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北坡林线灌木草本植物与岳桦的动态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晓东 刘惠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077-3086,共10页
以长白山北坡林线为研究区,调查145个样方内岳桦种群的径级结构与林线灌木草本植物的生态重要值。采用常规统计和聚类方法分析岳桦种群与8种常见植物的动态特点,采用典型与单因子相关分析岳桦动态与林线灌木草本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岳... 以长白山北坡林线为研究区,调查145个样方内岳桦种群的径级结构与林线灌木草本植物的生态重要值。采用常规统计和聚类方法分析岳桦种群与8种常见植物的动态特点,采用典型与单因子相关分析岳桦动态与林线灌木草本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岳桦种群扩张带动林下植物的相继移动,林线上侵不仅是单一乔木的变化,而是森林群落向苔原群落的入侵,从空间上挤占生态位的过程。另外,这种替代中各个成分变化也存在差异,由于各种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和竞争力的区别,在替代过程中不同植物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北坡 林线变动 灌木草本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本和灌木的养分含量及其与海南坡鹿食性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圻 陈亚明 +3 位作者 何瑞国 李翔 严虹羽 符运南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97-102,共6页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采集海南坡鹿经常采食的草本植物和灌木各18种,测定其水分(Water)、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无氮浸出物(NFE)、钙(Ca)、铁(Fe)、锰(Mn)、锌(Zn)和铜(Cu)含量。结果表明,草本植物的水分和粗纤维含量...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采集海南坡鹿经常采食的草本植物和灌木各18种,测定其水分(Water)、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无氮浸出物(NFE)、钙(Ca)、铁(Fe)、锰(Mn)、锌(Zn)和铜(Cu)含量。结果表明,草本植物的水分和粗纤维含量显著高于灌木,粗蛋白质、钙和微量元素含量显著低于灌木,二者的无氮浸出物含量无显著差异。研究认为,草本植物含水量较高,采食时感觉幼嫩可口,是海南坡鹿对其喜食的重要原因之一;植物的粗纤维含量是导致海南坡鹿喜食幼嫩植物或植物幼嫩部位的关键原因,坡鹿对粗纤维含量超过25%的植物部位不喜食;在面积相对有限、旱季长达半年的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围栏内,草本植物是坡鹿的主要能量来源,灌木是坡鹿维持生态营养平衡供给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灌木类饲草 海南坡鹿 养分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盆地黄土区草本和灌木组合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增强土体抗剪强度效应 被引量:29
3
作者 刘亚斌 胡夏嵩 +2 位作者 余冬梅 杨幼清 朱海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1-481,共11页
为了研究草本和灌木组合种植条件下根系的护坡力学效应,本试验以种植于西宁盆地自建试验区生长期为1 a的6种草本和灌木组合作为试验供试种,在草本和灌木组合根-土复合体原状试样直剪试验基础上,评价了6种组合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边坡土... 为了研究草本和灌木组合种植条件下根系的护坡力学效应,本试验以种植于西宁盆地自建试验区生长期为1 a的6种草本和灌木组合作为试验供试种,在草本和灌木组合根-土复合体原状试样直剪试验基础上,评价了6种组合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边坡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强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6种草本和灌木组合根系主要分布在边坡地表以下0~30 cm深度范围内,含根量随着取样深度增加呈线性函数或指数函数降低趋势;6种组合草本与灌木根系质量比随着土体深度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大的变化趋势,且两者间符合二次函数关系;6种草本和灌木组合根-土复合体黏聚力在边坡地表以下0~30 cm深度范围内,较素土黏聚力增幅为2.47%~70.96%,说明草本和灌木组合根系能够起到增强边坡土体黏聚力的作用,其中组合5(紫花苜蓿+垂穗披碱草+碱茅+草地早熟禾+柠条锦鸡儿)对边坡土体黏聚力的增强作用相对较为显著。上述试验成果对于西宁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生态恢复和植被护坡工程实施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盆地 草本灌木组合 根系分布 根-土复合体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格里拉灌木、草本植物区系与垂直分布格局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文斗 吴文君 +3 位作者 王子芝 周俊宏 关塬 廖声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06-2116,共11页
草地作为全球生态系统功能服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农林牧业发展的基础,探究灌木、草本植物区系与地理分布特征对于揭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生物保护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历史记录数据库,采用吴征镒植物区系... 草地作为全球生态系统功能服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农林牧业发展的基础,探究灌木、草本植物区系与地理分布特征对于揭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生物保护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历史记录数据库,采用吴征镒植物区系分区方法,对香格里拉灌木和草本植物多样性、区系特点与垂直分布格局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灌木、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共有121科619属2442种,其中草本植物占优,有94科514属2048种。(2)在科、属构成中,优势科属明显,单种科、寡种属比例高,占比分别为32.23%和51.05%,中国特有属极其丰富,共有28种。(3)区系成分多样,含有13个科地理成分及15个属地理分布类型,科的区系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热带性与温带性分布的比值为1.29,热带分布型稍占优势;属的区系分布类型以北温带分布、东亚分布、泛热带分布为主,且热带性与温带性分布的比值为0.39,温带分布型占据主导地位。(4)在垂直分布上,随着海拔的升高,热带区系成分占比逐渐降低、温带区系成分逐渐上升,物种丰富度呈先升后降的单峰分布格局,灌木、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峰值位于2600~2900 m和3200~3500 m处,各海拔段草本物种数量均极显著高于灌木(P<0.01)。本研究旨在展现“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的植物多样性和同纬度地区植物分区特点,对当地灌木和草本植被生态修复物种选择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海拔梯度 区系组成 分布区类型 灌木草本植物 滇西北 植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开采对油松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赵娟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3年第1期12-14,19,共4页
通过设置不同煤炭开采强度,对开采区和非开采区油松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开采强度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低;在中等开采强度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最高;随着开采强度的进一步增大,灌木层植物多样性又出... 通过设置不同煤炭开采强度,对开采区和非开采区油松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开采强度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低;在中等开采强度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最高;随着开采强度的进一步增大,灌木层植物多样性又出现下降趋势。草本层植物多样性随开采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耐旱物种的重要值排序有明显提前,且在高强度开采区域出现了地椒、黄芩等强耐旱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灌木草本煤炭开采西山矿务局 太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生林群落结构特性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沈海龙 张群 +2 位作者 范少辉 赵克尊 杨文化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0-615,共6页
本研究以红松幼树及其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组成的小环境结构单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光照条件、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相邻木、直射光、上层树种、草本和灌木等6个环境因子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本文对其中的直射光、上层树种、草本和灌木等3... 本研究以红松幼树及其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组成的小环境结构单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光照条件、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相邻木、直射光、上层树种、草本和灌木等6个环境因子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本文对其中的直射光、上层树种、草本和灌木等3个群落结构特征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顶部透光对红松幼树生长最为有利,其次为东、西北、东南及中部等方向的直射光;(2)上层树种为叶片小或枝叶稀疏的树种时对红松幼树生长有利。(3)草本和灌木的盖度会影响红松幼树的生长,且在红松幼树的不同生长阶段,其影响作用不同。当红松幼树仍处于下木层时,草本和灌木会抑制红松幼树的生长,当红松幼树离开草灌丛后,草本、灌木影响作用将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冠下人工更新 红松幼树 直射光 上层树种 草本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坡鹿对采食部位的选择与饲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6
7
作者 莫灿坤 周圻 林贤梅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49-51,共3页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用食痕法(evidenceoffeedingonforage)观测海南坡鹿Cervuseldihainanus(简称坡鹿)对18种草本和18种灌木类饲草的采食部分占整株草本植株或占整枝灌木主枝条的尺寸比,同时测定各饲草的酸性洗涤纤维(ADF...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用食痕法(evidenceoffeedingonforage)观测海南坡鹿Cervuseldihainanus(简称坡鹿)对18种草本和18种灌木类饲草的采食部分占整株草本植株或占整枝灌木主枝条的尺寸比,同时测定各饲草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结果显示,按旱季与雨季的(全年)平均值,坡鹿对草本类饲草的采食尺寸比为49.29%,对灌木类饲草为57.3%;草本类饲草的ADF含量为9.91%,灌木类饲草为9.19%;无论草本还是灌木类,坡鹿的采食尺寸比随饲草ADF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研究表明,在大田自然保护区围栏内,坡鹿对ADF含量在10%以上的饲草不喜食,饲草纤维物质含量是坡鹿在围栏内扩充采食部位以增加营养摄入量的限制性因子,在旱季种植并收割饲草投喂坡鹿时,应避免其纤维物质含量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坡鹿 草本灌木类饲草 采食部位 酸性洗涤纤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坡鹿饲草养分含量比较
8
作者 周圻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4-67,共4页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采集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主要采食的草本和灌木类饲草样本各18种,测定其粗蛋白(CP)、10种限制性氨基酸(LAAs)、粗脂肪(EE)、无氮浸出物(NEF)、粗灰分(CA)、粗纤维(CF)、钙(Ca)、铁(Fe)、锰(Mn...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采集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主要采食的草本和灌木类饲草样本各18种,测定其粗蛋白(CP)、10种限制性氨基酸(LAAs)、粗脂肪(EE)、无氮浸出物(NEF)、粗灰分(CA)、粗纤维(CF)、钙(Ca)、铁(Fe)、锰(Mn)、锌(Zn)和铜(Cu)含量。结果显示,按旱季与雨季的平均值,灌木类饲草的CP,LAAs,Ca,Fe,Mn,Zn和Cu含量分别为13.43%,6.46%,0.72%,206.88,53.36,22.52和13.00 mg/kg,显著高于草本类的9.75%,3.87%,0.45%,110.70,29.66,11.03和6.75 mg/kg(P<0.05);EE含量为3.75%,高于草本类的3.25%,但差异不显著(P>0.05);NEF和CA含量为44.23%和15.73%,与草本类的45.39%和15.74%相近;水和CF含量为65.83%和21.70%,显著低于草本类的70.16%和24.71%(P<0.05)。研究表明,草本类饲草四大有机养分含量的总和值与灌木类相当,说明海南坡鹿通过增加对草本类饲草的采食量可以从围栏内获得充分的能量需求;灌木类饲草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显著优于草本类,虽然围栏内的可获得资源量远比草本类小,但比草本类耐旱,是坡鹿在旱季维持营养平衡供给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坡鹿 草本灌木类饲草 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蹄草属植物资源概述及其在北京园林应用前景 被引量:8
9
作者 赵霜红 张启翔 《中国园林》 2003年第12期74-76,共3页
鹿蹄草属植物为常绿多年生小型草本状半灌木。文章综述了鹿蹄草属植物在世界及中国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分布,探讨了其在北京地区的园林应用前景,同时,红花鹿蹄草的引种试验,也表明了其引种北京园林的可能性。
关键词 园林植物 鹿蹄草属 引种 北京 草本状半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