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太平洋劳盆地东北部火山岛弧热液区羽流中Zn形态分布特征
1
作者 宋江 王文朋 王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5,共14页
海底热液流体富含多种金属元素,可能是海洋中金属元素的重要来源之一。对西南太平洋劳盆地东北部火山岛弧两种不同类型热液系统(水岩反应形成的高温热液系统和受岩浆挥发份影响的低温热液系统)羽流中Zn元素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包括颗粒态(... 海底热液流体富含多种金属元素,可能是海洋中金属元素的重要来源之一。对西南太平洋劳盆地东北部火山岛弧两种不同类型热液系统(水岩反应形成的高温热液系统和受岩浆挥发份影响的低温热液系统)羽流中Zn元素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包括颗粒态(pZn)、溶解态(dZn)和胶体态Zn(cZn)。结果表明由于水岩反应形成的高温热液流体中H2S浓度较高,导致热液羽流中含有较高浓度的pZn,其最高浓度可达16.9 nM,受岩浆挥发份影响的低温热液流体中H2S浓度较低,羽流中pZn浓度亦相对较低,但仍然高于背景海水,即使在扩散至距West Mata海山喷口5千米以外的羽流中,pZn浓度仍然可达3.1 nM,表明热液喷发的pZn并没有快速沉淀,而是可以随羽流在海洋中扩散,海底热液系统可能是海洋中pZn的重要来源。羽流中dZn的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的热液区羽流中dZn浓度并无显著差别,且由于热液的输入导致部分羽流样品中dZn浓度高于背景海水,同时由于颗粒态铁的吸附作用,亦导致部分羽流样品中dZn浓度低于背景海水,因此热液羽流可能是海洋中dZn的源或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火山喷发可能是羽流中cZn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形态 羽流 火山岛弧 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中地区次火山-热液金(银)矿床成矿系列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树峰 陈玉水 +1 位作者 林美龙 李秋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闽中地区是福建省金银成矿集中区,其上规模成矿主要集中于晚侏罗世次火山活动阶段。次火山-热液金(银)矿床的形成,矿、热、水“三源”是基本必要条件,北西、北东向两组构造带的复合是成矿定位的关键。在断隆带、坳中隆、坳中凹不同构造... 闽中地区是福建省金银成矿集中区,其上规模成矿主要集中于晚侏罗世次火山活动阶段。次火山-热液金(银)矿床的形成,矿、热、水“三源”是基本必要条件,北西、北东向两组构造带的复合是成矿定位的关键。在断隆带、坳中隆、坳中凹不同构造环境中,相应地递次形成(次)辉绿岩—闪长玢岩、(次)英安斑岩、(次)流纹斑岩等区域次火山-热液金(银)矿床成矿系列的3个亚系列;在垂向空间分布上,自上而下构成(微)细粒浸染型、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隐爆角砾岩型、次火山岩型等工业矿床类型分带序列。金矿资源潜力在50t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矿系列 火山 斑岩 石英脉 蚀变岩 隐爆角砾岩型 闽中地区 规模 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磁海铁(钴)矿床次火山热液成矿学 被引量:41
3
作者 薛春纪 姬金生 杨前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6-164,共9页
磁海铁 (钴 )矿床颇具特色 ,以“石榴石 -透辉石 -磁铁矿”为基本矿石建造 ;成矿作用发生在早二叠世北山裂陷作用和火成活动晚期 ,以基性次火山岩浆期后富铁流体的 (交代 )充填为成矿方式 ,矿体产于辉绿岩体原生裂隙系统 ;成矿流体的化... 磁海铁 (钴 )矿床颇具特色 ,以“石榴石 -透辉石 -磁铁矿”为基本矿石建造 ;成矿作用发生在早二叠世北山裂陷作用和火成活动晚期 ,以基性次火山岩浆期后富铁流体的 (交代 )充填为成矿方式 ,矿体产于辉绿岩体原生裂隙系统 ;成矿流体的化学演化具有典型 (火山 )岩浆期后热液演化特点 ,形成了一系列热液蚀变体 ,其中石榴石透辉石岩有别于传统理解的“夕卡岩”;成矿物质源于碱性玄武岩浆 ,基性次火山岩浆多次脉动式入侵是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文章较系统阐明了磁海矿床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矿床 火山 成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中生代火山—次火山热液金属矿床的区域成矿规律
4
作者 綦占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8年第3期287-296,共10页
吉林省中生代火山活动受北东向岩石圈深大断裂构造的控制。火山—次火山的热液成矿作用与它的物质成分和岩相有关,受火山构造的控制。区内多数矿床、矿点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的边缘,构成以火山岩盆地为中心的矿化集中区。吉林省南部和... 吉林省中生代火山活动受北东向岩石圈深大断裂构造的控制。火山—次火山的热液成矿作用与它的物质成分和岩相有关,受火山构造的控制。区内多数矿床、矿点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的边缘,构成以火山岩盆地为中心的矿化集中区。吉林省南部和北部地区一样,是寻找中生代陆相火山一次火山热液金、铜等矿产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中生代 火山 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首次发现中新世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楠 刘治博 +10 位作者 唐菊兴 宋扬 李宝龙 马旭东 闫徐坤 李志军 代晶晶 孙清飞 张梦虎 吕晓强 肖扬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1-1466,共6页
冈底斯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铜多金属矿带,发育众多大陆碰撞后伸展环境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带内藏西北陆相火山岩区是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的理想勘查区。最近,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项目资助下,在西... 冈底斯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铜多金属矿带,发育众多大陆碰撞后伸展环境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带内藏西北陆相火山岩区是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的理想勘查区。最近,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项目资助下,在西藏阿里革吉县芒拉地区新发现厚大高品位铜(金、银)矿体,首孔MLZK0001见矿厚度137 m,铜平均品位达0.46%,其中,铜品位大于1%的样品有14件,平均1.54%;目前完钻的3个钻孔深度在542~709.9 m之间,仍发育连续的铜、金、银矿化。芒拉铜(金、银)矿蚀变矿物组合为多孔状石英、明矾石、高岭石、地开石、叶腊石等高硫化体系蚀变矿物,金属矿物主要为硫砷铜矿、黝铜矿、黄铜矿和铜蓝、蓝辉铜矿等Cu-S二元体系矿物,深部斑岩型铜金矿化和斑岩成矿系统目前尚未揭露。芒拉铜(金、银)矿是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发现的首例产于中新世陆相火山岩中的斑岩(?)-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该隐伏的厚大铜(金、银)矿体的发现,表明藏西北陆相火山岩区具有寻找斑岩-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的巨大潜力,将冈底斯成矿带向西延伸了近千km,开辟了在中新世火山岩区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成低温 斑岩型 铜(金、银)矿床 冈底斯成矿带 陆相火山 找矿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及找矿思路 被引量:2
6
作者 卿敏 刘连登 《黄金科学技术》 1993年第1X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火山 火山 矿床 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准噶尔塔尔巴哈台-谢米斯台地区火山热液型铜矿床(点)地质及含矿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若飞 袁峰 +4 位作者 周涛发 邓宇峰 张达玉 许超 赵冰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59-2276,共18页
西准噶尔塔尔巴哈台-谢米斯台地区研究和找矿勘探工作十分薄弱,近年来随着谢米斯台铜矿的发现,本项目组陆续发现了喀因德、乌兰浩特、阿依德、巴汗等铜矿点,指示该区具有与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的铜成矿作用有的潜力。本文对这些矿床(点)开... 西准噶尔塔尔巴哈台-谢米斯台地区研究和找矿勘探工作十分薄弱,近年来随着谢米斯台铜矿的发现,本项目组陆续发现了喀因德、乌兰浩特、阿依德、巴汗等铜矿点,指示该区具有与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的铜成矿作用有的潜力。本文对这些矿床(点)开展了地质特征、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区内发育的阿尔木强、谢米斯台铜矿床以及喀因德、乌兰浩特、阿依德、巴汗等铜矿点与火山岩地层密切相关,矿化主要表现为黄铁矿化、孔雀石化,发育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硅化、碳酸岩化等蚀变,具有火山热液型铜矿特点。锆石LA-ICP-MS U-Pb测年获得喀因德铜矿点火山岩年龄为455.1±5.4Ma,乌兰浩特铜矿点火山岩年龄为428.6±4.6Ma,阿依德铜矿点火山岩年龄为428.8±7.2Ma,谢米斯台铜矿床火山岩年龄为424.3±4.3Ma,阿尔木强铜矿床火山岩年龄为426.7Ma,巴汗铜矿点火山岩年龄为411.7±4.7Ma,可分为晚奥陶世、中志留世、早泥盆世三个阶段,以中志留世为主。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晚奥陶世、中志留世、早泥盆世三个阶段的火山岩均形成于岛弧环境;且具有类似的岩浆源区和演化过程;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受到外来物质混染。综合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塔尔巴哈台-谢米斯台地区与火山热液有关的铜矿床(点)主要受控于构造背景、地层组合、岩石类型、蚀变、控矿构造等因素,其中中志留世中基性火山岩、与火山机构相关的深部可能存在的次火山岩或浅成侵入岩分布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 锆石U-PB测年 地球化学 塔尔巴哈台-谢米斯台 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火山—潜火山作用有关的浅成热液金(铜银)矿床流体成矿系统 被引量:4
8
作者 范宏瑞 谢奕汉 +2 位作者 王英兰 杨学明 杨晓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54-159,共6页
与火山—潜火山作用有关的浅成热液金(铜银)矿床可以分为低硫型和高硫型两个亚类,所对应的流体成矿系统分别为贵金属(地热)成矿系统和火山-热液成矿系统。由于成矿位置和流体成矿过程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矿元素组合、围岩蚀变特征... 与火山—潜火山作用有关的浅成热液金(铜银)矿床可以分为低硫型和高硫型两个亚类,所对应的流体成矿系统分别为贵金属(地热)成矿系统和火山-热液成矿系统。由于成矿位置和流体成矿过程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矿元素组合、围岩蚀变特征和成矿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火山作用 浅成金(铜银)矿床 成矿流体 成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内蒙古别鲁乌图铜硫多金属矿床的火山热液成因 被引量:9
9
作者 聂凤军 张洪涛 +1 位作者 孙浩 樊建廷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39-351,共13页
本文从矿床成矿地质环境角度,着重讨论了内蒙古别鲁乌图铜硫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火山岩的成因联系,确定了该矿床成矿作用时、空演化和成矿元素富集特点。研究表明:火山热液沉积是矿床形成的主导控制因素,区域变质是成矿后... 本文从矿床成矿地质环境角度,着重讨论了内蒙古别鲁乌图铜硫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火山岩的成因联系,确定了该矿床成矿作用时、空演化和成矿元素富集特点。研究表明:火山热液沉积是矿床形成的主导控制因素,区域变质是成矿后热液叠加的重要地质营力,矿床属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另外,矿区范围内首次发现的电气石岩不仅是典型的火山热液沉积岩,而且是一有效的近矿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 火山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呷村黑矿型矿床含矿火山岩系热液蚀变与物质-化学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侯增谦 T Urabe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7-108,共12页
川西呷村黑矿型矿床产于酸性流纹质火山岩系上部。矿区蚀变可分为矿化热液蚀变和区域低温蚀变。后者广布矿区:前者绕网脉矿(硅矿)形成蚀变岩筒,并具明显的蚀变分带:自内而外由石英-钡冰长石带向绢云母-石英带递变,自下而上由绿泥石带向... 川西呷村黑矿型矿床产于酸性流纹质火山岩系上部。矿区蚀变可分为矿化热液蚀变和区域低温蚀变。后者广布矿区:前者绕网脉矿(硅矿)形成蚀变岩筒,并具明显的蚀变分带:自内而外由石英-钡冰长石带向绢云母-石英带递变,自下而上由绿泥石带向石英-绢云母带递进。采用"惰性"微量元素方法恢复了含矿岩系原岩成分,定量估算了蚀变引起的物质-化学变化。在蚀变岩筒中,Cu、Pb、Zn 强烈富集,远离蚀变岩筒,Cu 略有亏损,Pb 和 Zn 显著亏损,证明成矿物质 Pb 和 Zn 主要来自被热液交代淋滤的酸性火山岩系。根据蚀变岩石的物质变化,概略性地固定了呷村矿区蚀变火山岩物质变化图,可准确地追溯热液流体运移轨迹,进行矿体圈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 蚀变 含矿 黑矿型矿床 物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东堡子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江 《黄金学报》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东堡子金矿床赋存于远离火山喷发中心的哨子河火山-沉积盆地南缘粗面斑岩中,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与碱性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硅化岩型金矿粗面斑岩中成矿前北东-东西断裂破碎带为矿化蚀变带的形成奠定了构造基础.成矿前及成矿... 东堡子金矿床赋存于远离火山喷发中心的哨子河火山-沉积盆地南缘粗面斑岩中,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与碱性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硅化岩型金矿粗面斑岩中成矿前北东-东西断裂破碎带为矿化蚀变带的形成奠定了构造基础.成矿前及成矿期节理裂隙系统在矿化蚀变带基础.上具体控制矿体的形成与分布.东堡子粗面斑岩即是成矿母岩又是矿体的围岩,粗面斑岩次火山期后热液和金矿流体,在粗面砂岩中形成蚀变和金矿化、金矿化与黄铁矿化、硅化及成矿期石英细网脉关系密切,特别是后者的发育程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 矿床 地质特区 成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石超浅成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12
作者 张吉宽 李莉 +1 位作者 张敬陆 董建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1期20-22,共3页
矿区位于华北准地台此缘的燕辽沉降带,直接受控于燕山晚期义县火山旋回末期产物——次火山流纹斑岩。区域出露地层有:太古界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大营子组和瓦子峪组;元古界震旦系常州组、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火山岩... 矿区位于华北准地台此缘的燕辽沉降带,直接受控于燕山晚期义县火山旋回末期产物——次火山流纹斑岩。区域出露地层有:太古界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大营子组和瓦子峪组;元古界震旦系常州组、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火山岩。其中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是建平群小塔子沟组、白垩系义县组。区域内岩浆岩分布广泛,主要有五台—吕梁期、海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 找矿标志 金矿化 小塔子沟组 建平群 中生界侏罗系 流纹斑岩 火山旋回 震旦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地区官田含铜碲黄铁矿矿床的火山热液成因
13
作者 夏学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823-828,共6页
本文从矿床成矿地质背景角度,讨论了粤东地区官田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火山热液作用的成因联系。阐述了矿区矿化元素分带的原因。研究表明,火山热液是矿床形成的主导因素,它与复式杂岩体演化晚期气液相遇运移至断裂破碎带形成含... 本文从矿床成矿地质背景角度,讨论了粤东地区官田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火山热液作用的成因联系。阐述了矿区矿化元素分带的原因。研究表明,火山热液是矿床形成的主导因素,它与复式杂岩体演化晚期气液相遇运移至断裂破碎带形成含铜碲黄铁矿矿床。在含矿热液运移过程中有大气降水加入,发生了强烈的水岩交换,产生大面积的黄铁绢英岩化。随着温度的降低,热液运移至金鸡群萃取了碎屑岩内的Pb、Zn元素,形成了湖洋坑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 矿化分带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与火山碎屑岩和热液喷发有关的金矿床——贵州泥堡金矿 被引量:45
14
作者 刘平 李沛刚 +3 位作者 马荣 韩忠华 杨光龙 叶德书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泥堡金矿位于黔西南峨眉山玄武岩外缘的凝灰岩分布区,属微细浸染型矿床。文章通过对泥堡矿床的地层、岩石、构造、矿体、矿石等实地调查和综合解析,探讨其主要控矿因素和成矿作用,为今后寻找类似矿床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泥堡... 泥堡金矿位于黔西南峨眉山玄武岩外缘的凝灰岩分布区,属微细浸染型矿床。文章通过对泥堡矿床的地层、岩石、构造、矿体、矿石等实地调查和综合解析,探讨其主要控矿因素和成矿作用,为今后寻找类似矿床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泥堡矿床最主要的金矿体产于茅口组与峨眉山玄武岩组之间的沉积间断面附近,是一个集矿源层、流体通道和容矿部位于一体的极具特色的成矿组合。在该区,P2-3β1-1底部富含有机质的凝灰岩,P2-3β1-1与大厂石英岩之间的热液喷发角砾岩,都是最主要的赋矿部位和容矿岩石。各种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显示,黄铁矿中的硫与玄武岩中的硫可能都来自幔源;富含Si O2和K的低盐度、中低温成矿流体是地表水沿断裂深循环形成的;成矿时代属晚侏罗世(142Ma),是黔西南地区最早形成的金矿床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火山碎屑岩 喷发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泥堡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小坝梁铜矿床的海底火山热液成因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德潜 赵平 魏振国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1995年第2期190-203,共14页
本文对内蒙古小坝梁铜矿床的成矿地质构造背景、成矿地质特征、同位素及矿床地球化学作了一系列研究,并与国外同类矿床进行对比,确定该矿床属海底火山热液型,成矿时代为晚华力西期。此项研究为该类矿床的勘查拓宽了思路,指出小坝梁... 本文对内蒙古小坝梁铜矿床的成矿地质构造背景、成矿地质特征、同位素及矿床地球化学作了一系列研究,并与国外同类矿床进行对比,确定该矿床属海底火山热液型,成矿时代为晚华力西期。此项研究为该类矿床的勘查拓宽了思路,指出小坝梁矿区北部与东部为勘探铜矿床的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 火山 矿床 小坝梁地区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大旗山首例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铅锌矿的发现:勘查地球化学找矿成功案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书宏 叶红刚 魏万鸿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2-130,共9页
大旗山中型铅锌矿是甘肃省利用勘查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发现的首例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该矿床是在筛选1∶20万区域化探异常的基础上,通过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异常,利用1∶1万岩石测量等手段进行异常查证,进一步缩小... 大旗山中型铅锌矿是甘肃省利用勘查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发现的首例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该矿床是在筛选1∶20万区域化探异常的基础上,通过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异常,利用1∶1万岩石测量等手段进行异常查证,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获得的大旗山铅锌矿重要找矿发现。通过深部钻探工程控制,矿床达到中型规模,实现了大旗山一带的找矿突破,找矿前景可观。大旗山铅锌矿的发现表明,通过区域化探异常筛选,逐步聚焦异常查证,选择合理的查证方法,能有效提高找矿效率,缩短找矿周期。大旗山铅锌矿找矿成功,也证实了甘肃北山大面积出露的中二叠统方山口组火山岩地层具有良好的铅锌找矿前景,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地球化学 陆相火山—火山型铅锌矿 二叠系火山 大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纪火山期后热液活动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璞珺 陈树民 +2 位作者 李伍志 陈汉林 郎元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46,共14页
在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营城组标准剖面营三段古火山口附近识别出岩浆期后热液活动的地质记录。岩石学特征表现为隐爆角砾岩,即,原有的近火山口相岩石(原岩)被高压流体炸碎形成原地角砾、之后又被灌入的富含矿物质"岩汁"胶结形... 在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营城组标准剖面营三段古火山口附近识别出岩浆期后热液活动的地质记录。岩石学特征表现为隐爆角砾岩,即,原有的近火山口相岩石(原岩)被高压流体炸碎形成原地角砾、之后又被灌入的富含矿物质"岩汁"胶结形成的原地角砾岩。采集隐爆角砾岩及其上覆和下伏三个层位共10个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对比研究,包括两套4个对应的原岩和岩汁、下伏4个玄武粗安岩和上覆2个流纹岩。原岩高精度^(39)Ar/^(40)Ar坪年龄113.4±0.7Ma;岩汁为含铁酸性流体的隐晶质析出物,其^(39)Ar/^(40)Ar坪年龄112.9±19.6Ma;二者的年龄差反映岩浆主期与期后热液活动的时代间隔(1Ma之内)。10个样品的共性是:(1)稀土总量中-高(∑REE=81×10^(-6)~202×10^(-6))且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_N=4.91~11.45);(2)MORB标准化蛛网图上P和部分不相容元素(Cs、Th、La和Zr)正异常,而另一部分不相容元素(Sr和Pb)负异常。整体表现为双峰式裂谷火山岩特点。主要差别在于:(1)铕和钡表现为两种情况,下伏玄武粗安岩和隐爆角砾岩中的粗面岩具正异常,而隐爆角砾岩中的流纹岩和岩汁及其上覆的流纹岩具负异常;(2)只有2个岩汁样品显示K负异常,其它8个岩石样品均为K正异常;(3)下伏玄武粗安岩(4个样)显弱的Ti正异常且Rb/Sr比低(0.04~0.05),而其它6个样品为Ti负异常且Rb/Sr比高(0.62~2.83),其中的2个岩汁样品Ti负异常最强。岩汁与其下伏粗面质原岩差别显著,而与其上覆流纹岩(SHRIMP年龄110.6Ma)的地化特征相似(见正文)。该火山期后热液活动是深源热流体萃取壳源物并沿古火山通道(构造薄弱带)运移到近地表的,可能是后续流纹质火山活动的先驱。这种高压的岩浆期后热液导致围岩炸裂、发生角砾岩化、形成大量角砾间孔和裂缝。这是造成火山口-近火山口相带成为优质储层的重要因素。该类火山岩储层改善作用早于烃类运移,可构成有利于成藏的时空配置。与该期热液活动相伴生的深源天然气早于上覆圈闭的形成,因此对成藏没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 火山 岩浆流体 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天池火山主断裂活动与热液蚀变带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明军 顾梦林 +2 位作者 孙振国 魏海泉 金伯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72,共9页
在野外考察中发现 ,天池破火山口内壁同一层位不同段的近水平向红褐色、砖红色热液蚀变带顶界面有明显高差热液蚀变顶界面 ,北段 (靠近天文峰 )比南段 (朝鲜境内靠近将军峰 )高出约 110m。热液蚀变带顶界面可作为判断构造运动的标志面... 在野外考察中发现 ,天池破火山口内壁同一层位不同段的近水平向红褐色、砖红色热液蚀变带顶界面有明显高差热液蚀变顶界面 ,北段 (靠近天文峰 )比南段 (朝鲜境内靠近将军峰 )高出约 110m。热液蚀变带顶界面可作为判断构造运动的标志面。北段与南段顶界面的高差 ,反映了自热液蚀变以来 ,天池火山北东向主断裂六道沟 -天池 -甑峰山断裂北西盘的抬升幅度大于南东盘 ,这可能是天池北西部较南东部地形坡度更陡、水系更发育的内在原因。北西向主断裂———白山镇 -天池 -金策断裂北东盘的抬升幅度大于南西盘。由热液蚀变和古风化壳特征观察到的北东向主断裂的近期垂向活动速率大于北西向主断裂的活动速率。这两条在天池交叉的主断裂将天池火山切割成 4个块体 ,它们的抬升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北、西、东、南块体。北块体抬升幅度最大 ,这与深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探测等得出的天池北部岩浆囊较浅的结果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和一定的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池火山 主断裂 火山口内壁 蚀变 差异抬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中生代陆相次火山岩型铜银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19
作者 耿文辉 王滋平 姚金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13,共4页
次火山岩型矿床的成矿作用受次火山活动控制。铜多金属矿床与中酸性岩类有成因联系,银多金属矿床与酸性岩类关系更密切。中酸性火山—次火山岩Cu的丰度值较高,酸性岩类Pb、Zn、Ag丰度值高,各自代表原始岩浆为富含矿源质的。稀土元素表明... 次火山岩型矿床的成矿作用受次火山活动控制。铜多金属矿床与中酸性岩类有成因联系,银多金属矿床与酸性岩类关系更密切。中酸性火山—次火山岩Cu的丰度值较高,酸性岩类Pb、Zn、Ag丰度值高,各自代表原始岩浆为富含矿源质的。稀土元素表明,与铜矿有关的岩浆为同熔型,而与银多金属矿有关的为地壳重熔型。矿床是在中低温、低盐度条件下形成的。其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晚阶段或燕山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 矿床 地球化学 矿床 矿床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谷盆地的火山热液活动和油气生成 被引量:35
20
作者 金强 翟庆龙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2-349,共8页
我国东部裂谷盆地主力烃源岩中均不同程度地发育有玄武岩和辉长岩等基性火成岩 ,并且伴有规模不等的热液活动。火山热液活动会给烃源岩带来热量 ,促使有机质快速生烃和异常成熟。玄武岩活动期间的热液作用为烃源岩提供了大量矿物质和养... 我国东部裂谷盆地主力烃源岩中均不同程度地发育有玄武岩和辉长岩等基性火成岩 ,并且伴有规模不等的热液活动。火山热液活动会给烃源岩带来热量 ,促使有机质快速生烃和异常成熟。玄武岩活动期间的热液作用为烃源岩提供了大量矿物质和养料 ,使周围泥质岩富含碳酸盐和有机质 ,可以形成优质烃源岩 ;热液活动向烃源岩提供了大量过渡金属元素 ,作者的实验证明了过渡金属对有机质生烃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 ,使烃源岩在较低温度下生成较多数量的油气 ;火成岩周围的烃源岩可以提前进入生烃门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盆地 火山活动 油气生成 烃源岩 火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