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河南岸灌区中产田灌排协同调控——地力培育的高标准农田技术集成模式
1
作者
张娟
郝永河
+1 位作者
贾学宇
刘子瑶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20-22,共3页
黄河南岸灌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其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地力保育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及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中产田地作为灌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力保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于提升耕地质量、增强...
黄河南岸灌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其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地力保育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及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中产田地作为灌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力保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于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土壤肥力、保障作物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依托“科技兴蒙”行动专项,对近年来本区域农业相关科技综合成果的研究梳理,提出黄河灌区中产田灌排协同调控--地力培育的高标准农田技术集成模式,从而为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产田灌排协同调控改造和地力培育提升及科学管理政策落地,充分挖掘其生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产田
灌排协同
调控
地力保育
黄河南岸
灌
区
高标准农田
技术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灌排协同下冬灌期土壤水盐调控效应分析
2
作者
李志鹏
杨鹏年
+4 位作者
张胜江
盛统民
冶秉瑞
袁凯
王永鹏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22-2732,共11页
【目的】探究灌排协同下冬灌对盐碱土壤的水盐调控效应。【方法】基于野外测箱试验,设置2种地下水埋深:G_(1)(2 m)、G_(2)(3 m)和2种灌水方式:W_(1)(冬灌)、W_(2)(非冬灌),研究不同灌水方式下土壤冻融特征,非生育期土壤返盐特征,灌排协...
【目的】探究灌排协同下冬灌对盐碱土壤的水盐调控效应。【方法】基于野外测箱试验,设置2种地下水埋深:G_(1)(2 m)、G_(2)(3 m)和2种灌水方式:W_(1)(冬灌)、W_(2)(非冬灌),研究不同灌水方式下土壤冻融特征,非生育期土壤返盐特征,灌排协同下冬灌的盐分淋洗效率、排水排盐效率,棉花出苗及苗期生长状况。【结果】冬灌延迟了土壤日冻融循环和日消融循环,且冬灌后冻融、消融持续时间比非冬灌短。土壤完全冻结期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在冻结时间上滞后,冻结持续时间变短;冬灌可有效淋洗土壤0~60 cm土层的盐分,且2 m埋深排水排盐量大于3 m;翌年播种前冬灌和非冬灌土壤盐分在0~20 cm土层聚集的差异显著,非冬灌土壤盐分高于冬灌。相同灌水方式下,2 m埋深的表层返盐量大于3 m;相同地下水埋深,冬灌返盐程度低于非冬灌;翌年滴水出苗后棉花出苗及苗期生长差异显著,冬灌后翌年滴水出苗的出苗率和苗蕾期长势优于非冬灌后滴水出苗处理。【结论】冬灌可降低气-土界面土壤温度势差,减少0~20 cm土壤冻融交替持续时间,抑制土壤返盐,翌年滴水出苗更有利于棉花促生保苗。灌排协同下,地下排水埋深越大,排水携盐效率越低;灌区在入冬期可利用潜水蒸发与返盐同步变弱的自然特征,通过冬灌将盐分淋洗至地下水中;春季升温期则适时抽取地下水,通过降低地下水位来抑制土壤表层快速返盐,达到灌排协同控制盐分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排协同
地下水埋深
冬
灌
水盐调控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灌淋洗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分析
3
作者
董建华
杨阳
+4 位作者
李磐
敖畅
曾文治
刘义
黄介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2-1492,共11页
为探讨灌排协调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并提出适宜的暗管工程布局,本研究于2024年在新疆伽师县示范区通过春灌淋洗结合暗管布设(4种埋深:1.2、1.4、1.6 m和1.8 m;3种间距:20、30 m和40 m)分析排水排盐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分布规律及土壤...
为探讨灌排协调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并提出适宜的暗管工程布局,本研究于2024年在新疆伽师县示范区通过春灌淋洗结合暗管布设(4种埋深:1.2、1.4、1.6 m和1.8 m;3种间距:20、30 m和40 m)分析排水排盐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分布规律及土壤脱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春灌淋洗期间各小区暗管排水量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矿化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暗管间距与暗管排水排盐量呈负相关关系。同时,排水矿化度与暗管埋深呈正相关,与暗管间距呈负相关。春灌前0~40 cm深度平均土壤含水率为0.30 cm^(3)·cm^(-3),160 cm以下土壤含水率接近饱和,为0.44 cm^(3)·cm^(-3)。春灌淋洗结束后,0~40 cm平均含盐量变化范围为4.33~12.12 g·kg^(-1),40~200 cm平均含盐量变化范围为2.51~8.49 g·kg^(-1),说明土壤剖面含水率整体呈现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上升的趋势,土壤剖面含盐量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少。春灌后1.2、1.4、1.6 m和1.8 m暗管埋深的平均脱盐率分别为29.06%、31.97%、34.45%和36.20%,20、30 m和40 m暗管间距的平均脱盐率分别为36.46%、33.13%和29.17%,说明土壤脱盐率随着暗管埋深增大而增大,随暗管间距的增大而减小。综合考虑淋洗后土壤脱盐率和暗管布设成本等因素,研究推荐在该地区以及类似地区布设1.8 m埋深、30 m间距暗管较为合适。研究表明,春灌淋洗结合暗管技术可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从而有效治理土壤盐碱化问题,推动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
灌
暗管排水排盐
水盐运移
脱盐率
灌排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南岸灌区中产田灌排协同调控——地力培育的高标准农田技术集成模式
1
作者
张娟
郝永河
贾学宇
刘子瑶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20-22,共3页
基金
创建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项目,项目编号:2021EEDSCXSFQZD011。
文摘
黄河南岸灌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其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地力保育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及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中产田地作为灌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力保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于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土壤肥力、保障作物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依托“科技兴蒙”行动专项,对近年来本区域农业相关科技综合成果的研究梳理,提出黄河灌区中产田灌排协同调控--地力培育的高标准农田技术集成模式,从而为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产田灌排协同调控改造和地力培育提升及科学管理政策落地,充分挖掘其生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中产田
灌排协同
调控
地力保育
黄河南岸
灌
区
高标准农田
技术集成
分类号
S274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S27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灌排协同下冬灌期土壤水盐调控效应分析
2
作者
李志鹏
杨鹏年
张胜江
盛统民
冶秉瑞
袁凯
王永鹏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水利工程安全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22-2732,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0805-1)
“天山英才”领军人才项目(2022TSYCLJ0069)。
文摘
【目的】探究灌排协同下冬灌对盐碱土壤的水盐调控效应。【方法】基于野外测箱试验,设置2种地下水埋深:G_(1)(2 m)、G_(2)(3 m)和2种灌水方式:W_(1)(冬灌)、W_(2)(非冬灌),研究不同灌水方式下土壤冻融特征,非生育期土壤返盐特征,灌排协同下冬灌的盐分淋洗效率、排水排盐效率,棉花出苗及苗期生长状况。【结果】冬灌延迟了土壤日冻融循环和日消融循环,且冬灌后冻融、消融持续时间比非冬灌短。土壤完全冻结期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在冻结时间上滞后,冻结持续时间变短;冬灌可有效淋洗土壤0~60 cm土层的盐分,且2 m埋深排水排盐量大于3 m;翌年播种前冬灌和非冬灌土壤盐分在0~20 cm土层聚集的差异显著,非冬灌土壤盐分高于冬灌。相同灌水方式下,2 m埋深的表层返盐量大于3 m;相同地下水埋深,冬灌返盐程度低于非冬灌;翌年滴水出苗后棉花出苗及苗期生长差异显著,冬灌后翌年滴水出苗的出苗率和苗蕾期长势优于非冬灌后滴水出苗处理。【结论】冬灌可降低气-土界面土壤温度势差,减少0~20 cm土壤冻融交替持续时间,抑制土壤返盐,翌年滴水出苗更有利于棉花促生保苗。灌排协同下,地下排水埋深越大,排水携盐效率越低;灌区在入冬期可利用潜水蒸发与返盐同步变弱的自然特征,通过冬灌将盐分淋洗至地下水中;春季升温期则适时抽取地下水,通过降低地下水位来抑制土壤表层快速返盐,达到灌排协同控制盐分的目标。
关键词
灌排协同
地下水埋深
冬
灌
水盐调控
棉花
Keywords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coordination
groundwater depth
irrigation in winter
water and salt regulation
cotton
分类号
S15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灌淋洗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分析
3
作者
董建华
杨阳
李磐
敖畅
曾文治
刘义
黄介生
机构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盐碱土改良与利用(干旱半干旱盐碱地)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2-1492,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0805)。
文摘
为探讨灌排协调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并提出适宜的暗管工程布局,本研究于2024年在新疆伽师县示范区通过春灌淋洗结合暗管布设(4种埋深:1.2、1.4、1.6 m和1.8 m;3种间距:20、30 m和40 m)分析排水排盐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分布规律及土壤脱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春灌淋洗期间各小区暗管排水量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矿化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暗管间距与暗管排水排盐量呈负相关关系。同时,排水矿化度与暗管埋深呈正相关,与暗管间距呈负相关。春灌前0~40 cm深度平均土壤含水率为0.30 cm^(3)·cm^(-3),160 cm以下土壤含水率接近饱和,为0.44 cm^(3)·cm^(-3)。春灌淋洗结束后,0~40 cm平均含盐量变化范围为4.33~12.12 g·kg^(-1),40~200 cm平均含盐量变化范围为2.51~8.49 g·kg^(-1),说明土壤剖面含水率整体呈现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上升的趋势,土壤剖面含盐量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少。春灌后1.2、1.4、1.6 m和1.8 m暗管埋深的平均脱盐率分别为29.06%、31.97%、34.45%和36.20%,20、30 m和40 m暗管间距的平均脱盐率分别为36.46%、33.13%和29.17%,说明土壤脱盐率随着暗管埋深增大而增大,随暗管间距的增大而减小。综合考虑淋洗后土壤脱盐率和暗管布设成本等因素,研究推荐在该地区以及类似地区布设1.8 m埋深、30 m间距暗管较为合适。研究表明,春灌淋洗结合暗管技术可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从而有效治理土壤盐碱化问题,推动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春
灌
暗管排水排盐
水盐运移
脱盐率
灌排协同
Keywords
spring irrigation
concealed pipe drainage and salting
water and salt transport
desalination rate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ynergy
分类号
S277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河南岸灌区中产田灌排协同调控——地力培育的高标准农田技术集成模式
张娟
郝永河
贾学宇
刘子瑶
《农业工程技术》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灌排协同下冬灌期土壤水盐调控效应分析
李志鹏
杨鹏年
张胜江
盛统民
冶秉瑞
袁凯
王永鹏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春灌淋洗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分析
董建华
杨阳
李磐
敖畅
曾文治
刘义
黄介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