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欧阳修与濮议之争新论
1
作者
顾友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1,共9页
追奉宋英宗生父濮安懿王使用何典,执政派与台谏派展开了激烈论辩。台谏派依据纲纪礼法、皇权合法性等原则,主张英宗称其生父濮安懿王为皇伯;而以欧阳修为代表的执政派则以人情论为理论基础,对经典的理解不依傍汉唐经传而自我发明,解释...
追奉宋英宗生父濮安懿王使用何典,执政派与台谏派展开了激烈论辩。台谏派依据纲纪礼法、皇权合法性等原则,主张英宗称其生父濮安懿王为皇伯;而以欧阳修为代表的执政派则以人情论为理论基础,对经典的理解不依傍汉唐经传而自我发明,解释《仪礼》中“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主张称皇考。濮议之争表面以执政派胜利而终结,但欧阳修因被误认为执政派的首议者,遭到公议的排斥,其政治生命与自然生命提前终结,成为濮议最大的受害者。欧阳修以及执政派对濮议之争走向的不确定性未有充分预估,在论辩中丧失了先机。欧阳修以及执政派之所以坚持主张称亲,是因为他们认为称皇考或亲既有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且符合其同情英宗的心理,欲借此帮助英宗建立心理安全。欧阳修遭到台谏派最激烈的攻击,既因为他是执政派的代言人,又与其高度的学术自信和偏执的性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濮议之争
误解
人情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濮议之争与欧阳修之死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昌舒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124-132,148,共10页
濮议之争是英宗登基后,围绕其生父濮王的封号而产生的争议。执政者与台谏因此而分裂为对立的两派,北宋君主出于权力制衡的目的,重视台谏,台谏与执政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欧阳修曾经任谏官,并一直重视与支持台谏,但在濮议之争时,他作为...
濮议之争是英宗登基后,围绕其生父濮王的封号而产生的争议。执政者与台谏因此而分裂为对立的两派,北宋君主出于权力制衡的目的,重视台谏,台谏与执政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欧阳修曾经任谏官,并一直重视与支持台谏,但在濮议之争时,他作为副宰相与台谏产生激烈冲突。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扩大为整个士人共同体对欧阳修的围攻。北宋以文治国,是士人地位的巅峰时代,但濮议之争充分暴露出士人政治的诸多缺陷,欧阳修个人也因此而反受其害,黯然告别政治舞台,并旋即退出人生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议之争
欧阳修
台谏
公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阳修与濮议之争新论
1
作者
顾友泽
机构
南通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1,共9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文人社交诗歌创作模式研究(24ZWB009)。
文摘
追奉宋英宗生父濮安懿王使用何典,执政派与台谏派展开了激烈论辩。台谏派依据纲纪礼法、皇权合法性等原则,主张英宗称其生父濮安懿王为皇伯;而以欧阳修为代表的执政派则以人情论为理论基础,对经典的理解不依傍汉唐经传而自我发明,解释《仪礼》中“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主张称皇考。濮议之争表面以执政派胜利而终结,但欧阳修因被误认为执政派的首议者,遭到公议的排斥,其政治生命与自然生命提前终结,成为濮议最大的受害者。欧阳修以及执政派对濮议之争走向的不确定性未有充分预估,在论辩中丧失了先机。欧阳修以及执政派之所以坚持主张称亲,是因为他们认为称皇考或亲既有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且符合其同情英宗的心理,欲借此帮助英宗建立心理安全。欧阳修遭到台谏派最激烈的攻击,既因为他是执政派的代言人,又与其高度的学术自信和偏执的性格有关。
关键词
欧阳修
濮议之争
误解
人情论
Keywords
Ouyang Xiu
dispute over the posthumous title
misunderstanding
human relations theory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濮议之争与欧阳修之死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昌舒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124-132,148,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宋士人美学研究"(17BZX116)阶段性成果
文摘
濮议之争是英宗登基后,围绕其生父濮王的封号而产生的争议。执政者与台谏因此而分裂为对立的两派,北宋君主出于权力制衡的目的,重视台谏,台谏与执政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欧阳修曾经任谏官,并一直重视与支持台谏,但在濮议之争时,他作为副宰相与台谏产生激烈冲突。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扩大为整个士人共同体对欧阳修的围攻。北宋以文治国,是士人地位的巅峰时代,但濮议之争充分暴露出士人政治的诸多缺陷,欧阳修个人也因此而反受其害,黯然告别政治舞台,并旋即退出人生舞台。
关键词
濮议之争
欧阳修
台谏
公议
分类号
B244.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欧阳修与濮议之争新论
顾友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濮议之争与欧阳修之死
李昌舒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