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邮灌区“集水期灌”稻田水平衡模型及期灌制度改进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坤霖 孙勇 +2 位作者 卫琦 季婧钰 徐俊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5-59,66,共6页
本研究基于田间实测土壤水分与水层数据,借助水量平衡模型对作物系数K_(ci)、饱和水力传导度K_0、拟合参数a和b以及经验常数α等变量进行了率定,并采用率定模型推求了"集水期灌"稻田"456"和"467"灌溉制... 本研究基于田间实测土壤水分与水层数据,借助水量平衡模型对作物系数K_(ci)、饱和水力传导度K_0、拟合参数a和b以及经验常数α等变量进行了率定,并采用率定模型推求了"集水期灌"稻田"456"和"467"灌溉制度。通过对比两种灌溉制度的效果,可以发现:与传统"456"灌溉制度相比,"467"灌溉制度在各个水平年灌水次数减少了2次,灌溉定额降低了499.5~700.5 m^3/hm^2,降雨利用效率提高了1.2%~6.5%,在实现节水的同时,保证了土壤水层和含水率均维持在作物适宜生长的范围内。总体上,改进后的灌溉制度"467"具有灌水次数少、灌溉定额小、降雨利用率高等特点,这对于高邮灌区"集水期灌"灌溉制度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水期灌” 灌溉制度改进 效果分析 灌溉定额 降雨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