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火山分布与断裂关系新认识 被引量:15
1
作者 毛翔 李江海 +1 位作者 高危言 张天然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五大连池是世界陆内单成因火山的典型代表,明确断裂与火山排布关系对研究此类火山活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表观察与遥感图像解译,结合区域构造、地表出露断裂或破裂带、火山喷发时间次序(如一些火山存在由SW向NE依次喷发的规律)、... 五大连池是世界陆内单成因火山的典型代表,明确断裂与火山排布关系对研究此类火山活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表观察与遥感图像解译,结合区域构造、地表出露断裂或破裂带、火山喷发时间次序(如一些火山存在由SW向NE依次喷发的规律)、区域剖面图以及不同向排布的火山规模规律等现象,研究了五大连池陆内单成因火山群火山排布与断裂的相关关系,认为五大连池地区具有NE,NW和近E-W三组方向的7条断层。区域大地电磁资料以及东北地区深部构造研究也支持这一分析。由于这三组方向的断裂还出现于火山活动之前的花岗岩之中,加之地震数据、地质历史时期的应力状态以及河流阶地研究显示在火山活动时期本地区不存在活动断裂,这些断裂应该形成于五大连池火山活动之前,并在火山作用过程中为岩浆提供了向上运移的通道,从而形成了现今的地表火山分布,即三组火山沿NE向断裂排布,两组火山沿NW向断裂分布,两组火山沿近E-W向断层排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成因火山分布 断裂 五大连池 中国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新生代火山分布特征 被引量:56
2
作者 姜朝松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9-319,共11页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对比,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最终得出腾冲地区新生代火山有68座,并给出各个火山主要分布特征。同时根据火山喷发类型、岩性、时代、地域等相关性,腾冲火山区新生代火山划分为7个火山群:1鸦鸟山———大黑山火...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对比,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最终得出腾冲地区新生代火山有68座,并给出各个火山主要分布特征。同时根据火山喷发类型、岩性、时代、地域等相关性,腾冲火山区新生代火山划分为7个火山群:1鸦鸟山———大黑山火山群;2大团山———黑龙湾火山群;3马站火山群;4打鹰山———马鞍山火山群;5余家大山———大六冲火山群;6来凤山———三益村火山群;7大呼山———照壁山火山群。腾冲新生代火山分布具有数量多、面积广、类型全、活动具有多期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火山分布 火山 腾冲火山 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分布特征及火山喷发机制的新认识 被引量:37
3
作者 姜传金 陈树民 +2 位作者 初丽兰 张广颖 鞠林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72,共10页
基于深层钻井和连片处理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同位素测年,本文对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的分布特征及其喷发机制进行了研究。本区火山岩分布广、厚度大、沿深大断裂串珠状分布;纵向上分为下部营一段和上部营三段两套;... 基于深层钻井和连片处理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同位素测年,本文对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的分布特征及其喷发机制进行了研究。本区火山岩分布广、厚度大、沿深大断裂串珠状分布;纵向上分为下部营一段和上部营三段两套;营一段分布于断陷中部及其以南地区,岩性以酸性为主;营三段分布于断陷中部及其以北地区,酸性和中、基性火山岩均有发育。本区断裂类型及其组合复杂,正、逆、走滑和花状断裂都有发育;两组断裂交汇部位是火山喷发的主要通道。深大断裂与火山岩时空展布关系显示,营一段火山岩主要受徐中断裂控制,由北向南依次喷发,岩性以酸性为主;营三段火山岩主要沿着徐东花状断裂带由南向北依次喷发,表现为基性与酸性交替的双峰式。营城组火山岩喷发类型有三种:裂隙式、中心式与复合式。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集性能优良且毗邻烃源岩,与断裂、源岩及盖层有利匹配,可构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围子断陷 营城组 火山分布特征 火山喷发机制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地区上古生界火山岩分布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35
4
作者 李建忠 吴晓智 +2 位作者 齐雪峰 郑曼 张庆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5-206,共12页
新疆北部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主要发育于石炭纪-早二叠世由洋盆向陆内盆地转换阶段,发育碰撞与碰撞后伸展期两类构造环境火山岩;围绕造山带构成西准噶尔、东准噶尔、准南三大岩区;石炭系主要发育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二叠系主... 新疆北部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主要发育于石炭纪-早二叠世由洋盆向陆内盆地转换阶段,发育碰撞与碰撞后伸展期两类构造环境火山岩;围绕造山带构成西准噶尔、东准噶尔、准南三大岩区;石炭系主要发育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二叠系主要发育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下石炭统多表现为碰撞期活动陆缘构造环境海相中基性火山岩,上石炭统表现为被动陆缘海陆过渡相钙碱性系列中酸性火山岩;下二叠统表现为陆相偏碱性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西准噶尔石炭系火山岩为一套海陆交互相中基性火山岩组合,具汇聚岛弧过渡壳特点。东准噶尔石炭系火山岩为一套基性、中酸性岩石组合,具早期岛弧挤压、晚期板内伸展环境特征;准南博格达山前表现为典型裂谷环境火山岩。二叠系火山岩均为碰撞期后板内伸展构造环境,主要分布于西准噶尔岩区;表现为东准卡拉麦里残留洋最先闭合隆升,西准达尔布特残留洋随后闭合,最后是北天山洋关闭构造演化次序。新疆北部地区上古生界石炭系-下二叠统火山岩油气成藏多遵循"源控论",主要围绕石炭系与下二叠统烃源岩发育区、有效生烃中心于构造高部位成藏,晚石炭世伸展裂陷应为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分布 岩石学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上古生界 新疆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及其周缘地区晚古生代火山机构分布与发育环境分析 被引量:37
5
作者 毛翔 李江海 +1 位作者 张华添 王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81-2391,共11页
本文收集了北疆地区已报道的145处晚古生代火山机构信息。其中,准噶尔盆地周缘32处,主要集中分布于博罗科努山、博格达山以及克拉美丽山,包括破火山口、火山穹窿、火山通道(火山颈)等多种火山机构类型;准噶尔盆地盆内火山机构85处,主要... 本文收集了北疆地区已报道的145处晚古生代火山机构信息。其中,准噶尔盆地周缘32处,主要集中分布于博罗科努山、博格达山以及克拉美丽山,包括破火山口、火山穹窿、火山通道(火山颈)等多种火山机构类型;准噶尔盆地盆内火山机构85处,主要分布在西北缘克百断裂带和盆地腹部的四处凹陷(三南凹陷、东道海子凹陷、滴水泉凹陷和五彩湾凹陷)及七处凸起(白家海凸起、石西凸起、夏盐凸起、三个泉凸起、滴北凸起、滴南凸起和北三台凸起)。盆内火山机构分布主要受海西期断裂系控制,大致沿着NE、近EW两个方向的断裂展布,并在断裂交汇部位最为发育。由于后期改造,晚古生代火山机构普遍遭受剥蚀,且发生强烈变形和风化、淋滤改造,野外识别主要依靠残留地貌特征、火山岩相变化趋势及引爆角砾岩等特征岩性;地震识别则主要依靠地震切片、属性分析及构造趋势面分析等手段。准噶尔盆地晚古生代火山岩年龄集中于340~320Ma,300~295Ma,分别对应东、西准噶尔岛弧俯冲时期。自早石炭世至晚石炭世,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火山活动具有自水下向水上、深水向浅水、陆缘向陆内转换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晚古生代 火山机构分布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岩石圈对扩张机制的响应--辽蒙地质走廊中-新生代火山活动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8
6
作者 邵济安 季建清 +1 位作者 路凤香 张履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31-1440,共10页
选择以辽西为中心,近东西向延伸800km的辽蒙地质走廊为研究区,通过年代学研究,确认130Ma以来的中、新生代火山活动对称分布的时空格局具有"中间老、两侧新"的特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软流圈来源的岩浆向东西两侧侧向流动,岩... 选择以辽西为中心,近东西向延伸800km的辽蒙地质走廊为研究区,通过年代学研究,确认130Ma以来的中、新生代火山活动对称分布的时空格局具有"中间老、两侧新"的特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软流圈来源的岩浆向东西两侧侧向流动,岩浆来源不断加深。在此基础上提出"软流圈底辟体上涌和水平侧向流动"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蒙地质走廊 火山岩时空分布 软流圈 对流 大陆岩石圈 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地区各时代火山岩组合特征及分布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玉往 姜福芝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7年第3期297-304,共8页
总结了北山地区各时代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及分布特征。指出大部层位的火山岩属正常钾钠类型、钙碱性的、中—酸性为主的连续分异组合,钠质的、拉斑系列的基性和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仅在元古界、中奥陶统、上志留统、下二叠统等层位发育,碱... 总结了北山地区各时代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及分布特征。指出大部层位的火山岩属正常钾钠类型、钙碱性的、中—酸性为主的连续分异组合,钠质的、拉斑系列的基性和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仅在元古界、中奥陶统、上志留统、下二叠统等层位发育,碱性系列较少,区内无碱性岩(σ>9.0)。在部分地区如白产堂、公婆泉、狼娃山等可出现钾质类型的中酸性岩。火山岩特征反映了北山多次“开”和“合”的构造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地区 火山岩组合 火山分布 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构造体制的转变:来自火山岩时空分布与岩石组合的制约 被引量:84
8
作者 孟凡超 刘嘉麒 +3 位作者 崔岩 高金亮 刘祥 童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69-3586,共18页
东北地区中生代经历了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向太平洋构造体系的转换,形成了不同期次火山活动。本文归纳总结了露头区与覆盖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空间分布、岩石组合以及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两个构造域的时空分布范围。该区火山岩锆... 东北地区中生代经历了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向太平洋构造体系的转换,形成了不同期次火山活动。本文归纳总结了露头区与覆盖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空间分布、岩石组合以及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两个构造域的时空分布范围。该区火山岩锆石U-Pb年龄统计结果表明中生代存在五期火山活动:早-中侏罗世(190~160Ma)、晚侏罗世(160~145Ma)、早白垩世早期(145~120Ma)、早白垩世晚期(120~100Ma)、晚白垩世早期(100~90Ma)。早-中侏罗世火山岩分布较少,火山岩仅分布在大兴安岭西部满洲里地区和东部张广才岭以及南侧辽宁北票-朝阳地区,火山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为蒙古-鄂霍茨克海闭合和法拉隆板块双俯冲作用的产物。晚侏罗世东北地区火山活动明显增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地区,张广才岭以及小兴安岭也有少量分布。西部大兴安岭地区以粗面安山岩、粗面岩为主,属于同碰撞造山成因,为蒙古-鄂霍茨克海闭合造山环境产物。东部以中酸性、酸性岩为主,为法拉隆板块背离欧亚大陆,岩石圈伸展引起的壳源物质熔融产物。早白垩世早期火山活动最为强烈,火山岩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地区。岩性以高钾钙碱性系列的粗面玄武安山岩、粗面安山岩、安山岩、粗面岩为主,为蒙古-鄂霍茨克海闭合造山后伸展环境产物。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内部。火山岩以中酸性岩为主,属于中钾-高钾钙碱性系列,为伊泽奈崎板块俯冲引起的弧后拉张,软流圈上涌导致年轻地壳熔融的产物。晚白垩世早期火山岩仅分布在小兴安岭及吉林、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火山岩为一套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和英安岩组合,属于中钾钙碱性系列,是伊泽奈崎-库拉板块高角度俯冲的大陆边缘岩浆活动产物。东北地区中生代不同期次火山岩记录了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转换过程及其时空影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 环太平洋构造体系 中生代火山 中生代火山活动期次 中生代火山分布 构造体系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闽交界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及其地质特征
9
作者 邢新龙 刘才伟 吕峰明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2-,共1页
浙闽交界地区大面积出露早白垩世火山—沉积地层,可分为上下两套火山岩系。下火山岩系地层包括闽北长林组、南园组、小溪组,浙东南磨石山群(由下至上分为大爽组、高坞组、西山头组、茶湾组、九里坪组),以火山碎屑流相为主,喷溢相次之,... 浙闽交界地区大面积出露早白垩世火山—沉积地层,可分为上下两套火山岩系。下火山岩系地层包括闽北长林组、南园组、小溪组,浙东南磨石山群(由下至上分为大爽组、高坞组、西山头组、茶湾组、九里坪组),以火山碎屑流相为主,喷溢相次之,主体岩性为一套高钾钙碱性酸性系列的流纹质—英安质火山碎屑岩,局部地区出现少量玄武岩、安山岩。上火山岩系包括闽北石帽山群(由下至上分为黄坑组、寨下组)、石牛山组,浙东南永康群(由下至上分为馆头组、朝川组、小平田组、泰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系 火山碎屑流 交界地区 磨石山群 火山分布 长林组 石牛山 晚中生代 黄坑组 火山碎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旋回精细识别与岩相预测
10
作者 李想 纪宝强 +7 位作者 陈静 刘燕 彭家琼 彭少云 王振鹏 曾令帅 娄焘 熊益学 《中国石油勘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98,共17页
准噶尔盆地石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是对石炭系火山岩地层格架系统未明确梳理,各韵律层下的岩相特征不明确,制约了该区火山岩油气藏纵向勘探小层的优选、横向措施井的实施。通过研究区钻井岩心、... 准噶尔盆地石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是对石炭系火山岩地层格架系统未明确梳理,各韵律层下的岩相特征不明确,制约了该区火山岩油气藏纵向勘探小层的优选、横向措施井的实施。通过研究区钻井岩心、薄片、测井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开展石西地区石炭系地层格架搭建、岩相纵向分布规律分析,利用敏感曲线(GR与CNL)地震随机模拟反演及融合技术预测火山岩岩相展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旋回—期次—韵律—岩相”划分原则,将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划分3个旋回(C_(2)b_(1)、C_(2)b_(2)、C_(2)b_(3)),上部两个旋回细分为4个期次、8个韵律层,自A1期次向上至C1期次,岩性呈现以中基性岩—中性岩—中酸性岩过渡;石炭系火山岩岩相可分为爆发相和溢流相两种类型,爆发相细分为热碎屑流亚相和空落亚相,溢流相按照岩石类型可分为中基性溢流相、中性溢流相和酸性溢流相;火山岩自下而上表现出爆发相与溢流相纵向叠置,溢流相发育厚度大于爆发相,爆发相呈透镜状弱连续散布于溢流相内部;B1、B2期次溢流相大面积分布,火山活动主要为溢流作用,C1期次溢流作用减弱,爆发作用增强,以爆发相为主;平面上呈现出各期次靠近断裂部位溢流相厚度相对较大,由断裂向构造内部逐渐减薄的特点;物性分析揭示出储层发育的优势岩相为爆发相和中性溢流相。火山韵律层格架下的岩相平面展布研究,可为石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高效开发与措施井实施提供地质依据,同时可作为同类型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的现实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石西地区 石炭系 火山 地层格架 火山岩相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的海底火山
11
作者 朱大奎 《地理教学》 2001年第10期4-6,共3页
火山喷发是一种极为壮观的自然现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火山喷发也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20世纪死于火山灾害的人数达6.3万人,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太平洋海底有许许多多火山,是地球上火山最多最密集的地方,是了解认识... 火山喷发是一种极为壮观的自然现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火山喷发也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20世纪死于火山灾害的人数达6.3万人,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太平洋海底有许许多多火山,是地球上火山最多最密集的地方,是了解认识地球的重要场所。分布与喷发类型环绕太平洋是个火山带,从阿拉斯加向西,经阿留申群岛、日本列岛、中国的台湾岛、菲律宾,到新西兰,一共有370座活火山,占全世界活火山的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海底火山 火山喷发 火山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基性火山岩成分的ATK图解与构造环境 被引量:33
12
作者 赵崇贺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主要讨论中基性火山岩与构造环境的关系.岩浆作用与构造作用有内在的联系.事实证明,岩浆岩的特点可以判定构造环境的性质.中基性火山岩广泛分布于不同的构造单元.基于191个采自不同构造环境的中基性火山岩的全岩化学成分,利用 AI_2... 本文主要讨论中基性火山岩与构造环境的关系.岩浆作用与构造作用有内在的联系.事实证明,岩浆岩的特点可以判定构造环境的性质.中基性火山岩广泛分布于不同的构造单元.基于191个采自不同构造环境的中基性火山岩的全岩化学成分,利用 AI_2O_3—Tio_2×10—K_2O×10(氧化物质量百分数)作成ATK三角图解,可以发现大洋的、大陆的、岛弧或造山带的中基性火山岩的成分点分别集中成三个区.又将不同构造环境其它典型的中基性火山岩在ATK图上投点验证,对上述三种构造环境有比较好的区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基性火山 构造环境 ATK 造山带 构造作用 岩浆作用 构造单元 大陆裂谷 火山分布 全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秦岭铜峪VHMS型铜矿床赋矿火山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赖民 李犇 +3 位作者 熊潇 郑俊 姜航 李金祥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82-383,共2页
铜峪铜矿床是迄今在北秦岭西部认定的少数具有工业价值的VHMS型铜矿床,但该矿床研究程度较低(戴文晗,1982;宁晰春,1984;Lee et al.,2010;朱赖民等,2010)。铜峪铜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秦岭构造带中段斜峪关群中,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商... 铜峪铜矿床是迄今在北秦岭西部认定的少数具有工业价值的VHMS型铜矿床,但该矿床研究程度较低(戴文晗,1982;宁晰春,1984;Lee et al.,2010;朱赖民等,2010)。铜峪铜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秦岭构造带中段斜峪关群中,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商丹缝合带北侧,秦岭与祁连造山带的交汇部位。矿区地层总体走向北西西,东西两端分别被太白花岗岩体、宝鸡花岗岩体所截,中部煤沟花岗闪长岩体侵入于矿区背斜南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VHMS 北秦岭 火山分布 矿区地层 大地构造 花岗岩体 斜峪关 背斜 北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与年代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招崇 骆文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3-360,共8页
回顾了我国近五年来在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与年代学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重点总结了中国东部与青藏高原的新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年代学数据成果和岩石学资料;回顾中国东部与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成因和深... 回顾了我国近五年来在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与年代学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重点总结了中国东部与青藏高原的新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年代学数据成果和岩石学资料;回顾中国东部与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成因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研究,介绍了目前对于长白山天池火山、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青藏高原的地球动力学过程、钾质-超钾质火山岩、高镁钾质火山岩等研究已获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提出了中国新生代火山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火山 火山岩时空分布 火山岩成因 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北中生代火山岩地层的同位素地质年龄研究
15
作者 王剑锋 张万林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20-122,共3页
根据浙江地质志(1985),在浙西北火山活动带内可划出九个构造火山盆地和七个火山洼地。在这些盆地和洼地中,晚侏罗世火山岩分布最广,白垩纪火山岩仅出露于个别盆地或洼地中。本文主要讨论晚侏罗世的酸性火山岩地层的同位素地质年龄。
关键词 同位素地质年龄 中生代火山 酸性火山 寿昌组 火山盆地 火山活动 火山岩地层 磨石山群 地层时代 火山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石炭纪火山岩及含矿性研究
16
作者 高计元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87-189,共3页
新疆北部石炭纪火山作用强烈,火山岩分布广泛,遍及新疆北部各地。强烈的火山作用为新疆北部石炭系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所需要的热源和部分金属元素。新疆北部石炭纪的火山岩主要沿准噶尔地块的边缘和天山褶皱造山带呈带状展布,构成四条规... 新疆北部石炭纪火山作用强烈,火山岩分布广泛,遍及新疆北部各地。强烈的火山作用为新疆北部石炭系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所需要的热源和部分金属元素。新疆北部石炭纪的火山岩主要沿准噶尔地块的边缘和天山褶皱造山带呈带状展布,构成四条规模较大的火山岩带。(1)准噶尔地块北缘的额尔齐斯火山岩带呈 NWW 向延伸约400公里。主要为玄武岩、安山质火山岩和流纹岩建造。以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系列为主,未发现典型的碱性火山岩。石炭系地层中火山岩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很发育,厚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火山 含矿性 石炭系地层 火山岩带 准噶尔地块 火山碎屑岩 火山作用 火山分布 新疆北部 拉斑玄武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岩浆的火山作用与深成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1年第2期42-50,共9页
火山作用与深成作用之间的关系,是长期争论的岩石学和地质学的重要问题。岩浆地质学的创始者赫顿(J.Hutton)认为,岩浆的喷出和侵入活动在成因上完全一致。这种观点持续到本世纪最初的十年。在二、三十年代,随着“交代花岗岩说”的出现,... 火山作用与深成作用之间的关系,是长期争论的岩石学和地质学的重要问题。岩浆地质学的创始者赫顿(J.Hutton)认为,岩浆的喷出和侵入活动在成因上完全一致。这种观点持续到本世纪最初的十年。在二、三十年代,随着“交代花岗岩说”的出现,韦格曼(C.Wegmann)、雷诺兹(D.L.Reynolds)、巴克龙德(H.Backlund)等人的岩石学研究冲击了花岗岩和流纹岩在成因上的统一性这一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作用 花岗岩化 火山分布 岩浆运动 岩浆作用 侵入活动 地质时期 地壳深部 加里 橄榄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沭断裂带西侧中段火山——侵入杂岩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臧尧令 林强 +1 位作者 曲以秀 朱广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3年第1期11-26,共16页
本区位于山东沂沭断裂带西侧,北起沂水姚家店,南至沂南铜井一带。面积约210KM^2,该区东部属沂沭断裂带的马站——苏村拗陷,中、西部属鲁中隆断区的马牧池穹断块。本区的太古界泰山群为一套中、深变质的结晶片岩、混合岩组成本区的基底,... 本区位于山东沂沭断裂带西侧,北起沂水姚家店,南至沂南铜井一带。面积约210KM^2,该区东部属沂沭断裂带的马站——苏村拗陷,中、西部属鲁中隆断区的马牧池穹断块。本区的太古界泰山群为一套中、深变质的结晶片岩、混合岩组成本区的基底,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以及少量石炭系地层,构成了本区的盖层。本区中生界地层主要为白垩系的青山组火山岩系及少量王氏组地层(见图1)。 该区处于沂沭断裂带与北北西构造断裂带复合部位,白垩纪早期岩浆活动频繁,岩浆侵入及喷发作用具多期性。本区火山——侵入作用受白垩纪早期的区域性穹起作用控制,形成了穹窿构造,产生了复杂的火山机构。自白垩纪末期以来本区长期处于上升,使原古火山机构遭受剥蚀与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机构 沂沭断裂带 岩浆活动 杂岩 姚家店 隆断区 火山 石炭系地层 火山分布 构造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首次甄别出次火山岩-斑岩型多金属成矿带
19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S2期33-33,共1页
日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在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首次甄别出一条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次火山岩-斑岩型多金属成矿带。科研人员在青海-新疆祁漫塔格地区发现了残留火山机构以及相应的次火山岩相高位侵入体,其围岩显示出了较广泛的蚀... 日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在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首次甄别出一条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次火山岩-斑岩型多金属成矿带。科研人员在青海-新疆祁漫塔格地区发现了残留火山机构以及相应的次火山岩相高位侵入体,其围岩显示出了较广泛的蚀变及夕卡岩化;次火山岩-斑岩成矿体系中隐爆角砾岩和硅帽等发育暗示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通过对鄂拉山组火山岩分布区火山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漫塔格 火山 斑岩型 多金属成矿带 火山岩相 火山分布 岩性岩相 火山机构 夕卡岩 角砾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美日切错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勤 张志 +5 位作者 宋俊龙 丁帅 王艺云 杨超 杨欢欢 高轲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840-841,共2页
斑岩铜矿的产出往往与造山期和造山后期的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特别是安山岩和英安岩等钙碱性系列火山喷发活动有成因联系,并且大部分为陆相,多受断裂、坳陷带或断陷盆地的控制(北京大学地质系,1978)。近年来,西藏改则县多龙矿... 斑岩铜矿的产出往往与造山期和造山后期的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特别是安山岩和英安岩等钙碱性系列火山喷发活动有成因联系,并且大部分为陆相,多受断裂、坳陷带或断陷盆地的控制(北京大学地质系,1978)。近年来,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发现的包括多不杂、波龙、荣那及拿若在内几个重要斑岩铜(金)矿床都与区内美日切错组(K1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改则县 矿集区 斑岩铜矿 断陷盆地 构造背景 火山分布 坳陷带 火山喷发 钙碱性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