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气滴灌提高大棚甜瓜品质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元 牛文全 +3 位作者 许健 张若婵 王京伟 张明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7-154,共8页
为揭示加气频率和滴灌带埋深等对甜瓜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甜瓜(陕甜一号)为研究对象,采用追加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加气频率、地下滴灌带埋深及灌水控制上限对大棚甜瓜果实形态、产量、品质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为揭示加气频率和滴灌带埋深等对甜瓜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甜瓜(陕甜一号)为研究对象,采用追加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加气频率、地下滴灌带埋深及灌水控制上限对大棚甜瓜果实形态、产量、品质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果实形态、品质及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加气频率、滴灌带埋深和灌水控制上限。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灌水控制上限、加气频率和滴灌带埋深。根区加气能够显著改善果实产量及品质,滴灌带埋深为25 cm,每天加气1次品质及果实形态指标最好,产量最高。灌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80%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但灌水量为70%田间持水量时,可溶性总糖、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综合考虑,最优处理组合为滴灌带埋深25 cm,每天通气一次,灌水控制上限为70%田间持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土壤 品质控制 甜瓜 根区加气 地下滴灌 产量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水非充分灌溉下制种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袁成福 冯绍元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7-141,共5页
为了制定制种玉米的灌溉制度,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开展了咸水非充分灌溉田间试验,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和制种玉米生长指标,研究了咸水非充分灌溉对制种玉米耗水规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种玉米... 为了制定制种玉米的灌溉制度,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开展了咸水非充分灌溉田间试验,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和制种玉米生长指标,研究了咸水非充分灌溉对制种玉米耗水规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种玉米耗水量随着灌水量的减小而减小,随着灌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减小,适当降低灌溉水量和灌水矿化度,土壤水分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轻度缺水灌溉和微咸水灌溉对作物产量影响较小,与淡水充分灌溉相比,2ETc/3、3 g/L微咸水灌溉的制种玉米减产了10.3%。在研究区制定制种玉米灌溉制度时,灌溉水量采用370 mm左右的非充分灌溉和灌水矿化度采用3 g/L以下的咸水灌溉,制种玉米的产量减产幅度较小,并且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非充分灌溉 耗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制种玉米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静静 张富仓 +2 位作者 周罕觅 赵永刚 魏新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玉米各生育期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夏玉米蠡玉1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7个水分处理(全生育期灌水、苗期+拔节期灌水、苗期+抽穗期灌水、苗期+灌浆期灌水、拔节期+抽穗期灌水、...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玉米各生育期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夏玉米蠡玉1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7个水分处理(全生育期灌水、苗期+拔节期灌水、苗期+抽穗期灌水、苗期+灌浆期灌水、拔节期+抽穗期灌水、拔节期+灌浆期灌水、抽穗期+灌浆期灌水)和3个氮素水平(不施氮肥、低氮(60kg/hm2)、高氮(180 kg/hm2)),研究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夏玉米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物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与全生育期灌水相比,在平均氮肥(各指标3个氮素处理的平均值)水平下,苗期+灌浆期灌水处理及抽穗期+灌浆期灌水处理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和籽粒产量显著降低,且后者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低。相比较而言,苗期+拔节期灌水、苗期+抽穗期灌水及拔节期+抽穗期灌水处理玉米产量的下降幅度不大,而灌溉水利用效率却有较大提高。【结论】在试验地区,与全生育期灌水相比,苗期+拔节期灌水、苗期+抽穗期灌水以及拔节期+抽穗期灌水处理有利于维持玉米产量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而施氮也可以显著增加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以高氮全生育期灌水处理的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时期 夏玉米 干物质累积量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处理对基质栽培西瓜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宋修超 仇美华 +2 位作者 郭德杰 马艳 严少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4-289,共6页
探讨水肥耦合效应对基质栽培西瓜生长状况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基质栽培西瓜的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在田间温室条件下,基质栽培西瓜"苏蜜8号",通过设置3个水分梯度和4个施肥梯度,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西瓜产量、光... 探讨水肥耦合效应对基质栽培西瓜生长状况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基质栽培西瓜的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在田间温室条件下,基质栽培西瓜"苏蜜8号",通过设置3个水分梯度和4个施肥梯度,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西瓜产量、光合特性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中水处理(整季60L)下,施肥量为N-P_2O_5-K_2O (20g-10g-30g)的养分供应下,西瓜产量和植株生物量达最高值。水分、肥料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西瓜产量和植株地下部生物量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且影响大小顺序为肥料作用>水分作用>交互作用。灌溉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溉量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在同一水分条件下,适量增肥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水肥交互作用对西瓜不同生育期内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5),但对叶片蒸腾速率只有在膨瓜期内影响较大,在苗期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是灌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栽培 水肥交互作用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量品质和水肥利用效率西瓜滴灌水肥制度优化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建明 于雪梅 +3 位作者 王雪威 张俊威 焦晓聪 黄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5-83,共9页
实现大棚西瓜量化管理是实现大棚西瓜精准化管理的基础,也是提高产量品质与水肥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以西瓜为试材,在以关中塿土为主的壤土地区采用膜下滴灌的灌溉方式,通过二因子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灌水量依据西瓜蒸腾需水量(Eapo... 实现大棚西瓜量化管理是实现大棚西瓜精准化管理的基础,也是提高产量品质与水肥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以西瓜为试材,在以关中塿土为主的壤土地区采用膜下滴灌的灌溉方式,通过二因子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灌水量依据西瓜蒸腾需水量(Eapotranspiration,ETc)分别设置0.49ETc、0.55ETc、0.70ETc、0.85ETc、0.91ETc 5个水平,施肥量依据目标产量(Fy)分别设置0.50Fy、0.65Fy、1.00Fy、1.35Fy、1.50Fy 5个水平,共16个处理,测定西瓜相关品质、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采用主观层次分析法、客观熵权法和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用近似理想法建立模型,分析水肥滴灌量对综合评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协同影响西瓜综合评价值,且灌水量对其影响大于施肥量;综合评价值随水肥施入量增加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灌水量为0.73ETc,施肥量为1.03Fy时,西瓜综合评价值最高,达到0.74。因此,推荐在水肥资源相对充足的关中地区按0.73倍西瓜蒸腾需水量和1.03倍目标产量对西瓜灌溉施肥;而在水资源相对亏缺地区,应适当降低施肥量来提高西瓜综合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肥料 模型 蒸腾蒸发量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肥料偏生产力 目标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水和氮肥基追比对旱区马铃薯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和酶活性影响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富斌 尹娟 +3 位作者 魏小东 马正虎 杨莹攀 王顺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6,共9页
为探明水氮基追施用对马铃薯产量、灌溉水肥利用效率和土壤酶活性等方面的综合影响,以获取最优水氮基追施用方案。大田试验设置3个灌水水平W1(900 m^(3)/hm^(2))、W2(1350 m^(3)/hm^(2))和W3(1800 m^(3)/hm^(2))以及3个氮肥基追比水平F1... 为探明水氮基追施用对马铃薯产量、灌溉水肥利用效率和土壤酶活性等方面的综合影响,以获取最优水氮基追施用方案。大田试验设置3个灌水水平W1(900 m^(3)/hm^(2))、W2(1350 m^(3)/hm^(2))和W3(1800 m^(3)/hm^(2))以及3个氮肥基追比水平F1(N_(2∶1))、F2(N_(1∶1))和F3(N1∶2),共9个处理,利用熵权TOPSIS法构建宁夏中部旱区马铃薯综合生长评价体系,并以高产、节水节肥为目标建立马铃薯水氮基追施交互响应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灌水量和氮肥基追施对马铃薯单株产量、产量、iWUE(灌溉水利用效率)、PFP(肥料偏生产力)、土壤碱性磷酸酶、土壤蔗糖酶均影响显著;利用熵权TOPSIS法建立马铃薯综合评价体系,得到最优综合响应评分0.1761,即为A7处理(1800 m^(3)/hm^(2),N_(2∶1));由马铃薯综合生长对水氮基追施交互响应模型得出,水氮基追施单因素对马铃薯综合生长影响均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水氮基追施交互影响显著。当施肥编码为-0.7723(基肥∶追肥=1.6553∶1)、灌水编码为0.6553(1697.535 m^(3)/hm^(2))时,综合评分最高。以综合评分0.16划分闭合区域得出马铃薯生产上最佳的灌水区间和氮肥的基追施比例分别为1440~1935 m^(3)/hm^(2)、1∶1~2.3∶1,此区间最有利于实现马铃薯水氮协同效应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水氮基追比 土壤酶活性 产量 灌溉水肥利用效率 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引进品种压砂地栽培对西瓜光合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
作者 赵相宇 田军仓 马波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10期15-20,共6页
通过大田间试验,在压砂地采用膜下滴灌的灌溉方式对新引进的小型日本品种西瓜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进行比较,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压砂地小型西瓜种植提供理论指导。以“NK-TM”、“R-18、”“N-08”、“DD-87”4个日本品种西瓜为材... 通过大田间试验,在压砂地采用膜下滴灌的灌溉方式对新引进的小型日本品种西瓜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进行比较,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压砂地小型西瓜种植提供理论指导。以“NK-TM”、“R-18、”“N-08”、“DD-87”4个日本品种西瓜为材料,在育苗方式不同(自根和嫁接)的情况下,试验一共有8个处理,研究了育苗方式(自根和嫁接)对日本小型西瓜生育期根植株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生育期内保持西瓜根部水分和肥料适宜状况下,4个品种小型日本西瓜嫁接苗相比自根苗种植,茎粗、蔓长、SPAD值、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差异明显。整体而言,小型日本西瓜“N-08”嫁接苗种植在整个生育期长势较好,植株健壮,抗病虫能力更强,有利于抵抗胁迫。综合考虑产量、灌溉水分效率、生理和生长指标,在4个小型日本西瓜品种中,“N-08”品种嫁接苗是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种植小型西瓜最佳方式。该研究可为“NK-TM”、“R-18”、“N-08”、“DD-87”4个日本品种西瓜压砂地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品种 压砂地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蒸发皿水面蒸发量的甘蔗滴灌栽培灌溉量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毅杰 王维赞 +7 位作者 何红 许树宁 谢金兰 梁阗 罗亚伟 朱秋珍 梁强 刘晓燕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0-113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量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为制定简单易行的甘蔗滴灌栽培灌溉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灌溉方式为地下滴灌。设3个不同灌溉量处理(A、B、C),灌溉量分别为甘蔗冠层顶部水面蒸发量的1.25...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量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为制定简单易行的甘蔗滴灌栽培灌溉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灌溉方式为地下滴灌。设3个不同灌溉量处理(A、B、C),灌溉量分别为甘蔗冠层顶部水面蒸发量的1.25、1.00和0.75倍,以不灌溉处理作对照(CK)。在甘蔗生长过程调查萌芽率、分蘖率、生长速度;收获期调查株高、茎径、有效茎数,分析甘蔗品质,验收产量;甘蔗生育期统计降水量、蒸发量和灌溉量,研究不同灌溉量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含糖量及灌溉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处理A的萌芽率最高,达73.50%;处理B的分蘖率最高,达27.55%。甘蔗伸长期,各处理株高生长速度先快后慢,滴灌处理的株高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茎径方面表现为CK>A>C>B,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处理A、B、C的实收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产46.25%,40.75%和27.29%。处理C蔗糖分最高,达15.20%,处理B次之,CK最低;含糖量方面,处理B最高,为13163kg/ha,处理A次之,为13136kg/ha。处理B的灌溉利用效率和农田总供水利用效率均高于处理A和处理C,分别为49.32和56.60kg/ha·mm,处理B比处理A的灌溉量减少19.89%。【结论】综合考虑甘蔗产量、品质、含糖量和灌溉利用效率,在相似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下,建议选择以甘蔗冠层顶部水面蒸发量的1.00倍作为甘蔗滴灌栽培的灌溉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地下滴灌 蒸发皿 水面蒸发量 灌溉 产量 灌溉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下滴灌施肥对小粒种咖啡土壤质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慧永 刘小刚 +5 位作者 张文慧 孙文艳 吴朗 张朔 杨启良 熊国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67,共11页
【目的】探究遮阴下不同水肥耦合模式对小粒种咖啡根区土壤质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方法】以小粒种咖啡为研究对象,在30%遮阴度下,试验设2因素(灌水和施肥)3水平完全设计,共9个处理。3个灌水水平:高水(W_(H):1.2 Ep)、中水(W_(M):1.0 ... 【目的】探究遮阴下不同水肥耦合模式对小粒种咖啡根区土壤质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方法】以小粒种咖啡为研究对象,在30%遮阴度下,试验设2因素(灌水和施肥)3水平完全设计,共9个处理。3个灌水水平:高水(W_(H):1.2 Ep)、中水(W_(M):1.0 Ep)和低水(W_(L):0.8 Ep);3个施肥水平:高肥(FH:530.00 kg·hm^(−2))、中肥(F_(M):353.33 kg·hm^(−2))和低肥(FL:176.67 kg·hm^(−2))。分析小粒种咖啡根区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干物质量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对水肥调控的响应规律,通过隶属函数和因子分析相结合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再以TOPSIS法综合分析,找出小粒种咖啡最佳水肥耦合模式。【结果】灌水水平和施肥水平对小粒种咖啡根区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酶活性(除秋季过氧化氢酶)、根干物质量、树干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FHW_(L)处理的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季均值最高;F_(M)W_(H)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季均值最高。与FLW_(L)处理相比,FHW_(L)处理的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季均值分别增加72.61%、154.01%和7.37%,F_(M)W_(H)处理的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季均值分别增加121.81%、61.73%和41.43%,且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季均值分别增加46.67%、42.74%和22.55%。土壤硝态氮含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与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隶属函数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表明,F_(M)W_(H)处理土壤质量指数最高(0.75)。F_(M)W_(H)处理的总干物质量(38011.50 kg·hm^(−2))最大,F_(M)W_(L)处理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7.88 kg·m^(−3))最大。TOPSIS法表明,F_(M)W_(M)处理的土壤质量、干物质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综合效益排名第1,其次是F_(M)W_(H)处理。【结论】在30%遮阴度下,F_(M)W_(M)处理为改善土壤质量且促进小粒种咖啡高效生产的最佳水肥耦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种咖啡 滴灌施肥 土壤质量 干物质量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次数和施氮量对甜高粱生产性能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倪旺 梁丹妮 +5 位作者 时兴伟 王斌 王腾飞 李满有 冯琴 兰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4-301,共8页
为探讨宁夏引黄灌区甜高粱优质高效生产最佳灌溉次数和施氮肥量,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灌溉次数(W_(1):灌溉1次,W_(2):灌溉2次,W_(3):灌溉3次)和施氮梯度(F_(0):不施肥,F_(1):300 kg·hm^(-2),F 2:450 kg·hm^(-2),F_... 为探讨宁夏引黄灌区甜高粱优质高效生产最佳灌溉次数和施氮肥量,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灌溉次数(W_(1):灌溉1次,W_(2):灌溉2次,W_(3):灌溉3次)和施氮梯度(F_(0):不施肥,F_(1):300 kg·hm^(-2),F 2:450 kg·hm^(-2),F_(3):600 kg·hm^(-2))对甜高粱生产性能、营养价值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灌溉次数相同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甜高粱干草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在W_(1)F_(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27110.54 kg·hm^(-2);W_(2)F_(1)处理的甜高粱粗蛋白含量最高,W_(1)F_(0)处理的相对饲喂价值最高,分别为7.32%和157.33;随着灌溉次数和施肥量的增加,灌溉水分利用效率、肥料偏生产力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在W_(1)F_(1)处理时达到最大,分别为21.21 kg·m^(-3)和93.05 kg·kg^(-1)。PCA综合分析得出,灌溉1次(1050 m^(3)·hm^(-2))、施氮量为300 kg·hm^(-2)时,甜高粱综合表现最好,为最佳水肥调控组合,可在宁夏引黄灌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施氮量 肥料偏生产力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秋丽 王永红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3,共4页
通过膜下滴灌田间试验研究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特性、产量、土体剖面水分分布、灌溉水分利用率(IWUE)及效益的影响。以利民33号为供试作物,设7.5、8.25、9万株/hm^2 3个种植密度,分别对玉米叶长宽、株高、叶面积指数、产量及其... 通过膜下滴灌田间试验研究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特性、产量、土体剖面水分分布、灌溉水分利用率(IWUE)及效益的影响。以利民33号为供试作物,设7.5、8.25、9万株/hm^2 3个种植密度,分别对玉米叶长宽、株高、叶面积指数、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水分及利用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为7.5万株/hm^2的土壤含水率最大,8.25万株/hm^2的土壤含水率最小。各生长期0~8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随时间呈波动变化。密度8.25与7.5、9万株/hm^2处理相比,分别降低耗水量82.04、74.23 m^3/hm^2,提高灌溉水分利用效率1.13、2.14 kg/m^3,同时玉米的长势较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种植密度影响玉米的生长、产量及灌溉水分利用率进而影响生产效益。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可获得较好的种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种植密度 生长特性 产量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耦合对硒砂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施苏齐 郑淑欣 +1 位作者 焦炳忠 李金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39-44,共6页
[目的]探究宁夏中部干旱带膜下滴灌条件下种植硒砂瓜适宜的水肥组合模式。[方法]以当地主栽品种“金城5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灌溉梯度和3个施肥水平,共计9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硒砂瓜的生长指标、果实纵径和横径、产量及品质指标。... [目的]探究宁夏中部干旱带膜下滴灌条件下种植硒砂瓜适宜的水肥组合模式。[方法]以当地主栽品种“金城5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灌溉梯度和3个施肥水平,共计9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硒砂瓜的生长指标、果实纵径和横径、产量及品质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关键指标,评价灌水量和施肥量对硒砂瓜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硒砂瓜的产量和品质均受灌水量、施肥量及水肥交互效应的影响,且水肥交互效应的影响高于灌水量和施肥量。W_(2)F_(2)处理产量、中心和边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中边差较小,硒砂瓜甜度均匀,提高了硒砂瓜口感和品质。基于主成分分析将品质指标、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12项指标转换为2个独立的综合指标,其累计贡献率高达89.244%。W_(2)F_(2)处理的水肥耦合效应综合得分最高。[结论]宁夏中部干旱带硒砂瓜适宜的水肥组合模式是灌水定额为210 m^(3)/hm^(2)、施肥定额为3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肥料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肥料偏生产力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施肥对大棚西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2
13
作者 杨小振 张显 +5 位作者 马建祥 张勇 张宁 王永琦 郑俊鶱 刘晓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9-118,共10页
该文从优质高产、高效和节水节肥的三重目标出发,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在西北旱区对大棚膜下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水肥组合对西瓜生长、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西瓜适宜滴灌施肥的水肥用量。试验设置3个灌... 该文从优质高产、高效和节水节肥的三重目标出发,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在西北旱区对大棚膜下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水肥组合对西瓜生长、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西瓜适宜滴灌施肥的水肥用量。试验设置3个灌溉量水平:450 m3/hm2(W1)、900 m3/hm2(W2)、1350 m3/hm2(W3),3个施肥水平:N 81.53 kg/hm2+P2O5 33.43 kg/hm2+K2O 101.09 kg/hm2(F1),N 163.05 kg/hm2+P2O5 66.85 kg/hm2+K2O202.18 kg/hm2(F2),N 244.58 kg/hm2+P2O5 100.28 kg/hm2+K2O 303.27 kg/hm2(F3),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在相同肥料处理条件下,提高灌水量有利于西瓜株高生长,但茎粗减小,发生徒长。F2W2处理能使西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各个生育期保持较高水平。在西瓜苗期,增加水肥用量的F3W3处理提高了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但与F2W2处理差异不显著。坐果期后,F2W2处理的西瓜光合能力较强,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提高灌水量和施肥量的F3W3处理增产3.6%,灌溉水分利用效率(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ency,iWUE)提高35.73%。在果实品质方面,F2W2处理的西瓜中、边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和番茄红素等质量分数表现最好,F2W1处理的西瓜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最高,F3W2处理的西瓜总维生素C质量分数最高,但与F2W2处理差异不显著,且F2W2处理西瓜产生最佳的糖酸比,口感极佳。综合分析表明,F2W2处理的西瓜生长健壮,光合作用强,优质高产,且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是利于西北旱作膜下滴灌条件下西瓜生产中适宜的水肥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肥料 品质控制 西瓜 塑料大棚 光合作用 产量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咸水滴灌条件下水氮互作对枸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敏 杨树青 +1 位作者 符鲜 宛恒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7,共5页
为了高效地利用丰富的咸水资源,减少肥料过量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大田试验对枸杞微咸水滴灌条件下的水肥耦合进行研究。试验共设置3个灌水水平(W1:2 325 m^3/m^2、W2:2 850 m^3/hm^2、W3:3 375 m^3/hm^2)和3个施氮水平(N1:525 kg/hm^2... 为了高效地利用丰富的咸水资源,减少肥料过量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大田试验对枸杞微咸水滴灌条件下的水肥耦合进行研究。试验共设置3个灌水水平(W1:2 325 m^3/m^2、W2:2 850 m^3/hm^2、W3:3 375 m^3/hm^2)和3个施氮水平(N1:525 kg/hm^2、N2:750 kg/hm^2、N3:975 kg/hm^2),分析了不同水氮处理对枸杞生长、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及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当提高灌水量和施氮量可以促进枸杞植株的生长。在同一灌水水平下,N2、N3较N1百粒重分别增加7.3%~11.4%、1.9%~4.0%;在同一施肥水平下,百粒重W2>W3>W1。在各处理中,W2N2的产量最高,为5 547.22 kg/hm^2,其余各处理相比W2N2枸杞产量减少1.94%~33.27%。减小灌水量和增大施肥量时,i WUE增大,PFP减小;反之,i WUE减小,PFP增大。当水氮处理为W2N2时既能保证高产,又能使i WUE和PFP达到较高水平,因此枸杞适宜的水氮配施量为2 850 m^3/hm^2、750 kg/hm^2(W2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微咸水滴灌 产量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肥料偏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