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油葵微咸水调亏灌溉灌水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贺新 杨培岭 +3 位作者 任树梅 程满金 张义强 蒋光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62-167,132,共7页
以高油酸含量的油用向日葵为试验材料,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各评价指标的加权和作为微咸水灌水效果的综合主成分指标,并利用该指标评价和分析灌水效果。结果表明,灌水效果综合主成分可以代表93.29%的灌水效果变异信息,且服从正态分布,... 以高油酸含量的油用向日葵为试验材料,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各评价指标的加权和作为微咸水灌水效果的综合主成分指标,并利用该指标评价和分析灌水效果。结果表明,灌水效果综合主成分可以代表93.29%的灌水效果变异信息,且服从正态分布,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与客观性,可用于油葵微咸水调亏灌溉的评价。河套灌区油葵微咸水灌溉的临界矿化度为3.5 g/L,最适宜进行水分亏缺的时期为现蕾期。当微咸水矿化度处于较低水平时(<3.5 g/L),微咸水调亏灌溉对油葵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较小。当微咸水矿化度达到3.5 g/L时,最为适宜的灌溉制度为现蕾期灌80%充分灌溉的灌水定额,其他生育期充分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 调亏 主成分分析 油葵 灌水效果 品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畦灌灌水效果对土壤入渗参数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雷国庆 樊贵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8-141,148,共5页
为分析不同土壤入渗能力下的畦灌灌水效果差异,以汾东灌区北长寿试验点的灌水试验为依托,建立灌水技术参数优化模型对灌区的灌水条件进行优化。在优化灌水条件下,选用修正后的Kostiakov入渗模型,以土壤水分入渗参数k、a和f0为自变量,通... 为分析不同土壤入渗能力下的畦灌灌水效果差异,以汾东灌区北长寿试验点的灌水试验为依托,建立灌水技术参数优化模型对灌区的灌水条件进行优化。在优化灌水条件下,选用修正后的Kostiakov入渗模型,以土壤水分入渗参数k、a和f0为自变量,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利用Win SRFR软件对灌水效果指标灌水效率Ea、灌水均匀度Du进行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方差和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指标E_a和D_u,入渗参数影响显著,其贡献率由大到小均为ρ(k)>ρ(f_0)>ρ(a)。在此基础上,结合灌水效果指标对各入渗参数变异的敏感系数,确定了入渗参数k、a和f0综合变异时灌水效果指标偏离程度的量化形式,为土壤入渗能力空间变异时灌水效果指标精度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分入渗参数 灌水效果 正交试验设计 敏感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畦灌灌水效果的土壤入渗参数预测精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雷国庆 樊贵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84,共4页
为实现土壤入渗参数预测精度的有效控制,以汾东灌区北长寿的灌水试验为背景,对灌水技术参数进行包括灌水效率Ea、储水效率Es和灌水均匀度Du在内的多目标模糊优化。在优化灌水的条件下,选用三参数Kostiakov入渗模型,将入渗参数k、α和f0... 为实现土壤入渗参数预测精度的有效控制,以汾东灌区北长寿的灌水试验为背景,对灌水技术参数进行包括灌水效率Ea、储水效率Es和灌水均匀度Du在内的多目标模糊优化。在优化灌水的条件下,选用三参数Kostiakov入渗模型,将入渗参数k、α和f0不同程度地偏离,利用WinSRFR对不同入渗参数下的灌水效果进行模拟,分析灌水效果评价指标对入渗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入渗参数k和f0偏离对灌水效果指标的影响明显较入渗指数α偏离的影响大;Ea和Es对入渗参数偏离的敏感程度相当,而Du的敏感程度大于Ea和Es。在此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理论,建立入渗参数预测精度控制模型,以实现土壤传递函数的有效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分入渗参数 灌水效果 灰色关联 精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密实度对玉米膜下滴灌水分入渗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史万恩 张月珍 +1 位作者 赵强 田蓉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8-213,223,共7页
为探究土壤密实度对玉米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变化及产量的影响,基于大田试验,分析了3种不同土壤密实度(低、中、高)对双点源交汇入渗湿润体形状、体积、空间土壤含水率、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的影... 为探究土壤密实度对玉米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变化及产量的影响,基于大田试验,分析了3种不同土壤密实度(低、中、高)对双点源交汇入渗湿润体形状、体积、空间土壤含水率、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土壤密实度是影响双点源滴灌湿润体交汇入渗土壤水分变化及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随着土壤密实度的增大,水平扩散距离、湿润体体积和交汇界面面积均有所增大,然而,垂向入渗距离和交汇入渗界面处的土壤平均含水率则减小;土壤水分分布均匀度系数(Cu)、玉米产量、WUE和IWUE随着土壤密实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而欧氏距离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土壤密实度为1.564 g/cm^(3)时,各项指标均达到最佳状态,湿润体Cu最大(93.7%),欧氏距离最小(0.09),玉米产量和WUE、IWUE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 796.68 kg/hm^(2)和2.98、4.50 kg/m^(3);合理控制土壤密实度可以显著提升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效果,优化土壤水分管理和提高作物产量及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结果不仅为石羊河流域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滴灌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密实度 分入渗 湿润体特征值 灌水效果 产量 玉米膜下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涌沟灌节水机理与效果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孙西欢 王文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3-57,共5页
根据大量的田间入渗及灌水试验资料,分析了波涌沟灌的节水机理并评价了其灌水效果。波涌沟灌的节水性主要是由于在波涌灌溉条件下土壤间歇积水入渗而引起的减渗性,及由此引起的沟道推进流量增大、间歇水流所引起的沟道糙率减小而最终... 根据大量的田间入渗及灌水试验资料,分析了波涌沟灌的节水机理并评价了其灌水效果。波涌沟灌的节水性主要是由于在波涌灌溉条件下土壤间歇积水入渗而引起的减渗性,及由此引起的沟道推进流量增大、间歇水流所引起的沟道糙率减小而最终导致推进速度加快。试验分析表明,波涌沟灌较连续沟灌总供水推进速度提高了9%~22%,灌水均匀度提高了18%~23%,灌水定额减小了8.3%~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涌沟 灌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需浇好“四水”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永梅 《湖南林业》 2006年第11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催芽 果树 开花前期 灌水效果 新梢生长 光合作用 坐果率 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