聚积到反应器底部,残留于表层熔盐中的铅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法炼铅 重力沉降 碳酸钠 热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在铅、锍中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运刚 《贵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39,共3页
研究了不同情况下金银在铅、锍两相中的分布规律。获得了如下结论 :铅对金银的捕集能力比锍强 ;铅对金的捕集能力比对银的捕集能力强 ;锍对银的捕集能力比对金的捕集能力强 ;组成锍的各组元对金银的捕集能力按Cu2 S >PbS >FeS的... 研究了不同情况下金银在铅、锍两相中的分布规律。获得了如下结论 :铅对金银的捕集能力比锍强 ;铅对金的捕集能力比对银的捕集能力强 ;锍对银的捕集能力比对金的捕集能力强 ;组成锍的各组元对金银的捕集能力按Cu2 S >PbS >FeS的顺序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规律 火法炼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锌连续除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部正 戴永年 +1 位作者 杨斌 吴昆华 《有色金属》 CSCD 1996年第3期84-87,共4页
加锌连续除银是粗铅火法精炼工艺中提取贵金属的重要环节,国外已使用60余年,但在国内尚未有实施的先例。为填补国内这一空白,进行了试验及设备研究。本文论述加锌连续除银的基本原理试验设备及结果等。通过500kg级的投料试验,该设... 加锌连续除银是粗铅火法精炼工艺中提取贵金属的重要环节,国外已使用60余年,但在国内尚未有实施的先例。为填补国内这一空白,进行了试验及设备研究。本文论述加锌连续除银的基本原理试验设备及结果等。通过500kg级的投料试验,该设备与国外相比,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体积小、容铅量少、产率大、除银效果好,经处理后的铅含银可降到l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锌壳 加锌 除银 固溶体 火法炼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氧气底吹还原炉煤粉喷吹系统设备运行原理 被引量:3
6
作者 浦永涛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9年第2期49-52,共4页
介绍了氧气底吹炉煤粉喷吹还原工艺煤粉底吹系统设备的结构、运行工艺和及应用情况,该喷吹设备在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底Ⅱ还原炉成功应用。
关键词 煤粉 串罐立式旋转给料泵 火法炼铅 底吹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