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彝族与古濮人关系论析 |
李相兴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6
|
|
|
2
|
“蒲蛮”非濮人说 |
张增祺
|
《思想战线》
|
1985 |
5
|
|
|
3
|
方山彝族俚濮人的生产习俗与民间信仰 |
李娜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
4
|
濮人与古代马来半岛文化──从色曼人习俗看古多佤人文化在马来半岛的影响 |
尼嘎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
5
|
百越和诸羌开发西南的四个前驱族群——骆人、濮人和麽人、夷人 |
林乃燊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
6
|
略论哀牢夷族属非濮——关于“哀牢夷源出濮人”的商榷 |
黄惠焜
|
《思想战线》
|
1978 |
3
|
|
|
7
|
庸人·庸国·庸史 |
蔡靖泉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5
|
|
|
8
|
布朗族与茶 |
陈红伟
|
《中国茶叶加工》
|
2000 |
9
|
|
|
9
|
《书·牧誓》“友邦冢君”释义——兼说西周宗法社会中的善兄弟原则 |
沈长云
|
《人文杂志》
|
1986 |
8
|
|
|
10
|
“哀牢”族源新议 |
张增祺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6
|
|
|
11
|
也谈僚的族属问题 |
范宏贵
|
《思想战线》
|
1982 |
5
|
|
|
12
|
洱海区域的古代民族与文化 |
张增祺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4
|
|
|
13
|
说“尾”——关于濮、尾濮及其“尾”的札记 |
李伟卿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4
|
|
|
14
|
云南二十几个少数民族的源和流 |
马曜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1 |
7
|
|
|
15
|
近十余年关于“滇”和“昆明”族属的研究 |
胡阳全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
16
|
巴人 巴国 巴文化 |
邓辉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2
|
|
|
17
|
普洱茶研究的新成果——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黄桂枢
|
《农业考古》
|
1997 |
2
|
|
|
18
|
从云南铜鼓纹样看东夷文化的影响 |
李颖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
19
|
近十余年僰人族属研究综述 |
胡阳全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
20
|
彝族起源有新说 |
一叶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