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山-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VSHMS)特征研究——以锡铁山铅锌矿床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付建刚 梁新权 +2 位作者 王策 董超阁 蒋英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001-,共1页
锡铁山铅锌矿床是我国著名的三大铅锌矿床之一,位于我国西北部柴北缘构造成矿带的中部。该矿床形成于中晚奥陶世弧后盆地裂谷初始阶段,矿体主要赋存在一套海相沉积的滩间山群火山碎屑沉积岩的中下部。长期以来,关于锡铁山铅锌矿床的起... 锡铁山铅锌矿床是我国著名的三大铅锌矿床之一,位于我国西北部柴北缘构造成矿带的中部。该矿床形成于中晚奥陶世弧后盆地裂谷初始阶段,矿体主要赋存在一套海相沉积的滩间山群火山碎屑沉积岩的中下部。长期以来,关于锡铁山铅锌矿床的起源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早在1987年,邬介人等认为锡铁山矿床是火山喷气变质构造型矿床(邬介人等,1987)。随后部分学者认为是层控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1999年,邓吉牛等人提出了以沉积岩为容矿围岩的喷气沉积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铁山铅锌矿 VSHMS 矿床 块状硫化物 构造 柴北缘 火山-沉积 铅锌矿床 晚奥陶世 矿床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盖山北坡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成矿条件分析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佩民 孙海田 +1 位作者 李纯杰 李长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共5页
在西昆仑盖山北坡恰尔隆—库尔浪—塔木铜多金属-金成矿带内,对产于下石炭统基性火山岩中的块状硫化物铜矿床和产于上石炭统酸性火山岩中的块状硫化物铜矿床的成矿条件,通过代表性矿床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两者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相同,... 在西昆仑盖山北坡恰尔隆—库尔浪—塔木铜多金属-金成矿带内,对产于下石炭统基性火山岩中的块状硫化物铜矿床和产于上石炭统酸性火山岩中的块状硫化物铜矿床的成矿条件,通过代表性矿床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两者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相同,形成时间相近,空间上毗邻,矿化特征又极其相似,具有密切的内在成因联系。结合成矿地质环境,铜金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图像上显示的色晕异常带与已知铜、金矿床和矿点的叠合程度,以及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条件,进行铜矿成矿预测,认为该成矿带内的阿尾河—木孜塔格一带是铜矿找矿的有望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孤后裂谷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预测 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典布利登富金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3
作者 曹毅 聂凤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4-868,共5页
布利登(Boliden)矿床位于瑞典北部西博滕省,其东北距吕勒奥市150km,南距离于默奥市100km,是世界上最大的富金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之一(Dube et al. , 2007; Mercier-Langevin et al.,2011)。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矿床 火山 富金 瑞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造山带碰撞后地壳伸展背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成矿环境 被引量:44
4
作者 王立全 侯增谦 +2 位作者 莫宣学 汪明杰 徐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1-556,共16页
近年来对金沙江造山带区域地质、矿床地质和岩石地球化学新资料的研究和典型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HMS)矿床的解剖,金沙江造山带的VHMS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海相弧火山岩和晚三叠世裂谷盆地海相火山岩中,构成西南三... 近年来对金沙江造山带区域地质、矿床地质和岩石地球化学新资料的研究和典型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HMS)矿床的解剖,金沙江造山带的VHMS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海相弧火山岩和晚三叠世裂谷盆地海相火山岩中,构成西南三江地区一条重要的多金属块状硫化物成矿带。成矿带内晚三叠世碰撞后地壳伸展背景下形成的上叠裂谷盆地是其VHMS成矿作用的主体,盆地中火山活动从早期的双峰式火山岩演变为晚期的中酸性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孤火山岩有明显的区别,反映其形成于伸展背景。伸展盆地的早期阶段,在双峰火山岩组合的高钾流纹质火山岩系中产出鲁春式VHMS矿床,具有Zn-Cu-Pb-Ag金属组合特征,形成于深水环境;伸展盆地的晚期阶段,在中酸性火山岩系与上覆碳酸盐岩接触带中产出赵卡隆式VHMS矿床,具有Ag-Fe-Pb-Zn金属组合特征,形成于浅水环境;盆地的末期阶段,在滨浅海相磨拉石碎屑岩中产出里仁卡式石膏矿床。金沙江造山带碰撞后地壳伸展背景下VHMS成矿作用的研究,对于造山带中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成因 成矿环境 金沙江造山带 碰撞后伸展背景 块状硫化物矿床 成矿作用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呷村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综合找矿模式 被引量:17
5
作者 吕庆田 侯增谦 +2 位作者 赵金花 吴凤翔 黄力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322,共10页
呷村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是“三江”地区的超大型含金富银多金属矿床 ,其综合找矿模式的建立对“三江”有色、贵金属成矿带的成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大量实测物探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地质、遥感和矿床地质资料 ,从 6个方面... 呷村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是“三江”地区的超大型含金富银多金属矿床 ,其综合找矿模式的建立对“三江”有色、贵金属成矿带的成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大量实测物探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地质、遥感和矿床地质资料 ,从 6个方面总结了该矿床的综合找矿模式 :即大地构造背景 ;局部 (矿区 )成矿地质环境 ;地质找矿标志 ;区域物探、化探、遥感示矿要素 ;岩石、矿石物性特征 ;综合物 (化 )探异常特征。并给出了针对呷村型矿床的勘探程序和最佳勘探方法组合 ,对指导区域找矿及勘查工作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模式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物探异常 多金属矿床 矿床地质 地质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中裂谷块状硫化物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生辉 石建基 +1 位作者 狄永军 余心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5-384,共10页
中—新元古代闽中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古构造环境、主要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是了解华夏古陆前寒武纪构造成矿演化及进一步找矿的关键。地层层序及岩相学研究表明闽中地区马面山群东岩组并不是一次火山旋回的产物,而是经历... 中—新元古代闽中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古构造环境、主要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是了解华夏古陆前寒武纪构造成矿演化及进一步找矿的关键。地层层序及岩相学研究表明闽中地区马面山群东岩组并不是一次火山旋回的产物,而是经历了至少3期双峰式火山作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赋矿地层东岩组的原岩属海相细碧—石英角斑质火山岩系,形成于中—新元古代的大陆裂谷环境。典型矿床地质研究表明闽中地区在新元古代形成海底火山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铅锌矿床(或矿胚层),燕山晚期受到了强烈的构造及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矿床。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中—新元古代古裂谷环境与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的成因联系。根据闽中地区铅锌矿床的主要特征、找矿方法的分析,总结了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并对该区的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中裂谷 块状硫化物铅锌矿床 找矿标志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白银矿田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金属来源讨论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焰 张旗 +1 位作者 许荣华 钱青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50,共5页
在总结国外近年来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有关成矿金属来源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对白银矿田的矿石和赋矿流纹岩进行了铅同位素分析研究 ,发现白银矿田的成矿金属元素可能是岩浆流体和循环的热液流体混合的结果 ,岩浆流体主要提供 Cu,Zn... 在总结国外近年来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有关成矿金属来源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对白银矿田的矿石和赋矿流纹岩进行了铅同位素分析研究 ,发现白银矿田的成矿金属元素可能是岩浆流体和循环的热液流体混合的结果 ,岩浆流体主要提供 Cu,Zn,Fe等金属元素的来源 ,循环的热液流体则从陆壳物质和大洋沉积物中淋滤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 白银矿田 块状硫化物矿床 成矿金属 火山作用 成矿流体 铅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黑矿型和塞浦路斯型硫化物矿床容矿火山岩的物质来源与形成环境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兰英 曲晓明 辛洪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5-356,共12页
文章以白银厂石英角斑岩和石居里富钠玄武岩为代表,对产于北祁连造山带的"黑矿型"和"塞浦路斯型"铜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容矿火山岩做了系统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锶、钕、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这... 文章以白银厂石英角斑岩和石居里富钠玄武岩为代表,对产于北祁连造山带的"黑矿型"和"塞浦路斯型"铜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容矿火山岩做了系统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锶、钕、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火山岩均表现出俯冲带岩浆作用的特征。所不同的是,白银厂"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容矿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陆缘弧环境;石居里"塞浦路斯型"硫化物铜矿床形成于大洋板块内部的洋生弧环境。与各自的形成环境相对应,白银厂的石英角斑岩来源于原生地幔在俯冲板片流体参与下的部分熔融,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有部分大陆地壳物质混入。石居里的富钠玄武岩同样也是产生于原生地幔在板片流体作用下的部分熔融,但没有遭受陆壳物质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块状硫化物矿床 容矿火山 成矿构造环境 物质来源 北祁连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及其古构造环境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达 吴淦国 +1 位作者 臧文拴 彭润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87-89,共3页
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在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研究方面的一些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的古构造环境进行了评述。指出从全球构造及区域构造演化角度来控讨矿床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将是今后本领域研究的重点... 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在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研究方面的一些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的古构造环境进行了评述。指出从全球构造及区域构造演化角度来控讨矿床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将是今后本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研究现状 古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山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金属来源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蒋敬业 李方林 +1 位作者 王苹 陆建培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7-61,共5页
研究了北祁连山造山带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类型、金属来源与容矿围岩、火山岩类型及其构造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容矿岩石和地壳性质是控制矿床类型和金属来源的主要因素。多金属黑矿型矿床主要赋存于硅铝质陆壳边缘裂陷... 研究了北祁连山造山带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类型、金属来源与容矿围岩、火山岩类型及其构造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容矿岩石和地壳性质是控制矿床类型和金属来源的主要因素。多金属黑矿型矿床主要赋存于硅铝质陆壳边缘裂陷带双峰火山岩系的酸性火山岩中,成矿元素源于深部长英质岩石,铜型矿床产于洋壳基性火山岩中,成矿元素源于深部镁铁质岩石。中寒武统双峰火山岩所赋存的多金属VMS矿床多、规模大,是主要含矿岩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山 金属来源 火山成因 块状硫化物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与现代海底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地球化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59
11
作者 侯增谦 浦边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8-241,共14页
选择西南太平洋冲绳海槽(OkinawaTrough)现代海底烟囱硫化物矿床、日本小坂矿山上向(Uwamuki)黑矿(第三纪)和中国西南呷村黑矿型矿床(三叠纪)进行了矿石地球化学比较研究。黑矿型矿床矿石吨位-品位模式与... 选择西南太平洋冲绳海槽(OkinawaTrough)现代海底烟囱硫化物矿床、日本小坂矿山上向(Uwamuki)黑矿(第三纪)和中国西南呷村黑矿型矿床(三叠纪)进行了矿石地球化学比较研究。黑矿型矿床矿石吨位-品位模式与其他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矿床类似,矿田(20-50km2)矿石吨位与单个喷气-沉积型(Sedex)矿床相当,金属总量4-6Mt,为矿田范围内热液流体搬运的最大金属量。与洋脊环境VMS矿床相比,岛弧裂谷环境产出的黑矿型矿床相对富Pb、As、Sb、Ag、Au等,相对贫Cu、Fe、Se等。不同时代的黑矿型矿床的矿石化学存在一定差异。矿床硫化物成分受岛弧张裂程度制约,与岛弧壳层物质及海相火山岩系密切相关,证实成矿物质来源于壳层火山岩系。古代与现代黑矿型矿床块状矿体内元素化学分带型式十分一致,揭示硫化物堆积过程高度类似。基于现代海底烟囱-硫化物生长过程实地观察和古代黑矿的具体剖析,建立了古代黑矿硫化物淀积新模式,强调硫化物堆积发生于已固结的结壳或烟囱及火山碎屑堆下部,表现为开放空间的充填、交代与动态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矿矿床 硫化物矿床 块状 成矿模式 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式火山岩与块状硫化物矿床 被引量:20
12
作者 姜福芝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1-338,共8页
双峰式火山岩不仅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中最常见的含矿岩石组合 ,而且也是研究其古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作用的主要依据之一。笔者收集了我国以及世界一些著名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矿带的含矿建造资料 ,其中包括含矿建造的岩石组... 双峰式火山岩不仅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中最常见的含矿岩石组合 ,而且也是研究其古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作用的主要依据之一。笔者收集了我国以及世界一些著名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矿带的含矿建造资料 ,其中包括含矿建造的岩石组合、形成时代和层序、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和岩石化学、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等等。整理结果表明 ,双峰式火山岩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最佳含矿岩石组合 ;它们主要产于各个时期的造山带中 ,形成于以会聚板块边界为大背景的局部引张阶段 ;这种构造背景造就了规模巨大的有利成矿的钙碱性长英质火山岩类 ,产生了有利成矿组分浓集的巨大热液循环系统及适宜的 (海水深度和封闭条件良好的 )含矿流体集积的沉陷盆地 (裂谷 ) ,从而为成群成带的VHMS型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 块状硫化物矿床 长英质火山 会聚板块 成矿作用 多金属矿床 含矿建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舍勒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登红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82-590,共9页
通过对矿石矿物与容矿围岩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证实阿舍勒铜矿区Ⅰ号矿床与Ⅱ号矿床在成因上具有显著差异,即Ⅰ号矿床成矿金属与细碧岩同源,硫则来自于火山喷气;Ⅱ号矿床成矿金属可能来自石英角斑质凝灰岩的海水淋滤,硫... 通过对矿石矿物与容矿围岩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证实阿舍勒铜矿区Ⅰ号矿床与Ⅱ号矿床在成因上具有显著差异,即Ⅰ号矿床成矿金属与细碧岩同源,硫则来自于火山喷气;Ⅱ号矿床成矿金属可能来自石英角斑质凝灰岩的海水淋滤,硫可能是多源的。这一认识为开拓找矿思路提供了新的依据。铅同位素资料还反映基-酸性火山岩来自两个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 硫同位素 铅同位素 矿床 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火山成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矿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磊 杨磊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75-376,共2页
块状硫化物矿床广义上包括火山喷流或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olcanogenic Massive Sulfide deposit,简称VMS型矿床)和沉积喷流矿床(Sedimentary-exhalation,即SEDEX矿床)。狭义上仅指VMS型矿床,其经济价值仅次于斑岩铜矿(Rose,1977),... 块状硫化物矿床广义上包括火山喷流或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olcanogenic Massive Sulfide deposit,简称VMS型矿床)和沉积喷流矿床(Sedimentary-exhalation,即SEDEX矿床)。狭义上仅指VMS型矿床,其经济价值仅次于斑岩铜矿(Rose,1977),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类型。1VMS型矿床的分类VMS型矿床与深海玄武岩-流纹岩建造紧密相关,可以分为弱分异作用,完全分异作用和双峰式分异作用三个亚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分异作用 成矿作用 矿床 玄武岩 流纹岩 沉积喷流矿床 硫化物矿石 斑岩铜矿 海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郎坪群海相火山岩中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建立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8-41,共4页
以阴沟矿床为例,通过岩相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指出该类矿床指示矿物(岩石)为重晶石、硅质岩、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指示元素为Cu、Pb、Zn、Ag、Au、As、Sb、Mo、Ba等;并分析这些矿物和元素垂直分带,水平分带规律;确... 以阴沟矿床为例,通过岩相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指出该类矿床指示矿物(岩石)为重晶石、硅质岩、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指示元素为Cu、Pb、Zn、Ag、Au、As、Sb、Mo、Ba等;并分析这些矿物和元素垂直分带,水平分带规律;确定了找矿标志,为重晶石脉或帽和黄铁矿化带。然后分析了二郎坪群海相火山岩形成海底火山喷流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地质环境和条件,并指出在该区进一步扩大找矿的远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火山 块状硫化物矿床 找矿方向 指示矿物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岩相学 方铅矿 闪锌矿 黄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呷村VHMS矿床:从野外观察到成矿模型 被引量:37
16
作者 侯增谦 曲晓明 +3 位作者 徐明基 付德明 华力臣 余金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56,共13页
呷村矿床是一个与晚三叠世海相钙碱性酸性火山岩系有关的典型块状硫化物(VHMS)矿床。热水流体系统和贱金属成矿作用发育于义敦岛弧碰撞造山带上的弧间裂谷盆地内,并受其内部的一系列局限盆地及SN向基底断裂-裂隙系统控制。含... 呷村矿床是一个与晚三叠世海相钙碱性酸性火山岩系有关的典型块状硫化物(VHMS)矿床。热水流体系统和贱金属成矿作用发育于义敦岛弧碰撞造山带上的弧间裂谷盆地内,并受其内部的一系列局限盆地及SN向基底断裂-裂隙系统控制。含矿岩系为双峰岩石组合,具火山碎屑岩-矿体-喷气岩“三位一体”特征。硫化物矿床具有“块状矿席+层控网脉状矿带”式三维结构特征。块状矿席发育多旋回的硫化物-硫酸盐韵律型式,揭示热水流体在海底的幕式排泄以及硫化物-硫酸盐在卤水池内的韵律式化学淀积和滑塌堆积过程。层控网脉状矿带产出于流纹质火山岩系,与上覆的块状矿席平行展布,揭示高渗透性碎屑岩层和多条同级别断层或断裂共同约束海底下部热水流体,并诱导其“弥散式”排泄和侧向流动交代。热水流体的传导冷凝过程导致硫化物沉积,热水流体与冷海水的简单混合导致硅质岩或/和重晶石淀积,传导冷凝与海水混合的联合作用导致含硫化物重晶石、硅质岩和红碧玉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矿岩系 矿化分带 vhms矿床 热液成矿 成矿模 块状硫化物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上其汗地区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区域成矿条件 被引量:8
17
作者 匡文龙 刘继顺 朱自强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2-46,共5页
块状硫化物矿床是西昆仑地区重要的铜矿床类型之一。为了探明西昆仑地区该类型矿床的区域成矿条件和有关成矿作用过程,本文根据翔实的野外资料和系统的采样分析,通过对上其汗典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有关岩矿标本和样品的光、薄片研究与硅酸... 块状硫化物矿床是西昆仑地区重要的铜矿床类型之一。为了探明西昆仑地区该类型矿床的区域成矿条件和有关成矿作用过程,本文根据翔实的野外资料和系统的采样分析,通过对上其汗典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有关岩矿标本和样品的光、薄片研究与硅酸盐全分析,综合前人资料分析指出,上其汗地区是苏巴什 上其汗加里东期岛弧带的组成部分,大量火山岩的形成为块状硫化物矿床提供了金属元素矿源;深成钙碱性侵入岩为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因此,该区具有中—大型块状硫化物型层状铜多金属矿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矿床 成矿条件 矿床 成矿作用 火山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硅质破火山口中的黑矿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18
作者 Lizasa,K 陈秀澄 《海洋地质动态》 1999年第4期12-13,共2页
正如根据日本本州北部Hokuroku地区的中新世岩石所描述的那样,黑矿型(Kuroko-type)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在海底形成的,从成因上看,其与硅质海底火山有关。这些火山下的岩浆库发热形成对流热液系统,这些对流热液... 正如根据日本本州北部Hokuroku地区的中新世岩石所描述的那样,黑矿型(Kuroko-type)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在海底形成的,从成因上看,其与硅质海底火山有关。这些火山下的岩浆库发热形成对流热液系统,这些对流热液系统使重金属从浅层地壳岩石中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 硅质破火山 黑矿 多金属 硫化物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卡拉塔格块状硫化物矿床金银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遥 邓小华 +5 位作者 吴艳爽 岳素伟 林振文 杨利亚 陈曦 许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82,共14页
新疆哈密红海-黄土坡VMS矿床位于东天山卡拉塔格隆起带,是卡拉塔格矿集区内新发现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矿体产于卡拉塔格隆起带核部火山-沉积岩建造中,具有典型的VMS型矿床"上层下脉"二元结构特征。该矿床中含金硫化物矿石主要... 新疆哈密红海-黄土坡VMS矿床位于东天山卡拉塔格隆起带,是卡拉塔格矿集区内新发现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矿体产于卡拉塔格隆起带核部火山-沉积岩建造中,具有典型的VMS型矿床"上层下脉"二元结构特征。该矿床中含金硫化物矿石主要有块状黄铁矿-黄铜矿、块状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块状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和块状闪锌矿。文中在对各类含金硫化物矿石进行详细的矿相学研究基础上,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联用技术(SEM/EDS),对硫化物样品中金、银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块状硫化物中的主要矿物形成于多个期次,主要包括VMS成矿期(黄铁矿阶段、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方铅矿阶段、石英-重晶石阶段)、热液叠加期(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阶段)和表生期(铜蓝-纤铁矿阶段)。矿区首次发现4颗金银金属互化物(银金矿、碲银矿),其较大的化学成分差异指示了热液环境由中酸性-中性转变为更有利于Au、Ag迁移沉淀的偏碱性。后期的偏碱性热液对VMS成矿期形成矿物产生了交代作用,使得Au、Ag活化再富集。由于后期热液叠加改造,红海VMS型矿床中Au、Ag不仅赋存于VMS成矿期后期中低温闪锌矿-黄铜矿阶段,也赋存于VMS成矿期早期中高温黄铁矿阶段,并贯穿整个热液叠加期。各含金矿物组合中除4颗金银金属互化物外Au多呈显微不可见状态,推测Au、Ag主要以原子或离子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或矿物空位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塔格矿集区 VMS矿床 块状硫化物 成矿期次 Au Ag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北缘喀腊达坂火山岩型铅锌矿床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柏林 祁万修 +7 位作者 崔玲玲 陈正乐 刘兵 赵雷 蒋荣宝 韩凤彬 李丽 刘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18-1835,共18页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越来越受到重视,喀腊达坂铅锌矿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夹持的喀腊大湾地区,是阿尔金北缘红柳沟—拉配泉金、铜、铁及多金属成矿带中唯一大型铅锌矿床。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下统卓阿布拉...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越来越受到重视,喀腊达坂铅锌矿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夹持的喀腊大湾地区,是阿尔金北缘红柳沟—拉配泉金、铜、铁及多金属成矿带中唯一大型铅锌矿床。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下统卓阿布拉克组火山沉积岩系,呈近东西走向,以向北中等角度倾斜的单斜层为特点,倾角30°~58°;矿化严格受火山沉积岩特定层位和岩性控制,即矿体均产于卓阿布拉克组第四亚组的中酸性火山岩(流纹岩、英安熔岩、英安质晶屑凝灰岩)中,矿体具有层状、似层状特点,产状稳定延伸大;最大矿体走向延伸超过2400m,倾向延深大于900m。主要有用组分Pb、Zn,伴生有用组分Cu、Au、Ag、S等。主要蚀变类型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地表氧化带形成黄钾铁钒化和褐铁矿化。矿石平均铅同位素组成为^(208)Pb/^(204)Pb=38.1169、^(207)Pb/^(204)Pb=15.6278、^(206)Pb/^(204)Pb=18.4684,显示矿石的铅具有上地壳铅和造山带铅的混合来源;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平均+8.28‰,代表了海相沉积岩来源的硫与岩浆岩来源硫的混合;矿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与矿区及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一致性或者相似,说明矿石与含矿中酸性火山岩具有一致的成因与来源;矿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Nb、Ta负异常与Ba的正异常,反映出存在海相沉积岩物质的混入,并具有岛弧成矿构造环境。含矿火山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482~485Ma,代表了矿床的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早奥陶世。综合喀腊达坂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确认其属于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型)。所以,喀腊达坂铅锌矿成矿过程可以概括为:在早古生代奥陶纪早期北阿尔金洋发生向南的板块俯冲,板块俯冲作用导致俯冲带下盘的洋壳及其上的海相沉积物和俯冲带上盘的陆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中酸性岛弧型岩浆;在岩浆喷发的晚期,逐渐形成富含铅锌成矿物质的残余岩浆;当这些富含铅锌的残余岩浆发生喷发,最终形成了火山成因岩块状硫化物型铅锌矿床。火山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是阿尔金北缘喀腊大湾地区南带最重要勘查和预测类型,该火山岩型矿化带的西延区段是有利的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形成时代 岛弧成矿构造环境 喀腊达坂铅锌矿床 阿尔金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