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彝族与古濮人关系论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相兴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69-73,共5页
民族自称是一个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显性特征之一 ,它往往与该民族的源流有一定关系 ,用自称当中的一些特征往往可以廓清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线索。彝族自称中的“濮”、“泼”、“拔”等特征是古“濮人”之“濮”在彝族文化 (自称 )中的延... 民族自称是一个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显性特征之一 ,它往往与该民族的源流有一定关系 ,用自称当中的一些特征往往可以廓清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线索。彝族自称中的“濮”、“泼”、“拔”等特征是古“濮人”之“濮”在彝族文化 (自称 )中的延续 ,“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彝族的源流关系。本文以史籍资料和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相结合 ,参考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来论证彝族与古“濮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古代濮人 关系 民族史 历史发展 彝族自称 彝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蛮”非濮人说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增祺 《思想战线》 1985年第2期75-81,共7页
蒲蛮,又名扑子蛮,云南古代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滇西地区,以澜沧江流域者较多。据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说:“蒲蛮,……在澜沧江迤西。性勇健,……骑马不用鞍。跣足,衣短甲,膝颈皆露,善于枪弩。首插雉尾,驰突如飞。”关于蒲蛮... 蒲蛮,又名扑子蛮,云南古代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滇西地区,以澜沧江流域者较多。据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说:“蒲蛮,……在澜沧江迤西。性勇健,……骑马不用鞍。跣足,衣短甲,膝颈皆露,善于枪弩。首插雉尾,驰突如飞。”关于蒲蛮的族源和族系,云南民族史上一直混淆不清。不过大多数人认为蒲蛮属于“濮人”,即今孟商棉民族佤、布朗、崩龙族的先民。我个人的看法与此不同,概括如下: 1、蒲蛮、扑子蛮或望蛮,是迁入滇西地区的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和孟高棉民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游牧民族 云南志 民族共同体 西北地区 云南民族史 古代民族 文化特征 濮人 云南少数民族 地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山彝族俚濮人的生产习俗与民间信仰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娜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3-119,共7页
方山历来是彝族俚濮人的聚居区,至今,该区俚濮人仍保持着以种植为主,养殖为辅,兼营采集和渔猎的生产习俗。与此同时,他们还保留了山神崇拜、土主信仰、祭龙、献田头及年节祭祀等民间信仰活动。俚濮人的民间信仰是在其生产习俗的基础上... 方山历来是彝族俚濮人的聚居区,至今,该区俚濮人仍保持着以种植为主,养殖为辅,兼营采集和渔猎的生产习俗。与此同时,他们还保留了山神崇拜、土主信仰、祭龙、献田头及年节祭祀等民间信仰活动。俚濮人的民间信仰是在其生产习俗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俚濮人的生活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山彝族 濮人 生产习俗 民间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人与古代马来半岛文化──从色曼人习俗看古多佤人文化在马来半岛的影响
4
作者 尼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8-73,共6页
濮人与古代马来半岛文化──从色曼人习俗看古多佤人文化在马来半岛的影响尼嘎自古以来,马来半岛不仅是世界交通要冲,也是人类不同文化相互撞击与融合的舞台。罗佤人(luva)是现在佤族的一支,佤族与孟高棉诸族均属古代淄人的后... 濮人与古代马来半岛文化──从色曼人习俗看古多佤人文化在马来半岛的影响尼嘎自古以来,马来半岛不仅是世界交通要冲,也是人类不同文化相互撞击与融合的舞台。罗佤人(luva)是现在佤族的一支,佤族与孟高棉诸族均属古代淄人的后裔。现今的罗佤人居住在中国云南的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半岛 色曼 人文化 云南省民族 陈序经 习俗 文化比较 撞击与融合 濮人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越和诸羌开发西南的四个前驱族群——骆人、濮人和麽人、夷人
5
作者 林乃燊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68-77,共10页
百越和诸羌,是组成中华民族的两支重要力量。百越的发祥地在东南沿海,诸羌的发祥地在河湟地区,相距七八千里。在历史的长河中,百越与诸羌,一方面汇合于中原,构成华夏族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汇合于西南,成为中华民族开发西南的前驱部队。... 百越和诸羌,是组成中华民族的两支重要力量。百越的发祥地在东南沿海,诸羌的发祥地在河湟地区,相距七八千里。在历史的长河中,百越与诸羌,一方面汇合于中原,构成华夏族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汇合于西南,成为中华民族开发西南的前驱部队。本文试就百越的骆人和濮人,诸羌的麽人和夷人,对西南开发的历史轨迹,作一粗略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越 西南地区 西南开发 河湟地区 西南夷 羌人 华夏族 濮人 春秋战国 汉武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哀牢夷族属非濮——关于“哀牢夷源出濮人”的商榷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惠焜 《思想战线》 1978年第1期78-82,13,共6页
我们主张哀牢夷源出氐羌,上绍昆明,下启南诏,是彝族先民。对于“哀牢即泰族”的恶意杜撰和“哀牢源出濮人”的某些论说,认为前者应当批判,后者可以商榷。“泰人说”是彻头彻尾的帝国主义扩张主义“理论”。此说一出,族属氐羌的哀牢一变... 我们主张哀牢夷源出氐羌,上绍昆明,下启南诏,是彝族先民。对于“哀牢即泰族”的恶意杜撰和“哀牢源出濮人”的某些论说,认为前者应当批判,后者可以商榷。“泰人说”是彻头彻尾的帝国主义扩张主义“理论”。此说一出,族属氐羌的哀牢一变而为掸泰,祖述哀牢的南诏一变而与掸泰同源,南沼辖有的我国云南领土一变而为“泰人故土”。于是有数十年间“大泰族主义”泛滥,流毒甚广。“濮人说”在批判帝国主义谬论中为国内不少学者援引。此说予“泰人说”以否定,初步廓清了资产阶级伪科学的迷雾,但由于史实考证仍有疏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夷 永昌郡 云南 史实考证 濮人 南诏 西南夷 氐羌 泰族 方国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庸人·庸国·庸史 被引量:15
7
作者 蔡靖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4-100,共7页
由文献所载庸事来看,庸人是商末周初的南方蛮夷大族。庸国为周武王伐纣时在牧野誓师中称扬的八国之首,一度与周最亲、国力最强、作为最大。庸人的族属,未必像一些学者推断的那样属于濮人或"百濮"的一支。参证相关考古资料、... 由文献所载庸事来看,庸人是商末周初的南方蛮夷大族。庸国为周武王伐纣时在牧野誓师中称扬的八国之首,一度与周最亲、国力最强、作为最大。庸人的族属,未必像一些学者推断的那样属于濮人或"百濮"的一支。参证相关考古资料、尤其是近年湖北南水北调工程的考古发现,庸人当是江汉土著——荆蛮的一支,本为古史传说中南方部落集团"三苗"的遗裔。庸之得名,应是筑城立国所致。庸在西周时的衰落大概与庸人驻鄘被胁裹参与"管蔡之乱"而遭到周公打击和斥弃有关。春秋中期,庸人帅土著荆蛮并联合濮人叛楚,被楚联合秦、巴灭其国。于是,庸人大部入了楚籍,庸国疆土纳为楚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庸人 庸国 濮人 荆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朗族与茶 被引量:9
8
作者 陈红伟 《中国茶叶加工》 2000年第3期46-47,共2页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临沧、思茅等地州,西双版纳勐海县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布朗族种茶历史悠久,南糯山古茶树王是布朗族所种植,布朗山乡曼新龙村也有一片200多年的老茶园。布朗族加工散茶和酸茶,具有独特的吃茶、...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临沧、思茅等地州,西双版纳勐海县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布朗族种茶历史悠久,南糯山古茶树王是布朗族所种植,布朗山乡曼新龙村也有一片200多年的老茶园。布朗族加工散茶和酸茶,具有独特的吃茶、饮茶习俗。茶还是布朗族的赕品、礼品和姑娘们的陪嫁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濮人 布朗族 老茶园 散茶 酸茶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牧誓》“友邦冢君”释义——兼说西周宗法社会中的善兄弟原则 被引量:8
9
作者 沈长云 《人文杂志》 1986年第3期75-78,共4页
《书·牧誓》云:“嗟,我友邦冢君, 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 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微、 卢、彭、濮人。” 这是武王伐纣誓师收野时,对从征将士的 称呼。其中“友邦冢君”一词,近人大多释为 “友好盟邦的大君... 《书·牧誓》云:“嗟,我友邦冢君, 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 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微、 卢、彭、濮人。” 这是武王伐纣誓师收野时,对从征将士的 称呼。其中“友邦冢君”一词,近人大多释为 “友好盟邦的大君”,谓此即对西戎八国 “庸、蜀、羌、、微、卢、彭、濮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兄弟 宗法社会 释义 濮人 庶邦 八国 武王 周王室 王令 诸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族源新议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增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26-33,共8页
“哀牢”是云南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今滇西地区保山至大理一带。据《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古哀牢国。……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有穿胸儋耳种。闽越濮、鸠僚,其渠帅皆曰王。”《后汉书·西南夷传》也... “哀牢”是云南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今滇西地区保山至大理一带。据《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古哀牢国。……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有穿胸儋耳种。闽越濮、鸠僚,其渠帅皆曰王。”《后汉书·西南夷传》也说:“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据文献记载,“哀牢”大致形成于西汉末或东汉初,其分布范围较广,生产水平也高,在当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属于较先进的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夷 南诏 濮人 族源 泰语 永昌郡 九隆神话 西南夷 “昆明” 后汉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僚的族属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范宏贵 《思想战线》 1982年第2期72-74,71,共4页
《思想战线》一九八○年第四期上田曙岚先生的遗作《论濮、僚与仡佬的相互关系》一文,对以往关于濮、僚的族属问题的看法,作了一些梳理工作,使前人对这一问题的观点一目了然。但对文中一些看法,我们不能同意。田先生认为上古时期的濮人... 《思想战线》一九八○年第四期上田曙岚先生的遗作《论濮、僚与仡佬的相互关系》一文,对以往关于濮、僚的族属问题的看法,作了一些梳理工作,使前人对这一问题的观点一目了然。但对文中一些看法,我们不能同意。田先生认为上古时期的濮人与中古时期的僚人以及现代的仡佬族,“是一脉相承的”,“他们是属于一个系统的民族,只是前后异名罢了。”笔者不想在此就濮就是僚的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僚人 少数民族 中古时期 上古时期 族称 新唐书 濮人 隋唐 贵州 岭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区域的古代民族与文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增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15-23,共9页
一、洱海区域:多民族的历史舞台 我这里所说的洱海区域,是以洱海沿岸为中心,包括澜沧江以东,金沙江以南,楚雄以西及元江上游地区。这个区域先后出现过多种民族和不同类型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曾在这广阔的历史舞台上显露过自己的风采,留下... 一、洱海区域:多民族的历史舞台 我这里所说的洱海区域,是以洱海沿岸为中心,包括澜沧江以东,金沙江以南,楚雄以西及元江上游地区。这个区域先后出现过多种民族和不同类型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曾在这广阔的历史舞台上显露过自己的风采,留下他们不朽的文化遗迹。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洱海区域就有以农业为主的土著民族“斯榆蛮”(关于古代文化与民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区域 南诏 “昆明” 焚人 古代民族 哀牢夷 石墓 昆明池 濮人 白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尾”——关于濮、尾濮及其“尾”的札记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伟卿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59-66,共8页
一 由尾说起 可能是大汉族主义思想作祟,历来文献资料中,对我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每有离奇的记述。不仅见于一般文人的笔记杂录,有时亦出现在官方类书、乃至严肃的学术著作上。所谓尾濮的尾巴,便是其中一个怪诞不经的例子。 ... 一 由尾说起 可能是大汉族主义思想作祟,历来文献资料中,对我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每有离奇的记述。不仅见于一般文人的笔记杂录,有时亦出现在官方类书、乃至严肃的学术著作上。所谓尾濮的尾巴,便是其中一个怪诞不经的例子。 《通典·卷一八七》:“尾濮,汉魏以后,在兴古郡西南千五百里徼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濮 濮人 哀牢夷 濮族 札记 百濮 西南夷 石寨山 “昆明” 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二十几个少数民族的源和流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曜 《云南社会科学》 1981年第1期15-23,共9页
云南境内有二十二个少数民族和一些尚未识别的民族集团,是我们国家多民族的缩影。本文根据大量的文献考古资料,介绍云南境内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源流,他们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同化和异化过程。以云南境内两个最大的少数民族为例,彝族和彝语... 云南境内有二十二个少数民族和一些尚未识别的民族集团,是我们国家多民族的缩影。本文根据大量的文献考古资料,介绍云南境内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源流,他们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同化和异化过程。以云南境内两个最大的少数民族为例,彝族和彝语支各族由同一祖先异化为哈尼、傈僳、拉祜、纳西等许多个民族,是同源异流;而白族则由历史上的几个族体结合而成一个民族。灿烂的滇人文化以后不见了,文明的“庄蹻遗裔”究竟是谁的先民?本文试图对西汉时期“西南夷”的众多族称在两千多年发展过程中的来龙去脉,进行初步探讨,现予以公开发表,旨在引起学术界共同讨论,弄清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族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乌蛮 焚人 “昆明” 叟人 白蛮 部落 少数民族 西南夷 濮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余年关于“滇”和“昆明”族属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阳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X期49-53,共5页
近年来关于滇和昆明人的族属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兹将其争论中的几种观点简述如下。 关于滇人族属的争论 1 百濮说 汪宁生在《晋宁石寨山青铜器图象所见古代民族考》(《民族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一文中认为:“滇”人及... 近年来关于滇和昆明人的族属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兹将其争论中的几种观点简述如下。 关于滇人族属的争论 1 百濮说 汪宁生在《晋宁石寨山青铜器图象所见古代民族考》(《民族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一文中认为:“滇”人及其他椎髻民族是西南的土著居民,他们应属于“百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 氐羌族群 滇人 焚人 西南夷 部落 云南人民出版社 哀牢夷 百越 濮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人 巴国 巴文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53-57,共5页
巴人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随着考古发现的材料增多,人们研究巴的历史问题亦随之深入,且著述甚丰。但研究中仍有不少困惑。 一、巴人 “巴人”作为广义的族称、人称,都是无可非议的。这犹如“濮人”“越人”等一样。这种称谓都是一种泛称... 巴人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随着考古发现的材料增多,人们研究巴的历史问题亦随之深入,且著述甚丰。但研究中仍有不少困惑。 一、巴人 “巴人”作为广义的族称、人称,都是无可非议的。这犹如“濮人”“越人”等一样。这种称谓都是一种泛称。在文献史籍中,中原及其它族别国属的人们,称这个区域或那个区域的人为“巴人”、“濮人”、“越人”、“西南夷”、“百越”、“百濮”……如此等等都是不足为怪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文化 巴国 国家形态 巴地 部落 考古发现 濮人 巴蜀文化 青铜器 人们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茶研究的新成果——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桂枢 《农业考古》 1997年第2期45-46,共2页
普洱茶研究的新成果——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云南省思茅地区文物管理所黄桂枢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第三届中国普洱茶叶节举行的同时,于1997年2月26日至28日在云南思茅地区澜沧县举行。来自加拿大... 普洱茶研究的新成果——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云南省思茅地区文物管理所黄桂枢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第三届中国普洱茶叶节举行的同时,于1997年2月26日至28日在云南思茅地区澜沧县举行。来自加拿大、日本、中国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讨会综述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新成果 世界茶树原产地 思茅地区 国际学术研讨会 茶文化 中国农业博物馆 栽培型 古代濮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云南铜鼓纹样看东夷文化的影响
18
作者 李颖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X期50-53,共4页
对铜鼓的起源问题从本世纪三十年代法国学者戈露波(V·GcLoubew)在越南河内召开的史前学会议上提出了铜鼓起源于东京南部和越南北部的观点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术界对此一直众说纷纭。近年来,我国考古学、民族学工作者经过多年的... 对铜鼓的起源问题从本世纪三十年代法国学者戈露波(V·GcLoubew)在越南河内召开的史前学会议上提出了铜鼓起源于东京南部和越南北部的观点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术界对此一直众说纷纭。近年来,我国考古学、民族学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在铜鼓的起源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观点:铜鼓起源于荆楚民族;铜鼓的创造者为古代印度尼西安人,即居住于杨子江中游的“濮越”人;铜鼓的创造者是云南的“濮人”;铜鼓是云南的“百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样 云南 东夷文化 鼓面 百越文化 石寨山 创造者 太阳纹 濮人 玄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余年僰人族属研究综述
19
作者 胡阳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9-32,共4页
僰人是我国西南的一个古老群体。关于僰人的族属问题,近十多年来,史学界争论颇多,迄今还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本文拟就近十余年来国内关于僰人族属的各种说法作一综括简要介绍,以有助于这一问题的继续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焚人 僰人 族属研究 氐羌 西爨白蛮 悬棺葬 彝族 白族 濮人 族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族起源有新说
20
作者 一叶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7-77,共1页
近一百多年来,彝族起源一直是中外学者争论不休的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古羌人”说、“古濮人”说,“古滇人”说、“卢人说”、“卢戎人”说、“僚人”说、“元谋猿人”说、“高加索人种”说、“马来亚”人种说等等。其中“古羌人”... 近一百多年来,彝族起源一直是中外学者争论不休的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古羌人”说、“古濮人”说,“古滇人”说、“卢人说”、“卢戎人”说、“僚人”说、“元谋猿人”说、“高加索人种”说、“马来亚”人种说等等。其中“古羌人”说是当前学术界影响最大的观点.最近易谋远在《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发表《论彝族之起源》一文认为,彝族的先民是昆明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夷 起源 中国北方 中国史研究 中外学者 学术界 僚人 濮人 彝族 古羌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