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PCNL灌注液吸收对患者血生化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文增 崔振宇 +4 位作者 齐丽丽 马涛 魏若晶 闫红丽 师晓强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0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灌注液吸收对机体血生化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为临床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实施mPCNL。灌注前(T1)、灌注60 min(T2)和灌注毕(T3)分别检测血电解质、血肌酐...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灌注液吸收对机体血生化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为临床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实施mPCNL。灌注前(T1)、灌注60 min(T2)和灌注毕(T3)分别检测血电解质、血肌酐、血尿素氮、pH、HCO3-浓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水平。结果 6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灌注液量10.80~52.5(23.16±10.79)L,未出现灌注液吸收综合征。血Ca2+浓度T2及T3较T1降低(P<0.05),血Cl-浓度T3较T1增高(P<0.05)。pH及HCO3-浓度T2、T3较T1降低(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最大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T3、T2较T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T2较T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最大血小板聚集率T3较T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PCNL术中存在着一定量的灌注液吸收,手术时间过长、灌注液量较多时应加强对血生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监测,并及时做出针对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灌注液吸收 血生化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血流动力学及生化指标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沙文 潘运高 +4 位作者 崔庆明 易海鹏 王静 孙风兰 史瑞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1年第4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造瘘肾镜取石术(mPCNL)中灌注液吸收对机体血流动力学、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上尿路结石患者79例,实施经皮微造瘘肾镜取石术,术中监测灌注前、灌注后30 min、60 min、90 min及120 min时心率(HR)、收缩压(SBP)、... 目的:探讨经皮微造瘘肾镜取石术(mPCNL)中灌注液吸收对机体血流动力学、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上尿路结石患者79例,实施经皮微造瘘肾镜取石术,术中监测灌注前、灌注后30 min、60 min、90 min及120 min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氧饱和度(SpO2)、红细胞压积(HCT)、血电解质、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酸碱度(pH)、碱剩余(BE)。结果:灌注液用量(19 491±5 865)ml,速度(174.46±58.28)ml/min,出入差(1 086.44±415.20)ml。灌注60 min时,Cys C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90 min时,HR、CVP、Cl-逐渐升高,SBP、HCT、pH及BE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120 min时,HR、SBP、CVP、HCT、Cl-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Na+,K+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间的mPCNL引起血液动力学、血生化和胱抑素C的变化,应严密监测,适当降低灌注压力、速度,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造瘘肾镜取石术 灌注液吸收 血流动力学 胱抑素C 血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