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濮卫地区沙三段储层成岩环境演化史
被引量:
8
1
作者
马鹏杰
张世奇
刘卫彬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2,共7页
为了明确东濮凹陷濮卫地区沙三段砂岩储层的成岩环境及演化史,采用荧光、阴极发光、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方法及前人对工区热史、构造发育史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濮卫地区沙三段储层在垂向存...
为了明确东濮凹陷濮卫地区沙三段砂岩储层的成岩环境及演化史,采用荧光、阴极发光、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方法及前人对工区热史、构造发育史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濮卫地区沙三段储层在垂向存在酸性、碱性2种成岩环境,早期碳酸盐胶结物溶解及长石溶蚀、石英次生加大等可作为酸性成岩环境的标志;早期和晚期碳酸盐强胶结作用、石英颗粒及次生加大边被溶蚀等可作为碱性成岩环境的标志;沙三段的成岩环境经历了碱性—酸性—酸碱交替—酸性—碱性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岩环境
成岩环境演化史
晚期碳酸盐胶结
黄铁矿
濮卫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最优尺度回归在储层孔隙度主控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鹏杰
佟昕
+1 位作者
张世奇
慕小水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3期68-74,共7页
本文以实测物性、粒度分析及铸体薄片鉴定为基础,结合对东濮凹陷濮卫地区沙二-沙四段储层孔隙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利用最优尺度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了储层孔隙度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最优尺度回归可以简便快捷地定量分析多因素对孔隙度的...
本文以实测物性、粒度分析及铸体薄片鉴定为基础,结合对东濮凹陷濮卫地区沙二-沙四段储层孔隙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利用最优尺度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了储层孔隙度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最优尺度回归可以简便快捷地定量分析多因素对孔隙度的重要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各类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为:含油级别、层位、胶结物含量、储层与膏盐岩位置关系、压实减孔率及分选系数。成岩作用早期,分选性决定了储层的初始孔隙,压实作用是孔隙度减小的最主要的原因;成岩作用中后期,烃类充注是储层孔隙度得以保存的最主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尺度回归
控制因素
烃类充注
膏盐岩
濮卫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濮卫地区沙三段储层成岩环境演化史
被引量:
8
1
作者
马鹏杰
张世奇
刘卫彬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2,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题项目(2011ZX05006-004)
中央高校科研专题项目(10CX04009A)
文摘
为了明确东濮凹陷濮卫地区沙三段砂岩储层的成岩环境及演化史,采用荧光、阴极发光、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方法及前人对工区热史、构造发育史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濮卫地区沙三段储层在垂向存在酸性、碱性2种成岩环境,早期碳酸盐胶结物溶解及长石溶蚀、石英次生加大等可作为酸性成岩环境的标志;早期和晚期碳酸盐强胶结作用、石英颗粒及次生加大边被溶蚀等可作为碱性成岩环境的标志;沙三段的成岩环境经历了碱性—酸性—酸碱交替—酸性—碱性的演化过程。
关键词
碱性成岩环境
成岩环境演化史
晚期碳酸盐胶结
黄铁矿
濮卫地区
Keywords
alkaline diagenetic environment
diagenetic environment evolvement history
late-period carbonate cementation
pyrite
Puwei area
分类号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最优尺度回归在储层孔隙度主控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鹏杰
佟昕
张世奇
慕小水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3期68-74,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东濮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增储领域"(2011ZX05006-004)
中央高校科研专项资金(10CX04009A)
文摘
本文以实测物性、粒度分析及铸体薄片鉴定为基础,结合对东濮凹陷濮卫地区沙二-沙四段储层孔隙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利用最优尺度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了储层孔隙度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最优尺度回归可以简便快捷地定量分析多因素对孔隙度的重要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各类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为:含油级别、层位、胶结物含量、储层与膏盐岩位置关系、压实减孔率及分选系数。成岩作用早期,分选性决定了储层的初始孔隙,压实作用是孔隙度减小的最主要的原因;成岩作用中后期,烃类充注是储层孔隙度得以保存的最主要的原因。
关键词
最优尺度回归
控制因素
烃类充注
膏盐岩
濮卫地区
Keywords
optimal scaling regression
controlling factor
hydrocarbon charging
gypsum rock
Puwei regio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濮卫地区沙三段储层成岩环境演化史
马鹏杰
张世奇
刘卫彬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最优尺度回归在储层孔隙度主控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马鹏杰
佟昕
张世奇
慕小水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