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物灌溉随机模拟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温季 郭树龙 卢闻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41,共3页
作物灌溉随机模拟技术包括作物需水量的随机模拟与预报研究、作物灌溉的随机方法研究等内容。国内外作物需水量的随机模拟与预报研究模型有: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自回归模型(AR)、倍加模型、传递函数噪声模型(TFN)、线性分解模型... 作物灌溉随机模拟技术包括作物需水量的随机模拟与预报研究、作物灌溉的随机方法研究等内容。国内外作物需水量的随机模拟与预报研究模型有: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自回归模型(AR)、倍加模型、传递函数噪声模型(TFN)、线性分解模型等;作物灌溉的随机方法研究有:解析法、随机模拟法等。随机模拟方法具有较强的普适性,是今后作物灌溉随机方法重点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灌溉随机模拟 蒸发蒸腾量 解析法 随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灌溉中土壤水运动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坡 吴飞青 +1 位作者 胡正峰 张科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51,58,共7页
定量研究水分在农田-植物系统中的循环和利用过程,是提出合理化农田水分管理措施的基础。基于HYDRUS-1D模型,对三种典型土壤(砂性壤土,壤土,黏性壤土)的灌溉方式进行数值实验,模拟灌溉后及灌溉24h之后的土壤剖面含水量变化和土壤表面的... 定量研究水分在农田-植物系统中的循环和利用过程,是提出合理化农田水分管理措施的基础。基于HYDRUS-1D模型,对三种典型土壤(砂性壤土,壤土,黏性壤土)的灌溉方式进行数值实验,模拟灌溉后及灌溉24h之后的土壤剖面含水量变化和土壤表面的径流情况。结果表明,砂壤土在不产生径流的情况下,可以接受更大的灌溉速率进行灌溉,可以有更灵活的灌溉方式可供选择,灌溉入水量也比较多;壤土和黏壤土的灌溉方式选择单一;砂壤土中,最大灌溉深度为61cm,壤土、黏壤土的最大灌溉深度分别为34cm和18cm。灌溉后及灌溉24h之后的土壤剖面的湿润锋面变化明显,这就要求在对作物进行灌溉时应该考虑灌溉水在土壤中自身运动。本研究推算的不同类型土壤在不同条件下的需水量,可为不同根深的作物选择合理灌溉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HYDRUS-1D 模拟灌溉 土壤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灌溉对稻田土壤氮磷淋失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谢迎新 赵旭 +1 位作者 熊正琴 邢光熹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46,71,共5页
通过模拟稻田灌溉大型淋洗柱试验,在污染河水灌溉条件下对太湖地区水稻生长季两种主要类型的稻田土壤——黄泥土和乌珊土的氮磷淋洗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灌溉淹水初期,不同形态氮素的淋失量均比较高,并达到峰值,以后淋失量逐渐降... 通过模拟稻田灌溉大型淋洗柱试验,在污染河水灌溉条件下对太湖地区水稻生长季两种主要类型的稻田土壤——黄泥土和乌珊土的氮磷淋洗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灌溉淹水初期,不同形态氮素的淋失量均比较高,并达到峰值,以后淋失量逐渐降低,说明淹水初期淋失的氮素不是来源于灌溉河水,而是主要来自土壤氮。到淹水后期,NO3--N和NH4+-N淋失量接近零值,但仍能观测到可溶性有机氮淋失现象,这表明可溶性有机氮是污水灌溉稻田土壤主要的氮素淋失形态。而磷素的淋失动态与氮素的淋失动态截然相反,在灌溉淹水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均观测不到土壤磷素淋失,但在淹水灌溉的淹水后期,发现土壤磷素有淋溶损失现象,这可能是利用富营养化的河水长期淹水后,土壤对磷的吸持已达到饱和状态,土壤不能继续固持多余的磷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壤 模拟污水灌溉 氮磷淋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污水灌溉下芦蒿生长及镉富集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蒋培 宗良纲 +1 位作者 沈莉萍 刘卫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共4页
通过生物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d污水灌溉对芦蒿生长及Cd富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蒿具有很强的Cd抗性。在Cd污水浇灌下,供试土壤中累积的Cd处理量分别为0.3 mg/kg、1.0mg/kg、5.0 mg/kg、10.0 mg/kg、15.0 mg/kg、20.0 mg/kg、25... 通过生物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d污水灌溉对芦蒿生长及Cd富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蒿具有很强的Cd抗性。在Cd污水浇灌下,供试土壤中累积的Cd处理量分别为0.3 mg/kg、1.0mg/kg、5.0 mg/kg、10.0 mg/kg、15.0 mg/kg、20.0 mg/kg、25.0 mg/kg、30.0mg/kg、35、0和40.0 mg/kg(分别记为C1、C2、C3、C4、C5、C6、C7、C8、C9和C10),各处理芦蒿的干物重和根系活力均高于对照;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质量比大体呈现低Cd(0.3~20.0 mg/kg)处理下增加,高Cd(>20.0 mg/kg)处理下减少的规律;C1(0.3 mg/kg)和C2(1.0 mg/kg)两个处理的类胡萝卜素质量比比对照高,Cd处理水平超过1.0 mg/kg后类胡萝卜素质量比都比对照低,且随着Cd处理量的增加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芦蒿根、茎、叶均有较强的Cd富集性,不同器官Cd质量比从大到小为根、茎、叶,土壤Cd处理量在0.3—40.0 mg/kg内时,根茎叶中Cd累积量随着土壤Cd处理量的提高而增加,且二者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在低Cd处理水平下芦蒿地上部分的富集系数大于1,芦蒿如此高的富集系数作为蔬菜来种植是不安全的,控制芦蒿的质量安全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 芦蒿 CD 积累特性 模拟污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畦灌关口时间优化改善灌水质量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白美健 李益农 +1 位作者 涂书芳 刘群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灌溉关口时间是灌溉管理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合理关口时间的确定能有效改善田间灌水质量。该文在提出畦灌控制指标R和畦灌关口时间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将畦灌模拟模型与关口时间优化方法相结合,对土质、畦长、坡度、田面平整精度和入流量不... 灌溉关口时间是灌溉管理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合理关口时间的确定能有效改善田间灌水质量。该文在提出畦灌控制指标R和畦灌关口时间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将畦灌模拟模型与关口时间优化方法相结合,对土质、畦长、坡度、田面平整精度和入流量不同的106 176个灌溉事件进行灌溉模拟及关口时间寻优分析,提出了不同灌溉条件下畦灌关口控制模式。畦长小于70 m下R值不宜小于1,若同时坡度大于3‰且田面平整精度很好则R值不宜小于1.1;畦长大于70 m下坡度小于1‰时,R的范围为0.8-1;坡度大于1‰时,R的范围为0.75-0.95。研究结果对畦灌关口控制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际灌溉中R准确取值可参考表2给出的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调控 模型 畦灌控制 关口控制指标 灌溉模拟 最优关口时间 灌水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惠渠灌区地下水硫酸盐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秀花 易秀 +2 位作者 李林 纪鹏 张雪珠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59-568,共10页
泾惠区具2200多年的灌溉历史,灌区人口密度大,地下水不仅是工业和农业的主要水源,也是当地主要饮用水源。为了查明灌区地下水硫酸盐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演化过程,在分析灌区1982年、1990年和2009年地下水水化学特征、SO24时空... 泾惠区具2200多年的灌溉历史,灌区人口密度大,地下水不仅是工业和农业的主要水源,也是当地主要饮用水源。为了查明灌区地下水硫酸盐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演化过程,在分析灌区1982年、1990年和2009年地下水水化学特征、SO24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灌溉试验和Hydrus-1D模拟灌溉对地下水SO 42的影响。结果表明,灌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由3HCO(1982年)向SO 42(2009年)型演化。2009年SO 42是地下水中主要阴离子组分,具有西部低,北部、东部和南部高的区域分布特征。虽然地下水中最初的SO 42主要来源于地层中Na2SO4和CaSO4等硫酸盐的溶解,但灌溉试验和模拟计算表明,近年来地下潜水中高硫酸盐主要是由于灌溉水源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硫酸盐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灌溉模拟试验 泾惠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RMOD模型的不同耕作栽培方式的水分利用效率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邓斌 马忠明 +2 位作者 雒淑珍 王平 王德权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37-143,共7页
利用SIRMOD模型对传统耕作(CONV)、垄作(FRB)、垄作固定道(PRB)、平作固定道(ZT)4种栽培方式下春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苗期计划层较浅,需要快速灌溉,PRB模拟灌水速度为3.83m3/s,CONV、FRB、ZT分别比PRB高出42.0%3、1.... 利用SIRMOD模型对传统耕作(CONV)、垄作(FRB)、垄作固定道(PRB)、平作固定道(ZT)4种栽培方式下春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苗期计划层较浅,需要快速灌溉,PRB模拟灌水速度为3.83m3/s,CONV、FRB、ZT分别比PRB高出42.0%3、1.6%3、5.0%,渠系难以满足其要求,因此发生了深层渗漏,但以PRB渗漏量最少;在第2次灌水中,除PRB外其它3个处理均不能达到模拟灌水要求,均再次发生渗漏;以后几次灌水中再未发生深层渗漏,但灌水均匀度、入渗深度沟灌的都要比平作灌溉的好.PRB与其它3个处理相比,灌水速度要求低,发生的渗漏最少,用水量最少,保水能力强,水分生产效率最高(13.49 kg/mm.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水分利用效率 SIRMOD模型 模拟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