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暖温带乔木和灌木物候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明 桑卫国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1期164-175,共12页
根据2003—2014年气象数据和暖温带3种乔木(辽东栎、五角枫和核桃楸)和3种灌木(土庄绣线菊、毛叶丁香和六道木)的物候观测数据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观察乔木和灌木物候变化特征的差异,分析温度、降水以及乔木、灌木的... 根据2003—2014年气象数据和暖温带3种乔木(辽东栎、五角枫和核桃楸)和3种灌木(土庄绣线菊、毛叶丁香和六道木)的物候观测数据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观察乔木和灌木物候变化特征的差异,分析温度、降水以及乔木、灌木的物候变化趋势,同时对气象因子与乔木和灌木物候期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北京东灵山平均气温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00℃·10a^-1,春季(3–5月)和夏季(6—8月)温度显著上升;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平均减少71.630 mm·10a^-1,总体呈暖、干的趋势。②3种乔木的生长季长度都缩短,辽东栎、五角枫和核桃楸平均生长季长度分别缩短50.70 d·10 a^-1、29.83 d·10a^-1和22.36 d·10a^-1。3种灌木的生长季长度也都缩短,土庄绣线菊、毛叶丁香和六道木的平均生长季长度分别缩短42.55 d·10a^-1、42.76 d·10a^-1和38.15 d·10a^-1。乔木和灌木的物候变化趋势相同,整体表现为春季物候推迟,秋季物候提前,生长季长度都缩短且生长季长度相差不大。乔木和灌木都表现出芽期推迟最明显,每10年推迟达19天以上。③乔木和灌木各物候期与气温总体表现为负相关,即气温升高,物候期提前,其相关性显示出夏季(6—8月)温度对植被物候期影响较大,夏季温度与各物候期表现为正相关,即夏季温度升高,物候期推迟。同时乔木和灌木与总体降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秋季物候与不同时段降水表现不同的相关性,由此可知夏季温度变化对木本植物春季物候(出芽期、展叶期和首花期)的影响更大,而秋季物候(叶变色期和落叶期)受温度和降水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温带 乔木物候 灌木物候 气候变化 线性趋势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乌海市灌木物候期的影响
2
作者 陈峰 何建业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2期47-50,共4页
[目的]分析灌木物候期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以及气候变化对乌海市荒漠化草原灌木的物候期早晚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2004-2022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同期2种灌木的物候期观测资料,在统计分析乌海地区年、季平均气温,年、季降水量,年、季日... [目的]分析灌木物候期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以及气候变化对乌海市荒漠化草原灌木的物候期早晚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2004-2022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同期2种灌木的物候期观测资料,在统计分析乌海地区年、季平均气温,年、季降水量,年、季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变化和同区域内灌木物候期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气候变化对乌海市荒漠化草原灌木的物候期的影响。[结果](1)2004-2022年研究区增温明显,气温平均增幅0.95℃/20年,春季、夏季、秋季气温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以夏季增温明显;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略有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四季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其中以夏季减少幅度最大。(2)荒漠灌木返青期、黄枯期除受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影响外,气象条件是决定其返青时间、开花时间和黄枯时间早晚的先决条件,尤其受热量和水分条件影响更为明显。以2004年数据为基准,2种灌木返青期均表现显著的提前或个别不明显的推后趋势,枯黄期则呈波动变化,呈推后趋势。(3)3、4月及春季均温和10月及秋季均温对研究区2种灌木返青期和黄枯期影响显著,春季气温升高趋势加剧,有利于灌木返青提前;秋季气温升高加剧,对灌木黄枯期推后有促进作用;返青前降水及秋季降水对延长灌木的生长期作用明显。[结论]研究揭示了荒漠化草原灌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统计特征,对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寻找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气象因子 灌木物候 气候变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