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灌排沟渠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1
作者 田铮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3期120-122,共3页
通过系统梳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灌排沟渠施工的核心技术环节,从施工准备、技术实施到质量管控三大维度,揭示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与创新路径。结合地质雷达探测、三维激光扫描等现代技术手段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生态化砌体结构等新型材料的... 通过系统梳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灌排沟渠施工的核心技术环节,从施工准备、技术实施到质量管控三大维度,揭示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与创新路径。结合地质雷达探测、三维激光扫描等现代技术手段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生态化砌体结构等新型材料的应用,提出了多维度质量控制路径,旨在为高标准农田灌排沟渠施工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灌排沟渠 施工设计 质量控制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西部灌排沟渠水质特征及土地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彭嘉玉 吴越 +2 位作者 侯泽英 储昭升 饶景翔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5-682,共8页
灌排沟渠径流是洱海氮、磷营养盐输入的主要来源。2020年秋季,研究选取洱海西部2个汇水区,分析了降雨条件下汇水区和沟渠子汇水区2个空间尺度下沟渠水质的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对沟渠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渠水质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 灌排沟渠径流是洱海氮、磷营养盐输入的主要来源。2020年秋季,研究选取洱海西部2个汇水区,分析了降雨条件下汇水区和沟渠子汇水区2个空间尺度下沟渠水质的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对沟渠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渠水质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其中双隐汇水区东南部沟渠化学需氧量(COD)较高,为5.68~20.49 mg/L,北部沟渠总氮(TN)浓度较高,为1.04~1.44 mg/L,总磷(TP)浓度自东向西递减,氨氮(NH_(3)-N)浓度整体较低;万阳汇水区南部沟渠COD较高,为5.02~14.22 mg/L,TN浓度整体较低,环洱海和中部靠北沟渠TP和NH_(3)-N浓度整体偏高。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村镇、农田是沟渠TP和NH_(3)-N的主要来源,秋季库塘未被利用的蓄水也可能对沟渠水质造成影响,林草地面积占比与沟渠水质呈负相关,但由于占比小和空间分布原因,对入海污染负荷的削减效用较小。洱海西部应加强灌溉用水循环利用,完善环湖截污工程,以减少灌排沟渠退水和农村生活污水对洱海水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灌排沟渠退水 农田面源 水质 空间分布特征 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灌排沟渠提取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顾振伟 张超 +2 位作者 杨建宇 朱德海 岳安志 《农业工程》 2014年第3期64-67,72,共5页
科学有效的监管保障了土地整治工程顺利开展。农田水利工程是土地整治项目的重要内容,根据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农田水利灌排沟渠特征,提出一种农田灌排沟渠提取方法。通过对影像中灌排沟渠的光谱值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其取值范围,通过... 科学有效的监管保障了土地整治工程顺利开展。农田水利工程是土地整治项目的重要内容,根据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农田水利灌排沟渠特征,提出一种农田灌排沟渠提取方法。通过对影像中灌排沟渠的光谱值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其取值范围,通过二值化和中值滤波去除噪点后得到灌排沟渠的初步结果,最后利用Canny算子对部分有行道树遮挡区域的沟渠进行边缘补充提取,最终得到研究区的灌排沟渠。以内蒙古达拉特旗土地整治某项目区为例,以World View-2为数据源,对提出的方法体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精度达到91.46%,满足土地整治工程监管的需要。提出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微小弯曲和被遮蔽沟渠问题,可为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监管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CANNY算子 高空间分辨率 遥感 灌排沟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灌排沟渠的管理和养护(上)
4
作者 张文渊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1998年第9期16-17,共2页
灌排沟渠在运行使用中,常会发生塌坡、渗漏、冲刷、淤积,甚至漫溢、溃决等,影响灌排沟渠正常效用的发挥。为了确保渠系安全运行,提高水的利用率,必须对灌排沟渠做好管理和养护工作。一、灌溉渠道的管理和养护(一)渠道的管理为确... 灌排沟渠在运行使用中,常会发生塌坡、渗漏、冲刷、淤积,甚至漫溢、溃决等,影响灌排沟渠正常效用的发挥。为了确保渠系安全运行,提高水的利用率,必须对灌排沟渠做好管理和养护工作。一、灌溉渠道的管理和养护(一)渠道的管理为确保灌溉渠道的完好,必须制定一些规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灌排沟渠 管理 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灌排沟渠的管理和养护(下)
5
作者 张文渊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1998年第10期31-31,共1页
二、排水沟的管理和养护目前灌区所采用的排水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明沟(河)排水,另一种是暗沟(管)排水。排水系统是防洪、防涝、防渍、防治土壤盐碱化的重要工程设施,它的作用是排泄地面径流,降低和控制地下水位。目前不少地方对... 二、排水沟的管理和养护目前灌区所采用的排水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明沟(河)排水,另一种是暗沟(管)排水。排水系统是防洪、防涝、防渍、防治土壤盐碱化的重要工程设施,它的作用是排泄地面径流,降低和控制地下水位。目前不少地方对排水系统的管理仍很薄弱,没有专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灌排沟渠 管理 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灰色模式识别模型评价洱海雨季灌排沟渠水质 被引量:8
6
作者 谢坤 罗元 +5 位作者 冯弋洋 吴凡 王贵云 张克强 沈仕洲 王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34-241,共8页
为揭示洱海流域农田生产与农村生活单元交替分布对灌排沟渠水质的综合影响及污染物贡献率,选取流域典型灌排沟渠不同断面进行连续取样观测,在分析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 为揭示洱海流域农田生产与农村生活单元交替分布对灌排沟渠水质的综合影响及污染物贡献率,选取流域典型灌排沟渠不同断面进行连续取样观测,在分析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及铵态氮(ammonium nitrogen,NH4+-N)浓度变化特征基础上,采用“中心化”灰色模式识别模型和综合平均污染指数对沟渠农田入口-农田出口-村落出口-农田出口-村落出口-农田出口断面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沟渠断面TP和总可溶磷(total dissolved phosphate,TDP)浓度沿水流方向持续增加,TN和硝态氮(nitrate nitrogen,NO3--N)浓度先增加随后稳定,沟渠农田出口段NH4+-N和COD浓度分别削减13.43%~57.88%和2.88%~19.33%,而流经村落段浓度相应增加。灰色模式识别模型分析发现沿水流方向沟渠断面水质类别分别为Ⅲ类、Ⅱ类、Ⅳ类、Ⅳ类、Ⅴ类和Ⅴ类,综合平均污染指数法表明沟渠中TN和COD是水体主要污染因子,而NO3--N是水体TN的最主要形态。该研究可揭示洱海流域氮磷污染来源与贡献,为明确面源污染防治的主要污染因子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 灌排沟渠 灰色模式识别模型 综合平均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高标准农田建管并重着力打造现代化良田
7
作者 章四平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9期23-25,共3页
秋种时节,走进韶关南雄市全安镇,清澈的溪水沿着新修建的灌排沟渠,潺潺流入稻田,滋润着葱茏青翠的禾苗,崭新的机耕路纵横交错,从空中俯瞰,宛如棋盘。“有了这些高标准农田,我们种粮信心更足了。”全安镇河塘村种粮大户邱大海说道,三面... 秋种时节,走进韶关南雄市全安镇,清澈的溪水沿着新修建的灌排沟渠,潺潺流入稻田,滋润着葱茏青翠的禾苗,崭新的机耕路纵横交错,从空中俯瞰,宛如棋盘。“有了这些高标准农田,我们种粮信心更足了。”全安镇河塘村种粮大户邱大海说道,三面光水渠,让农田旱能灌、涝能排,机耕路让农机可以直接开到田里,不仅方便了农事作业,还能节本增效。据了解,自2023年起,南雄市开始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逐步把全市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目前已取得显著进展,许多昔日的“望天田”“巴掌田”变成了今天的季产千斤的“粤良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良田 机耕路 旱能灌 灌排沟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